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参加所有演讲比赛之前,都需要提早撰写好演讲稿,一篇演讲稿最重要的还是个人观点的输出,能更好地表达个人态度,下面是会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致敬袁隆平爷爷演讲稿7篇,感谢您的参阅。
致敬袁隆平爷爷演讲稿篇1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虽然您已离开,但我相信您的成就和为人民着想的伟大品格会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中。
您,从一所中等农校的教师,逐渐成长为了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的培育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这个过程,我们都深深地知道那是您付出了超出常人多少倍的心血与艰辛啊!当您头顶烈日,脚踏大地,冒着酷暑在稻苗中寻找雄性不育体,培植杂交水稻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世界人民不再被水稻产量低的问题而困扰,是为了人们吃得饱饭啊!袁爷爷,您一生培植了很多水稻,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在您面前,五湖四海,谁不感您德,不颂您行,不为您苍然而涕?
袁爷爷,还记得您曾经做过的一个梦吗?您梦见“超级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把那么粗,您和您的助手在稻穗下乘凉,开心地笑着。您为了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吃饱饭、稻种提高产量,辛苦操劳了一生啊!您的这种大爱,感天动地!
袁爷爷,您淡泊名利,从不申请专利,无私地为全人类奉献着;您多才多艺,用英语全程授课,擅长拉小提琴,还博览群书;您生活俭朴,据说您买过最贵的衬衫才一百多元。您用毕生的精力为全世界服务。我有理由相信,您的事迹和英名必定被人类铭记,孩子不会忘记您,祖国不会忘记您,浩浩历史长河中必会留下属于您的一朵绚丽的浪花!
袁爷爷,我虽然知道这是一封永远寄不出去的信,但我觉得您一定能看到!袁爷爷,您英魂不泯,永远活在祖国人民的心中!
祝在遥远的地方幸福、快乐!
致敬袁隆平爷爷演讲稿篇2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我是一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的学生,我乐观开朗,是个爱笑的孩子。
在开学后,我转到了这里,看着开心农场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优千号"。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们种植、育苗的时候,它也在生长吧。不过相比于经验丰富的农民伯伯,我和同伴们实在是业余: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间距不知道,就连水也用的地下水……还好有家长们帮忙,老师自己也查资料,时不时的组织我们照顾水稻。现在,稻田里不仅有水管,而且还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网″。今天是我们班收获的日子。我想到了观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我见证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开花、结出一粒粒的稻谷,也留下了许多的美好回忆。
您知道吗?在观察水稻时,我时常想起你,想起您那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你那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总让我钦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红良种繁育场时,当助手发现了"野败"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并发来电报时,您正在遥远的北京开会,却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仔细检验它的真伪。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开会已经有些累了,连夜赶火车,仔细检查会雪上加霜。而您却为了梦想赌上健康,让自己无怨无悔。又为了改进杂交水稻,一直奋斗了22年,将自己最好的年纪献给了研究。这还不够,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献了出去,90岁高龄,您的办公桌上依然资料成堆,别人在享受,你却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它拥有约50万亩的盐碱地,对海水稻的研究可谓是如虎添翼,这里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杂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会变,但是一代一代接力,总会完成您的梦想。在一万人中,总会有伟人出现,创新、探究。您的三个月,影响着青岛,影响着全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迈步向前。
青岛,正翘首以盼,期待着您的到来!
祝您身心健康,梦想成真!
致敬袁隆平爷爷演讲稿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心目中的英雄。谈到英雄,我们也许会想到:威武的军人、身手矫健的运动员、还有奥特曼、孙悟空、米小圈……但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不一样的英雄——一个“农民”。别看他是“农民”,却在今年建国70周年大庆时,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别看他是“农民”,却是一个把“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当成使命的中国人。别看他是“农民”,在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这样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同学们,我们可能都有浪费食物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的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地告诉我,食物是如何如何的来之不易,还常常让我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诗句。虽然我们这一代人没尝过没米吃的艰辛,但是我的爷爷奶奶经常唠叨他们小时候吃不饱,要吃树叶树皮。在电视、杂志上,我们也见过国内贫困山区和非洲一些地方人们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吃不饱饭的场景。
而解决了我们“吃不饱饭”问题的人,就是袁隆平爷爷。他真实身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大科学家。袁隆平爷爷曾说到,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另外一个梦想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梦想就跟他一辈子打交道的泥土一样朴实无华。为此他不懈努力,纵然已经近90岁高龄的他仍然繁忙在田间地头。
这就是有恒心、有毅力的袁隆平爷爷,他用科学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童话。是的,人要有恒心,哪怕是一根粗粗的铁杵也能磨成一根细细的针。虽然袁隆平爷爷已于2021年5月22日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他却永远的活在我们心中。同学们,新时代,国家建设的接力棒也会交到我们的手中,请从你我做起,以节约粮食为荣。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袁隆平爷爷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珍惜时光,发奋读书,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扎扎实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努力提升自我,争当优秀学生,为今后能更好地承担责任打下坚实基础,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
致敬袁隆平爷爷演讲稿篇4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是袁爷爷让我们家家衣食无忧,解决了中国人民吃饭的问题,袁爷爷,你是人民的救星,是伟大之人。
他在他的一生中,他有两个愿望,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他30岁那一年之前,中国闹了一次饥荒,他亲眼看到有许多人饿死了,有些人在大街上要吃的,饥荒年代所有人都没得可吃,怎么会给他们一些呢?当时中国死伤一片。和中国解放战争中的死伤人还多,在那时他就立下了一个志向:让杂交水稻覆盖全国,让每个人都吃得饱,而杂交水的意思就是将一个写到和另一个品种的水稻相结合,这样就能形成一种新的水稻,这种水稻结合了一种水稻的好处与坏处,还有另一种水稻的坏处与好处。
有一次记者向袁隆平爷爷问道:你为何不将这些新的杂交水稻,拿出去大卖特卖呢,这样子还能卖个好价钱能赚还10亿或者百亿,你这样子你不用愁吃喝也不用愁穿的住的。袁隆平爷爷却说:我不想当世最富有的人。我只要当精神上的首富,我就满足了。如此可见,他这一句简单的话语,其中含有着他的精神和品质,就比如他的淡泊名利的精神和他为那全世界人民着想的精神。
袁爷爷将自己的一生都用来为我们,研制新型水杂交水稻,现在我们不能浪费食物,而是要更加珍惜这样的美好生活,谁也不知道,一粒大米背后付出了多少劳动力和物力,我们要学习袁隆平爷爷的淡泊名利和他的品质精神。
致敬袁隆平爷爷演讲稿篇5
大家好!
我们80这一代,是袁隆平爷爷养活大的。
幼时总是听母亲谈及,他们小时候,总是吃不饱饭,可于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我把功劳全都归结给祖国,这个模糊的概念,知道后来,才知道,这个功劳归结给祖国,也要归结给您。
我没吃过树皮,野菜,甚至连曾经的杂粮馒头都没有吃过,更别提烤红薯,烤土豆了。白面馒头,把我养大,我感恩过祖国,我感恩过父母,可我从来没有想过,感恩您。
现在,我想好好地感谢您,可您还能听到吗?
曾跟学生提起过您,我说,您就像水,上善若水的水,我们经常忽略您的存在,可没了您,我们不知能否活到如今?
今天,让我们把所有的明星淡忘吧,因为今夜的天空,只会有一颗璀璨的星!
中午的时候,我在我的学生群含泪发布了您去世的消息,而顷刻间,便证实为谣言,您知道吗?我第一次觉得假新闻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好,可一波三折,不消两个小时,真的新闻粉碎了我的心,新闻呀!我希望您再一次是谣言,再一次是假的,我不怪你!
可,你是那么的真,钻心的真,宛如一把利刃扎进心窝,而且还反复地搅动!
我不知道如何怀念您,袁隆平爷爷,身为一个文人,我只能用自己最爱的文字去祭奠最爱的您!
谢谢大家!
致敬袁隆平爷爷演讲稿篇6
大家好!
常言,民以食为天。生存,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自人类诞生起就从未停止过对粮食的渴望。又有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足以体现粮食于人们而言的重要性。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上立有不败之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民的温饱问题。
上世纪,灾祸来临,饥荒严重,人们的生活遭遇严峻考验。怀着对国家、对人民的忧虑,对生存下去的迫切期盼,有一位博学多才的人,踏上了培育水稻新品种的漫漫研究长路。他,就是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黑且瘦,颧骨突出。青丝间染上了白雪的颜色。手掌宽大粗糙。衣着朴素。话并不多。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形象却朴实得像个平凡的农民。他亦笑称自己,“再怎么打扮都是个农民”。
不同于别的院士坐在室内、享受国家的津贴,袁隆平是实实在在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在田里劳苦了一辈子。
袁隆平是坚韧而执着的。在探索杂交水稻的这条路上,他遭遇过太多太多的困难,遇到过太多太多次的失败,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拥有博爱,宽厚的胸怀,怜悯苍生,以己身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研究尚未成功时,袁隆平为了寻找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在田间,头顶毒阳,脚踏烂泥,一穗一穗的仔细寻找。
他用粗糙的大手抚过稻穗,向深沉的黑土地倾诉梦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种植杂交水稻后,产量大增,获得了全国无数农民大力称赞。之后,杂交水稻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引进种植。杂交水稻,养活了中国,养活了世界。
袁隆平成功了。他能够成功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袁老说过,他信奉这样一条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首先,知识——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其次,汗水——几十年如一日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其三,灵感——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论证出“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其四,机遇——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这几点,他都具备了,所以他成功了。而这四点其中,最可贵的莫过于“汗水”,试问有谁能坚持把一生的时间都花在田里?若是几个月,或许有人能坚持,若是几十年,都怯了。袁隆平做到了,所以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袁隆平。
袁隆平是专注而敬业的。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没多久,袁隆平便起身告退,“水稻长了,要到田里去了。”是这般的朴质的话语,满溢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本业的钻而不倦,如何不教人感动!如今的人们,已经被社会上的浮华迷失了眼睛,灵魂覆满尘埃,空洞而贫乏。袁隆平获得成功的道理与我们能否获得成功,本质上是相通的,我们企望获得成功,却总是不愿付出,与成功屡屡擦身而过,终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并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说他拯救了世界也并不为过。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是他泽被苍生的胸怀。
如果没有杂交水稻的'发明,很难想象我们依靠什么存活至今。我们每个人,都应怀着最诚挚的谢意与最真挚的感动,向袁老致敬!
谢谢大家!
致敬袁隆平爷爷演讲稿篇7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平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致敬袁隆平爷爷演讲稿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