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心得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写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下面是会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乒乓球的心得7篇,感谢您的参阅。

乒乓球的心得7篇

乒乓球的心得篇1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种运动,那就是打乒乓球。我老哥告诉我,乒乓球有两种打发,一种是横拍,一种是竖拍。一般人都打竖拍,但是老哥说我的手太胖,拍子握不到位,就叫我学横拍,对我而言横拍比竖拍要好打得多。看来老哥帮我找对方法了。

我开始接球,老哥告诉我学横拍主要是推打,所为的推打就是一直横着打,手腕不能动,升缩。老哥给我发了个球,我成功推打会去。就这样连续了十几来回,终于老哥给我发了个大招——扣球,因为球速飞常快,所以我接不着。同时,老哥也开始教我横板扣,我一点一点的学了起来,我也跟着做了一遍,可是没打着,老哥说我时机掌握的不好,所以接不到球。我又重新做了n遍,终于成功了,可是对老哥没什么效果,不过,我还是依然坚持,结果,我把老哥扣过来的球接住了。

我想万事都不难,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做到。

乒乓球的心得篇2

第一个招:搓死无数对手。尤其适合直拍选手。

对于业余选手来说,搓球练习的都非常少,或者很少有人专门练习。那么搓短,和搓长,不比专业的摆和劈,但是旋转却是非常的强,对方难以上手,主要目的就是用自己的特长和对方在搓中相持。记得我刚开始学球的第一次乒乓球比赛就是靠搓加转也劈赢得比赛,不过最后只是获得个名次而已,而那个时候我已经打了2年,每天基本5-6个小时,平均1.5个小时的训练。

乒乓球搓球讲究的是转与不转,搓转球,不长,对方很难上手,弧线低而平,旋转强烈,对方难以借力,加之左右变化和长短变化,尤其直拍选手的拍型和发力瞬间的变化,动作上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常晃得对方应接不暇!搓功对手的功力若有10层那么我只有4层,相比下才知:原来无论什么特长都可以致人死地!

一开始,我发球,一个强下旋先透透对方功底!对方搓个加转回到反手,我劈个长球到对方反手,对付直拍当然是压反了!准备侧身拉起,这时候风变向了,只见对方,拍一立,手腕一抖,减力是吸加上侧下的旋转,球直飘向我正手小三角------我心理暗叫:好强的控制,好牛的手感!在重心已经启动准备侧身的时候,让对后的突然变化弄的我是直扑正手,所用垫跨步,实属特长,毕竟练习了2个月的此种步法关键时候,下意识的控制还是超过大脑思考的,我手腕外撇,撇对方直线,球是出台的.,我肯定出台了。但是对方没有侧身的意思。反手又搓回我反手。我用反手搓回对方反手,想必这回能出台让我上手了吧,对方只上一步,手在身前,当球跳起的时候,拍侧,半仰状,看拍型是要挑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手腕前伸,球拍直向前下用力,侧切式的劈!球以很飞快,非转的速度直逼我正手小三角。又来,我跨步上前,[拍仍外撇,球落台,突然变了轨迹,直向球太边缘,靠近网的那一侧急拐。变撇为摆,球没有摩擦住,生生下网!刹那间,只觉后脑一镇凉,直注心尖。暗叫不好,此人要终结我的比赛!

直输两局,输给能摆上旋的人也不算丢人。第三局一改套路,发长旋,打相持。避开对方的强向。结合短上旋正手位,来调动对手,最后在15:14领先的前提下,搓之不转,后反撕,对方反手,对手防回,出现半高,没有侧身,反撕对方直线,(平时很少用,碰运气)。运气不错。之后对方心理产生了变化。我便以长球和相持,最后在决胜局11:9拿下,全身如脱水般无力。与裁判和对手握手,之后便坐在了椅子上,暗叹刚才的惊险。对方单以搓球和相应的劈摆等各种演变的招式就让我无法发挥。再次体验到了,绝活和落点在乒乓球里面发展的重要性!

决赛对手的实力远不如半决赛对手的实力。我勾手发强下旋和强上旋的正手短下与反手长上,反手短上,短下与中路和正手的长下结合之后的正手拉球,获得先上手机会。对手发球不好,我没有吃发球。基本获得先上手机会。

不过,好多球都打了好多板,冲啊,拍啊的,被对手放高球得了两分,之后便是我进攻对方退台放。旋转怪异。为球稳定我只拉不冲,耐心十足,在对方防守10板左右的一次连续拉球调动后,显然没了耐心。开始凶搏!结果失误连连。我4:0直下对手。结束比赛。

乒乓球的心得篇3

我非常喜欢打乒乓球,但我的技术却非常差劲,我很想把乒乓球打好,可每一次都失败了,技术没有一点儿提高。有一天晚上,我在电视上看到中国乒乓球队队员在比赛时的出色表现,再也忍不住了,于是,向妈妈提出放暑假要去练乒乓球的事。

终于盼到放暑假了,我和爸妈到体育馆乒乓球培训班报了名。教我们练球的是位男教练,他首先教我们学习攻球的动作,要求我们把球拍放在与侧身平行的位置上作准备,攻球时球拍一挥,球拍刚好挥到左眼角前边的位置。就这个动作教练就要求我们练习50遍。然后,教练到台前和我们对打起来。轮到我了,由于我从未学过乒乓球,只见教练的球飞着过来,我用力一挡,球没过网。教练马上对我说:“你的姿势没对,怎么挥到肩膀的位置了?”并过来手把手的教我,在教练的指导下,我刻苦地不厌其烦地进行练习,渐渐地,我打球的动作规范了,并且一次比一次打得好了,我还赢过教练呢。

等我们学会了攻球,教练又开始教我们学习推挡动作。要求我们先把球拍收放在自己肚子前方的位置上,肘关节不能抬起,做好挡球的姿势,等球发过来,就把球拍推出去,此时,手要伸直,不然就会把球挡出界线(飞出台外)。还是像练习攻球一样,等我们熟悉推挡的架势后,教练就和我们进行对打练习。我以为推挡比攻球容易,谁知我推挡出去的球连连下网,这时,教练为我指出球下网的原因:球拍放得太低。我马上心领神会,按教练说的做,球乖乖地被我了挡回去,不再下网了。望着米白色的乒乓球和教练眼中那赞许的目光,我的心比吃了蜜还甜。

经过一番辛苦的训练,功夫不负苦心人,我不仅学会了打乒乓球,而且打乒乓球的技术也提高了。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练乒乓球,还是做其他事情,都要付出辛劳才能取得进步。

乒乓球的心得篇4

今天乒乓球就又进步了,我打着打着就有一种感受,万事万物都有一个规律,任何事情都可以学会其中的规律,感悟到领会到就可以学到,我学乒乓球的时候,连发球都不会,到第二次课程的时候我可以接住好几个球,到第四次的时候,我突然有种特别的感受,就是感受其中的感受,领悟其中的精髓,别的事情也一样,只要掌握里边的精髓,其中的规律,就能很快的掌握自己想掌握的事情。现在在看杨丽萍的故事,杨澜访谈,很不错的节目,很喜欢,杨丽萍是一个用生命在跳舞的人,他感悟生命,走山防水,充分感悟大自然的生灵他们怎么生活,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然后去学他们。

不管什么都可以是舞蹈的一部分,我不知道人怎么可以把舞蹈达到这个境界,对舞蹈有如此经典的感受。专心跳舞四十年,从来没有厌恶过。这里记录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杨丽萍的时代,很佩服他。杨澜访谈就是讲述一个人和他的时代,很精彩,很让人有感悟。我很爱这个节目,每一节都有特殊的.感受和领悟,她的访谈和有自己特殊的视角和见解。

我现在好像还不知道海岩小说,希望以后可以多看看,因为现在有海岩的节目在杨澜访谈,海岩说:我的生命如此多情。我想应该很符合他吧。小说与现实之间差别很大,我怎么发现成就比较大的人,可能没有上过学但是对某些事实有自己特殊的爱好,而且都可以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很精彩的人生没有遗憾而像我这样循规蹈矩的人很多的时候活在自我抱怨中。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没有精彩的地方。内心总有一种被压抑的感觉,有中能量没有被释放,积怨已久。自然的大学最好,我的感受就是人生就应该是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而不是因为外部压力而活在不快乐之中。

但是我不勇敢有些东西我不得不去做,我有责任我不得不做,不过现在我改变了很多可能长大了。长大了所以知道的该怎样生活,知道了不应该总是那么冲动,知道了人生应该过得有意义,知道了我还有很多事情应该去做,知道了要去面对事实而不去总是幻想,知道了我还有家人知道了我该报答他们了。知道了我应该怎样和别人相处。知道了事情有时候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知道不去做一些事情什么也不会得到。所以我做了很多比起以前,虽然我不知道对不对但是这都是我的经验积累都是我成长的财富。

乒乓球的心得篇5

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

生胶由于自身的胶皮的性质(胶皮软,弹力大),发球不如正胶和反胶转,球脱板快,不易产生摩擦。但同时生胶发球也有两个优点:

1、发转与不转球差异大,使对手判断不清旋转,造成对方失误或本方的机会。

2、落点和弧线怪,落在对方球台时弧线长且发“飘”,对手判断失误。比赛时如果配合生胶发球一定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563胶皮比563-1胶皮的制造旋转的能力要好一些。

发转球时摩擦越薄,球旋转越强。发不转球时,本人建议加一点摩擦,球有一定旋转,能使对手在接发球时看不清球的商标,造成对手误判,来争取主动。生胶发长球时,速度要快,落点离球台底线近。对手不易后退,判断容易失误。

生胶接发球用一个“难”字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虽然本人拜读n遍《乒乓世界》里,张晓蓬和李晓东两位老师的有关生胶打法的文章,我觉得在实际练习中不断体会,可驾御生胶还有难度。

主要有三个问题

1、借力。生胶在接发球时,处在失控的状态中。胶皮又软,摩擦差,“吃”不住球。如果没有控制好拍形,回球落点不佳,那就被对方“虐”了。

2、发力。接发球时不是什么球都可以发力。

条件有三

a、调整拍形。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立起拍子90-100度左右。遇强烈的下旋发球时,只能仰起拍子搓摆落点。对于上旋球,拍形保持60度。对于不转球拍形保持80度左右。

b、发力方向。对于下旋球,发力以向前为主,少许向上摩擦抵消下旋。对于上旋球,应向前下方发力。对于不转球,最好加一点向前的摩擦。

c、发力大小。对于下旋球,发力小一点保证不失误。对于上旋球,越发力越好控制,但不要发死力,保证力量通过底板传递到球即可。对于不转球,控制为主,发6分力就行。

3、回球落点。生胶接发球后,回长球落点要尽量长,角度大,破坏对手的发球抢攻战术,为自己进攻创造条件。

关于相持球

相持技术是生胶打法又一个障碍。反胶在相持时,可以制造旋转和弧线。生胶以击打为主,在手法和技术上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为避免自己的被动,利用生胶回球速度快,尽量把对手调动起来,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即使在相持时一般不要退台,保持与球抬0.6米左右。否则生胶的威力就要打折扣。

1、控制落点。落点打长,让对手在移动中击球。生胶回球旋转变化少,高手容易适应,所以要在落点上精益求精。

2、变换节奏、积极的相持。在相持时,要主动变线,低质量的来球一定要弹打,转换快,减少相持回合。

3、尽量用你正手要解决战斗。

关于防守

防守是生胶难点之三。直接原因是硬件——胶皮的问题。但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来克服不足。

1、防御弧圈球。现在几乎所有使反胶的球友都能拉一板弧圈球,防御弧圈越发重要。

a、防御加转弧圈。

遇强烈旋转的弧圈球时,压拍形,借力向前快带出。也可利用前臂和手腕“吸”一板,相当于直板的减力推或者压好拍形侧切一板类似推挤;遇旋转弱的弧圈球时,你就可以使用生胶的看家绝活——弹击,击球点在上升后期,用前臂向前下方发力弹击,回球特别沉,弧线又低又直,体现力量克服旋转的`道理。对手只有望球兴叹了——命苦啊!!!

b、防御前冲弧圈。

注意拍形不要压得太大,保持80度左右,身体不能离台太近。因为前冲力大,速度快,回球应控制落点,以借力或减力回球为主,破坏对方连续拉冲。

c、防御侧拐弧圈球。

要点是提前做到落点的预判,拍形微微后仰,抵消来球的下沉力量,借力还击。防御弧圈球,不能畏手畏脚,要拿出“视死如归”的精神,出手果断,积极防御,防过去就让对方接不过来,即使防不过去,也让对方吓出汗来。在一局球中,你弹、打他2、3个弧圈,对手就要“慌”了。

本人觉得生胶对付弧圈球时还是有一定优势。

2、对攻球、突击球的防守。攻球和突击球速度快,旋转弱,落点长。防守时,要即使调整站位,注意退台,不要出现球撞拍的现象。

回击时,调整拍形不象防弧圈时前倾大,能加中等力量合力弹击,回球下沉,造成对手失误。总之,生胶防守时要保持积极的态势。回防时的落点要尽量调动对手,破坏对手站位,让对手在运动中击球,降低对方连续进攻的质量或者失误,同时为自己进攻创造机会。

关于进攻

由于更换大球,对方的回球的旋转和速度有所下降,为生胶的打法扩大了生存空间。如果没有掌握弹击,就不能说你会使用生胶。

1、弹打技术——生胶的强项。因为生胶本身的特性,胶皮软,制造摩擦的能力差。如563-1胶皮颗粒又稀又长,有类似长胶的反旋转作用,所以越发力弹打,回球的弧线越平直,而且沉象下旋球似的。弹打注意两点。

a、控制击球点。

除了象国家队李晓东教练所说的在一个半网高时击球外,我觉得应该在来球的上升后期击球,为什么呢?

因为来球的落台时的力量可以分解为两个力,其一是向前的冲力,其二是球变形产生的向上力——弹性势能,是它制造了来球落台后的弧线高度。来球落台时弹性势能最大,弹性势能转化为球的垂直势能,运行到弧线最高点时垂直势能最小。

在上升后期击球,来球垂直势能没有释放完,球拍可以借向上的力,使球附着在球拍上,有“吃球”的感觉,而且合上来球的向前冲力,此时借力比在高点期借力更大,回球更有威胁。

b、发力弹打时,手一定要握紧球拍,小臂向前发力,手腕固定。

2、生胶拉球。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业余选手来说,象国手一样用生胶冲球比较难。

对于一般的下旋或不转的球可以拉一板,改变回球节奏来得分或争取主动。控制拍形不要象反胶压得狠,要立起球拍,向前上发力拉。拉过去的球有几个特点,旋转弱,落台弧线比反胶拉出的上旋球高一些,对手判断容易失误或连续进攻。

乒乓球的心得篇6

学习乒乓球快一学期起了,想当初能够选上这门国球,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和荣幸。回想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刚开始我还是入门的新手,现在已经大体掌握了乒乓球的基本打法和规则,从发球推球攻球一路走来,乒乓球课给了我的不仅仅是我学会了如何打球,更重要的是打球带给了我快乐,使我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也使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又彻底的放松自己的机会,还使本来就疏于锻炼身体的我得到很好的锻炼。

上体育课时老师一般要先给讲述本节课的主要活动内容再开始打球。上乒乓球课还是很轻松的,大部分时间是我们自己练习的,因为乒乓球不同于其他深奥的理论,是不需要老师做什么详细的教学的,只需在旁指导,在就完全靠自己多加练习,自己领悟

攻球从大的结构来讲,可分为正手和反手两大类。攻球是快速进攻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杀伤力强,是解决战斗的关键术。动作要点:

1、正手攻球:靠近台中偏右位左脚稍前,身体斜对球台,吃拍手自然放松置腹前,拍半横放顺来球路线略向右侧引拍,约与台面齐高,拍面与台面约成80度左右,前臂与台面基本平行。当球从台上弹起,拍由右侧向左前发挥东,以前手臂快色内收发力配合手腕内转沿球体做弧线会懂,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击球位置在身体右前方一前臂距离处。

2、反手攻球:站位靠近台右脚稍前,持拍手自然弯曲置于腹前偏左,中心偏于右脚。顺来球路线向后引拍。当球从台上弹起,持拍手由左后向后前加速会派,前臂发力为主,手腕外转,拍面前倾,重心移到右脚,左右胸前击球上升时期的中上部。

3、近台正手位攻球:基本站位姿势、原地步法和重心移动:重心移动的要领是:重心由右脚移向左脚,右脚内扣,左脚外旋,腰髋配合转动。当重心由左脚移向右脚时,左脚内扣,右脚外旋,同样地要配合腰髋转动。

4、直板正手攻球:直板正手攻球的动作要领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台

约50厘米,手臂自然放松,保持一定弯度,不要小于90度大于120度,拍面稍前倾(约80度),随着身体向右移动,手臂向身体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跳到高点期时,手臂迅速向左前上方挥动(肘部不要夹得太紧,手臂要呈半圆形挥动),击球的中上部,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横板正手攻球:与直板基本一致

5、近台侧身位攻球

(1)直拍正手侧身斜线攻球: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保持侧向位置,把身体让开,手臂向前发力为主,直拍近台正手侧身斜线攻球一定要注意身体的侧向位置和发力方向,拍面稍前倾,在来球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

(2)横拍正手侧身斜线攻球:横拍近台正手侧身斜线攻球与直板基本相同,一定要注意站位与发力方向

(3)直拍正手侧身直线攻球

(4)横拍正手侧身直线攻球

6、多球强化练习正手攻球。

正手攻球的总体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常常借用对方来球的力量进行回击。初学者在高点期攻球,击球难度较小,可保证击球的命中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可练习在来球的上升期攻球,它比在高点期攻球难度要大,但速度更快,更主。

7、中台正手位攻球。

乒乓球动作技巧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泛化阶段,动作比较粗糙,伴有多余动作。第二个阶段是分化阶段,动作逐渐准确,且比较自如。第三个阶段是自动化阶段,已经形成了熟练的技巧。因此我们要熟记动作要领,刻苦练习,循序渐进,尽快地经过这三个阶段,逐渐形成动力定型。

8、推球。

直板反手推球要注意食指稍微加点力,拇指略放松,在球反弹的上升期,也就是还没有弹跳到最高点时推球。击球部位与拍面角度。以时钟12—6点表示:上部12点,中部3点,下部6点。拍子弹性小和颠球距离短,手腕用力,这样颠球快。颠球因尽量使球的上升距离短,球下降接触球拍时的发力要均匀,也就是使球的往复运动距离尽量减小。

(1)、直板快推: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球台约40厘米,球拍引至身体前,拍面稍前倾,保持半斜状,在来球的上升前期时,击球的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借来球的反弹力迅速向前上方推出,在推球的过程中,食指和中指紧紧夹注球拍,拇指保持放松以利于发力。(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落点多变,速度快,能调动和压制对方,可为正手攻和侧身攻创造机会)。

(2)横板反手快拨:两脚平行开立(脚跟稍提起),大约与肩同宽,身体站位离球台约40厘米,将球拍引至腹前偏左的位置,拍面稍前倾,手腕也要稍内曲,在来球的上升期时,击球的中上部,借助来球的反弹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左前上方发力,快拨来球,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3)直板加力推:在推挡的过程中,引拍位置适当抬高,上臂尽量后收,肘部贴近身体,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向前发力,在发力时,中指始终顶住球拍的背面,加强手腕发力,同时,还要借助身髋的力量,发力击球。

9、乒乓小知识。

如何减力。乒乓球多以发力为主。如何减力是长短球结合的关键,减力就是在接触球的瞬间将球拍稍微后收,缓冲球撞拍的力量,达到台内短球的效果。

10、直板反手减力挡。

身体重心稍升高,球拍迎前,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击球时手臂和手腕稍后收,以缓冲球撞拍的力量,产生一种吸球的感觉。

我想每一项运动都有自己的特点,乒乓球也不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光要多练还要多想。仔细琢磨球的打法,打好球。乒乓球不是什么高强度的运动,但是却能考验人的灵活度和反应能力,同时需要平和的心情,沉静下来打球。我觉得不论是训练过程还是比赛,都要排除私心杂念,既然在打球,就不要考虑学习以及生活上与打球无关的锁事,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地打球。身体不太僵硬不要太紧张,不然动作就会变形,打球就很不协调,要放轻松,自自然然的打。更不要因为怕失分,而畏首畏尾,不敢尝试学习新的打法,怕丢脸。不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害怕失败,要有上进心,虽然我们不是这方面的天才,但通过努力,我们一样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通过将近一年的乒乓球课的学习,我真正体会到乒乓球的美。虽然现在世界主流的运动并非乒乓球但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乒乓球不仅丰富专业学习之外的大学生活,而且也锻炼了身体,提高了素质。乒乓球,作为国球,是每个中国人都该了解和学习的。乒乓球课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也将受益终生。乒乓球课结束了,但我对乒乓球的热爱没有因此结束,我会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目标不是想成为多厉害的高手,而只是因为我喜欢这项运动,它让我享受到了运动的快乐。

乒乓球的心得篇7

今天,妈妈带我去打乒乓球。我们来到场馆一看,里面摆放着好多球桌。墙上贴着好多运动员的照片和海报,看上去还很壮观呢!

后来,教练走过来叫我们排成一队,给我们每个学员发一块乒乓球拍,教我们怎么拿球拍。胡教练说:“大拇指放在红色的一面,食指放在黑色的一面,剩下三根手指放在柄上。”我们开始跟教练做打球的动作。经过一天的练习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第二天,教训教我们怎么打球。我们先排成一排听教训说:“球怎么样打过来才能全部接中……”

根据教练的教导,我学会了用正手打球,还能接中教练发过来的球了。又过了几天,我又学会了用反手打球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学习,我已经学会了和教练对打了。最后我学会了打乒乓球的本领!

教练说:“如果想成为一名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那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我想我会为这个目标奋斗到底的,将来还想成为一名奥运会的冠军,为我们的国家争光呢!

乒乓球的心得7篇相关文章:

车工的心得优秀7篇

拔草的心得体会7篇

买衣服的心得7篇

党的奋斗心得7篇

思想品德的心得7篇

房产销售的心得优质7篇

转岗的心得体会7篇

团课的培训心得7篇

到学校的心得7篇

财务人员的工作心得7篇

乒乓球的心得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