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内容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常写常新,写教案是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具备的技能,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信息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教案篇1
教材概述
?信息王国的小画家》是选自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的第二单元第7课。“曲线”工具是绘图的一个基本工具,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掌握用“曲线”工具画三种曲线的方法,为计算机绘画创作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曲线的三种样式:一个弯的曲线、两个弯的曲线、闭合曲线;
②学会用“曲线工具”画三种不同的曲线;
③学会用简单的曲线进行图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演示、讲解,学习用“曲线”工具画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曲线”工具完善图画,并对图画进行填充颜色,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美感。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演示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了解“曲线”工具
1、用“曲线”工具可以画出的三种曲线:
①一个弯的曲线 ②两个弯的曲线 ③闭合曲线
2、用“曲线”工具画曲线的方法:
第1次拖动确定曲线的起点和终点,
第2、3次拖动确定曲线弯曲的方向和程度
3、三种曲线画法的演示操作:
第二环节:“曲线工具的运用
运用“曲线”工具将“野生动物园”图画画完并填上颜色。
1、用一个弯的曲线画出屋顶、小火车山洞;
2、用两个弯的曲线画出湾湾的小河;
3、用闭合曲线给柳树画上树叶。
第三环节:课后练习
“曲线”工具还可以画出很多漂亮的图画,运用刚才的方法,尝试画以下的图画吧。
小学信息教案篇2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鼠标的用法。
教学重点:
鼠标的各个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鼠标的双击操作及拖动。
课前准备:
计算机、网络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我们看一看电脑上的哪个东西最像老鼠?哪些地方像?
那我们知道鼠标有什么用吗?它的本领可大呢,是电脑的指挥官鼠标可以操作电脑,那么鼠标到底怎么用,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
2、新课教学
(一)教师讲解
大家来看,鼠标上有两个长得有点像小老鼠耳朵的两个键:左边的一个我们把它叫做鼠标左键;那么右边的一个我们把它叫做鼠标的右键。能记住吗?
1、握鼠标的基本姿势
手握鼠标,不要太紧,就像把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一样,使鼠标的后半部分恰好在掌下,食指和中指分别轻放在左右按键上,拇指和无名指轻夹两侧。(先请一个同学试一下。再请另外一个同学也试一下)。
2、用鼠标移动光标
在桌面上移动鼠标,您会看到,显示屏上有个箭头也在移动,你把鼠标往左移动,箭头就往左移动;你把鼠标往右移动,箭头就会往右移动;你把箭头往前移动,箭头就会往上移动;你把箭头往后移动,箭头就会往下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鼠标来控制显示屏上箭头的位置。
3、鼠标单击动作
用食指快速地按一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请注意观察,你会不会?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
单击左键
4、鼠标双击动作
不要移动鼠标,用食指快速地按两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
双击左键
5、鼠标拖动动作 先移动光标到对准对象,按下左键不要松开,通过移动鼠标将对象移到预定位置,然后松开左键,这样您可以将一个对象由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二)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
使用鼠标小游戏进行练习
〔教学后记〕
学生操作单击鼠标很快能掌握,但本课难点鼠标的双击操作及拖动对于低年级学生操作起来有难度,要在以后的课中巩固加强练习,才能熟练掌握鼠标的各个操作方法。
教案《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二课电脑指挥官》,来自网!
小学信息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和退出。
2、认识并熟练地使用铅笔、橡皮、刷子、喷枪。
3、了解有些工具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4、掌握滚动条的使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一)教学重点:
1、按住鼠标左键在画板中的功能。
2、铅笔、橡皮、刷子、喷枪有不同的粗细。
(二)难点:
橡皮、刷子、喷枪不同选项的选择。
三、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学生本课应完成的作业一份,以及学生要用到的素材。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出现在“画图”软件中画的图画,激发学生学习画笔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打开“画图”窗口:
1、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2、名称简介:菜单栏、工具箱、颜料盒、状态栏、滚动条。
3、补充:用鼠标指向你想了解的工具,在指针的下方就会显示这个工具的名称,状态栏会出现介绍这种工具作用的文字。
(三)多彩的铅笔。
1、选用铅笔:单击工具箱上的铅笔工具,后移到画布就变成铅笔的模样,就可以画了。
2、颜料的选择:单击颜料盒中的某一个颜色,你就有了什么颜色的铅笔了。
小学信息教案篇4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 教学难点: “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 教师指工具,学生口答
二、新课导入 1、出示图例: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出示:其实许多规则的图形 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则图形” (投影出示课题)
三、 教学新课
1、教学“矩形” 画图工具
(1)教学画长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 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矩形。
(2)教学画正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按下shift键后,再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正方形。 ③当正方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正方形。
2、教学“圆角矩形”
画图工具 圆角矩形的画法同画直角矩形的画法方法一样,只是“圆角矩形”画出的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圆角的。
3、教学“椭圆” 画图工具
(1)教学画椭圆 引导:画椭圆和画矩形方法是相同的。请学生讲一下操作步骤 (2)教学画圆 说明:画圆方法和画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可以怎么画?
4、教学“多边形” 画图工具 操作步骤:(师生讨论得出) 教学画45度和90度角的拐角。
5、教学画一幢房子。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布局,提问:图形的组成以及每一部分是什么图形,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实现?
(1)画房子的主体,用矩形工具
(2)画房子的门,用矩形工具
(3)画房子的窗户,用圆角矩形工具
(4)画房顶,用多边形工具
(5)画烟囱,用椭圆工具
6、练一练
画出下面的图形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画图工具?
小学信息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自动求和”功能对excel表格的数据进行求和。
2、通过自主探究学习excel中的求和运算,提升逻辑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学习中体会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感受信息技术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高效便捷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动求和”功能的使用方法。
?难点】“自动求和”功能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学生成绩表”。教师提问:上节课利用什么公式将表中每名学生的总分计算出来的?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答:选中单元格后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教师点评学生对于利用公式进行求和的方法掌握的很好。教师继续引导:在excel中经常会用到求和运算,每次使用公式进行求和计算相对来说有点繁琐,在excel中其实有一种比利用公式求和还要简便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以此引入新课——自动求和。
(二)新课讲授
1、“自动求和”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分钟时间,思考:“自动求和”按钮的位置及“自动求和”按钮的读法。完成后请学生回答。【“自动求和”按钮在常用工具栏】学生对于“自动求和”按钮的读法可能不会读,教师讲解:“∑”是求和符号,读作“西格玛”,外语名称:sigma,是第十八个希腊字母,在数学中,把它作为求和符号使用,所以在excel中用“∑”用作求和符号。
教师演示“自动求和”按钮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完毕后,找学生代表回答操作步骤。【第1步:打开“学生成绩表”。第2步:把鼠标指针移到b3单元格上,按住左键向右拖动到d3单元格后放开,同时选定b3、c3和d3单元格。第3步: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e3单元格里就会显示出左侧三个单元格中数据的和。】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在计算机上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仿照第2、3步操作,计算e4和e5单元格中的数值。
2、“自动求和”方法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当没有选定数据区域,而是直接选中d6单元格,再单击“自动求和”按钮后会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后得出结果。【有一个计算结果,但并不知道是计算的哪一列数据】教师讲解:只需选中需要计算求和的数据区域下紧挨着的单元格,“自动求和”按钮也可以计算出这一列的总和。组织学生用这种方法计算出语文、数学的总成绩,3分钟时间。学生操作完毕后,教师点评学生学习能力强,并总结:“自动求和”按钮可以通过选中数据区域或在需要计算的一列或一行数据的紧挨着的单元格后,单击“自动求和”按钮进行快速求和运算,当求和的数据区域需要更改时,可以通过更改编辑栏中数据区域,进行准确的计算。
(三)巩固提高
教师布置练习任务:打开“班费支出表”,计算表中数据之和。在此过程注意观察学生操作情况,给予适当帮助,尽可能让全部学生都完成操作,对于又快又准的同学给予表扬。
(四)小结作业
小结: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总结“自动求和”的方法。
作业: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妈妈设计一个“家庭日常支出表”,计算每个月的家庭总支出,看看谁是妈妈的好帮手。
四、板书设计
小学信息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