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写观后感的影片一定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写观后感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是想要写得好久一定要能够静得下心思索,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榜样的力量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2024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1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围绕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而展开,围绕着孝,爱,礼,强四个方面给孩子们构建了一个生动而充满趣味的课堂。不管就是郑渊洁所讲述的身教胜过言传,或就是秦勇用爱陪伴孩子度过疾病的艰难岁月,又或者就是容祖儿受到的家风教育,我们都不难看出,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始终就是最重要的一环。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就是从家长身上学习而来。就像郑渊洁所说,他将新买的电视机送给了爸爸,孩子便也学着将舍不得吃的大虾孝敬给他。作为家长,我们有义务也有职责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一切都就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透过我们的身体力行去向孩子传达正面的信息,教会孩子如何孝顺老人,如何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行善戒》里曾说到,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这也同时告诉我们,对待孩子,仅仅有爱并不够。盲目的溺爱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伤害,从秦勇的故事里我们能看到,真正的父爱,就是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哪怕再难,也要进行魔鬼训练;不论吃多少苦,也不能放下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孩子患上了感统失调症,秦勇本能够选取让孩子平稳的长大,也许只要好好活着,也许只就是能开口说话。
但他并没有放下对孩子的教育,花费了多于常人百倍的时间和精力,也要教会孩子骑自行车。哪怕孩子和自己每一天都经历着失望与痛苦,也一向坚持着。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大珍珠慢慢的长大,与正常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爱不仅仅仅就是包容,更就是在经历了种种痛苦和失望之后,也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坚持。
2024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2
?榜样6》中“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的典型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是每一位戍边战士秉持对党的赤胆忠心,用热血铸起界碑,用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他们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在关键时刻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深深震撼着我们;让我们看到了扎根基层,坚守一线,为百姓服务不怕啃硬骨头的为民先锋,他们的坚守执着深深打动着我们;作为基层的一名党员干部,深感使命责任重大,我们要向榜样看齐,立足岗位,以服务群众和担当作为为使命,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注重拉高标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每项工作贯穿落实。
2024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3
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满噙热泪、深受触动,由衷倾慕这样一位年仅30的年轻的扶贫干部不分寒暑春秋,不管刮风下雨,常年奔波于县城与村庄,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年轻共产党员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
当年,魏巍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真实记录了解放军战士的英勇精神,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今天,笔者认为扶贫干部也可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方式融入贫困大众,唤起千万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必胜信念。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牢记使命。黄文秀在第一书记任上,始终心系广大群众,在服务社会和全心全意为家乡人民服务中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在入户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她卷起裤管,撸起袖子帮贫困户收拾房间,扫院子,有的村民一次不让进,她就去两次、三次,家里没人她就去田地里去,边帮村民干农活边聊天。她实地勘测村道,跑项目,做方案,全程跟踪实施;她带领村民学习别村的种植经验,结合山里实际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她计划在村里办个幼儿园,联系母校的师生来调研,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我们要接力黄文秀继续前行。目前,脱贫攻坚进入了决胜期,实现贫困人口如期全面脱贫,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要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向黄文秀这样的扶贫干部接力努力,贫困不是一天产生的,当然也不可能一天就根治。她的年龄虽然定格在了30岁,但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奋斗征程,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2024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4
本期《榜样6》的专题节目,让我几次眼眶湿润。每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鲜活的形象,都震撼着我的心灵。他们用一颗颗赤诚的心,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他们隐没在普普通通的群众之中,但他们却是伟岸的,在平凡中做出来不平凡的业绩。我深深明白自己距离这些榜样的差距还非常大,他们是国人的骄傲,是民族的榜样,更是我心中想要追求的偶像。
“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经过近半年的举荐和评选,日前,2015年度十大“北京榜样”、“北京榜样”特别奖和“北京榜样”提名奖最终揭晓,颁奖典礼在北京电视台隆重举行。
这是继2014年后,北京继续开展的“北京榜样”活动,截至10月30日,全市累计张榜超过6万人,各界推荐“北京榜样”候选人5003名,经评审产生周榜人物130名,月榜人物60名,覆盖了各个群体、各行各业。最终评选出的十大榜样人物事迹涵盖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热心公益、自强不息等类型。
今晚,北京卫视将在22:08播出整台颁奖晚会的盛况,和您一起认识身边的“北京榜样”颁奖典礼现场,来自榜样身边的故事讲述人和视频专题片,用真挚的话语,感人的画面,生动再现了十大“北京榜样”和特别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评书艺术家刘兰芳,硬笔书法家庞中华,演员杨在葆、林达信、朱琳等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到场,作为嘉宾上台为榜样人物颁奖。
这一档节目旨在彰显榜样的力量!
2024榜样的力量观后感篇5
近日,中组部、央视联合推出《榜样4》专题节目,生动诠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和风采。每一年榜样节目的播出,都会在全中国引起学习榜样的热潮,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看榜样,更要学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传递榜样的力量,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理想和信念是精神支柱,是前进的动力,一个人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坚定的立场和信念,要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正如节目中第一位出现的榜样张富清,无私奉献60余年,若不是这次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或许他的英雄事迹还会被他继续封存在家中的旧皮箱里。虽然没能来到现场,老人通过视频面对全中国重新宣读了入党誓词。老人不只一次说到:“党指挥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打到哪里。”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还有节目中第三位出场的嘉宾唐真亚,把邮递员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做一件事不难,可是要把工作当作毕生的事业并长期坚持下去,那就离不开正确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支撑。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如何消除功利思想、浮躁情绪、漂浮心态值得我们深思。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追求做大官。要经常想我能给社会、给人民群众什么,要消除生活上的寂寞感、工作上的无为感、心理上的浮躁感,真正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在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在平凡岗位不断做出不平凡贡献的榜样。黝黑瘦小的李连成,一门“吃亏学”,一首“吃亏歌”,带领西辛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作为基层党员干部,黄文秀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同样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北京的姑娘李萌,作为女孩的她选择了抽粪工作,并且不曾退缩。这些共产党员始终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为国家、为社会无私地奉献着自己。
这些共产党员始终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为国家、为社会无私地奉献着自己。人一生中如果能做一件有价值且有意义的事情将会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情。人生不能没信仰,更不能没有理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024榜样的力量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