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中,勇于表达新颖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最后一刻赶写作文, ,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以疫情素材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以疫情素材的作文篇1
“医生,听你口音是外地人,你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过来的。”
“谢谢你们!我把自己交给你们了。”
2月9日,在“话疗”中,驰援武汉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邓雪蓉,和她收治的第一位病人,紧张的心绪都渐渐消散。“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还没有抗击病毒特效药的时刻,除了食物和药品,我们每个人还需要勇气和信念。”邓雪蓉说。
3天前,2月6日下午,快要下班的邓雪蓉收到院里报名驰援武汉的消息,第二天就出发。她拿起电话,打给了在家办公的爱人张勇。听完电话的爱人沉默无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她知道丈夫的抉择。“你的工作是医生,你必须得去。”此前,她就曾试探性地问过爱人。
不到24小时,邓雪蓉就随百余名队友从北京赶到了武汉。就在元宵节当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对口支援的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独立病区正式运行。
“一天4班,每班6个小时。其实加上工作交接、穿脱防护,将近10个小时,在此期间,基本上不吃不喝。”邓雪蓉告诉记者,尽管有着多重不便,但问诊、查体、检查、送样、记录、治疗、监护等,依旧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当班期间不得闲,不当班时也闲不得。邓雪蓉所在的团队,时不时组织不当班的医生召开医疗会。
“加强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部分无法相对长时间离开面罩进餐的患者,放置胃管,鼻饲营养液,用营养液泵。对于部分能进食和愿意进食的患者,快减胃肠外营养。”
“血糖问题需要严格控制,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对于有糖尿病史和激素治疗的患者,查糖化血红蛋白。另外,目前需要调整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详细检测并记录五点血糖。对于血糖高者定期复查尿常规,了解有无酮体。”
苦心人,终不负。
2月16日下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疗队接管的重症病房,一位88岁高龄的老奶奶经过9天的治疗顺利出院,这也是该医院当时出院年龄最大的患者。自己参与治疗和照顾的患者回家团聚,邓雪蓉和同事们既高兴又激动。
“武汉的人民,还有同行们,他们真的太难太难了,帮助他们,就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早日重回正轨。”邓雪蓉说。
每一个最美逆行者,背后都是期盼,期盼凯旋,也期盼团圆。
就在驰援武汉的前一天夜里,邓雪蓉七岁的女儿,带着哭腔与她拉钩约定——我会一直在家里乖乖听话,等待妈妈胜利的消息。
“这是女儿第二次这么长时间和我分开。”邓雪蓉展示了女儿前两天为她画的画。黑、蓝、紫三色在黄色底板上,绘出一个孩子心中治病救人的医生母亲形象。“妈妈,你要加油哦。不用担心,我这里一切都好,你只要放心工作就可以啦!我希望你可以早点回家,我要狠狠地黏你。”
一线抗疫群英谱:“妈妈,今天你打败了多少病毒”
卢静静是武汉儿童医院皮肤科的一位医生,但最近,她更像是一名“救火队员”。
2月2日,正在科室值班的她接到任务,赶往社区隔离点管理疑似病人,2月4日,她又被调到江汉方舱医院支援。目前,她除了负责患者病情的观察和治疗,还要帮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
卢静静是医生,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当天回家收拾行李要出门时,不到6岁的儿子优优得知妈妈即将赶赴前线战“疫”,将很长时间不能见到自己时,小家伙抱着妈妈哭了。看着挂满泪珠的小脸蛋,卢静静赶紧安慰:“让你最爱的奥特曼军团帮我一起去战斗,打败病毒,好不好?”在儿子心中,有了奥特曼的相助,妈妈肯定会赢得“战斗”安全回家。
卢静静说,夫妻俩原本打算过年回山东老家,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卢静静毫不犹豫地退掉了车票,留守武汉。期盼团聚已久的父母有些失落:“年头盼到年尾的相聚落了空。疫情啥时候可以结束,可以回家看看?”
“他们以为我是皮肤科医生,会一直在家好好待着,没有出门。”其实,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卢静静向父母隐瞒了在方舱医院支援的事情。但老两口免不了想和外孙视频通话,这时卢静静只能和父母“斗智斗勇”想对策。“让孩子爸爸带着孩子给外公外婆视频,就说妈妈去皮肤科门诊上班了。”卢静静笑着说。
2月16日下班回酒店后,卢静静和两个孩子视频通话。终于见到好几天没看到的妈妈,孩子激动地说——
“妈妈,今天你又打败了多少病毒?”
“妈妈,我想你了……”
听到最后一句,卢静静泪如雨下。
以疫情素材的作文篇2
今年的春节跟去年很不一样,因为去年是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非常热闹。而今年出现了一个厉害的病毒叫新型冠状病毒,它的到来让我们不能走亲访友,只能待在家里。
我的妈妈是个街道干部,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她坚守岗位天天上班。她要去排查有没有湖北的游客入住;要检查工作人员有没有戴口罩;要去小区路口站岗,还要给从外地回来隔离的人送东西。今天,妈妈遇到了刚从杭州回来的一对老人,老爷爷患有精神疾病但他的药吃光了急需要买药。可是老爷爷自己已经不能出门买药了,妈妈就赶紧问清楚老爷爷需要买什么药得找哪个医生。第一时间就赶去人民医院帮助老爷爷配到了药。
我的妈妈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早上我朦朦胧胧看到妈妈离去的背影,有时候睡着了她都没有回家。爸爸告诉我,有很多像妈妈一样的叔叔阿姨、医生们、志愿者们都在努力抗击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保护着我们不受病毒的侵害,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待在家里不要出门。我对爸爸说:“我一定会乖乖在家,保证听话。”
春天已经悄悄的来了,希望新型冠状病毒早点消失,我们也能早点出门。加油,长兴!
以疫情素材的作文篇3
我们手挽手澎湃如海,我们肩并肩挺立如山,只为唤醒春天。――题记
在2020年新篇的起笔,我们迎来了一场无销烟之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
它黯淡了春天所有的色彩和生机:繁华热闹的街市,绿草如茵的幽景,姹紫嫣红的百花……转而都仿佛被定格在相框中,变成永恒的黑白照片。家外面的时光只留下了一片死寂和我们看不见的销烟。我时刻关注着疫情动向,眼睁睁地目睹我的同胞在时光的流逝中被病魔悄悄带走,我不禁感叹,既害怕疫情愈演愈烈,也害怕家人也沦为患者,在家里的这些时间,我相信同胞都与我一样,心宛如一根紧紧绷住的弦,随着疫情的发展而松而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只能在家中的我却我无可担当时代的重任,但我看到无数的白衣天使在人民和病毒之间筑起高墙,前仆后继,誓死与疫情抗争到底。84岁的钟南山先生亲征武汉,李兰娟院士奋战一线,彭银花医生从容就义……在我们衣食所安之时,无论春夏秋冬,相比于流量小生,这些名字趋于平凡。时代却造就了他们的不凡,他们在平凡人不知所措的时候,燃烧自己,重新唤醒生命的悸动,拼起破碎的灵魂。他们的伟大在对病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中,在对自己严苛的规定中,在面临疫情时胸有成竹的气势中。
难忘却,他们庄重的誓言;抹不去,他们众志成城的决心。我在电视机看到过难以忘怀的一幕:一位医护人员摘下自己的面部防护物品,脸上满是勒痕,护目镜上满是雾气,防护服并不透气,她每日就在这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中与病魔斗争,可她如花似玉的脸庞中却云淡风轻,她相信自己,相信国家,一定能胜利。看到这里我潸然泪下,到底是多么强烈的信念支撑着她坚持她砥砺前行?――是生而为中国人的骄傲,是不怕牺牲的决心,是规范的职业素养!我深深地被白衣天使甘于奉献的翅膀所深深感染,我相信终有一天白衣天使会重新点亮人间灯火,中国人民幸福的光明终将如约而至。
属于四季的春天快要沦陷,但是它终归会照常过去,属于我们的春天即将被唤醒,等到它悄悄地走来,我们便一起去看樱花盛开,看国之崛起。
以疫情素材的作文篇4
在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没有被吓到,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者每一位病人。
"如果需要组织抗击疫情的志愿者,我第一个报名参加,自愿坚守在抗击病毒第一线。”1月27日,我的爸爸——一名医生将“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请战书递交到了医院防控疫情中心。
--“一定要去吗?难道你不害怕吗?”
--“我也害怕,可穿上了一身白大褂就有这个责任。”
过年,本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合家欢乐的日子,医院却是灯火通明,各种医疗设备物资连夜飞赴各地,支援抗击疫情。在这之前,我爸爸刚值班回来,还未来及休息又赶回了医院。妈妈对此似乎习以为常,对我讲述爸爸曾经的经历—
“在你小的时候,你的爸爸他曾去援藏,一去就是一年。”
“非典的时候,他也是这样亲赴前线,直到疫情缓解。”
“他啊。总是如此。”
爸爸似乎总是这样,曾记得有一次晚上回家途中,爸爸接到一个病人的电话便立刻赶到火车站前往石家庄,直到夜深才回来。
此次疫情也同样如此。面对疫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处境,但他选择了“不退”。还有许多其他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下忘我工作上的医护工作者,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知道他们为了谁。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到15名医务人员确诊被病毒感染,再到梁武东医生的牺牲。他们不论生死,在我们和疾病之间筑起高墙,在看不见的战场冲锋陷阵。此刻,他们就是一个个战士、一个个英雄。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向相反的方向坚定地走去,当人民群众的生命遭遇危险时,他们用生命诠释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想最美逆行者学习、致敬!
凛冬已过,皓月长明,疫情终将尽,这人间仍是星河滚烫,水木清华,江山如故!
——题记
三号路依然望不到尽头,杨柳树枝繁叶茂,人间骄阳刚好,风过林梢,彼时,他们正当年少。
当疫情覆盖全球,不停地席卷人们时,2021悄然来临,载着人们的期许,希望“牛转乾坤”。人们怀念着不戴口罩的日子,所有的事情都在等待疫情结束,白衣天使们携着满是勒痕的脸庞,没日没夜地工作着,他们被称为“最美逆行者”,也正是有了他们,那个春天,我们又迎来了春暖花开,春风拂面。尽管大雨仍在下。
人们像期待夏天那样,期待新闻里的好消息。等到夏天如约而至,那一年蝉鸣比哪一年都聒噪,教室窗外的枝丫疯长,无人问津,像极了逆行者们。炎夏属实轰轰烈烈,风吹皱了城市的喧嚣,抚平了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新闻上报道了疫苗研制成功,社区医院开始一批又一批地接种“希望”。仲夏的凉风吹走了炙热的焦虑,橙色黄昏正在相拥薄荷黎明。
入了深秋,疫情也渐渐好转,人们纷纷去见想见的人、去做想做的事,对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好,因为永远猜不到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在学校,我们也可以摘下口罩,大胆地绽放笑脸,课间可以跑步,生活仿佛回到了从前一样,但是大家的心里总会保持着戒备。
冬天,疫情又反反复复,人们无法团圆,年也没有了该有的样子。青春才几年,疫情便夺走了三年。奶奶说:“不会有太多的云,也不会有太大的风,以前觉得家在远方,殊不知有你们在,其实哪都是家了。”
总是以为疫情离我们还很远,直到2022年,又一次封了城,上了网课。街上是安静的,没有一个行人,平日里,被视作噪音的城市轰鸣,却显得格外珍贵。清一色关着门的灰暗商铺,一条街接着另一条街。偶尔有几家商超还亮灯,进出的人们都被口罩包裹着,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
看着一群大白裹着厚重的防护服扭来扭去地走,拎着几个大袋子挨家挨户地送物资,身着白衣心有锦缎。他们逆着万千车流,选择默默坚守岗位,勇担责任的同时,也撑起了万家灯火。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中这些最美的逆行者们,因为高尚的人格,坚韧的性情,使生命璀璨不凡。
请相信,疫情终会过去,请静待春暖花开。
冬将尽,春可期,山河无恙,世间皆安。你我携手看那人声鼎沸,樱花盛开,秉着那句:抗疫,我在。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题记
一场大雪过后,公交停运,全民核酸,线上教学……我们原本热闹喧嚣的城市,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三月本该是春暖花开的,然而新冠疫情突袭唐山,打破了原本祥和平静的生活,严控疫情,保卫家园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
践行使命,逆风前行。
县医院的科教科主任李艳红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她顾不上回家照顾不满2周岁的儿子和自己在家上网课的高二的女儿,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谈到工作体会,她用劳累而沙哑嗓子说:“职责所在,我必坚守。”这足以体现她的担当精神和高度负责的态度。
更多的医生、护士主动请缨,他们不仅是医务工作者,更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妻子依赖的丈夫,孩子的母亲,爸妈眼中还没长大的孩子。面对寒冷、饥饿、疲劳,他们用使命给自己打气,可谓“医者仁心”。
防疫战警,坚守前线。
自从唐山市爆发疫情,唐山交警坚守前行,在市区各个高速口疫情防控站,和防疫人员登记检测来唐人员和车辆,为运输防疫物资车辆开辟了通道。同时也为核酸检测点护航,加强对检测点的管控指挥以及车辆的有序通行。在日常巡逻中,“为救命药开路”“救助摔河沟老人”“送晕倒妇女回家”“化身跑腿小哥为群众买急需药品”……他们防疫救助两不误,这赢得了社区群众的衷心赞许。
志愿援疫,不求回报。
在居民区间穿梭着一群身着“志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有50后60后退休干部,有70后80后在岗职员、教师和党员,更有90后,00后青年党员和在校大学生。他们是指挥员、是战斗员,“小喇叭”是他们的标配,用自己的温暖传递出“方言”“幽默”,既亲切又朴实。
他们不惧怕高负荷工作的辛苦和劳累,不抱怨,而是发出“我是党员,我先上”“守城有责,战疫有我们”的铮铮誓言。他们无私奉献,却不求回报,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疫情当下,我们作为学生,我们无法对防疫工作进行实际性帮助。居家学习,不影响防疫工作的有序进行,这是对国家最大的帮助。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天将明,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共待疫情散,静待春暖花开!
步入三月,春的暖意,并不是没有来过,只是不知为何,今年的暖意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由于奥密克戎病毒株的迅猛来袭,它的传染性强,让人措手不及。近日,我市开展了全员核酸,我们乐亭县也不例外。
然而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我看到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不怕困难,逆流而上,用无数的平凡凝结成伟大的力量。这些伟大的逆行者有医护人员、机关干部、交通警察、美丽的老师志愿者……
记得那天是我们核酸检测的第一次,特别冷还是晚上,我们全家吃过晚饭就下楼来排队做核酸。人特别多,等来等去,把我冻得恨不得把身体缩成一团。我不耐烦地心想,怎么这么慢呀,都快冻死了。好不容易排到我时,我看见医护人员和我们可爱的老师志愿者们都已经冻得瑟瑟发抖,当时我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即使这么冷,他们依然坚守,依然露出可爱的笑脸。当医生为我检测时,我感受到了他那双手的颤抖与冰凉,我的心头立刻涌上一阵酸楚,向他们致敬!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可爱的逆行者他们晚上6点就来到了这里,一直忙到凌晨2点,大家才有时间吃上一口饭,喝上一口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你们这些可爱的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你们用微笑、用行动书写着人生,用行动将脚下的路踏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上网课了。老师们不仅为我们上网课,下课了,他们还要去当志愿者,来回奔波,没有一句怨言。有的老师的孩子还是低年级小学生,但不得不让他们自己在家上网课,谁不愿在家陪自己的小孩呢?可是他们却要挺身而出,亲临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当国家面临危险时,勇往直前、敢于担当。我也要他们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懂感恩的中学生。
居家隔离,也做一个守规矩的中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严格落实隔离措施,不聚集,不扎堆,出门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虽然病毒让大家有了身体的距离,却拉近了我们中国人心里的距离。隔离让我们更团结,更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作为一名中学生,坚持搞好个人卫生,在家学好网课知识,坚持疫情期间不外出,为疫情危机的解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今年的早春有点凉,但很暖……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拼搏进取,力争学好本领,今后更好的回报社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6篇《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高考素材范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以疫情素材的作文篇5
在2020年之初,这本是新年来临喜气洋洋之际,但一场疫情打破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高速关闭、机场停飞、火车取消、全体医护人员连夜返院。小区封闭、超市关门,街上无人。所有人在家为国家默默加油,对自已负责,就是对国家负责。确保自己不患病就是为国家出一份力。
请所有人记住:戴好口罩少出门,宅家就是献力量。在这种非常时期,人们要团结一心对抗疫情,保持清洁,在家锻练,少吃肉类,多吃蔬菜,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不聚集,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为国家献出一份力。
是时候工作了,工作路上、工作时戴好口罩,不聚集工作、开会。做好消毒,勤洗手。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要洗手,分散吃饭,饭店不宜吃,打包带走,回家慢慢吃!在家时,多通风,少出门,不和宠物互动,做好个人清洁和个人防护。
n95口罩,大家在各大超市、药店、购物平台疯抢。这不是人该有的样子,你抢了这么多医护人员怎么办?他们在一线和病毒撕杀,你抢走了他们的“护盾”,他们怎么自我保护?
在一线的工作者们,整天在医院里工作。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戴着穿着,至少6个小时,不吃不喝。甚至因为工作时长太长,他们只好当“婴儿医护员”,穿着纸尿裤工作。让我们为他们加油鼓力。
到时间该上课了!打开电视、电脑、手机、平板开始听课。因为疫情没法返校上课所以利用网络,线上教学,这是科技的力量,大大减少了返校的风险。
我们一定要为医护工作者们点赞,他们站在一线,抗击疫情,为他们加油!我们一定能胜利!加油吧!
长时间奋战抗疫一线,发扬军人不怕吃苦的硬骨头精神,因为长时间带口罩,脸上留下口罩深深的`勒痕。被口罩勒出醒目印痕,是她奋斗的勋章,是病人康复的希望,是中国人民抗击疫情胜利的象征。
忘我工作,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医护人员梅春丽是其中杰出代表。她们褪去青丝,只为更好救护;她们与病毒殊死搏斗,只为明天更加美好。胜利属于她们,属于武汉,属于中国。
1月30日开始,从早到晚,庞益兵在工地与停车点间往返百余次,免费接送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人,被誉为“火神山的摆渡人”。
以上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提供的7篇《关于疫情的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以疫情素材的作文篇6
今年的冬天是个特殊的冬天,新冠状肺炎的袭击让大家彼此多了些警惕和生分,邻里之间隔着口罩见面只是点头算是打招呼,几位大爷烟也不递了,也不在一起聊家常了,周围一切也显得异常安静。不知道几时才能迎来控制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拐点。
被疫情隔离的每一餐总是提早解决,爸妈早早地准备起晚饭,我陪着淘气的弟弟搭积木。“笃、笃笃……”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家里的安静,我起身开门的一刹那被一个“蒙面”的阿姨给惊到了,仔细辨认后确定这个戴口罩的正是楼下的女主人。咦,我和弟弟没有发出太响的声音,也没有蹦跳着玩,她怎么又找上门来了?要知道前段时间就是弟弟把玩具扔地上发出响声,这位阿姨跑上来把我们训了一顿,闹得有点不开心。所以最近爸妈每天发警告不许我们太吵影响楼下。正当我满脸惊呆的时候她慌忙地开口了:“小姑娘,我找你爸爸的。”爸爸听到声音系着围裙跑出来了,带着一脸的歉意问:“大姐,是不是又影响你了?”阿姨连忙摇头说:“没有没有,我家水龙头坏了,我也修不了,孩子他爸爸今天去社区做疫情防控的志愿者了……”没等阿姨说完,爸爸转身去拿了扳手,戴好口罩,解下围裙,我有意识地扯了下爸爸,但他完全不理会我,急冲冲出门了。走到半楼梯,爸爸喊过来说:“珠,生料带给我扔下来,忘记拿了。”拿起生料带交给爸爸的那会儿我迟疑了一下,爸爸呀,现在都得待在家不能乱跑,你干嘛呢?爸爸好像看穿我的心思说:“快点扔下来,我得快点修好,等下水流到楼下的住户去了。”我无奈地把生料带交给了爸爸,他转身匆匆忙忙地跑了下去……
当爸爸带着喷满水的身体回家时,我们已经摆上了饭菜,他换了身干爽的衣服坐下来吃饭。我疑惑不解地问:“爸爸,你看那阿姨前阵子因为弟弟吵闹她气势汹汹地训我们,今天你还去帮她家修水龙头……”没等我话说完,爸爸放下碗筷,严肃地说:“孩子,你这样不对哦,现在全国上下的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赴前线,楼下叔叔还去做志愿者呢……”
“笃、笃笃”又一记清脆的敲门声,我起身开门,只见楼下阿姨的身影,她转过头来用手指指门口走了。我低头一看,满满的一袋年糕和蔬菜,里面还放着一张纸条,写着:“谢谢朱师傅,今天真的非常感谢你,生活在充满温暖的楼道里感到很幸福。前阵子不好意思了,这是农村带来的,非常时期尽量不出门。”
猛然间我发现爸爸不仅修好了水龙头,而且把两家紧张的关系也给修复了,今天就是我们和他们家缓和关系的拐点,而且是在疫情严峻的时刻出现了。那么疫情的拐点何时才能出现呢?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了。
以疫情素材的作文篇7
甜,分两种:一种是表面的“甜”,一般指糖的甜;第二种是内心的“甜”,例如,受到了别人的帮助或是自己帮助了别人。我认为前者较为肤浅,而后者才是最应该享受的“甜”。
去年暑假的雨,来也匆匆,但“威力”却不小。雨最大时,路上的积水有二三十公分。
我和他在一起练球。小学的绿茵场虽然比初中的要好,但仍逃不过积水的悲惨命运。球场上的水虽不及脚的一半高,但它都藏在了草皮下面。每走一步,鞋就湿一次。球的速度也明显减慢,不管用多大劲球,永远只能滚动几米。
训练的时候,“战友们”一个接一个的滑倒。而我毫不在意,并没有吸取他们的教训,还对他们说:“看吧,这就是体重轻的下场,还是我的体重比较安全——底盘稳呀!”
这种骄傲一直持续到了踢比赛之前。我在踢比赛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号称“底盘第一稳”的我居然也摔了一跤?甚至还受了一个不小的伤。
那是一个任意球的机会,我负责主罚。那个球的位置,正好是在一个积水较多的地方,我并没有在意,一心只想着进球。有人也在提醒我“注意脚下的水!”但那时的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哪会听他们的话?
三秒之后,我痛苦地摔倒在了绿茵场上。脚踝扭曲了大约20度。那一刻,他和他们都围了上来,佛,扶我的扶我,喊教练的喊教练,正好也到了下课时间。几个顺路的人架着我回到家中,我体会到了友情的甜。
他和他们,是我的朋友,是我难舍难分的兄弟。那个雨天,我感受到了那一份甜。
以疫情素材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 创新素材作文7篇
★ 春节素材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