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大家在写作文时,应该根据不同的题材,选择合适的写作方式,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民族风俗作文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民族风俗作文篇1
我特别钟爱于蒙古族,因为我流淌的血就是蒙古族的血统。蒙古人的大汗成吉思汗英勇善战,激励着他们的后代。望着英勇的前辈,我真是敬佩不已。
说起内蒙古的美丽,没有领略过它风光的人大概很难想象。且不说那雄伟的大青山,滔滔的黄河水,只看那无边无际的草原就足够让你留连忘返了。如果你夏天来到草原,看到的将是一泻千里的绿,平地是绿、溪水是绿的、线条柔美的小小丘也是绿的,到处都布满了绿色,直到和天际相联。在宽阔的绿野上,点缀着数以千计的野花、姹紫嫣红把草原打扮得更加迷人。而那星星点点散布在草原上雪白的蒙古包与流动着的马群、羊群、牛群更加点缀着这幅美丽的画。
有时候,服装往往会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信仰和特点。蒙古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对于袍子的颜色,男子大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女袍比较紧,以显示身材苗条和健美。蒙古人认为,像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穿于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蓝色则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腰带则更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材。总之蒙古族服饰总体上表现为自然大方缺细琢精雕的沉稳风俗。
而蒙古族的白节就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白节又称新年。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色,所以又称春节为白节,在白节对蒙古人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互相抱吻,互送祝福。白节在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通常全家老少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开始拜年。白节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哦!多么独特的蒙古族,我爱你。
民族风俗作文篇2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节有非常多名字。比如:端阳节、赛诗节、重五节等等。
端午节有非常多风俗,像吃粽子、赛龙舟、戴五丝线、吃“五黄”等。
说到粽子,我可是非常喜欢。我见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粽,一种是竹筒粽。馅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馅的,豆沙馅的,有香米馅的,有糯米馅的,有八宝粥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非常!恐怕你馋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听家长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楚国时期,当时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捞了半天都没捞到。他们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在汨罗江上划龙船、丢粽子,引开鱼虾。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一直把赛龙船、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今天。
民族风俗作文篇3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把这个节日叫做“春节”。
吃喝玩乐,时代不同,四个字的意义也就不同了。
吃,记得我上一次就盼着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可以使劲吃而不会找来长辈的责骂,现在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有档次,所以很多家庭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当然大部分还是在家吃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玩,过年了,和亲朋好友聚一起玩玩小麻将,斗斗小地主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年三十的晚上刚过12点的“开门炮”是必须放的,还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须放的,意味着年过完了。
乐,我过年就是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就守着电视机看“春晚”,当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们的天地乐园。比如:长辈们一般会跟小辈压岁钱,或者,前几天买来的鞭炮,就一起放掉。
这些活动均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民族风俗作文篇4
说到家乡的风俗,腊八节时腌腊八蒜可谓是青岛的一大风俗了。
“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古人们发现大蒜经过一段时间醋的浸泡后,能产生更美味的味道。所以每当到了腊月初八的时候,家家户户开始熬腊八粥、腌腊八蒜。腊八蒜不但制作方法简单,而且十分美味,又有杀菌的作用,十分健康。腊月初八腌上大蒜,等到大年三十儿就可以品尝美味啦。在吃饺子时,我们的家乡人都习惯就着一颗颗酸脆可口的腊八蒜,美味翻倍呢。腌上的腊八蒜,可以存放一年呢!我通过查资料所知:腊八蒜还代表着清算一年我们的得与失呢。
记得就在去年腊八节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制作腊八蒜。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先准备好大蒜、醋和冰糖,听说白酒是大蒜快速变绿的秘方,这样东西可不能少。我们先给大蒜一颗一颗脱下外衣,露出白胖的身体,再把大蒜放到瓶子里,往瓶子中倒满醋(没过大蒜),然后放上白酒、冰糖,密封好。大家伙忙得热火朝天,有的同学挽起袖子,一副大干一场的架势,有的同学小心翼翼地剥蒜皮,生怕弄疼了大蒜,还有的同学边唱边干,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把密封好的大蒜放到橱里,贴上小组标签。万事俱备,只等蒜香。
腊八蒜腌上了,我的心事也来了,每天早上我都要打开橱看一看大蒜变绿了没有。一天又一天,我们组的大蒜始终没有变绿,我想:是哪一步出问题了吗?没办法,我也只能干着急。终于有一天,有一颗小小的大蒜变成了晶莹的绿色,我开心极了,捧着瓶子左看右看接着,像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大蒜变绿了,我觉得这样的大蒜一定很好吃。到了大年三十晚上,邀请爸爸妈妈来品尝我自己制作的腊八蒜,香味浓郁,又脆又甜,大家都赞不绝口。
腌腊八蒜是我家乡的风俗,和大年夜的饺子是绝配,邀请你来我的家乡过年,品尝不一样的腊八蒜。
民族风俗作文篇5
藏族有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叫沐浴节。你知道沐浴节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很出名的医生,叫宇托云旦贡布。他的医术十分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治好。所以藏王赤松德请他去做御医,专门给妃子们和自己治病。但是宇托进宫后,心中仍然忘不了草原上的百姓。他经常借外出采药的功夫去给百姓治病。
有一年,可怕的瘟疫流行了起来,许多牧民卧床不起,严重的还被夺去了生命。这时,宇托医生奔跑在辽阔的草原上,为一家家患病的人们治病。他从雪山上和森林中采来各种药材,煎药给百姓们服下。许多濒临死亡的病人恢复了健康。人们都称他为药王。
不幸的事发生了,宇托医生去世了。草原又发生了瘟疫,比上次更加严重。生命垂危的牧民只好跪在地上,祈求上天保佑。
说来也巧,一天,一个快要病死的妇女做了一个梦。梦见宇托医生对她说:明晚,当东南天空出现一颗明亮的星星,你去吉马亚河洗澡,病就会好的。果然,当这个妇女洗完澡,马上就恢复健康了。
这件传开后,家家户户都来到了吉马亚河洗澡。凡是洗过澡的病人,每一个都变得红光满面,健健康康了。
人们说,这是宇托医生化作了一颗星星,用星光把河水变成药水。因为上天只给他7天的时间,所以这颗星星也只出现7天。
从此,藏族人民便把这个7天定为藏族的沐浴节,每年的这个时间,人们都去附近的河里洗澡。据说洗澡以后,人就健康愉快,不生疾病。
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而已。真正使人民的病好起来的,是宇托医生那颗永远牵挂着、爱着人们的心。
民族风俗作文篇6
扫墓是挖掘,扫墓是追忆,扫墓时心与心的交流,扫墓时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扫墓不止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行动!
在这个“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时候,在这个“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时节,我们外国语中学全体七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迈着沉重的步伐,步上了去烈士陵园的道路。
大约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看着宽阔的道路,烈士们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卫了我们更多的国土;望着两边挺拔的树木,在别处还是枯枝的树木,这里的已然是直冲云霄,就好比烈士那不屈的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瞻仰那最高的纪念碑,是烈士们永存的纪念!那楼梯上一朵朵的白花,是出自学生之手,表达了我们满满的敬意。
烈士们的革命精神是最真挚的表达!正是因为他们心中的正义感,他们的义愤填膺,他们的爱国精神。他们,用鲜血染红了我们今天飘扬的五星红旗,用身躯筑成了我们民族的屏障,用自已的生命换回了我们今日的宁静!
谁不怕死?谁不想留在人世,伴着妻老?谁想永远就这样长睡的阴暗的土地中?但是,“死有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们是为了保卫国家而死,是为了他们伟大的精神品质而死。他们死在了,自己用鲜血生命,牺牲,所换来的和平的土地中。
还记得原来看到过一张图片,正是一位战士战死于战场上。不过,他手中的刺抢,仍是指向了敌人的军队,敌人的营地!
这时,演讲台上传来了声音“向革命烈士默哀一分钟!”我可以猜到,此时此刻,所有人一定都是心情压抑的低下了头,闭上了眼。可是,又有谁知道此时我心中的起伏不平?
忘记仇恨,铭记历史。在旌旗招展中,只能有一面代表了我们的意志,也只能有一面凝聚我们的荣辱,无可改变。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烙印。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烈士遗址,把扶眉战役革命起精神发扬光大!
民族风俗作文篇7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这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吧:北京的腊月出旬是这一年最冷的一天,所以,大家都一起熬腊八粥,喝了这腊八粥,一年都有精神。除此之外,这一天家家还要泡腊八蒜,把泡好的蒜瓣放进醋里,密封起来,可以在过年的时候包饺子吃,做出来的饺子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都要多吃几个。大人们准备这些,孩子们也不甘落后呀,和大人们买许多杂物,还有就是买爆竹,男孩子们最喜欢爆竹之类的,在过年时一起点燃爆竹,看着爆竹噼里啪啦的响声,以示辞旧迎新。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天,因为可以吃到麦芽糖和江米糖,这些糖又甜又黏,吃起来非常好吃。过了二十三,家家都开始忙起来,都开始了大扫除,并且准备许多菜和肉,为除夕做准备。到了除夕这一天,到处飘散这酒肉的味道,门外都贴上了红对联,大家一起吃团圆饭,还要守岁。
正月初一这一天,男人们要去别人家拜年,女人们则在家中招待客人,孩子们呢,都特别喜欢逛庙会,因为庙会上有许多好玩的、好吃的。
很快,元宵节到了,这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有名的老铺子都挂出几百展灯来,小孩子们都买各种花炮燃放。家中也有各色各样的灯:走马灯、纸灯、纱灯。这一天大家还都一起吃元宵,真是个快乐的日子。
北京的春节就是这样,家家到了过年都非常快乐,北京虽然是城市,但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还分外热闹。
民族风俗作文篇8
我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
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过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民族风俗作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