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家观看完一场影片后,肯定有不少感受,可以撰写一篇观后感,在电影结束后,可以通过写观后感来加深自己的对电影的印象,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电影《长津湖》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1
10月9日,我带着喜悦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观看电影《长津湖》。
电影是从美帝国主义挑起朝鲜战争开始,美军战机轰炸中国边境,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工业水平落后,物资和装备严重匮乏。但是为了新中国的未来,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经过几天几夜的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
一方净土,安然岁月
参与长津湖战役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七连的新兵伍万里,他的一份检讨书,因为部分不会写的字用圈代替,被余从戎戏读成“蛋讨书”,一开始让我觉得搞笑,再想想让我深思。他才十几岁,本应该是在读书的年龄,但是他却没有读书,面对敌人的入侵,他能挺身而出,积极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
在前往朝鲜战场的路上,为了躲避敌机的侦擦,他们有时躺在地上、有时躲在雪里,哪怕是被机枪扫射,也是屹然不动。在前进的途中,他们接到了一个护送电台的艰巨任务,电台是指挥部与前线联系的重要桥梁,如果没有电台,前线志愿军战士们将无法得到准确的作战信息,他们这次的任务就是护送电台和译电员到志愿军指挥部。在护送的途中遭遇了敌人疯狂阻杀,面对美军的飞机坦克,志愿军战士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哪怕付出宝贵的生命也要完成任务,最终成功的将电台与译电员安全送往指挥部。
一方净土,安然岁月
杨根思连长说过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就在这种永不言弃的信念下,他带领一个连队,阻挡了美军七次突围,为大部队争取了时间,为胜利争取了时间。在第八次突围中,他们连队打到剩下最后一人,最终抱着炸药包与几十个敌人同归于尽。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电影结束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了电影院。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志愿军战士们背井离乡,在极端严寒的天气,没有食物、棉衣补给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美军战斗。他们不畏生死,守卫着国家的尊严,守卫着人民的和平。
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铭记这是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2
昨天晚上我看了电影《长津湖》,它让我知道了当时的解放军战士打仗的时候有多么的惨烈。里面讲的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伍千里,在当连长的时候去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来在战争发生之前,他弟弟也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参了军,首长知道后把他弟弟安排到了他们连。
当伍万里在车站第一次看到死人的时候非常的紧张和恐惧,并且他们在去向前线运送电台的半路上遇到了兄弟部队正在遭受美军的'攻击,他们便前去辅助他们的兄弟部队。他们的神枪手平河拿着枪打对方的基地,并且伍千里也在此发现了他弟弟伍万里的优点,那就是他弟弟投手榴弹投的非常的准,一下子就炸掉了对方的一辆坦克。同时神枪手平河拿着一把机关枪跟对方的机枪手在那里打来打去,后来由于平河的枪法非常准,一下子打死了那个敌人。炮兵雷排长衬着这个机会拿着大炮发射了一发炮弹,轰隆隆那座塔倒了,并且上面的通信器也被损坏掉了。这下美军的电联系统就被破坏掉了。
看到雷排长移动标识弹的那一幕,雷排长被标识弹的那种热量烫伤了许多地方,他的双手已经没法摸方向盘了,可是为了移动标识弹,他仍然在开着车。这时一枚炸弹飞来,炸弹的碎片崩到了他的上嘴唇上,瞬间他的上嘴唇就被灼伤了,紧接着又一枚炸弹飞来,他的车被炸飞,它被压到了车子底下,看到他最后牺牲时的样子,我的心痛极了!
抗美援朝战争最后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这却是依靠着许多战士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和美好,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做热爱祖国的好少年,努力学习,建设强大的祖国。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3
大年初一,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终于在期待中上映了,受到上一部影片的感染,我在上映的第一天就早早的买票观看了。影片延续了上一部的故事,讲述了七连战士奉命担任炸桥任务以阻止在长津湖战役溃败下来的美军陆战一师后撤的故事。
总体上来讲,演员的演技和特效画面都是一如既往的好,吴京、易烊千玺等演员的出色演出确实是没得说。其次,一部好的电影作品还需要编剧能够站在观众的角度,深谙人性情感的起伏规律,能够熟练而巧妙的带领观众去进入情节,一同的喜怒哀乐。比如上一部《长津湖》在前面的叙事、铺垫、小插曲等都安排的恰到好处。
那么相较于上部作品,这部电影的问题可能就在这里,故事推进的节奏忽视了观众情感的起伏规律,煽情的地方过多且略显突兀,画面的起承转合有些凌乱,剧情的前因后果交代不清,可能会影响观众对故事整体的把握。
还有,我国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普遍缺乏对敌人的客观描写和个性刻画,比如我们从不敢于具体而客观地去演绎日本军人。那么这部电影里已经开始尝试更客观的讲述我们的对手美军了,这已经是个不小的突破了,不过我们仍然把他们描写的太傻太天真了,真心希望我们的电影人能够在这方面更进一步,也请相信我们观众的接受度和包容度。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4
有一种信仰叫坚守,有一种精神叫质朴,有一种奉献叫守岛。王继才夫妇自1986年,受命守卫开山岛,当时开山岛环境艰苦,荒无人烟,王继才携妻子长期值守开山岛,二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默默守岛32个年头。岛上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王继才夫妇在艰苦卓绝的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邪恶势力面前更表现出来一位守岛卫士的凌然正气,他们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不求回报的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与责任是衡量党性强弱、作风好坏、能力优劣的试金石。王继才夫妇默默坚守岗位32年,没有“守岛不易”的抱怨,积极进取,有了“在位有为”的担当,心中有责,不辱使命,任职期间,只有五个春节是下岛过的,甚至,王继才父母去世、女儿婚礼依然坚守岗位。王继才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为了一个承诺,我选择了上岛;我是哨所的民兵,为了一面国旗,我留下来守岛;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一个信仰,要在开山岛守下去,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王继才用生命诠释了自己诺言,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王继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甘洒热血固海防,我与海岛共存亡”的号召,鲜明体现了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心系国防、献身国家的赤子情怀。王继才同志为党和人民的国防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双拥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5
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它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主人公伍千里带着他的弟弟——新兵伍万里上战场前线与美军战斗的故事。战场上的情景很惨烈,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
看完电影回到家,妈妈将一个土豆在热水中煮熟,把它放进了冰箱的下层冻了起来。冻好后又把它给了我,让我尝尝,我咬了一口,根本就咬不动,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我一脸疑问地问妈妈这是干什么,妈妈说:“你想想,志愿军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只吃这种土豆,却没人喊苦,还打了胜仗。你也要像他们一样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说完妈妈又给我们讲解了长津湖这个真实故事: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听到这里,我想到了电影上那副画面,那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画面:一个美军侦察兵发现一队中国军人,赶忙去查看却发现是一尊尊蓄势待发的冰人。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被冻上了一层霜,脸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其中有一位军人趴在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眼紧闭着,另一只眼死死地盯着枪口,似乎只要一个不注意,子弹马上就会飞出去。还有一位军人也趴在石头,手里拿着对讲机,一副随时奉命带军队冲出去的样子。美军队长看到了,郑重地给这群冰人敬了一个军礼,他说:“面对这样的敌人,我们是打不赢的。”这群冰人是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心都被揪了起来,零下几十度,那么冷的天,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志呀?拥有这种钢铁意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怎能不胜利呢?和他们相比,我真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了。以后,无论怎样的困难,我都要克服。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中,我们应该感谢那些革命战士们,是他们奉献出了生命才换来了现在的和平,才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可以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建设我们的祖国,不辜负革命前辈的期望。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6
还是奔着千玺,去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还没去看,以后有机会的。
依旧是座无虚席啊。相比第一部,《水门桥》还是可以的。我觉得有进步。很明显的一点,第一部三个小时,最后一个小时才提到长津湖,而这第二部,始终都围绕着水门桥。
第一部看完,我觉得已经把抗美援朝战争都讲完了,长津湖打完不就基本胜利了吗战争结束了,结果没想到,还有第二部。应该是讲完了吧,应该没有第三部了?
?水门桥》是紧接着上一部的故事。讲述的是长津湖战役后的水门桥一战。第七穿插连的任务是炸掉水门桥,切断美军撤退的道路。
说实话没看懂为什么一定要炸水门桥。
全片制作良心,所以演员演技在线,服化道很用心,细节处理也很好。在春节档这种历来被喜剧片占据的市场,票房破十亿,《水门桥》可谓是成功的。主旋律电影是值得一看的。
同期张导的《狙击手》也是同题材电影,讲的好像也是抗美援朝。这说明爱国教育在普及。
结尾伍万里喊“七连实到1人”,感到了一股悲怆。想起了“没有打不死的英雄。”让人破防啊。
两部看下来,我们能明显看到,伍万里的成长。他平平安安长大,两个哥哥都参军了,而他凭着一枪热血,也加入了第七连。
七连的战士用生命护他周全,同时也促使他飞速成长。战争能让人快速成长呢。
包括但不限于第七连的所有战士,都是很好很好的人,是平凡人,也都是英雄。他们无畏艰难险阻,“作风优良,能打胜仗”,是一支坚毅的部队。他们的胜利是拼来的,是有理由的。爱国情怀这一点百提不厌。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致敬英雄。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7
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全景式再现了这场惊天动地、艰苦卓绝的战争。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拐点,此战之后,不仅将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更彻底扭转了战争态势。同时,这也是中美两国王牌军团一场载入史册的殊死决战。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了让我们后辈不用再打战,再面对苦难”,电影里寥寥几句话,已经交代好,我们先辈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为了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不好欺负,给后辈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除此之外,对于我们的先辈在战争路上吃过的苦,也都有细节一一展现出来。当看着美国兵吃着炸鸡和咖啡,而我们的先辈却只能在零下几十度的山头啃硬邦邦的土豆时,我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8
今_周年,我和妈妈去观看了一部爱国教育电影《长津湖》。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抗美援朝时期的战争,美国进攻朝鲜,但是战火立马燃烧到了我们中国,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美军进攻鸭绿江,因为当时的美军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坦克、战斗机、巡逻机等。美国总司令麦克阿瑟说,要在圣诞节攻下中国,这时毛主席命令彭德怀率领英雄连队:“第七穿插连”部队攻打美军,虽然那时中国的武器十分落后,可是他们靠着那颗坚韧不拨的心,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一代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打。
志愿军在冰雪山谷里,一个能崩掉牙的小土豆都当宝,可是美军在感恩节却大鱼大肉,连盛菜都是毫不吝啬的满满一勺。志愿军在彭德怀,宋司令的指挥决策中,毛岸英争分夺秒抢救大比例地图,伍千里、余从戎的近身肉搏,雷睢生的炮排压制,平河的远程狙击,伍万里从一个新兵蛋子成为合格的战士,七连人没有任何人去教他,是他自己眼见的生与死、血与火,能杀20个敌人就是英雄。
最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麦克阿瑟看到我们中国人不是被打死,而是被冻死了,说像这样坚韧的敌人我们永远也战胜不了他们。
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
我们要好好学习,成为祖国有用的人。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 读后感演讲稿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