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本班孩子实际的接受能力,教案是老师为了保证上课进度提前撰写的书面文稿,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

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和实验等活动,感受到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初步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红、黄、蓝星星各一颗(纸星星)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神秘嘉宾

2、验证——出示柯南图片

二、新知教学

1、2个条件

(1)师:现在柯南手里有两颗智慧星,一颗红的和一颗黄的。

出示:左手藏的不是红星星。

你能根据这个信息确定柯南左手和右手分别藏的是什么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尽管小朋友思路不同,但都用上了“不是……就是……”这样的词语。

教师小结推理方法:我们在进行简单推理的时候,可以根据提示排除一个确定另一个。

(2)快速抢答,猜一猜

课件出示:

小兔和小猫在玩捉迷藏,躲在房子后面的不是小猫,就是?

星期天小头爸爸带大头儿子去吃肯德基,不是在白天,就是在?

小明生日了,爸爸妈妈给他买了皮球和小汽车,皮球不是爸爸送的,就是?

2、3个条件

师:其实柯南带来的星星里还有秘密呢,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红、黄、蓝星星各是一个数:9、22、30

红:我不是22

黄:我不是22,也不是9

蓝:

师:现在你能确定吗?独立思考——同桌互相说。

(2)反馈交流:

师:你觉得这里的那条信息能够直接确定一个数?为什么第一句不能马上确定一个数?

师小结推理方法:当我们碰到一些复杂的推理时,可以先找出关键句,然后根据提示排除一些情况,使问题变得简单。

(3)如果黄星星说:我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的和是3,你会从哪句开始分析。为什么?

3、送儿歌

“我是一名小侦探,根据线索猜得准,能确定的先确定,确定哪个先排除,剩下越少越好猜。

从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陈老师通过两个猜测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很好地掌握了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习有趣味的数学,并让他们及时地学以致用,这正是当前的新课程理念。老师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气氛活跃、和谐。

有了前面最简单的推理的学习,学生学习例3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解决此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扎实地掌握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为了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教师巧妙地设计了多重条件的推理。练习的逐渐深入和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理解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直。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画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摆小棒活动。

请大家拿出两根小棒,摆出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

2.思考。

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可以怎样?相交。

3.板书。

平行和相交。

二、学习新知。

1.摆一摆,看一看。

用小棒在桌子上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

观察,这么多相交的图形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比较垂直与相交。

同桌讨论:垂直与相交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摆出垂直的图形。

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它们是不是互相垂直的。

3.折一折。

拿出长方形的纸,让学生思考,通过折一折,折出互相垂直的线吗?

让学生尝试折一折,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互相完成。

提出活动要求:拿出一张正方形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每组折线画出来,便于区分。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验证是垂直的。

4.找一找。

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互相垂直的线,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吗?

5.我说你摆。

完成书本第22页第1题。

生活中的应用: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6.学习画垂线。

提问:你能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吗?

学习自己尝试画垂直线。

展示汇报交流:为什么这样画?说说这样画的原因?

小结:用直尺画一条直线,标出一点,画过这一点的垂线。

具体步骤: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教师边说边演示。

同桌操作:直线外一点画互相垂直的线。反馈交流。

三、巩固练习。

书本上第23页小实验。

提问:去河边,怎么走最近呢?

小组合作讨论。

全班汇报交流。

师提问:从o点到直线ab有多少种可能。

比较:在这么多线段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哪一条是最近的?为什么?

四、小结

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引出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具体步骤: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

这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3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二、教材情况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五、教学进度

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课件。

学具:学具盒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同学们,到了公园,你最喜欢做什么?你能把图上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如果有21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先独立思考: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其次,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摆一摆,说一说。

通过摆一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怎样分配合理?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

3.试一试。

继续通过应用,使学生理解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不同情况。

每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能划几小时?

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独立列式解答。

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的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3、4题。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5

——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 、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t;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总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4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的:1.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2.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这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理清三者关系,为下面的练习打基础。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 完成“练一练”第二题。根据情境图列式计算。

3. 完成“练一练”第三题。根据第1个算式写出第2、3个算式的得数,寻找其中的规律。

4. 完成“练一练”第四题。列式计算后,与自己的同桌再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解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策略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果、发现规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自己编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和延伸,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五题。

看线段图解答,然后提问:15分、35分分别在什么位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四、拓展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桂林山水》教案8篇

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推荐7篇

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8篇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优质7篇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8篇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8篇

四年级语文秋学期教学计划模板8篇

四年级上册角的教案精选6篇

小学四年级的体育教案5篇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篇

四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