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事迹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背后的故事和努力,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机会和努力,具体详实的事迹记录能够清晰展现个人的品质和潜力,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医学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医学事迹7篇

医学事迹篇1

我的名字是***,来自医学院17级护理专四班,我是一名很普通的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大二学生。

没有很重大耀眼的光荣事迹,但是自从上了大学成年后我就开始献血,可能是自己的专业是护理,也可能由于小时候生病做手术抽过很多血,让我意识到了每个人人体的血是多么重要。于是我满心期待自己能够快快成年,通过献血来帮助那些需要血液来治疗疾病的人们,第一次献血是在学校来的献血车里献的,记得献了400毫升,可能是第一次献血有些紧张,献过血后就觉得自己有点晕,但是想到自己献的血有可能挽救别人的生命,便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大概不到一年时间学校又来了一次献血车,我又毫不犹豫的再次献了400毫升,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告诉给我操作献血的护士姐姐,说我第一次献血也是在这个车上献的,护士姐姐查了我的姓名告诉我,我上次献的血已经被用了,当时我的心情是十分激动的,觉得自己的血液帮助到了别人,让我对自己有一种无比的自豪感。

一点小事,就可以帮助别人,虽然不像雷锋一下,但像雷锋精神学习让我快乐。我觉得献血不仅仅是付出,献血更让我收获了精神的满足和身心的健康快乐。我会继续保持这种献血精神,做好事做奉献向雷锋学习!

医学事迹篇2

李士勇,1984年08 月,2013年7月入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以来,积极响应院内号召,支援工作,生活朴素、乐于助人,勤奋好学、钻研业务,努力做到不辜负院领导的支持和信任。

一、响应号召,支援工作

2017年1月,海南三亚哈尔滨医科大学鸿森医院建院,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身先士卒,甘愿成为第一批海南分院的开拓者,以普外科医生的身份,远赴千里之外的`海南进行支援工作。支援期间,他独立完成了鸿森医院的首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手术及气管内插管手术,同时协助本院骨科王文波教授完成了鸿森医院的首例股骨头置换手术。另外,还主动肩负起普外科及icu医生的双重身份,带动海南三亚鸿森医院的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2018年11月,再次响应院内号召,义无反顾地远赴具有贫困县帽子之称的明水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支援工作,期间,为明水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科室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同时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通路的维护和保养,给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部分意见已经被接纳。

二、生活朴素,乐于助人

在科室里,他是一名普通的医生,无论研究生、进修生,还是本家医生或患者,都以诚相待,人们都习惯性地叫他“大勇哥”,而不是李大夫。患者家属不在,他自掏腰包来帮助患者买饭,患者血糖仪坏了,他自掏腰包为患者更换血糖仪。至今哈医大一院的群力院区eicu监护病房及综合五血管外科病房还有患者赠送的多面锦旗。对待进修的医生及研究生,他孜孜不倦的把自己知道的医学知识钦馕相告。一个“哈尔滨急诊男医生,边哄孩子边看病”的小视频,人民日报、央视等分分报道,使他一下子成为“最帅医生”、“超级奶爸”及“国民好医生”,但对于他来说,这只是在稀松平常不过的一件事。另外,还有多年前,他在术中为患者按摩,安抚患者情绪进行手术,及背喝醉酒的患者看病的事情,被同事叙述给了记者。这些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本职工作。

三、勤奋好学,钻研业务

工作中,他憨厚、朴实,虚心向老前辈们请教,利用休息时间,查找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完全投入到了忘我的工作之中。艰苦的努力,务实的工作,很快使他从一个血管外科知识知之甚少,向业务精英方向过渡。另外,他好钻的精神,通过对一些手术方式的改良,为医院和患者节省了大量的医疗成本。他为人好学、谦卑的态度,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评价。他始终觉得,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及作为一名普通医生,就应该扎实自己,心系职责所在。奉献源于职责。多年的工作中,总是以高度的职责感投入工作,他心想:只要患者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了,也就知足了,也就无愧于党员的光荣称号了。

医学事迹篇3

田径,男,39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毕业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系印江自治县缠溪镇方家岭村人。

一、义无反顾 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医生这个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不仅是能以肉体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给人安慰,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所在的村卫生室辖区服务四个行政村,共服务3000人口,能爱岗敬业,扎根在农村最基层卫生服务,遵守 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药品价格,收费标准公示上墙,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群众花小钱,就能放心就医。 医者父母心,对群众热情,关心,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时时急病人这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时严肃认真,细致诊查每一例病 人,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上班时还是下班时,随叫随到,无怨无悔言。有时 一晚能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上觉,有时刚端上饭碗,吃了一口饭,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没轻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曾有人问,这么没日没夜,图 的是什么,即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政治地位,回答的是凭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医生的道德。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典期间早出晚归,整天排查从疫区回归人员,为他们早晚测一次体温,不畏惧随时被感染的可能为辖区内儿童检查手足口病,做好散区儿童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控h1n1流感,做到发现疫情及时上报,认真筛查辖区内出国回归人员,做好登记,严密防控h1n1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所在村卫生室,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资料齐全,去年被评为镇先进村卫生室,个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后,多次被评为先进乡村医生,镇优秀共产党员,缠溪镇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

在辖区内经常开展巡诊工作,及时送发防保所下达的各种宣传资料,使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户。向村民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宣传新型家村合作医疗的优 越性。配合主管部门村委员会开展改水改厕工作,主动参与,当好参谋,向村民宣传改水改厕对人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把各种疾病 控制在萌芽状态。经常为60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听心肺、测血压,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规范管理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定期为他们检查,建议治疗和康 复方案。开展35岁以上测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病人,提出最佳治疗意见。及时通知辖区内孕妇去医院体检,向她们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夏秋季产后访视的同时 宣传预防产妇中暑。做好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及时发放预防接种和体检通知单,结核病督导工作一丝不苟,主动与患者达成服药协议,发现副反应及时报告。

医学事迹篇4

我们是一名大学生,我时刻牢记雷锋精神,我虽然没有像雷锋一样我虽然没有像雷锋一样“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一火车”,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是尽我所能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学们忘记带本子和笔之类的东西时,我毫不犹豫地借给他们,同学们有伤心的时候,我也及时的关心。发现教室地上有垃圾时,不管是不是我值日,我都赶紧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我做好事我快乐,做好事是一种美德,做好事是一种享受,小到捡一次垃圾,大到为班级、为学校争光添彩!

我在操场上跑步,发现有同学受伤,却没有人帮忙,只见他一个人在哀嚎,看着她吃力的站起来,我实在不忍心,跑过去扶她去医务室,这行为让我整天都身心舒畅,做好事不是为了得到奖赏和报答,而是真诚的帮助他人,而且人生下来是要做好事,不是做坏事,才能让这个世界更和睦,人人做好事,社会就会更温馨。在学校里见到老师和领导时我会主动打招呼和他们问好。晚上在阳台上收衣服的时候见到有同学的衣服掉了下来,我会帮她们捡起来,并挂到到阳台上。在学校里有一次我前面的同学钱包掉了,我把钱包捡起来,并且还给了他,他跟我说了一声谢谢,让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在学校里我也积极参加一些大扫除,我认为雷锋精神,我们不能丢,还要发扬下去。

学习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需要,更是我们学会做人的需要。自己辛苦多一点,多帮助别人做些好事,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做更多的好事,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的美好!

医学事迹篇5

赵敏,女,汉族,1983年8 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护师,现任西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陕西省首批援鄂医疗队赴武汉市第九医院重症六组副护士长。

作为省级重症专科护士,同时担任院级急危重症专科小组的副组长,具有丰富的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经验。在接到陕西援鄂医疗通知后,她第一时间报名,于2020年1月26日告别9岁的儿子义无反顾踏上征程,成为陕西第一批援鄂队员逆行武汉,支援武汉市第九医院重症医学科,负责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除日常基础护理工作外,负责组内管理工作,协助医生查房,根据病人情况合理安排人员上班,并兼顾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上机工作。曾一晚连续抢救4名危重患者,每天都在夹缝中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先后荣获西安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西安“战疫英雄”等荣誉称号。

郭芳素,女,汉族,198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副主任护师,现任西安大兴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陕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赴武汉协和医院陕西队护理队长。

2020年2月2日,新冠疫情开始后,随同陕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协和医院,担任陕西队护理队长,带领19名护士首批进入协和医院西院icu(重症监护室)工作。她凭借丰富的医护经验和沉着的心理素质,为危重症患者开展一系列救治工作,为年轻护士建立信心、树立了榜样。作为护理组长,她顽强地承担起重任,在第二批医疗队100名护士中,她进舱次数最多,工作时间最长。她不但自己能战,还培训带教其他护士,帮助这个团队形成硬核战斗力。患者们亲切地称她是“最美的身影”。被未央区卫生局评选为“三星级护士”。

崔林娜,女,汉族,1988年3月出生,大学学历。现任西安市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陕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赴武汉市第九医院队员。

医学事迹篇6

今年42岁的张志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张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张志田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张志田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志田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志田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张志田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张志田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0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医学事迹篇7

余琳欢(1995年生)——想家,但武汉更需要我

“病毒我不怕你,你快给我走开!”1月29日,余琳欢在日记中给自己加油。从这天起,她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浙江支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医疗队队员。

凌晨3点上班,上午9点下班,连续工作10多天,这个25岁的姑娘声音略显疲惫。“疫情发生后,我每天都刷微博、看新闻,眼瞅着确诊人数不断增加,心里又急又难过,当时就报名来支援。”没过多久,余琳欢便被选中。

入院后,余琳欢与另外两名护士照顾40多名患者。定时巡视病房、观察生命体征、上药抽血补液……十几天奋战下来,如今的余琳欢心里有底、手下不慌。“戴着两层手套,也能快速摸到静脉抽血;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也不影响倒水送饭。”余琳欢说。

2月14日,余琳欢护理的两名患者治愈出院,她非常兴奋:“特别开心,这是我们团队战斗的成果。”

最近几天,余琳欢明显感觉许多患者变得更积极乐观。“前两天给一位大叔送药,他突然说了句,你们都来了十几天了,想家吧?等疫情过去,再来武汉我给你们当导游。”余琳欢鼻子一酸,却还是露出微笑:“当然想家,但这里更需要我!”

医学事迹7篇相关文章:

医学生个人思想工作总结7篇

医学生心得体会1000字模板7篇

2024年度医学检验工作总结7篇

医学生就业指导心得体会最新7篇

医学生志愿者申请书7篇

医学生鉴定表自我鉴定优质7篇

医学生社会暑期实践心得体会范文7篇

医学生心得体会范文7篇

2024-2024医学生心得体会精选7篇

医学生个人思想工作总结最新7篇

医学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5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