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的本质是内心世界的强有力表达,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难免会经历一些有有意义的事情,赶紧拿起笔写心得体会吧,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考科目一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考科目一心得体会篇1
20xx年7月3日和7月21日,我参加公需科目培训,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内容包括:《师德修养与廉正建设》和《建设广东文化强省》,在培训中,我认真听取讲座,这次公需科目的学习收获颇丰,感想颇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了学习观念。
通过学习授课教师的讲座课件,本人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终身学习观念得到切实增强。
二、开阔眼界。
这次培训,不仅安排了高等专业知识讲座,还在更深 层次上开始了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使学习者不仅扩展了知识层面,开阔了视野,还增强了在最新高等理论指导下的工作能力。
三、提高了理论水平。
通过各位老师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践的讲授,感觉豁然开朗,许多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依据,对原来在工作实践中觉得不好解决的棘手问题找到了切入点,感觉收获很大。通过系统地学习让我更清晰更 全面地看到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四、认识重要的观念:
第一,要更新自己的理念,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第二,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到勤于学习,乐于研究,勇于创新的工作者。
总的来说,学习短暂,收获无价。这次知识更新给了我接受高端的机会,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打开了思路,让我得以站在了更高的台阶上重新地认识、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让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我的工作,看待我的缺点和不足。
考科目一心得体会篇2
早有人说过:“要更好地适应现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要重新学习走路(学车)、话话(外语)、写字(电脑)”,当时我也没多想,现在看见周围的同事们一个个谈起车来眉飞色舞的,开起车来也是有板有眼的,更有抢先的,早把私家车开得飞飞的了。此时我的心态,实在已经无法平静,车买不买可以再商量,学车却已经是箭在弦上了,于是我报名参加这期驾驶员培训班的学习。现就我学习驾驶浅谈几点体会:
第一理论考试合格是基础。理论考试是学习驾驶员的第一关,它涵盖了车理论及交通法规等,如果你连这些最基本的知识都搞不懂,又谈何学习驾驶。
第二倒车、进库、移库是关键。在教练向我们现场讲解发电机的结构、基本操作、出车前的检查等基本的汽车驾驶常识及示范指导我们直行、倒车、倒车进库、移库等操作过程后,我们要牢记每一个动作的要领,严格按照教官的指引进行操作,比如踩离合器踩到底,直接挂挡,注意倒车位置等。
第三、路上行驶是重点。俗话说:“开车要胆大心细”,这点我体会很深,我们在路上行驶的过程中,不但要看好前方的路,还要细心观察来往车辆的动向及行人等,做到不占线、不违章超车,安全错车、大胆向前行驶。
总之,我学习开车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反反复复地练,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反反复复地练,这样才会熟能生巧,理论的掌握是要我们知道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做什么,但必须通过多练才能达到目的。要说诀窍,我认为没什么诀窍,多练多体会就是最大的诀窍。尤其是第一次摸车的朋友,胆子要大点(敢开、多开);脸皮要厚点(不要怕教练说,不要怕教练“咳!”)。
考科目一心得体会篇3
越是要临近考试大家就会比较焦虑也会比较慌,经历了预考,经历了军事共同科目考试,我们应该更好地稳定下自己的心态,合理利用这38天的时间,把时间利用好不仅可以锦上添花也可以做到雪中送炭,给自己冲击最后的考试增加筹码。
我们应该从几方面来学习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建议
1、错题回顾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都学习了很多课程和做了很多的练习题,已经有了很大的积累,就不需要把时间反复地用在自己会的知识上,而是要有的放矢,让时间发挥最大的效果。这个时候就把自己以前的错题按照章节或者考点整理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做一些专项训练是最好的。
2、主观题背诵
越是要接近考试,背诵得分的性价比大于一些较难知识点的得分性价比,所以在这个时间不要去抠太难的题,而是要把更多的时间分给背诵的内容,军事学科,历史学科,政治学科都有很多的主观题需要背,我们追求的是总分最大化,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不擅长就不去重视。
3、真题演练
真题永远是模拟的经典,在做真题模拟的时候也是对自己水平的一次次检验,虽然往年的真题里面没有历史和军事,但是其他科目的参考性还是非常强的,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的真题,进入最后阶段,就可以做真题的演练了,通过真题的分数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的差距。
4、设定目标
没有目标就会盲目,就会没有计划,所以说我们要给自己设立好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每一个科目要达到什么样的分数,一科增长3分,那20分就到手了,一定要注重总体的增长,不要只盯着自己擅长的科目,制定好目标之后根据自己的目标分做学习计划。
5、全真模拟
无论是真正的战场还是军考这个“战场”想要打赢这场仗就必须做好“战前”的准备和训练,在考试之前认认真真的考几次试是相当关键的,在考试的过程中不仅是对知识的回顾,也是练习对时间的把控,尤其是数学试卷和综合试卷,数学主要练习小题和大题的时间分配,综合试卷主要练习的是各科时间的分配,避免在考试中出现会的题没时间答的事情发生。
考科目一心得体会篇4
“孩子,努力过、奋斗过,青春就有意义。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为你鼓掌……”坐在学习室内,读着妈妈的信,第75集团军某旅侦察二连上等兵刘东霖的眼眶有些发红,本有些烦躁的心情,慢慢平复了。
一回头,窗外晴空万里,绿意盎然。脑海里,一个个镜头缓缓闪现:跑道上的挥汗如雨、熬夜时的呵欠连连、阶段性“放榜”时的高兴与忧愁,还有妈妈面带微笑的脸庞……
一番畅谈后,学员苗子们的心理压力卸下不少。汪书弘摄
“就像奋力生长的大树,一半在泥里扎根,一半在云端张扬。”刘东霖说,在每一个早起的清晨和晚睡的深夜,自己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磨砺和成长。
“加油,我心中的军校梦!”那天,刘东霖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这句自勉的话。作为备战军考大军中的一员,那一刻,他更加憧憬一个月后即将到来的军考。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从每年3月开始,大江南北座座军营里千万名年轻士兵,心怀梦想走进学员苗子集训队,全身心备战被很多人称为“人生中第二次高考”的军营高考。
有一种成长叫“军考”。一个个“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青春面庞,一股股“执笔挥剑,未来我来”的热血激情,在最该奋斗的年纪,用别样的方式,开启人生当中一段难忘的历程。
“相信很多战士都有自己的军校梦。”正如一位当年曾参加过军考的领导所言,“你今天所付出的一切,都会在未来开出最美的花,见证你曾奋斗过的青春。”
初考者
“军考的意义不只是一场考试,更是信念、耐心与勇气的较量”
距离军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上等兵郑智化又一次取得了全旅学员苗子集训队阶段模拟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
入伍前,曾被一所地方重点院校录取的他,放弃上大学,执意来军营。在郑智化看来,军营也是一所大学校,“手握钢枪,驰骋沙场,这种热血上涌的感觉很棒”。
“你文化基础不错,有没有想过考军校?”一次,新兵排排长的一句话,勾起了郑智化心底的“军官梦”。
从那一刻起,郑智化青春梦想的灯塔就已点亮: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他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学习和训练计划,成为全连最努力的一个。
“最好的结束,是放下过去,让自己成长。”进入学员苗子集训队,郑智化给自己定了5个闹钟,逼着自己改掉拖拉的习惯和怕苦怕累的毛病。
“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我抹去了娇气,沉淀了浮躁,磨砺了心智,明白了吃苦的意义,有了挑战困难的勇气。”他说。
考军校——曾是许多战士梦寐以求的理想。上等兵陈嘉实一家三代从军,全家人的夙愿就是实现“军官梦”。陈嘉实追随父辈的足迹参军入伍,今年报名考军校,寄托着一家三代人的梦。
梦想,正在向更多人张开热情的怀抱。高考失利后参军入伍的上等兵罗建成,入营第一天便定下了考军校的目标。
没想到,下连后他被分到了炊事班,想拿枪和笔的双手,无奈拿起了菜刀和大勺。一度想放弃的罗建成,看到战友纷纷报名,忍不住也报了名。
起早贪黑是炊事班的常态。为了挤出学习时间,罗建成半年没休息过一个午休和周末。
“军考的意义不只是一场考试,更是信念、耐心与勇气的较量。”某旅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对正在备考冲刺的学员苗子们来说,每个人都很想把握住这个不可多得的人生机遇,但在“赶考”的路上,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谁一旦松懈,就可能被无情淘汰。
学习室里的加班“专业户”,远不只罗建成一人。军考前夕的座座军营,学习室里的灯光陪伴着这些追梦的身影。
作家塞缪尔·厄尔曼说过:“青春不是桃面、红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源泉的自在涌流。”对这些追梦的年轻战士来说,当青春邂逅军考,仿佛一切都有了特别的意义。
凝视着纠错本上一道道做错的试题,某旅上等兵施泽恩揉了揉发红的双眼,又低下头奋笔疾书。
当初,听说施泽恩有考学意向,班长黄建超主动找到他,给他当“陪跑”。
“我的遗憾,希望你能帮我实现。”黄建超曾2次考学、2次落榜。每天晚上,黄建超都会陪着施泽恩学到深夜。到集训队后,施泽恩迅速脱颖而出。
“你只要有一丝松懈,就可能被别人超越。”每当学习疲惫的时候,施泽恩总会想起班长那期盼的眼神。
虽然各项成绩都排在前列,下士张博威还是顾虑重重。读到大三才入伍的他,赶着政策的尾巴,来到了集训队。
在集训队,他算得上是个“老人”了,最小的上等兵刘泽朋刚满19岁,两人年龄差了好几岁。
疲惫时,张博威总会想起排长姚汶果。姚汶果从战士考上军校,毕业回来就成了“大龄排长”。现实中,不乏大龄排长发展受限的传闻。
日历一页页撕下,军考一天天逼近。想到自己的未来可能面对的处境,张博威有点灰心。这时,指导员陈邦志解开了他的心结:年龄固然重要,但能力素质更重要,旅里大龄干部受重用的例子比比皆是。
二次报考者
“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踉踉跄跄地前行,跌跌撞撞地坚强”
学员苗子们在学习室认真学习。汤周涛摄
夜深人静,营区里大部分官兵早已酣然入梦。第75集团军某旅卫生连会议室里,中士李娜娜仍在伏案复习。
墙上的挂钟像一个安静的看客,凝视着这名女兵。秒针不停转动,一圈一圈压缩着她复习备考的时间,也见证了她追梦的足迹。
23点15分,该上岗了,李娜娜收拾好学习资料走上哨位。她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动静,一边回忆着一个个知识要点。作为第二次参加军考的战士,李娜娜平静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不甘平凡的心。
去年6月,首次参加军考,李娜娜以8分之差与军校失之交臂。两个月后,为考上军校的战友们送行时,她悄悄红了眼眶。
“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回到宿舍,悠悠歌声飘进耳膜,李娜娜的热泪夺眶而出。她暗自对自己说:决不放弃,只为青春不留遗憾!
“梦想要紧握在手中,最想去的地方不能半途返航!”指导员陈万斌鼓励她:人生就是这样。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踉踉跄跄地前行,跌跌撞撞地坚强。
再次鼓起追梦的信心,李娜娜去年9月留队转了士官。今年她顺利通过选拔,开始紧张的备考冲刺。
“幸福是相对的。相比而言,我很幸福,有很多同年兵,第一次没考上当年就退伍,这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参加军考了,而我,还有机会。”那一天,她在学习笔记本扉页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平静地接受成长带来的阵痛,并把每一次阵痛都幻化为力量,那么,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同样踏上第二次追梦之旅的某旅下士钱宝亮,形容自己去年参加军考“如同坐了一趟短途汽车,在中途就下了车,没看完全程风景,更没抵达终点”。
“名额有限”一直都是军考的热词。光是入选集训队,就需要通过重重考核才能顺利拿到“入场券”。
去年2月底,满心欢喜的钱宝亮报名参加了考试,又满怀期待地到了集训队。然而,3个月的集训,他最终只完成了一半。文化基础较弱的他,最终被刷下来,无缘正式考试。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今年学员苗子选拔通知下发后,钱宝亮在连队干部的鼓励下,再次报考:“成长,就是选择你的坚持,坚持你的选择。”
“接到上级通知,你被退档了。别灰心,能提档已经很不错了……”去年7月,对下士李勇而言,“简直像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分数出来后,得知已过线,李勇半个月脸上都是笑容,父母都以为上军校是板上钉钉的事。
然而半个月后,他接到机关参谋的电话时,顿感晴天霹雳,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两个月后,面临退伍和晋升士官的选择,李勇选择了后者。今年3月,再次来到集训队,一起集训的战友都向他取经。他说:“越是感觉山穷水尽时,越要再往前走一走,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
又是一年备考时。同样踏上第二次追梦之旅的战士大有人在。机遇来之不易,他们都不想给人生留下遗憾。正如一位备战军考的战士所言:“漫漫征途,遥想多少个寂寥寒夜与孤灯为伴,唯有以时间换机遇,以不倦换希望!”
过来人
“人生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学员苗子们认真准备必考军事课目。汪书弘摄
从地方青年到普通士兵、到军校学员、再到基层排长……几年时间兜兜转转,某旅排长李博文的“军官梦”,在一次次华丽转身中变为现实。随着一次次角色的转变,他感到人生之路越走越宽阔。
今年年初,疫情突如其来,旅里聘请驻地高中老师给学员苗子们辅导的计划落空。2月底,李博文有了一个新身份——辅导教员,为旅里备考的学员苗子们辅导。
“人生就如登山,每登高一步,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每次看到台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仿若看到曾经的自己,一次次给大家打气。
那段时间,李博文和其他新排长联手,整合各大平台线上教学资源,为大家量身制作复习计划;帮助大家梳理要点、提炼重点、攻克难点,并积极分享经验、答疑解惑、传经送宝;组建学习辅导小组,开展“一帮一”结对帮带活动,确保咨询有途径、求教有人帮。
随着军考临近,一些学员苗子心理压力增大,李博文又有了一个重要身份——心理骨干。
课堂上的慷慨激昂、饭后的促膝交谈、深夜一对一的指导……李博文用自己的经历,一次次告诉这些心怀梦想的年轻士兵:“有些困难,必须独自面对;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人生就是这样,经历着、感悟着、成长着,走着走着,最后变得成熟、变得强大,不知不觉抵达理想彼岸。”
“今年旅里工作做在前,大家精神很饱满。”某旅人力资源科科长王辉介绍,为了营造部队和家庭双向共育的浓厚氛围,学员苗子集训队与战士的家人保持常态化沟通,借助亲情力量缓解备考战士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轻松备战迎考。
得知连队两名战士已经通过预考,某旅指导员朱晓东不禁想起8年前自己考学的那段难忘岁月。
那年夏天,单位参加重大演训任务,原计划3个月的学员苗子集训被压缩成了一个月。训练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他只能利用片段时间学习。
无数个夜晚,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学习室回到班排,东方已经泛出鱼肚白。他说:“没有看过凌晨4点的夜空,不足以谈梦想。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取决于中途的坚持。人生不是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之后短短30天的集训,大家相互学、比着学,不断重复的“物理变化”最终发生了可喜的“化学反应”。一个月后,朱晓东收到军校录取通知书。
“军考,对学员苗子来说,尽管能考上的是少数,但坚持就有希望。”当年高考成绩还不到400分,参军入伍考上军校的某旅排长徐武斌说,不要害怕、不要退缩,勇敢去闯人生中出现的每一道关卡,闯过去,就可能笑着奔向未来。
“挫败并不可怕,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勇气与毅力去面对,可怕的是没有为战胜困难付出行动。”某旅营长阳勋鹏从战士考上军校,如今成为一名享誉全旅的优秀带兵人,他送给正在冲刺军考的战友几句话:“排名靠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保持奋进姿态;排名靠后,宁心静气,坚持到底,提振冲锋状态,相信汗水,相信自己!”
王辉统计旅里近3年参考学员苗子录取情况发现,每年想考学的战士都在百人以上,其中大多是大学生战士,但真正考上的凤毛麟角。“希望每一位有梦想的战友们,都能有个好心态,考上固然幸运,落榜也无须气馁,经历就是最好的成长和财富。”他说。
“军营也是一所大学校,我们奋发进取、努力拼搏;我们书声琅琅、挑灯夜战,不论成功与否,我们坚信梦想路上的坎坷,一定会成为助力前行的垫脚石……”也许每一名经历过军考的人,想起这段难忘的日子,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那年青春,我奋斗过,也成长过!
(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赵超 吴阔)
让“好苗子”结出“好果子”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考军校,是许多有远大理想的士兵梦寐以求的,是士兵强烈进取心的一个重要表现。对心怀梦想的他们来说,今天秉烛夜读的小战士,明日可能就是军队建设的栋梁之材。
从现实情况看,绝大部分战士考学出身的干部因为当过兵,他们更了解战士想什么、需要什么,也能很自然地和战士谈在一起、玩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学员苗子选拔培养工作,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考学创造条件、为复习备考提供帮助,无论是对他们的个人成长,还是对部队建设大局,都是重要和必要的。
军校梦的实现,既需要士兵们的个人努力,也需要组织帮助“织梦”、协助“圆梦”、引导“追梦”。学员苗子的选拔培养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抓早、抓好、抓扎实。新兵一入营,各级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摸清能力素质、摸准个体规划意愿,并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工作能力、人生目标定位等,在工作中为他们量身制订“规划图”,积极搭台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在全军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的大背景下,军校人才选拔向实战靠拢是必然的。士兵考生要想顺利拿到军校“入场券”,成为一名合格的军校学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军事素质,努力练就过硬本领,用个人的硬本事作为敲开军校大门的“敲门砖”。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军事共同科目考试更加突出对军事基础素质的考核,进一步对表《军事体育训练大纲》,将仰卧起坐、30米×2蛇形跑、3000米跑课目评分标准提高至全军通用训练课目考核标准,加强对考生军事基础素质考查的区分度和科学性。
人才资源是强军兴军的宝贵战略资源,培育人才是部队基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军考是一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过程,也是培养选拔强军兴军人才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新征程,各级要切实将学员苗子选拔好培养好,让每一棵“好苗子”都结出“好果子”,为强军兴军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刘朝阳)
考科目一心得体会篇5
2022版《义务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中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提倡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练。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要实现“从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将过分关注传统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经过今天新课标解读培训,我认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创设故事情境,促进学练激兴趣
教师应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兴趣的带领下专注于课堂知识的学习。例如障碍跑一课可设计一个“消防员战士”的情境,所有同学都是“消防员”,只有快速通过重重障碍才能救出被困者,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二、巧设问题情境,提升思维促探究
新课标中要求体育健康教学要实现从“以教学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恰当的问题能够带领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在设计体育情境教学模式时,体育教师应该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鼓励其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三、落实因材施教,关注差异共受益
体育健康课程在高度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鼓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高度关注,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运动基础、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的同学实施因材施教,并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学习评价方式,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发展。
四、妙用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共进步
合作学习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群体合作与创新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可以进行任务分配,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事做,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小裁判、促进生生互动,生生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新课标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方向也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等方面,结合学生的运动基础、兴趣爱好等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考科目一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