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社会演讲,讲话稿可以强调社会问题和改革,讲话稿的文字应该清晰、流畅,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或句子,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院长开学讲话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院长开学讲话稿篇1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你们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憧憬,正式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精心培养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致以诚挚的感谢!
大学生活即将拉开帷幕。你们一定很好奇,大学阶段同以往的教育有何不同,清华会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如同刚才你们学长所说的,不只是男女生比例的不同,也不只是发型的改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个性和谐的人,而不是‘专家’,应始终成为学校的目标。”他还认为,“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在清华,你们将接受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洞悉自然、人生和社会,为成就美好的未来做好准备。当你们离开清华以后,伴随你们的将是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还有历久弥新的清华精神。
同学们,xx年前,1914年的11月5日,梁启超先生来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发表演讲。他引用《周易》中“乾”“坤”两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解如何成为“真君子”。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了清华的校训。今天,在这里,我也想谈谈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清华人。
做清华人,首先要养成独立的人格。独立人格,是做人的核心品性,它来自于独立的思考、大胆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同学们,你们都是以高分考进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所熟知的知识和认知都是对的。
从现在起,你们要学会质疑,要善于质疑,要勇于挑战。“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敢于质疑和挑战,就迈出了“不唯书、不唯上、不从众”的第一步。人文学院王步高教授一次课上讲到岳飞《满江红》的真伪问题,一位学生提出“河南话里没有入声韵”,岳飞是河南人,《满江红》是押入声韵的,所以这首《满江红》值得怀疑。王老师虽然不同意这名同学的观点,但高度肯定了他的质疑精神。在大学里什么是“好学生”?好学生不再是像过去那样把已有的知识烂熟于心,而是能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人的心智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过程。当你们今后进入了社会,在面对他人的质疑和指责,不被理解、不被欣赏的时候,你只有具备了独立人格,才能始终坚持心中的理想追求,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始终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院长开学讲话稿篇2
老师们,20xx级的新同学们:
首先,我代表中国美术学院欢迎新同学们,欢迎你们进入这个山水校园,欢迎你们进入这个光荣的、至今延绵发展了87个年头的艺术谱系。
大家努力地考进美术学院是来干什么的呢?简言之,是要通过技艺的学习训练,来成长为艺术的创造者。
请大家伸出你们的手掌,这是智慧的双手。动物的掌骨是蹄状的。在智人进化的漫长过程中,拇指慢慢地从其它指头中分离出来,并与之相对。正由于这种手指的相对,开发了一系列手的智能的方式,为人类的探索作好了准备:比如拇指和食指的“捏”,比如拇指对掌心的“摸”,比如拇指与其它手指形成的环状,我们称之为“握”。这之后,伟大的文化的演进开始了。
所有的“握”代表了一种抓住,一种决断,所以我们生活中常说“把握”。国美的传统是一年级开始学习书法,你们刚刚收到学院的第一份礼物,一对毛笔和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毛笔的使用是一种东方神奇的“握”。它让拇指与其它手指形成一种虚实相生的夹势,以确保一杆长笔的垂直向下,无论如何使转撇捺,笔锋总要回到核心。这个“握”法中隐匿着中国古代做人的诸多规训。我们握铅笔,握画笔,握刻刀,所有的这些手法都悄然地向着我们的内心传递灵通的感觉,我们称之为“肉身之感”。当我们摸索某物时,我们正在揣摩;当我们把抓某物时,我们已然决断;当双手配合时,我们较弱的一手用以固定某物,较强的一手进行更复杂的操作。无论切菜洗碗,还是拉弦张弓,生命的分工已然传递某种智性。
这智性的手通过手臂与身体相连,这手臂越贴近身躯,就获得越大的稳定性。握刀执笔是这样,制陶揉土是这样,打球投篮也是这样。据说,所有技艺的规范都要通过一万小时的训练才能得心应手,而真正的得心应手却是要让手进入一种忘境。正如庄子所言的庖丁解牛那般,不以目视,而以神遇,不以官止,而以神行。这样,我们就达到了技艺的高境。
这样,我们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的匠人。同学们,我们在学校里走一圈,会看到什么呢?会看到陶瓷工坊中的老师,正俯身拉坯,他几乎是用耳朵贴着坯体的旋转,一遍遍地倾听陶泥的声响;你会看到书法系的老师每一天都要掌笔书写,他的日课是每日临写千字文一遍;你还会看到那些画室里,绘画的老师孜孜不倦地工作,他们可能经年累月画一个东西,一遍遍地抹去重来,一遍遍地冲上去、退下来,他们倚立画架,却行走天涯。同学们,这就是匠人,别无他求,只想着把活儿做得更好的匠人。
当代的匠人,应当是在贴近日常的生活中,关注和阐发生命的文化意义的人。我们喝茶,可曾真正品评茶的滋味,了解茶的自然环境?可曾通过这一杯人情,感怀它的百代茶典,在茶饮中觉知人生的礼仪,领会东方的美学,进而对茶艺所包蕴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信仰有所体察?我们坐椅,可曾知道中国椅的历史和它的内涵?可曾用心体察过南官帽椅的端庄和风雅,而不至于在沙发的迷软和一般人体工学的似是而非的宽泛说教中,丧失了中国椅的倚坐者们曾有过的诗意和担当?今天的艺者匠人,必须具有感知生命意义的激情。如果我们面对本土的生活世界缺少这种激情,而一味看重功能化的器用标准,我们将失去这些传统技艺的本色,进而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种失去的方式不是不存,而是心灵仪式的淡化,而是生命内涵的缺席。某种满足于表面繁华、满足于技术化指标、漠视心灵仪典的习性,正从根本上毒害着中国文化的内涵。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今天,这种对生命文化的漠视,亦当令我们警醒。
当代的匠人,还应当是在技艺的训练中,养成价值品味和公共意识的人。匠人代表了一种特殊人群的状况——专注。这是一类专注于实践技艺的人。正如《庄子》中评说“痀偻者承蜩”所言: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把自己当成匠人的现代劳作者专注于劳作本身,从劳作中得到满足感,这本身成为一种回报。他们未必怀着工具理性的动机,但他们灵巧的手却要求自己的所为满足心目的需求。劳动的技能由此得以提升,劳动的细节不断得以进化,劳动中的各种方法得以实验,到最后,艺匠劳作的这种内在满足感以及由此所蕴藏着的人性感受,变成了衡量家庭、共同体和社会的价值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物是人性的容器,多少人性的东西贯注其中。其中最基本的内涵是“诚实”。诚实的陶器是有温情的陶器,诚实的木工活是值得依靠的座椅,诚实的造物是有人性的造物,诚实的设计是传递心灵关怀的设计。诚实催生了包豪斯与乔布斯的一系列革命,让我们从心里拥有了变革与坚守的力量;诚实还让我们亲近自然,尊重生态,更多地相信和重视自然材料;诚实让我们始终怀揣一颗东方之心,缓慢而坚定地涵养起中国文化的品味,并由此来驱动我们的手和持续的创造。
同学们,艺术的使命即是练手。这个手与心相连,让我们的感觉相通,形成触觉般的视觉、触觉般的听觉,由此获得某种质感的力量。这种感受力的质感转换和凝聚,几乎是古往今来所有艺术的核心追求。大师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举手之间已将诸多内涵凝在手的运行中,让我们通过它的痕迹,感动心神。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疾速变迁的网络化时代,数字图像系统将视觉生命简化成一个纯粹视觉化的空间,那曾经的眼、手、心的塑造与纠结变为图像的拼贴与转挪。这种图像技术和所谓3d打印技术,将曾经决定视觉形式的手的运动,内化到纯然图像的变化中,似乎不再需要传统技艺中那个缓慢的却是亲在的生命内涵。一种编码代替了肉身之感,手被减缩为手指,一个按在键盘上的手指,一个仿佛世界开关一般的手指。在这样的手指必然或已然到来的时刻,匠人的技艺之手将维系我们的真正肉身,维系着我们的真实生命,维系着我们刻骨铭心的感受力。我们赖此以担当使命,光大传统,迎接新的变革与创造。
同学们,今天的匠人,不同于往昔,必须是具有生命文化意识的人,具有公共价值意识的人,具有新的高峰意识和技艺之手的人。在这样的心手开发的艺匠体系中,我们提出“劳作上手,读书养心”。用不断的劳作训练培养灵巧的技艺,养成技艺的品味与思考,并让这种品味与思考融在手上的技艺中,举手留香,挥洒精彩。与此同时,用大量的阅读来丰满我们的知识,润泽我们的技艺,养育我们的心性,提升我们的心灵。今天,是你们进校最初的日子,也是我身为学校的代表,给你们讲授关于“劳作上手,读书养心”的第一课。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四年中,当每次用手去学习、创造的时候,会想起我今天的讲话。
院长开学讲话稿篇3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
昨天晚上我在写讲话稿的时候想,该以怎样的祝愿给同学们呢?想到了语文书伴着你们日日成长,何不将这些课题串成真诚的祝愿呢,于是就有了灵感。
青春是一种无限的可能。在新的学期,有未选择的路让我们选择,因为山的那边有风景,理想在呼唤着我们,生命、生命在为我们呐喊,我们要走一步再走一步,很多的第一次真好。
老师是再塑我们生命的人,我们的学校有很多像王几何、韩麦尔、藤野先生一样好的老师。先生的说和做,启发我们一次次飞渡。一次次的飞渡,都留下我们青春的足迹。虽然在别人看来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是重大的跨越。
老师点亮的是精神的蜡烛,芦花荡吹来的是自由长风。老师引导我们开始长长的精神之旅,我们懂得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有这样的自信力。
外国语学校是我们敬学与乐学之地,我们爱这土地。我们做到了今日事今日毕了吗?我们懂得向父母告别了吗?我们问完问题离开老师说了道谢了吗?大的理想与小的实践永远形影相随,高的道德与实的行动永远结伴而行。
我们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罗布泊的消逝,引发我们穹顶之下的深思;那树与地下森林狂想,谈得都是生命。学了知识,有朝一日,我们要像柴进那样勇敢地向雾霾询问真相。
我们尊重历史,是为了开拓未来。陈涉世家宁有种乎的铮铮回响,唐雎不辱使命的忠诚与智慧让我们感动;还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悲悯与博爱,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历史拷问,过零丁洋的浩然正气,让我们敬佩。这些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当我们成人之时,应有直面现实的.勇气。
我们放眼世界,与贝多芬谈心灵的音乐,重新经历一次斯科特的悲壮之旅,感受丑小鸭的人生蜕变,在心中登上地球之巅,向最后一课的小弗朗士敬礼。让我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增长我们的心灵的温度与力度。
这精彩的课本之旅,也是我们的青春之旅。青春之旅上,我写下校歌伴着你们前行。日后,每当响起这熟悉的旋律,就会记起这段刻骨铭心的外国语生涯。
谨以此歌,献给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高三、初三学生。
we can
——温州外国语学校校歌
作词:金戈 作曲:金承志
菁菁校园 惠风和畅
东西文化 荟萃一堂
润泽教育 蜿蜒滋长
春风化雨 其乐未央
以日以月 启蒙学子
质文竞进 如苗茁壮
智慧流成汤汤河江
薪火相传殷殷希望
we can,we can
中国心,世界眼
we can,we can
放眼寰宇 做华夏的栋梁
童稚歌声 依稀回荡
青春年少 风华正茂
润泽教育 蜿蜒滋长
沐浴春风 欣欣向阳
修德求真 博学尚美
立此天地 君子堂堂
智慧流成汤汤河江
薪火相传殷殷希望
we can,we can
中国心,世界眼
we can,we can
放fang眼寰宇 做华夏的栋梁
谢谢各位老师,谢谢各位同学,耐心听完我的祝愿。
院长开学讲话稿篇4
新同学们:
我们又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新青年。共同迎接你们的,有风景秀丽的校园,有和蔼可亲的师长,有青春进取的师兄师姐,还有历久弥新的中南大精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起源于1948年的解放区最高学府——中原大学。中原大学为新中国培养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的办学初衷,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中南大沿袭数十年的办学宗旨,那就是培养经世致用之才,培养能参加国家建设和推动文明发展的精英人才。肇始于首任校长提出的“学以致用”的办学原则和他至今为人所称道的“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我们“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和“砥砺德行、守望正义、崇尚创新、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南大人不断努力追求博文勤学的成才之路,践行明理求真的卓越之道,谨守厚德诚信的立身之基,担当济世为民的清明之志,成长为优秀的学问家、政治家、企业家、银行家、会计师、经济师、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等。
大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关键词,无疑是“成长”。大学校园里短短几年的时间,青涩懵懂的少年会迅速成长为意气风发的青年,而怎样去获得这神奇而巨大的力量,便是同学们大学阶段最为重要的课题。
在中南大,成长是一种态度,需要“静的定力”。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谈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象牙塔里数载砥砺,一墙之隔即是繁华的闹市,能否沉下心来,有所求、有所得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信息多元而冗杂,能否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与大师同行,与名师互动是对我们的一大磨练;习惯了忙忙碌碌,能否坚守一个梦想,以恬静的心灵去仰望星空的灿烂,以宁静的灵魂去感知生命的浩瀚是对我们的一种修行。静是积累,静是思考,更是一种养性与养心,是拥有强大灵魂的力量之源。我国会计史学的开创者、我校著名会计史学专家郭道扬教授,正是以“静”的心态治学数十年,心无旁骛,一心向学,终成一代大家。
在中南大,成长是一种信念,需要“诚的品质”。《礼记·中庸》有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一个“诚”字,既是言而有信、信守然诺的修养,更是坦荡无妄、俯仰无愧的立身准则。中南大是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的人文社科类大学,从学科特色上看,可以说培养的都是经世致用之才,但若没有诚的品行,人才就不能经盛世,就无以致大用。从中南大走出去的人才必须有责任、有担当,自觉以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发展都向着善的方向不断前进为己任。我校师生发起创立的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秉承“维护社会正义,力求司法公正”的宗旨,十余年来坚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无偿法律服务,正是坚守了“诚以修身、信以立业、仁以济世”的信念。
在中南大,成长是一种行动,需要“勤的习惯”。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成功乃至感情上的成功都离不开点滴的积累,时刻的勤奋。数不清的中南大学子勤奋刻苦,勇于钻研,取得了一项又一项耀人的成绩。各位新生,不要小看这个“勤”字,如果在场的哪位同学几年之后能够坦然地说自己没有逃过一节课、每周至少去图书馆十个小时、每学期至少听十场讲座、每天都能坚持体育锻炼,那么毕业时,我将和全体老师一起为你鼓掌!
在中南大,成长是一种情怀,需要“雅的爱好”。“谦谦君子,温文尔雅;窈窕淑女,雅则美矣。”优雅的气质,来自聚沙成塔的丰富知识,来自日积月累的文化素养,更来自自省自觉的品性修行。我们的著名校友、建国后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原本考取的是医学院,后因自幼爱好音乐,不断学习进修,竟将儿时兴趣发展成为了终生事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音乐成就。希望同学们也都能培养起高雅的兴趣爱好,在琴棋书画中洗涤自己的心灵,在诗词歌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勇于探索中感受知识的力量,在博学明辨中获得人生的升华,拥有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生活。
在中南大,成长是一种方向,需要“实的规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身在何处固然重要,去向何方更为关键。大学不像高中那样目标很明确,只有高考这根唯一的指挥棒,大学是你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只有明确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才能让梦想真正成为现实。我校20xx级学生李泽宇,选择法学专业伊始,就树立了成为从事高端涉外法律事务的大律师的目标,并踏踏实实朝此方向努力,她本科毕业后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研究生,现在已经成为四大所之一的君合律师事务所从事涉外非诉业务的律师,“大律师”的梦想已近在眼前。
通常对于新生,总是希望大家在大学里都能够顺利成长,但我更希望大家能够或多或少地去经历一些挫折,甚至是失败,从而真正感受到成长的重量。成长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困难和逆境中获得的成长,会更加的铭心刻骨、历久弥新。希望同学们在中南大能够主动成长、积极成长,鸿鹄展翅、鹰击长空,拥有丰富精彩的大学生活!
院长开学讲话稿篇5
新生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以热烈的欢迎致辞和精彩的文艺演出,欢迎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028位新同学。我们如此隆重而热烈的欢迎你们,因为你们是辽大的小苹果,怎么爱你们都不嫌多。我也为你们的眼光和智慧点赞,你们选择了辽大,相信你们将来一定会为此生成为辽大人而倍感骄傲,我出去开会和访问时,常常听到你们的师哥师姐们非常自豪的对我说,“校长,我是辽大的。”那时,我心里真是美翻了。我更感谢你们对辽大的选择,是你们让我们学校在省内的招生分数再创新高,甚至,我们亚澳商学院的二本招生分数线,都达到和超过了一本分数线,真是碉堡啊。所以,向你们的父母家人转达我们以及全校师生对你们的衷心感谢。
看见你们年轻活力的笑脸,和充满智慧的眼神,我对你们满怀期望,相信你们必定会对学校的未来注入新的正能量。1994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元年,经过20xx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和将要更加残酷的`颠覆世界的秩序,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三位来自互联网的大佬,雄踞今年财富榜的前三甲。b2b、o2o等电驴电商迅速崛起,将传统商业打入冰雪世界,连马云的父亲都不会打的了,而你们是自小将互联网玩弄于股掌中的新一代,与我们这些人需要学习,适应互联网不同,与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你们血液中就有互联网基因,具备互联网思维,因此也一定能够玩转这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这些大叔,该给你们让路。
你们是幸运的一代,更是面临打击的一代,我想告诉你们,通过在辽大四年的学习,你们将成为更有实力的玩家,成为中国好青年。因为辽大是一个育人的神圣殿堂,你们的师哥师姐们,无论从学、从商、还是从政,都从这里开始成长成中国的杰出人物。如: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院士,去年的中国首富、全国的著名企业家王健林,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教授,还有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大学生自强不息、教育部创业大赛冠军等等若干称号。据20xx年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显示,我校排名第31位;20xx中国大学杰出政要排行榜显示,我校排名第34位;20xx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显示,我校排名第四十位。在全国1000多所全日制本科大学中,我们辽大绝对数得上“高大上”。我相信,你们中间未来一定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和企业家。今天,我在这里算是对你们开光了,黄大叔为你们开光,一定是灵验的。古人云,信则有,信则灵。你们的大学生活已经开始,但这对你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平台。如何度过、度好大学时光,就需要你们真真切切的了解何为大学。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无论是大师还是大楼,都是用来培养人的,所以,大学的本质是培养人。但培养什么样的人?即何为人?中国字说的很清楚,人,一撇,一捺。表明人之所以成为人就需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精神,二是物质。人首先物质,所以要有强壮的身体健康的心灵。考我的博士生,我通常首先要问他们一个问题就是“能吃吗?能睡吗?”,因为能吃能睡,才能把握节奏,才能做好功课。所以同学们,在校四年,一定要锻炼好身体,坚持出早操,上好体育课,爱上做运动,坚持每天出出汗、排排毒、洗洗肺。
全国著名英语教学和管理专家、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就曾经在大学时学习成绩追不上他的同学们,他在毕业时对他的同学讲:“这辈子如果我追不上你们,我就会保持心情愉悦,身体健康,到了80岁之后把你们一个一个都送走,我再走。”这也是一种胜利。但是,人要成为人,还必须要有点精神,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所谓“先做人,后做事。”作为底线,至少是边做人,边做事,只有精神不倒,人就永远不倒。精神有四。一是明德,就是要常怀大爱之心、常怀感恩之心、常怀包容之心;二是精学,就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件事处万般人;三是笃行,就是战略决定一切、执行决定一切、细节决定一切;四是致强,大有大强、小有小强,弱可以变强。所以同学们,我常说一句话就是,牢记和践行辽大校训的人,必定会有好的前程。我们不是生活在孤岛上,所以人都是社会的,因而能够在群体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梅贻琦先生讲,文明人类的生活不过两大方面,曰己,曰群,或曰个人,曰社会。教育是最大目的,不外使每个人在团队中各得其安,且能相偎相遇,相方相苞。这是例无中外,史无古今的一般规律。所以中国字,一个“人”,是人,两个“人”是从,三个“人”是众。一个众字,揭示了团队全部要义:一人在上,要有领导力,一人在前,要有引导力,一人在后,要有服从力。每个人,在团队中都拥有自己的位置,和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也因只有不同的能力,才能组合成一个合力;具有不同能力的人,才能组成团队。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和而不同。所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中,要练就自己的必杀技,唯有如此,才有实力,要么第一,要么唯一。
唐代大文豪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所以,同学们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突出和坚守自己的特色,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环球时报20xx年8月29日发表了一篇《网络化90后带来鲶鱼效应》的文章。该文提出了于60后尊崇权威,70后怀疑权威,80后挑战权威,90后正在解构权威。他们认为,没有人可以主宰自己生活,别人只能给与建议,而不能帮他们决定。我赞同这一看法,所以,以上所言,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更没有给你们做出决定,而是作为一名大叔,从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们的建议。你们的人生之道,是你们自己悟出来的。中国字“道”,首先辶,就是路,路上面那个字是首,首就是脑袋,所谓道,就是用脑袋想出来的路。中国人讲道,是悟道,所谓悟,这边是心,这边是吾,所以,用自己的心去想。悟道,正迎合了你们90后的价值观。
最后,衷心希望你们,在拥有了倡导独立、自由、平等的大学精神家园里有所听,有所学,有所悟,有所行,让世界因有你,每天更新鲜,阳光更灿烂!谢谢大家!
院长开学讲话稿篇6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经过了漫长的假期,我们再次相聚于xxx学校,除了一些老面孔,这个学期里,我们也加入了不少的新生!他们都是刚刚升上x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能好好的适应xxx校园的生活,努力的学习,拼搏奋斗!
此外,还有那些已经升上高年级的同学们,上一个学期里,我们送走了20届的毕业生们,看着他们的离开,我们老师在不舍的同时,也感到无比的欣慰。但,如今的你们,也已经升到了x年级的位置!你们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大哥哥大姐姐,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希望大家也要像过去的前辈们一样,为这些新加入的'学弟学妹们做好榜样。在学习上,积极奋进!突破极限!
回顾过去的一学期,我们在纪律上抓的比较严格,各位同学在严格的管理下,也都有自觉了不少。尤其是对于上网和带外卖进学校的事情!减少了很多。但依然还有!在此,我必须再次提作为一名xxx的学生,你们必须认识到学校的纪律不是玩笑,更是不会用来逾越的条例。这是我们通往未来必须忍受的规则,是我们为了成长,必须背负的责任!我们xxx学校,是个大家庭,我们来到学校,从来都只有一个目的——学习!但又有多少同学有想过我们学习的目的?学习,是为了让我们有一定的能力!而且现在所学习的,不过是为了今后目的基础!如果连现在的这点知识都不愿意学,今后,还怎么去了解更多,怎么去实现梦想?!过去的我们,总是在谈及自身梦想和理想的时候侃侃而谈,但,在各位同学中,为了自身梦想而付出的努力又有多少呢?各位同学,有梦想是好的,但空有梦想却不去脚踏实地的话,那就不能叫做梦想,而是名副其实的妄想!再此,我呼吁各位在回去后好好的反思自身的想法,明确自身的理想和未来!认真的考虑,自身今后要朝着什么方向前进!并且完成自身的在这个学期的学习计划!现在的我们不需要望得太远,先从自身的脚下的道路走好!同学们,梦想仅仅只是美好,却并不伟大。世界上不缺乏梦想家,真正缺少的,是那些敢一步步去实现梦想的人!如果我们不愿意今后就活在自身的梦里,就好好的从现在开始努力吧!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
院长开学讲话稿6篇相关文章:
★ 开学讲话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