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大家可以通过写优秀的心得体会来记录自己内心的感悟,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伟大跨越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伟大跨越心得体会篇1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毛泽东曾在抗大演讲时向学员指出:“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向,你们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在革命前途问题上曾有过“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两种错误倾向。对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明确指出,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为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正确政治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勇于坚持和捍卫真理。面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迷茫和质疑,有人悲观失望,有人不辞而别,甚至叛变投敌,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依然高擎火炬前行,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主动要求分管科学教育工作,以此作为推动拨乱反正的突破口。他明确提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后来,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展开,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滚滚大潮。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汲取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李大钊坦然走向绞架,因为他坚信“试看将来的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瞿秋白、萧楚女等先烈高唱《国际歌》步入刑场,坚信“英特纳雄耐尔”的理想一定会实现;方志敏在狱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维护工农阶级利益。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议会行动的决案》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及贫苦农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先锋军。”彭湃是地主家庭出身,但他当众烧掉地契,将自家田产全部分给农民。陈望道和茅盾最初做工人工作时无人理睬,后来两人办起夜校,慢慢同工人亲近后,才组织起工人俱乐部、工会,进一步发动罢工斗争。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彰显初心使命。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背着金条乞讨数年,历尽艰难寻找党组织,不动用分毫党的经费。1988年退休后的杨善洲承包山林准备植树时,有人说他终于要为自己挣钱了,杨善洲听完一笑置之。2010年春,他把20多年苦心种植的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捐给了国家。几个月后,这位58年党龄的老党员去世了。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在危难关头敢于担当。南昌起义时,朱德并不是主要领导人,但当起义失败、军心不稳时,朱德站出来说:“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有决心担起革命重担,有信心把这支革命队伍带出敌人的包围圈,和同志们团结一起,一直把革命干到底!”2020年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挺身而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新冠肺炎病因诊断专家组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开展病因分析。他们说:“平时在学校里教书育人,教导学生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现在正是言传身教的时候。作为医生、作为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党这样,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但我们党却从胜利走向胜利。从邓恩铭“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到邓中夏“把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再到江竹筠“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无数革命前辈前仆后继,写下动人的奋斗篇章。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改善人民生活打下坚实基础。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到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从“石油大会战”到“两弹一星”,从编制五年计划到提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逐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伴随着党的成长壮大,涌现出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楷模、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开拓进取的典型代表,如“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袁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强音;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率领当地人民在沿海建成一道惠及子孙的防护林;“中国式的保尔”罗健夫,淡泊名利、勇于攻关,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重大贡献。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坚决听党话、铁心跟党走。刘华清长征时腿部负重伤,组织上明确规定伤员可以就地安置,但他坚决地说:“给100块大洋也不留下,死也要死在红军队伍中。”他忍着剧痛、拉着马尾巴追随大部队行军。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吴运铎在战争年代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身上还留有几十块弹片。他以顽强毅力奋战在生产、科研第一线并写下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发扬埋头实干的作风。百年来,围绕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一棒接着一棒接力跑,创造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历史业绩。
不忘筚路蓝缕的来时路,走好薪火相传的脚下路。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切实把强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伟大跨越心得体会篇2
辉煌乐章,伟大征程撼天动地;壮丽凯歌,复兴基业激奋人心。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之际,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华民族外遭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屈辱地位和悲惨境遇,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但都没有成功。在民族存亡续绝之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昭示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总结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党内外、国内外所关注的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开宗明义做出了鲜明回答——“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解放思想,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开启征程。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也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全体中华儿女应当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汇聚在民族复兴旗帜下,砥砺奋斗精神,努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历史贡献,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我们充满信心。
?复兴之路》是宣言书,是奋斗史,是强国路,是近代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它激励着14亿中华儿女,激励着全国人民,激励着63岁的祖国,它的激励之心永在,我们的奋斗永远不息,社会主义事业永远向前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的坚强决心。
伟大跨越心得体会篇3
第二个“高”是高传承。《伟大的转折》的播映不仅向全国观众展现了贵州壮阔奇丽的自然环境,淳朴敦厚的民风民俗,更展现了贵州革命老区人民对党、对红军的高度支持和忘我奉献;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党我军领导同志面对重重包围之境,带领红军队伍灵活机动、绝处逢生,展现出政治上极为成熟的斗争水平和军事上极为高深的战略、战术能力;充分展现出红军全体指战员高度的革命牺牲精神。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年如此,长征精神流传至今仍然如此。笔者观看《伟大的转折》时曾听到该片在拍摄时发生的一些事:在贵州松桃自治县取景拍摄时,村民们拉起写着“欢迎红军回家”的横幅迎接剧组,自发筹资买了一头牛慰问剧组,再现了当年群众积极拥护红军的场景;在盘石镇当造村红石林景区进行取景拍摄时,当造村村民杀猪宰牛,为剧组送矿泉水、送水果、打糍粑等送到现场慰问剧组、参演官兵及全体工作人员;而在拍摄雪地行军的戏份时,所有演员都赤脚穿草鞋在雪地上行走,零下十几度的天气,现场却没有一人逃跑或掉队……军爱民、民拥军,这是我党我军数十年来始终拥有的优良传统,无论戏里戏外,都得到高度呈现。
第三个“高”是高水准。《伟大的转折》正式播映,是体现贵州文化自信的一个新高峰。这部剧制作精良,服、化、道高度专业、高度还原,选取了长征中最为光彩神奇的部分篇章,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以赤诚初心和坚定信仰披荆斩棘、挑战极限、战胜强敌,创造奇迹的伟大壮举,浓墨重彩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立新中国历程上的最为伟大的一次转折。在哲学、军事上都极具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笔者以为,该剧是贵州革命题材影视作品的一座高峰,代表了贵州文艺创作史上的一个高点,其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与十几年前上映的《长征》不相伯仲。
本剧由中宣部主抓,被列为贵州省委、省政府“一号”工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的首部献礼剧,由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遵义市委、市政府,贵州广播电视台,省文联,贵州向黔进旅游文化(集团)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湖南和光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遵义市委宣传部,长沙市委宣传部,省作协,铜仁市委宣传部,黔南州委宣传部,汇川区委、区政府等联合摄制,充分展现了近年来贵州正阔步迈向“文化高地”,并向全国人民展示文化自信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途中,除了红军与敌人艰苦卓绝的斗争,还有红军队伍与严酷的自然环境的斗争,也有我党内部路线、方针的斗争,各种斗争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要把其中的脉络梳理清晰绝非易事。本剧采用时间线性发展的表现手法,在时间推进中有条不紊而又条理清晰地推进故事(历史)情境,导演和编剧对此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把控能力也可见一斑。
本剧由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担任总制片、编剧,欧阳黔森领衔创作过电影《幸存日》《旷继勋蓬遂起义》《云下的日子》《极度危机》和电视剧《雄关漫道》《绝地逢生》《奢香夫人》《二十四道拐》《星火云雾街》等精品力作,他的作品曾四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金鹰奖”“飞天奖”,三次获国家剧本大奖,还获“金星奖”等奖项。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伟大的转折》播映适值共和国华诞前的重要宣传时期,实属贵州省文化传媒界在此特殊时期的全国宣传一盘棋中抢得先手、拔得头筹、占得高位——这是第四个“高”。
初秋时节,“秋蔬旧采决明花,三嗅馨香每叹嗟”,苏辙此诗所咏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之效,《伟大的转折》必能成为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正剧和红色精品力作,成为震撼人心的呐喊,成为我们自我剖析、自我革新的思考,成为“清明心灵”的一次文化荡涤。
伟大跨越心得体会篇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改革永无止境,时代发展需与深化改革相伴而行。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提高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提高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四十年,经过改革开放找出了一个适合中国发展前进的道路,四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人民亲身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综合国力的增强,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小康,实现中国梦,必须进行深度的改革,经过改革来完善,经过改革求发展,这是中国唯一正确的道路,所以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改革开放是有目标和方向的,贴合中国实际的,能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能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们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判定的基本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一切都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归根到底,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就能保障中国长期发展、长期稳定。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一再强调和坚持、要求和执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的原则,进一步构成了我们的改革精神、时代精神,不断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于我们的营养,创造性地推动中国的发展。40年来,我们在世界这个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国航线,驾驶着我们这艘不断成长的“中国号”巨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伟大跨越心得体会篇5
牢记初心使命,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动摇。“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但两军对垒勇者胜,智者胜,更是得民心者胜。《伟大的转折》给观众展示了如下历史事实,党和红军在贵州创建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关心和维护群众利益,纪律严明。贵州各族群众支持红军,拥护红军,帮助红军带路、搭浮桥、筹军粮、救护伤病员,10000多优秀青年参加红军,这段历史启示我们,无论革命还是建设,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我们最强大的精神动力。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我们每一个党员必须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积极投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来,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牢记初心使命,就是要巩固升华理想信念不动摇。血战青杠坡、激战鲁班场、攻克天险娄山关,《伟大的转折》向我们展现一场又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争画面。邓萍、钱壮飞、钟伟剑,还有许多知名更多不知名的红军烈士为革命理想信念牺牲在贵州这片红色沃土上,英雄忠魂永在,党和人民怀念他们。这段历史启示并激励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增强执政本领,带领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发扬新时代长征精神,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的新胜利。
伟大跨越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