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新的思想觉悟后,大家都要将其记录在体会中,其实通过写心得体会是可以不断更新我们自己的想法的,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金刚三观后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金刚三观后心得体会篇1
新时代呼唤“人桥精神”
近日,一部讲述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事迹的电影《金刚川》,在全国公映。志愿军在金刚川下游的沃尾渡口与敌人斗智斗勇,一次又一次架起桥梁,成功地保障了我军运输线路的畅通的故事。影片最后的“人桥”不仅冲击视觉,更是震撼人心!“人桥精神”挺起了中国脊梁,承载着共产党员人的理想信念,寄托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员要从“人桥”中凝聚磅礴的时代力量!
“人桥”精神凝聚钢铁的意志。桥基还没有固定好,志愿军着急通过,全连官兵自发泡在水里,肩抵着肩、背靠着背扛桥板,愣是在水面上架起了一座“人桥”。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一大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不光要有文化,更要有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在恶劣的环境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受磨炼,练就一身硬功夫,共产党员身上才会有“泥土味”,才会了解群众疾苦,才会胜任“急、难、险、重”工作,才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
“人桥”精神凝聚血性的铁骨。虽然金刚川自然条件恶劣,志愿军还是使命必达,每一次桥搭好后,都很快被敌军侦察机发现,之后就是一轮新的轰炸。但敌军炸毁一次,志愿军就抢修一次,修了炸、炸了修,修了再炸、炸了再修……铮铮铁骨创造了战争的奇迹,点燃了生命最炙热的能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长期、反复、顽固,广大的共产党员继承了优良的革命传统,无论是前方还是后方,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众志成城,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凝聚起阻击疫情的血性铁骨。
金刚三观后心得体会篇2
国庆档“余热”尚未散尽,一部名叫《金刚川》的电影就已定档10月25日!
电影是管虎继《八佰》之后又一重磅作品,与郭帆、路阳共同执导,张译、吴京、李九霄主演,邓超特别出演。
与《八佰》一样,《金刚川》同为战争题材电影。影片聚焦抗美援朝,讲述在波涛暗涌的金刚川上发生的一场鲜为人知的生死较量,一场热血澎湃的战争往事。
在最具话题热度的题材和超强主创团队的加持下,直接成为了一部未映先火的影片,而且电影选择在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公映,致敬志愿军战士,意义非凡
以生命起誓 坚守金刚桥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金城战役打响后,为了保障向金城前线输送战力,军用后勤物资需要运送到前线。
金刚山是朝鲜半岛的第一名山,金刚川发源于此山,故而得名。而金刚川,便是运送的必经之地。河面宽窄,水流湍急。河上原有的一座大桥,在美军的飞机狂轰滥炸下,彻底报废。
没有桥就等于切断了前线部队的生命线。志愿者们的任务,就是要架起这座载重桥,誓死捍卫这座交通要塞,输送后勤物资。
当敌我实力及其悬殊的情况下,志愿者们依然勇往直前,传递着中国军人的荣耀;当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时,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精神长城,誓死做到人在桥在。
超强主创 打造史诗级影片
?金刚川》被称为2020年的史诗级战争片。由管虎、郭帆、路阳共同执导,擅长刻画战争故事的三位“硬核”导演的合作,令影迷万分期待。
管虎的《八佰》才刚刚大爆,郭帆的《流浪地球》和路阳导演的《绣春刀》都是票房口碑俱佳的影片。
而主演阵容更是聚集了三位中生代演员的中坚力量——吴京、张译、邓超,他们的票房号召力和演技更是有目共睹。影帝邓超的特别出演,为影片增色不少。
与以往的战争片角度不同,除了尽可能展现当年这段实力悬殊的较量,《金刚川》更着重以个体角度去感受战争,更在意人物细节的把控,力求观众能与角色产生共情。看到战争的残酷,才更加懂得先烈牺牲的伟大。
管虎导演解读到:“其实我们的主题是牺牲。中国人之所以能在板门店谈判,凭的不是武器装备,凭的是勇气和牺牲。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我希望能把抗美援朝精神之本给到观众。”
?金刚川》首支预告中,志愿军战士们以“通过那座桥”为共同目标。“融世代血肉金刚,换当下风平浪静。”也是电影想要传递给观众的精神,即便身处和平年代,依然能够通过电影去感受战争的残酷和真实,去接近、理解每个为祖国牺牲的先烈。
10月23日,《金刚川》震撼上映,一起来电影院,感知这段鲜为人知的战争往事。
金刚三观后心得体会篇3
从《金刚川》里悟英雄
最近抽空去看了拍摄时长只有两个月的电影《金刚川》,作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献礼电影,通过多线叙事的方式重现了当年的战场,重温革命精神,也让我在这两个小时中领悟了什么是英雄。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永不毁灭的意志。“桥”是一根线,贯穿整部电影。美军用着先进的武器,一次又一次地轰炸桥,志愿军战士们一次又一次站起来、冲出去修桥,材料实在不够时,用人的双手撑起一座桥,“不可能,就是我们的武器”,直至完成大部队准时过河的任务。此时的“桥”已不是普通的桥,是志愿军战士们意志的化身,是无论经历多少炮火洗礼也不会毁灭的意志。这意志被滚烫的鲜血浇灌着,在焦灼的土地上散发光芒,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就是有着这样千千万万的英雄,在最黑暗、最无助的情况下,站出来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片天,用自己的信仰与血性扭转困境,做到了“翻盘”。他们带着钢铁般的意志屹立不倒,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面对这样的英雄意志,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绝不后悔的奉献。高炮连是其中一条单独支线剧情,两个对空高射炮和少得可怜的弹药就是高炮连的全部身家,与美军的装备相差甚远,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掩护修桥,高炮连在炮位点燃火堆,把美军的火力吸引到炮位,用全体牺牲的代价为修桥争取了时间,同时也消灭了敌机。战士们点燃火堆时,火光映照着他们脏兮兮的脸庞,照亮了他们坚毅的眼神,眼神中跳动着视死如归的无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的躯壳是一个容器,装载着他们奉献的灵魂,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血性和气节,无私奉献不后悔,可歌可泣立人间。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定不回头的勇气。英雄的勇气是面对劲敌不退缩,勇往直前的无畏。力量悬殊有何惧,英雄勇气谁可敌。在高炮连仅剩一人时,他也要拖着残躯,坚定地走向炮位,没有回头的背影让人为之动容,感慨道“这便是英雄吧”,他们用血肉之躯铺垫和平的道路,用壮士断腕的勇气披荆斩棘,用昂扬的斗志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一个英雄会在战场上退缩,没有一个英雄会让勇气“回头”,这便是英雄吧!
?金刚川》只是一个缩影,在那样的年代里还有无数的“金刚川”,无数的英雄为国家、为人民、为了以后的安稳和平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即便时代在进步,历史的浪潮也冲不走英雄气魄,时间的旋涡也无法使英雄本色被遗忘。和平年代也同样需要英雄,需要我们不忘英雄、捍卫英雄,传承英雄意志,无畏无悔,永远走在感悟英雄的道路上。
金刚三观后心得体会篇4
它是一部电影,它叫《金刚川》。
它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时期,志愿军部队要去金城参加最后一役,却被水流湍急,暗潮涌动的金刚川挡住了去路。为了保证大部队能按时渡江,工兵连的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怕牺牲,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抵御美军战斗机的狂轰滥炸,一次又一次地用血肉之躯修补战火中的木桥。最后时刻,他们毅然决然地跳入水中,以自己的身躯搭起人桥,让作战部队按时顺利过江。
令我最震撼的是战士们搭人桥这段。只见他们从水底到水面一层又一层,一边咬紧牙关,忍受伤痛扛起桥板,一边要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可为了战争的最终胜利,为了祖国的未来,他们没有退缩,面不改色,齐心协力筑起这世上最坚固的“桥”,坚持到最后一刻。看到这里,我热血沸腾,心中冒出一个声音:这才是世上最可爱的人!他们才应该是我心中最亮的明星。
片尾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队队整齐的仪仗军庄严地捧着盖着国旗的骨灰盒,当影片中的志愿军幸存者肃立敬礼,屏幕下方打出“接志愿军遗骸回家”的字样时,我不禁鼻子一酸,眼睛湿润了。正是有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无情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才有了现在的中国。我不由自主地起身,向他们行队礼致敬。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好自己,长大后为祖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金刚三观后心得体会篇5
成“公”人要用“格局”换“结局”
有一句“心灵鸡汤”这样描述人们成长的格局,“怀才就像怀孕一样,总有一天会显露出来,怀才不遇,是因为怀才不够。”心中有格局,就不会去比较,也就没有无谓的痛苦。而成“公”之路不仅仅是成长成才,还有“奔跑追梦”“勇立潮头”“成功抵达”,还需要用理想、胆识、心态等涵养格局。成“公”上岸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就要以更大格局,换来更好“结局”。
在树立崇高理想中提振奔跑追梦的精气神。革命战争年代,有着周恩来、朱德这样的时代伟人,他们有学识、有地位,不闹革命也可以过得很舒坦,但他们选择了崇高的革命理想,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着邓稼先、李四光这样的时代伟人,他们本可以享受国外优渥的条件,但却毅然选择了崇高的报国理想,让我们挺起了民族脊梁;进入新时代,有钟南山、李兰娟这样的时代伟人,他们即便“坐镇后方”也能献智献力,但他们选择了崇高的为民理想,冲在了防控武汉疫情的第一线。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成“公”路上,应当多读读那些孜孜不倦、死而后已的伟人,树立起融入国家民族的崇高理想,不断为自己找准方向、加油鼓劲,提振起一路向前、永不言弃的精气神奔跑追梦。
在锤炼拼搏胆识中迸发勇立潮头的加速度。近期放映的许多电影正能量充盈,令人热血澎湃,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拼搏”。《八佰》中的国民革命军鏖战四天阻击日军,《金刚川》中的志愿军血肉搭桥屹立不倒,《夺冠》中的中国女排顽强奋斗为国争光,伟大的时刻从来离不开一颗勇于拼搏的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思潮的不断变化、国际环境的不断复杂,我们面对的将是一块又一块的“硬骨头”,我们迎来的将是新的“雪山草地”。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竟发,勇进者胜!成“公”路上,“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要绷紧“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思想之弦,锤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胆量,咬定青山、紧追快赶,稳中求进、创新突破,以过硬能力、超常胆识、务实作为,在干事创业中勇立潮头。
在磨砺坚韧心态中踩实成功抵达的终点线。人生是场马拉松,速度与耐力缺一不可。而现实是,个别成“公”人初到单位时干劲十足,但却在平淡而繁琐的工作中丢失了向上的朝气,在挫折和失败中丢失了向前的锐气,暮气沉沉、怨气不少,毫无年轻人的形象,这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培养造就一个人才需要一个过程,任何伟大的事业也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完成,唯有磨砺更加坚韧的心态,才能创造更加多彩的人生。成“公”路上,应当正确看待苦闷与委屈,在平淡中提升党性修养、人生境界、能力水平,在压力中省察自身不足、反思工作瑕疵、总结有益经验,成为巴金笔下那条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用坚韧之心换来坚持之行,最终抵达成功彼岸。
有“格局”并不一定有理想的“结局”,但没有“格局”注定走不到任何“结局”。成“公”人,请牢记“花香蝶自来,梧高凤必至”,修炼好自己的“格局”,收获属于自己的灿烂“结局”。
金刚三观后心得体会篇6
在“不可能”中汲取榜样力量
“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这是《金刚川》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是的,在志愿军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岩里桥”一次次被敌军炸毁,志愿军们不放弃、不抛弃,一次又一次不惧生命危险修桥、补桥,叙述了一个“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感人故事,如钢铁般意志的“人桥精神”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我们要在这种“不可能”精神中汲取榜样的力量,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百折不挠、至死不渝,在“不可能”中践行坚毅。对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修桥片段,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在那样火力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们一次次用血肉之躯修补战火中的木桥,通过了,是敌人的地狱,被阻挡,就是我们的地狱。志愿军们没有退路可言,他们只能勇往直前、永不放弃。轰炸机、榴弹炮、延时炸弹、燃烧炸弹轮番上阵,志愿军们并没有受此影响,依然会在最快的时间内把桥修好,炸了修、修了炸,因为通过那座桥是他们共同的目标。敌军说:“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志愿军们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式的坚毅百折不挠、至死不渝地守护着“岩里桥”,新时代下的干部要学习志愿军们身上那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和决心,用水滴穿石、绳锯木断、铁杵成针的坚定信念去践行“不可能”式的坚毅。
恪尽职守、披荆斩棘,在“不可能”中诠释坚守。“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志愿军们宁愿失去生命也要捍卫“岩里桥”,影片最后的“人桥”温情而又悲壮。当时的中国还只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先进的武器,没有高科技技术,有的只是志愿军们的身躯,他们冒死用自己生命撑起的桥梁,保障了金刚川上的水路畅通,他们恪尽职守、披荆斩棘,只为在“不可能”中诠释坚守的意义。如今,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70年了,当代世界发生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愿护战友同在,必保山河皆安”的艰苦岁月,我们致敬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我们要在铭记历史中学会积蓄力量、奋发图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铸就不凡,在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人桥精神”中凝聚顽强品格,炼就钢铁意志,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
临危不惧、英勇无畏,在“不可能”中书写坚忍。“长坂坡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影片中高炮连排长张飞同志咬着布条、断臂止血,用一根树棍做支撑,在身体残缺的情况下蹒跚挪步,只为在生命的尽头再射一发炮弹。他视死如归、从容就义,在一场看起来“不可能”胜利的战争中用生命书写着坚忍,这只是千千万万名志愿军们的一个缩影,这些平凡而又勇敢的战士们,用意志和鲜血创造了非凡的历史,改变了世人对中国的看法。反观如今的一些党员干部,做事心存顾虑、畏首畏尾、不愿担当、不敢担当,遇到一点不如意之事就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志愿军这些先辈、这些榜样对我们的启示不是一时的,而是终生的,我们要在重温历史中继承先烈遗志,我们要在铭记历史中勇往直前、坚定前行。
金刚三观后心得体会篇7
电影《金刚川》以抗美援朝时期真实案例为背景,讲述志愿军工兵连无惧美军炮火,在金刚川地区修建桥梁的英雄故事,将会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电影。网络上有一篇关于抗战英雄张振智的文章,主要就是讲金刚川的故事。
金刚川是一条河,金城战役打响后后勤物资需要通过桥运到前线,张振智等人受命要在这里架起称重桥。他和战友们利用敌人炸断的木料,七天七夜真的建好了,可敌人出动了飞机,把7孔桥炸得只剩下了两孔,桥不能用了。张振智带着全连冒着枪林弹雨修桥,在这次任务中,敌人在载重桥周围共投下了近千枚炸弹,还有2500多发炮弹,可全连一直坚守到运输车通过为止。
这是之前了解过的,可是当最终进入影院后,跟叙述的不一样,但是一样感觉荡气回肠,为中国军人点赞!电影中人物细节的描写特别到位,吴京饰演的老关,看似是一个不守纪律的老兵,确有一股当兵的韧劲和视死如归的决心。张译饰演的张飞,从唯唯诺诺到有自己主见再到够来的英勇抗敌,他用生命诠释了英雄的含义。
一个普通的班长,带着战友的相片抗战,本想捧一座奖杯给战友,可是看到的确是自己的战友一个一个死在自己眼前,最后站在那里在跟美国人宣战,敌人的燃榴弹根本炸不悔他必胜的心。
从他们一个个的眼神中,我读懂了,视死如归,无私奉献,大无畏的斗争精神,精神在,中国肯定会越来越好!
金刚三观后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 快三活动方案7篇
★ 科三教案模板7篇
★ 科三教案推荐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