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思维的输出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形成完整的观点,我们可以利用阅读来拓展自己的写作素材和见解,让作文更加充实,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纪念汶川地震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纪念汶川地震作文篇1
彻夜未眠,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只只泛着寒光的冷箭从黑暗的深渊里向我射来,直嵌我的心脏,勾起了我不愿想起的一切,一幅幅冰冷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折磨着我的情感,让我的泪水肆虐。
那几乎是发生在喘息之间,天空布满了阴霾,大地无奈地摇晃着,毫无防备的人们被一块块无情的巨石狠狠砸下,房子倒了,天似乎也塌下了。空气是多么的混浊,大地是如此冰凉。他在呼喊,她也在呼喊,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除了挣扎还能有多少冷静,他们强忍着身上的伤痛,想起了那昔日的羊群,和睦的家庭,于是终又坚定了生的信念。可是一个人毕竟无回天之力,死亡女神终究还是来了,带着她那令人不寒而栗的死亡之剪来了,她来到垂死挣扎的人们面前,含着泪,一挥剪去了他们曾经火红的生命线,它们并没有落下,而是随风飘扬,越过溪流,越过山谷,飞往了它们主人曾经向往的地方,驻守在了那触手可及的远方。
一场措手不及的骤雨使得娇艳的花群变得破败不堪,正要开放的花苞抵挡不住暴风雨的袭击,折断了的枝叶,垂下了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即使如此,还是不免伤感。细眼观望,在破败的花朵后偶尔可以找到被保护下的嫩芽,满被风尘的枝叶,顽强地挺立着,一滴晨露凝在了它们的细叶上,顺着它们脆弱的枝芽缓缓流下,带走了身上的尘埃,滴入土里,成为了它们此时最大的慰藉。
天际的启明星已泛起了微微的曙光,远方的钟声一举打破了夜的恐慌,是黎明走进了吗?
纪念汶川地震作文篇2
还记得那个黑色的下午吗?还记得发生十四年前五月十二日在四川省汶川县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汶川地震吗?在那次地震中,无数的城镇面目全非,无数的生命悄然离世,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一个个感人的事件不断涌出,感人肺腑,也令人怆然泪下。还记得好班长林浩吗?还记得废墟中的百灵鸟吗?还记得那地震中伟大的母爱与那条短信吗?一个个故事可歌可泣。这些人们在地震前依旧过着平凡但又幸福的生活,一场地震改变了一切,也用血的教训给传、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敲碎了人们过着安逸生活的心中太平盛世的梦。
的确,如今世界和平,但是各种自然灾害仍然无处不在,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少人在这场地震以前总以为如今世界和平了,可以安心过日子,脑海里没有对地震应有的准备和警惕,更不知在发生地震后该如何自救,这种安逸的思想更是影响了下一代,不少学生对学校定期举行的地震逃生演习不屑一顾,马马虎虎随便敷衍过去,学校也没有过多宣传和教育。地震之后,那一幕幕血光满天的场景令全中国人民心中一震,开始反思现在的生活如此安逸,我们就应放下心中的应有的自救常识吗?我们对待地震逃生演练敷衍了事真的做对了吗?
不,我们真的错了……正如陶渊明所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汶川地震已经发生,我们无法挽回那些已逝的生命,我们能做的只有从现在,从今天开始,学会在家里为突发状况做好物资储备,经常做防震演习,懂得地震时应冷静面对,掌握地震自救逃生常识,帮助自己和家人未雨绸缪,在真正地震来临时能得以逃生。学校社会也应多多宣传和教育,让学生多学习、多练习。地震来临之际,在学校,应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在桌子下面双手护头;在家里,应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蹲下或坐下保护颈部和头部,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无论在何时何地遇到地震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随机应变,自己救自己。
记住那场惨绝人寰的汶川地震,它警醒了我们,我们应居安思危,不为安逸生活所沉醉。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学会自强,自护,做安全小少年,为社会安全出一份力。
纪念汶川地震作文篇3
生命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不论好坏都会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印记,这是由不得我们的事情。仿佛是上帝在告诫我们不许漠视,应该深刻的记忆下细节。就像在记忆我们活过的证据。
可最后,我们却总是用力的铭记再用力的忘却。我总是怀疑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忘却悲伤,所以我总是找不到美好的开端。
我看到那些学会了忘却的孩子们,抹掉了伤害的记忆他们却仍在哭泣。那些受伤的细节如同一个个黑洞在记忆的世界里搅乱我们的灵魂,于是只好忘却,狠狠的挖去被那些悲伤腐化的记忆黑洞。或许因为悲伤的时光太久神经习惯了被悲伤牵动着哭泣,可现在哭泣又神经质的开始,却找不到悲伤的理由,原本牵动眼泪的理由全变成虚空的深洞,于是不敢再找寻回忆,生怕在记忆的世界里前行的时候不小心就坠入深洞,从此生命变成虚空。所以只好把满是深洞还来不及愈合的记忆同悲伤一同掩埋。强迫我们向前看却再也不敢回头。
伤害又来了,我们眼睁睁的看着死亡和伤痛,耳朵里满是呼喊和哭泣的声音,就连呼吸的时候都有浓重的尘土的味道。我们该如何是好。记忆,还是逃避。
终于我们还是选择纪念。纪念哀伤,感动,死亡。近乎残酷的让我们记得疼痛的感觉,可当疼痛感觉过后竟然能看到生的希望。穿越伤害以后的我们更加努力的生活。
于是我们共同纪念,为了不忘却,也为了明天。
纪念汶川地震作文篇4
今天我和妈妈以及许多亲朋好友出去旅游,我们首先到达了汶川。没错,就是14年前,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8.0特大地震的所在地汶川。在这里,曾有许多人伤心流泪,还有,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死去。来到这里,听着大人们说着当年汶川发生的事,眼前浮现出的一幅幅画面,我感到难过。
我们在这里住了一个晚上,这里的宾馆十分华丽,很漂亮,工作人员都用微笑迎接着我们。
第二天,我们去了汶川博物馆,我在这里排了很长的队,一个人,两个人,许许多多的人,随着漫长的等待过去,终于到我们了。我们进去以后就开始仔细观察了起来。我来到前言格上看到了简介“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地震,房屋倒塌,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活活淹埋,这是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时刻,这是一个令人终生铭记的时刻!”我看着那一幅幅悲伤的画面,在对比今时今日汶川的美丽,不由间感到祖国的伟大,同时也为那些通报感到难受,为他们默哀。
我在去看了一些图片,简介说着“有许多志愿者因就救人时发生余震而牺牲。”看着他们,衣服,身体,安全帽上的泥土,我感到特别揪心。
在这里一幅幅图片警示着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弱小,更是提醒着我们要好好学习知识,发展科技,才能不让汶川大地震这样的人间惨剧再度发生。逝者安息,生者坚强。让我们为了祖国,为了家人,为了自己,好好学习。
纪念汶川地震作文篇5
5月12日是全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同时这个日子也承载着中国人民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0级特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刹那间,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数万名同胞在此不幸遇难。如今,14年过去了,震区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曾经那段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历程,却让人永远铭记。那以人为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中国力量,也一直延续至今,鼓舞着党员干部在新征程中不断前进。
这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望历史,我们党从深重苦难中诞生,在风险挑战中成长壮大,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这离不开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犹记得,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科学决策,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第一时间启动灾后重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汶川奇迹”。也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受灾群众从绝望中又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走向新生,迈向发展振兴。“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初心不改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自觉做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这力量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人心齐,泰山移”。打赢四川汶川“5·12”地震抗震救灾这场硬仗,最根本的力量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团结一心。地震发生后,无论是灾区还是非灾区,亦或是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聚集地,只要是有中国人的地方,人人都心系灾情。那时,无数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党员志愿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逆行”奔赴灾区开展抢救;那时,19个省市“一对一”援建重灾县,30多万援建大军、近百万志愿者自发参与灾区重建,他们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无所畏惧、无私奉献,形成了强大合力,这场抗震救灾遭遇战才取得了全面胜利。团结就是力量,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中伟大团结精神,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凝聚起同心同向的磅礴力量。
这力量是灾区人民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顽强气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汶川地震是对中华民族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也是对汶川人民坚强决心和顽强毅力的一次考验。如今,14年过去了,现在的汶川,只见绵延的山峦重新披上了绿装,小镇上新村拔地而起,街边群众笑容幸福温暖、学校里读书声清朗响亮......浴火重生的汶川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而汶川的崛起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数亿中国人民的守望相助,更离不开灾区人民那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砥砺向前的无畏精神。灾难是可怕的、痛苦的,但亦能使我们愈挫愈勇、愈战愈强。党员干部要汲取汶川地震中灾区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新挑战中勇挑重担、敢于攻坚,以钉钉子精神,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纪念汶川地震作文篇6
今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缅怀和哀悼十四年前遇难的同胞们,十四年前,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在地震来临之前,这个并不富裕的地方,生活着勤劳善良的人们。映川的市委书记任玥正规划着美好的前景时,一场地震摧毁了一切……
大地开始晃动,渐渐的,楼房出现了一条条大裂缝。顿时,学校,房屋,办公楼……轰然倒塌。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学校,一张张稚嫩的脸,他们紧张、害怕,一片混乱。有的甚至从楼上跳下来。大家你推我搡,拥堵着,只听见“轰”的一声,楼道也塌了,许多人被埋在了下面。最感人至深的是当两名学生逃不出去时,张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抱着自己的学生。他张开双臂,像一只雄鹰张开双翅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一幕定格了……
汶川顿时变成了一片片废墟,人们惊惶失措,哭喊着。望着眼前的一切,他们惊呆了。看着他们无助的眼神,我的心都碎了,我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之中。他们此时孤立无援,在地震来临之后,所有的信号都中断了。里面乱作一团,外面更是乱作一团。人民解放军千辛万苦,顶着风雨,日夜不停地赶往灾区。路上,灾难重重,路断了就徒步前进,为了尽快到达灾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路上风餐露宿。但是心中却毫不退缩,为了人民的幸福与生命,他们勇敢的前行!
书记任玥的母亲在地震前刚和女儿通过电话,还买了女儿最爱吃的樱桃。就在地震发生的一刹那,这位伟大的母亲为了救一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婴儿,自己却被埋在了废墟下……殷红的樱桃洒落了一地,像一颗颗断了线的珍珠。
这场地震让我看到了人间的真情,看到祖国的坚强,看到党和政府对人民那片炽热的心,这些又岂是一篇文章所能表达的。地震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这是多么惨重的损失啊。但中国人民是坚强的,地震过后,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帮助四川重建了家园。虽然地震已经过去了,但它任然刺痛着每个中国人的心。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我相信,只要每个人献出一份爱,幸福就一定会到来!
纪念汶川地震作文篇7
谁也不会料到,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看着计时牌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大家无不热切期盼着多一个同胞能够获救,无不强烈渴念着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难中的生命。然而感动化为力量支持者而我们
12日下午,怀远中学教学楼因地震发生垮塌,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吴忠洪老师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着的学生们
当时,吴忠洪老师正在四楼给初一(5)班上英语。教室突然晃动起来,他和同学都吓得尖叫,“同学们,不要慌,什么都不要带,跟着我往下跑!”吴老师挥着手,示意全班同学跟着他往外跑。当时楼梯口挤成一团,初一(5)班的绝大部分学生跟在吴老师后面。突然,后面的同学喊了一声:“教室里还有两名同学……”吴老师马上转身往四楼跑,同学跑到楼下,房子就垮了,吴忠洪和几名孩子被吞噬……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女孩,人穷志不穷.
终于,邓清清被官兵救了出来。让人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纪念汶川地震作文篇8
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看见电视上播放出一条新闻:“芦山发生了大地震。”
20____年4月20日8时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的大地震,导致113人死亡,3000余人受伤,面对大地震,全社会都做出了许多措施:公安2000兵力去支援灾区,红十字会送去了500顶帐篷,15只医疗队赶往灾区……..直到16点,参加救援的人数已经到达7491人。
在这次大地震中,也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她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她和爷爷奶奶还有弟弟相依为命。当发生地震的一刹那,姐姐扑向弟弟,用自己小小的身躯保护了弟弟。结果,弟弟平安无事,只是头部有轻微的擦伤,而姐姐却因为头部受到重伤被送进了医院,虽然满头都是白纱布,但她仍然面带微笑,那种神情仿佛在说:“我没事,只要弟弟没事我就没事。”
一些重伤要马上动手术的人们被送往了医院,病床到处都是,走廊上也放满病床。可医院外面却有了许多穿着病服的人,他们是从废墟里抬出来的吗?不,不是,他们是原来住在医院里的病人,善良的人们把病房让出来,给需要的人住,这多么让人敬佩啊!
看了这些感人的故事,我心想:“我也应该为灾区的人们做出一点贡献:可以捐衣物,捐用品,还可以捐书……”
地震是可怕的,它是大自然造成的,但只要大家有爱心,能给与受伤的人温暖和帮助的话,地震就不可怕了。
纪念汶川地震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