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策略,教案的设计需要充分的创造力和创新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球音乐小班教案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球音乐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动作表演的形式增加游戏趣味性,培养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2.鼓励大胆表现音乐的能力,锻炼幼儿对乐句韵律的感觉,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激趣
间段曲锻炼幼儿根据音乐表现创造动作的能力。
2.指导认知
①欣赏乐句游走的音乐听音乐有什么感觉?像是在干什么?
②再次欣赏音乐,并尝试随音乐做各种身体动作。
听音乐大家想做哪些动作?幼儿自由创造回答?我们每个乐句用一个动作来表演一下!
③随音乐游戏,表现乐句的特点(集体、分组)
滚球
分组表现乐句
要求:幼儿按照乐句来表现动作。
3、复习巩固
教师与幼儿起立动起来做游走的游戏:
“请大家想出不一样的好看的动作,来当小模特,大家每个乐句学习一个小模特。”
先有老师做游走的学习对象请幼儿尝试做游走示范对象
4、迁移运用
用水族馆的的音乐,请幼儿模仿海底小动物:游戏《海底游走》
5、扩展放松各种各样的走每人一个乐句〈过桥〉游戏,巩固幼儿对乐句变化的理解,培养幼儿创造想象能力,要求:每人用一个乐句从小桥上走过来每人想出不同的动作才能走过小桥。
球音乐小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第二句的节奏,学习自然地边唱边歌表演动作。
2、借助教师的动作提示,能准确地接唱亲吻的象声词。
3、乐意参与集体演唱活动,体验与同伴说悄悄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座位排成马蹄形。
2、小鸭指偶2个。
3、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看,我们谁呀?我是鸭妈妈,你们是鸭宝宝。
2、今天,鸭妈妈要带你们去草地上做游戏,好吗?跟着妈妈一起出发吧!
3、师幼律动,幼儿根据幼儿的语言提示一起做操。
4、哇!草地到了,宝宝们,我们找个空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二、理解“悄悄话”
1、老师和一位幼儿说悄悄话。
2、你们知道老师和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吗?(说话)
3、我们是怎么说的呢?
4、小嘴巴凑在耳朵上,说话的时候声音低低地,不让别人听到。这就是悄悄话。
三、欣赏歌曲。
1、出示图:“嘎嘎嘎,嘎嘎嘎,你们看,是谁来了?
2、猜猜它们在干什么呢?(亲嘴巴)
3、教师演唱歌曲:两只小小鸭,亲亲小嘴巴。
4、那他们靠得那么近,还会做什么呢?(说悄悄话)
5、你们想知道你们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吗?
6、那我们可以怎么问呢?
7、我们可以这样问:“说啥悄悄话,说啥悄悄话?”教师演唱
8、教师完整演唱
9、两只小小鸭,亲亲小嘴巴,亲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呢?咂
10、我再来唱一唱,请大家听一听唱完哪一句后亲亲小嘴巴,咂。
三、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这么有趣的歌曲,你们想不想来唱一唱呢?
2、现在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唱完之后做了什么?
3、那我们应该什么时候说悄悄话。
4、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5、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边唱边表演,并同时在尾声处说一句悄悄话。
球音乐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铃鼓,能控制好自己的乐器,不随意发出声音
2、感受玩打击乐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节奏图片、音乐、与幼儿数量相当的铃鼓、已熟知使用铃鼓的技巧
活动流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快跟我们的老师打个招呼吧!
师:小朋友们快来看,这些小客人是谁呀?(铃鼓)
师:真厉害一眼就认出来了, 快来一人拿一个铃鼓,看看我们的小铃鼓长的什么样子呀?(铁片、小孔……)
师:孩子们拿着你的小铃鼓到老师这边来。“咚咚咚 咚咚咚”
二、音乐游戏
师:一起来跟我们的小铃鼓跳个舞吧!(好吃的食物)
音乐完毕
师:喝豆浆喽!喝豆浆喽!干杯!干杯!喝饱了?喝饱了就把我们的小碗轻轻的去放下吧!请找到我们的小椅子,看看谁又快又安静的坐好了?(对个别孩子提出鼓励表扬)
师:小朋友,你们还喝过什么呀?(各抒己见:水果粥、西红柿汤、酸奶、可乐……教师进行总结:如西红柿含有丰富的vc……),你是怎么喝的?(有针对的请个别孩子到前面表演,大家一起学一学。例如:(教师可边说边表演)奥,你是一勺一勺的喝的,真不错。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有一个叫大狼的小朋友非常喜欢喝甜粥,猜猜它会怎么喝?(个别孩子回答)
师:那大狼到底是怎么喝粥的呢?让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三、分段讲故事
第一段:(教师边讲边表演)
师:大狼在姥姥家是怎么喝粥的。(端起碗啊唔啊唔大口的喝)
师:奥!端起碗啊唔啊唔大口大口地喝,这样喝好不好?(不好)为什么?(弄洒了,倒在身上,弄脏衣服,呛着……)对,你们说的真不错!
第二段:
师:大狼在自己家是怎么喝粥的,来,一起学一学!(舀一勺喝三口)《教师舀一勺放到孩子的嘴边同孩子一起表演喝三口引起孩子的兴趣》(可重复三次)
第三段;
师:在幼儿园是怎么喝的?(舀一勺喝一口)《同第二段与孩子共同表演》
四、找图谱
师:老师这里有三幅图,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大狼在姥姥家、自己家、幼儿园喝粥的图片。
大狼在姥姥家是怎样喝粥的,(端起碗啊唔啊唔地喝)对,(教师边表演边重复)谁来找一找大狼在姥姥家喝粥的样子?(找对了就说:“你找的真不错”。找错了就说:“奥,你认为是这样的,对不对呢?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师:在自己家是怎样喝的?(边说边表演)谁来找一找
师:剩下的这一副图片是大狼在哪喝粥的样子呀?(幼儿园)它在幼儿园是怎样喝粥的?
五、引导幼儿徒手表演喝粥的节奏
师:今天我们就用铃鼓做大狼喝粥的碗,学一学大狼是怎么喝粥的。
师:在姥姥家是怎么喝粥的?(端起碗啊唔啊唔地喝)(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做示范)
师:在自己家是怎么喝粥的?(舀一勺喝三口)(难点,重点练习,可利用身体的不同位置来增进孩子的节奏感)
师:在幼儿园是怎么喝粥的?(舀一勺喝一口)
六、鼓励幼儿的大胆地进行节奏表演
老师今天也为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个铃鼓,不过在取铃鼓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当你拿到小铃鼓时,请你保管好他,当老师需要你的铃鼓唱歌时,你就让他唱,不让他唱歌时,请你不要让他发出声音好吗?好了,现在请小朋友们去挑选你各自的铃鼓吧!
师:孩子们都到老师这边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狼是怎么喝粥的!
a:端起碗哗啦啦(声音高低不一,引起孩子兴趣)
b:舀一勺喝三口
c:舀一勺喝一口(最后一声是小声的)
补:教师可以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
师:请我们的小朋友拿着你的小铃鼓轻轻的坐到你的小椅子上!看看谁的小铃鼓最安静(这时要针对个别孩子进行正面的鼓励,以使铃鼓不要发出声音)
七、用铃鼓表现出大狼喝粥的故事
现在让我们一边听着故事一边演奏大狼喝粥吧!听!故事开始了!
八、音乐游戏结束
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跟我们的小铃鼓一起做游戏吧!
球音乐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功用。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初步的发散性思维和手口一致的能力。
4、懂得要爱清洁、讲卫生,爱护自己身体。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大的身体挂图
2、“我”的练习卡、彩笔
3、小朋友的照片
活动步骤:
1、小朋友指认挂图上的五官及身体部位,指一下图片上的一个部位,摸一下自己身体的相应 部位,并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是他/她/它的鼻子(或其他),我的自己在这儿!”
2、教师带领幼儿作“点鼻子点眼睛”的游戏,要求幼儿迅速准确地指出五官及身体部位。
3、引导幼儿讨论五官、身体部位的作用,每说一个作用,要作出相应的动作,如鼻子闻味, 引导幼儿做出闻一闻的动作。
4、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部位,五官以及相应的动作编儿歌,例:“我的小手拍拍拍,我的小脚 踏踏踏,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耳朵听一听”等。
5、引导幼儿发现身体完成的动作:如眼睛眨一眨,耳朵听一听,鼻子闻一闻,肩膀晃一晃等。
6、指一指:如,老师说:“什么声音?”幼儿用手指耳朵。
7、给每人发一张练习卡和一张照片,并根据自己照片的形态画自己的五官和身体。
8、作品展评。
活动延伸:
协助幼儿用自己的照片装饰墙壁,把幼儿完成的练习卡张贴在作品栏。
球音乐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不同的音乐,根据音乐的旋律、歌词联想相关的生活情景。
2、感受音乐和生活的关系,喜欢欣赏音乐。
活动重点:根据音乐的旋律、歌词联想相关的生活情景。
活动准备:
课件“打电话”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引起兴趣
看看这儿有什么?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二、欣赏音乐,大胆联想
你想打给哪幢颜色的房子?他家的号码是多少?
乐曲一:(抒情)
· 你觉得里面的人在干什么?
· 这首音乐听起来什么感觉?
· 你的宝宝听了这个音乐会不会睡着呀?(模仿哄宝宝睡觉,看课件验证)
乐曲二:(娃娃家音乐)
· 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 你喜欢做娃娃家的谁?做些什么事?
· 里面的哥哥姐姐是不是也在做娃娃家呢?(看课件)
乐曲三:(水)
· 不知道他家会有什么有趣的声音?
·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做什么事情会有水的声音?
· 看课件验证,跟音乐模仿洗手、洗衣、划船等动作
乐曲四:(运动)
· 不知道红色的房子电话装好了吗?
· 找找数字5在哪里呀?
· 猜猜里在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做操?还有什么办法也可以锻炼身体?
· 跟音乐节奏动动自己的身体。
三、结束:
小朋友们的小耳朵真灵!一听音乐就猜到哥哥姐姐们在干什么了,看,外面的天气多好呀,我们也去锻炼身体,好吗?
球音乐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动作方式与同伴相“碰”,学会按指令做出反应。
2.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友好情感。
活动重点:
能用不同的动作方式与同伴相“碰”
活动难点:
学会按指令做出反应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王老师找来了我的朋友吴老师一起玩一个游戏,瞧,我们在干什么呀?你们也想玩这个游戏吗?玩这个游戏之前我们要先学会
唱这首歌。
二、学唱歌曲
师带领幼儿逐句学唱歌曲。
三、创编
1.师:除了小手碰小手还可以碰哪里?
2.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3.将创编的.歌词带入歌曲中。
4.和客人老师碰一碰。
四、活动结束
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想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呢!(播放音乐离开教室)
球音乐小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分析歌曲aba结构,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学习用歌表演动作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
2、组织幼儿根据歌表演动作,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培养幼儿以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
(4)、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5)、请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我先让幼儿感受乐曲的结构形式,并教会幼儿正确的使用乐器,让幼儿一齐想想用什么乐器来演奏a段,用什么乐器来演奏b段。并根据幼儿的提议来演奏一次,让大家都听听哪种演奏会更好听。最后,我们决定用双向筒、响板演奏a段,用串铃演奏b段。我让幼儿看着图谱,跟着老师的指挥来演奏,所以表演得很顺利!
球音乐小班教案最新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