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幅的长短不是判断一篇观后感好坏的唯一标准,当我们观看完一部影片后,肯定有很多启示,可以书写一篇观后感,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党员长津湖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党员长津湖观后感篇1
国庆档《长津湖》电影真的是太好看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雄壮的歌声响起,谢长平老人就会思绪万千。
抗美援朝纪念馆原馆员谢长平是一位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如今已87岁高龄。多年来,老人总是习惯来到鸭绿江边,凝望对岸。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始建于1958年,1990年10月移地扩建,1993年7月新馆落成。
1950年10月,作为文艺兵,谢长平随部队在鸭绿江边乘趸船进入朝鲜,开启出国作战的征程。谢长平回忆,5次战役以后,他们的演出任务逐渐增加,当时文工团30多名团员每人都身兼数职。由于部队条件简陋,再加上战场环境所限,只能进行山东快书一类的表演。此外,学习和表演朝鲜舞蹈,成为他们的必修课,当时文工团每人都能跳上几段朝鲜舞蹈,还能比较熟练地说出朝鲜常用语。
经历了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谢长平日后成为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馆员,这让他倍感光荣。
1984年11月,谢长平再次赴朝,为扩建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在朝鲜期间,代表团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欢迎。谢长平说:“15天时间里,我再次感受到了中朝友谊牢不可破。”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最可爱的人,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碧草青青,松柏苍翠,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庄严肃穆。1951年初,为了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原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在沈阳修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并于同年8月正式落成。
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后侧,绿草如茵、松柏成行,每个烈士墓碑前,都有群众敬献的一束束鲜花。青松翠柏之下,120多位志愿军烈士长眠于此。在他们当中,有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有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潜伏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等28位战斗英雄。
园区北侧,新建的下沉式烈士纪念广场上,高3米的烈士英名墙镌刻着烈士姓名,令人肃然起敬。广场四周的环形地下墓穴,安放着599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2014年至2019年,陵园共举办了6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烈士陵园负责人高丽告诉记者。
据介绍,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辽宁省委和省政府、驻沈官兵及社会各界群众都会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在平时,自发前来瞻仰的各界群众络绎不绝。许多部队战士、青年学生、少年儿童在烈士墓前举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仪式。这里每年接待前来参观祭扫的群众达15多万人次。”高丽说。
炮火远去,家园如画。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家乡……”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的就是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桃花朵朵、桃林片片的景象。近年来,河口村加强基层治理,发展特色产业,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村里的燕红桃销售额屡创历史新高,每户桃农年平均收入达10万元。长期联系该村的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李庆峰说:“铭记历史,我们当不忘烈士英名;决胜小康,我们定不负群众期盼。”
党员长津湖观后感篇2
?长津湖》深深吸引我,抗美援朝的战斗事迹看了不少,而这本书也通过主人公营长吴铁锤和指导员欧阳云逸的前卫营的战斗故事,把整个长津湖的主要几个战场串了起来,惨攻下碣隅里机场、智夺死鹰岭、屈敌乾磁开、覆没黄草岭,而书中的几位关键人物也随着战斗的深入而不断消失在读者的脑海里,让我们每读一处,不禁潸然泪下。
小说以指导员欧阳云逸带着最后125名疲惫不堪、饥寒交迫的战士死守黄草岭1081高地,阻止联军南逃,结果未废一枪一弹,志愿军指战员们活活冻死在阵地上为结局,这样的结局如一颗钢钉深深刺痛读者,让我们痛哭流涕!
惨烈的战斗,无数的无名英雄倒下了,然而更多的是牺牲于恶劣的天气和志愿军毫无保障的后勤供应。这群大都来自暖和的华东子弟兵,穿着薄棉袄和胶鞋匆匆入朝参战,而面对的敌人则是美国最精锐的陆战一师,人家有强大的后勤供应系统,从天到地,从湖到海,都是最现代化的装备。冷了,可以生火煮咖啡,不用担心空袭;饿了,有高热量的罐头和巧克力,不用去啃只有牲畜吃的冰冷坚硬的熟土豆;困了,钻到鸭绒睡套里,不用大家围成一团靠相互体温取暖!为了防止枪被冻住,可以肆无忌惮的放枪,不用靠手不断的拉枪栓;收伤了,可以迅速被抬到直升机,迅速送往后方,乃至日本,而不用靠意志自己爬着去寻找后方的部队。“志愿军打到最后,军找不着师,师找不着团,团找不营,营以下基本打光了。”
这样的悬殊较量,换了清军或者国军,也许早就不击而溃,但同样的人,换了共产党的领导,结局却不一样。这是信念的力量,是保家卫国的信念支持着这些中华儿女面对死亡却置之度外,忍受饥寒也要战斗到底绝不屈服!
志愿军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友情、有亲情还有爱情。但他们的爱情不是当代人火烈的,而是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优先,把自己的爱情藏起来,含沙射影,朦朦胧胧的爱。
营长吴铁锤和指导员的妹妹欧阳如雪都是大大咧咧的人,注定天生一对,然而两人之间没有什么恩恩爱爱的言语,能把两人牵起来的是在旅途救下来的孤儿乔静子,一个成了临时阿爸吉,一个成了临时阿妈尼,但爱情之果却如此短暂,吴铁锤最终不知所终,乔静子也在战后交给当地老乡抚养。
指导员欧阳云逸和文工队员蓝晓萍之间的爱情符合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心境,彼此爱慕对方,但因为战争,两人只有在偶尔相遇时相诉衷情,可有情人终未成眷属,极寒的天气把两人残忍的撕开,指导员欧阳云逸冻死在1081高地上,而蓝晓萍冒着严寒为他织的手套和毛衣也未能帮他驱散寒魔。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机枪班长孙友壮和护士李桂兰的结合,两人都是山东沂蒙山区土生土长的农民,憨厚而朴实,李桂兰没有结过婚,但举手投足都体现了母性,当孙友壮因冻伤被截肢,留下大半个腿时,李桂兰充满深情地望着孙友壮说:“俺不嫌你,一辈子做牛做马,俺不嫌你。”就这么朴实的话,让人热泪盈眶,真心祝福他们最后活下来并一起到老。
书中还提到了动物,人尚且在这种严酷的天气无法生存,更何况动物,李桂兰为救一只迷路的黑狗被敌机当成了活靶子,幸好孙友壮挺身相救,才得以生还,而黑狗则被敌机打成了蚂蜂窝;吴铁锤因为了给战士们战前打牙祭,杀掉了无人认领的朝鲜耕牛,被降级处分;而最为可怜的是骡子“大清花”,从抗战起就跟着老红军老王头,一直到冰天雪地的长津湖,这些年来,老王头把“大清花”当成亲人一样看待,可战打到最后,百十号人坚守1081高地,无粮可吃,老王头狠心杀了自己的“亲人”,可当老王头把煮熟的骡肉带到阵地上,眼前却是一个个保持战斗姿势的“冰雕”。
前卫营只是参加长津湖的战役的第九兵团的一个代表,战役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共进行了10天,第九兵团以伤亡5。6万人的代价,将联军从鸭绿江赶到三八线,并有力的配合东线完胜联军,粉碎了麦克阿色的钳型攻势,无论现在网络有多少人对志愿军的战绩表示不屑,但当年这些战士的气质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党员长津湖观后感篇3
一仗锤炼了经过严酷战争洗礼的人民军队,锻造了拖不垮、打不烂的钢铁长城。
这场战争是一场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现代化程度和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强敌最为典型的一场战争。我军先后参战的部队有步兵27个军又1个师,直接参加过第一线作战的为25个军又1个师;地面炮兵10个师又18个团;高射炮兵5个师又10余个团和60个独立营;装甲兵坦克3个师;空军歼击机航空兵10个师又1个团,轰炸机航空兵3个大队……先后经受锻炼的志愿军部队多达290万人。毛泽东称抗美援朝战争是个大学校,他说: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陆军、空军、海军,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铁道兵、防空兵、通信兵,还有卫生部队、后勤部队等等,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
毛泽东强调,志愿军作战,应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志愿军广大指战员扬我之长、补我之短,避敌之长、击敌之短,对付强敌的进攻,充分利用出兵的突然性,发挥我之夜战、近战和运动战的擅长,并配以部分的游击战和阵地战,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当战争转入相持局面时,我适时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指导方针,创造了许多有效战法,如坑道作战和不远离阵地的进攻战、阵前潜伏作战,以及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的原则,积小胜为大胜,由打小歼灭战逐步过渡到打大歼灭战;适时组织部队轮番作战,以休整部队,充分发挥我军兵力雄厚的优势,等等。
志愿军将士坚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迅速改善了装备、提高了技术水平,催生了我军由单一兵种作战过渡到现代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创造了依靠劣势装备打赢现代战争的一系列新经验、新战术、新战法。同时,还在战争中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促进了我国军事思想和军事科学技术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使我军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党员长津湖观后感篇4
最冷的夜,最热的血。最可爱的人们,最坚毅的军魂。时间回拨70余年,那场冰天雪地里的血泪之战,依旧让人不忍回忆。这是永远的伤痛,也是永恒的荣耀。历史不容忘却,英雄必须铭记。即将上映的《长津湖》,复刻了这惊心动魄的一战。但,再高明的电影叙事,终究也说不尽这段史诗的波澜壮阔与沉雄悲壮。
在很长一段岁月里,“长津湖战役”,已成战争的传奇,已是信仰的图腾。纵使冰身冻骨,也不退让一分。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动摇分毫。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惊人意念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扭转了战场态势。此一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
一边是志愿军的寸土不让,另一边是敌军“路程最长的退却”,战争的天平就此逆转。而在这卓绝战功的背后,代价沉重。1081高地上的志愿军官兵们,冒着零下40度的极寒温度,顽强地坚守阵地。最后全连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壮烈牺牲,成为一个个永不倾倒、巍然屹立的冰雕。钢铁一般的意识,铸成钢铁一般的防线。这是血肉之躯在苦寒之地立起的伟岸“长城”,御敌于外、退敌千里,守住家国安宁,守来长久和平。
凛冬已至,激情燃烧的青春舍生赴死。血战之后,终于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抢回一线生机。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这军魂,是对国家和民族最澄澈的爱;这军魂,是军纪如山,是铁流浩荡。“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长津湖,也曾绵延冰封,也曾静水流深。岁月可证,流水有声。那是伟大斗士的号角,那是铁血军魂的咆哮。
长津湖一役,雄浑苍凉、动人心魄。纵使七十一年过去了,这场惨烈的、英勇的血战化作丰碑,愈发迸发出着澎湃的力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永记长津湖的冰雪,永记冰雪里那最可爱的人和他们的不朽军魂。
党员长津湖观后感篇5
国庆长假全家人一起去影院观看了《长津湖》,感触颇深!
1950年,中国志愿军部队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1个多师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歼敌1.3万余人,扭转了战场态势。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
里边不少镜头令人泪目,美军在严寒中吃着火鸡而志愿军战士只能一天一个冻土豆的情节让我难以释怀。
凛冬已至,激情燃烧的青春舍生赴死。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这军魂,是对国家和民族最澄澈的爱;这军魂,是军纪如山,是铁流浩荡。“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长津湖,也曾绵延冰封,也曾静水流深。岁月可证,流水有声。那是伟大斗士的号角,那是铁血军魂的咆哮。
?长津湖》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凡人,但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没有任何一个人生来就是英雄,只是当危险降临的那一刻,他有勇气站出去,凡人就变成了英雄。让我们记住《长津湖》,记住英雄,缅怀以命相搏,护山河手足无恙的忠勇之魂。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开满鲜花,绿树成荫!
党员长津湖观后感篇6
在这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有两个场面。第一个是在圣诞节时,敌人唱着圣诞歌,吃着火鸡,喝着热气腾腾的汤。与此同时,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却呆在山坳里,啃着珍贵的土豆。寒风凛凛,土豆被冻得像石头,只要身体捂得不够热,牙都会被崩掉。可就算是这样,战士们却仍旧坚持互赠土豆,互相调侃,脸上仍旧挂着笑容。我军为了抢占先机,在冰天雪地里死守静等,最后盖上了风雪做的被子,有些战士就这样永远睡了过去……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大自然较劲,争取战争的胜利!
第二个场面是美军仗着自己处在战争中的优势而骄傲自满,无视人道主义精神,他们的飞行员看见岩石地上装死的七连战士的“尸体”觉得无趣便用打中尸体的数量来打赌。结果一名仅有19岁的战士与很多不知名的战士都死于飞机上的机枪。在七连攻占美军“北极熊”团部时,团长中弹昏迷。这时,伍万里拿出枪瞄准准备干掉他,让自己离成为英雄更进一步时,他的哥哥伍千里却拦住他,说出了扎到所有人心的一句话:“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在杀红了眼的战斗中,他仍能守住军人的基本人道,真是令人佩服!
志愿军战士们为了下一代不再经历战争,用自己的生命守住“三八线”,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把自己留在异国他乡,这份恩情我们将永留心中!
党员长津湖观后感篇7
?长津湖》电影题材选自抗美援朝(又叫朝鲜战争),我的观影感抛开电影剧情和人物,仅仅阐述我看完电影后的感悟与自己之前积累的战争事实的结合分析。对我而言,战争的电影、纪录片等是家常便饭般常看,但对我印象颇深的便是这部电影,参战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及朝鲜军民和联合国军(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及韩国,两者之间实力差距巨大,美军刚经历二战,军工业和军队规模都是顶峰时期,美军的部队里机械化车辆、飞机、坦克、舰艇应有尽有,后勤保障靠谱、充足,美军的步兵坐在运兵车里舒舒服服行进,我们的志愿军要穿着厚重的棉衣在深山雪地里蹒跚行进,美军在营地里烤着火吃火鸡,喝啤酒,吃熏肉、巧克力,听广播跳舞,而我们的志愿军在不远的山上,在零下30多度的雪地里埋伏忍耐,等待最后的总攻。
开战之后,美军防御工事一辈被摧毁,美军就手足无措,开始逃窜,逃上运兵车,而志愿军英勇作战,用穿插战法打乱敌人阵型,避免自己步兵与美军重装甲部队硬碰硬,切断敌人补给与通讯,打掉敌人火力点,智取炸掉坦克,为了大家的生死,自己不怕赴死,义无反顾冲向敌方喷着火舌的枪口,为后方同志铺平前进的道路,敌人美军作战靠的是自己的科技高超和补给充足,我们志愿军用的枪是别人的,炮是抢来的,补给是缴获的,这些全是靠我们中华儿女的智慧去思考去智取,靠自己的经验与实践打败哪那些看起来无法战胜的敌人,对此,我向那些在朝鲜战争中葬身战场的光荣儿女们致敬,感谢你们的牺牲,为中国铺平了发展的道路,让你们的后代能免于战火,活在一个世界上最伟大最安全的国家。为此,为了报效祖国,为了祖国未来的发展,我作为当代青年,有责任和义务努力学习,强身健体,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员长津湖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