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得好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吸引他们阅读相关书籍,一篇读后感能够激发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读者与书中的人物和故事产生共鸣,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圆明的毁灭读后感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圆明的毁灭读后感篇1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疼惜。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有何资格来任意破坏,毁掉呢?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圆林,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精美。园中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1860年10月6日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还为了销毁罪证,在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读后,我的心中犹如烈火焚烧一样难受,复国之情也随着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而变得更加强烈。我们祖先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建造了这座举世闻名的雄伟建筑。这一切已成为过去,圆明园,却让这群外国人,让这群土匪给毁了,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奇耻大辱。他们毁掉的是什么?是多少年中国人民只会的结晶啊!现在却被他们一把火给毁掉了。法联军的横行霸道,正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兵器落后……我恨!恨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恨!恨当时的中国人不团结!我恨!恨当时英法联军打开圆明园的大门时,看见了那些除了咸丰留下的人,其余都逃到别处去了。而且没有哪一个人敢站出来反抗英法联军!—这更让我体会到了当时中国多软弱啊!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有何资格来任意破坏?圆明园的建成花费了整整两代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圆明园扩建后全园占地5200余亩,有100多处景物与1000多个殿堂,有些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以1:1的比例建造的,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可是,这些东西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了。英法联军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地撬开中国的大门,正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兵器落后,所以让我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我恨,恨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恨,恨当时外国送给中国的洋枪竟被藏在圆明园的地下室里,却不拿去反击英法联军!我恨,恨当时那些英法混蛋、英法强盗,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用他们先进的武器攻打中国,还破坏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艺术瑰宝——圆明园!我恨,恨当时的中国人不团结,自顾自,所以中国当时被侵略者压倒。这个世界上的大瑰宝—圆明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所作所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辱国耻。当时圆明园被毁灭是因为当时中国人不强大,以后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或工作,渐渐地把中国发扬光大,让你们看看我们中国也是强大的,我们中国也会有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属于我们的大地!
圆明园,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也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将永远激励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向上。
圆明的毁灭读后感篇2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860年10月6日,英国和法国侵入北京,闯进了圆明园。他们把园内的珍贵中国文物统统都掠走了,掠走后,他们把这里任意破坏,毁掉。10月18日和19日,又有三千多名侵略者用火把园内烧毁,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里面的名人书画,奇珍异宝都被他们偷得一干二净,就这样,我国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我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这些可恶的强盗,在我们中国横行霸道,为所欲为。这座文化宝库,就这样被他们的魔爪下毁了。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年的时间才建成的,却被他们一下就毁了,这是中国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所以我对这些侵略者的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我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从现在起,我就要努力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将来为祖国增光!
圆明的毁灭读后感篇3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的海淀区,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与颐和园紧紧相连。圆明园中,不仅有各地名胜的建筑精髓,还有一些诗情画意,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而那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和众星拱月般的布局,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在圆明园中,那些罕见的文物更不用说。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种奇珍异宝,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园内成组的建筑群有一百二十三处,被誉为“万园之园”。而那些诗情画意、建筑精髓。只是其中的1%。园中的建筑个个精致无比、玲珑剔透,然而,这花费了我们中国人十几年的时间啊!可见中国人是多么的富有智慧和才干啊。
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并不强大,所以总是被邻国欺负,就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在园内肆意破坏,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车或牲口运,是在拿不走的,就烧毁。为了抵消证据,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烧毁了园内所有的建筑。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可是,英法联军这一把火,烧掉的是我们中国人脸面和尊严。然而,烧不掉的,只有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大罪吗?不,烧不掉的,还有对我们中国人的侮辱和对英法联军的憎恨啊!因此,我想呼吁全中国的孩子们:好好学习吧,为了我们的圆明园,为了我们的国家不再被人欺负,为了我们的未来,奋斗吧!
圆明的毁灭读后感篇4
在本册书里,我们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下课后,我心潮澎湃......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林园。漫步院内,犹如漫游在天南海北,能够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又仿佛置身于幻想的世界里。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历史文物,它是当时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凡是把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肆意破坏。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灰烬。
我对英国联军的这一行为非常痛恨。圆明园是我们祖国的瑰宝,为什么却被他们这帮贼抢走了呢?可见当时的清政府是多么腐败无能啊!圆明园内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它们是我们祖国历史文化的见证。我们祖国历史文化都被他们破坏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这是我国近代一段耻辱历史!一个拥有奔腾的黄河和长江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手握空拳,眼睁睁地看着“万春之园”化成一片灰烬。这是永远不能忘记的一段历史,这耻辱与沧桑会铭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上。
为了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为了使我们中国不再落后,为了使我们不再受到欺压,我现在要刻苦学习知识,建设我们的国家,让烈士用鲜血染成的红旗在天空高高飘扬。
圆明的毁灭读后感篇5
这篇文章主要在写智力生活的自然基础是好奇心:这好奇心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源于不良动机,另一种是源于自己内心真正的求知欲。
先说第一种,作者在这中是这样说的:“夜幕低垂之后,一些乡村鄙夫喜欢透过窗帘向邻居窥视……”这种好奇心没有很高的价值,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好奇心只能当做一种想要满足自己内心罪恶感的一种方式,当成了一种想要犯罪的欲望。作者也在自己的文中描出这种满足感只能让那些乡村鄙夫犯下的罪过获得如宗教一样的慰藉,是源于内心中不良动机,显然作者是在告诉我们,应该放弃这样的好奇心。
而作者提及的另一类好奇心是源于心中最基本的求知欲,是一种纯碎的形式上的冲动。例如,小时候的我们对一切自己见不到、摸不到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想知道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些好奇心对我们才是有益的,它们可以使我们对于某一方面的知识充满好奇,让我们有一种要竭尽全力去搞懂它、搞明白它的欲望,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但是,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它会随着我们心灵成长、心智的渐渐成熟而消亡。这样的话,到了一定年龄阶段,我们对于一切生疏的事物都感到一概厌烦。这样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好奇心一死,活跃的智力也跟着消亡了。但是呢,这好奇心却也是很神奇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它会有所减少,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它的质量却会大大的提高,较之于对特殊事务的好奇心,他们对一般事物的好奇心能表现出更高的智力水平。对待一般事物而言,一般性事物的地位越高,所包含的智力水平也就越高,所以说好奇心与其他的利益关系并不直接和明显,只有通过某种程度的智力才可以发现时,这种好奇心才是最可取的。
作者最后又提出想要使自己的好奇心产生更大的效果,就必须有正确的方法与之结合,所以,我们要留心观察更要善于观察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好奇心永远在“保质期”内。
圆明的毁灭读后感优质5篇相关文章:
★ 游圆明园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