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生活中得到的见解记录下来,大家都要及时写好心得,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心里想法通过文字写下来的文字载体,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黄子韬读书心得体会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黄子韬读书心得体会篇1
周一的时候,梅老师就指定了10个人参加国学知识大赛,其中也包括我。比赛那天到了,我们全都学校电脑房里进行了考试。测试时我发现我有好多题目都不会做,但我还十分阿q,安慰自己,自己不会做的,别人肯定更不会做。可是当测试结果出来时,令我大跌眼镜:我居然只考了34分!这个结果我似乎根本没有预料到。亏我刚开始还笑人家只考了36分,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自己并没有比人家好多少。
这时我才开始后悔,当时比赛前为什么不多看看,为什么嫌麻烦就不看了呢!哎,现在考出了个这么丢人的成绩当初还……哎呀!看着同学们一个个的分数都比我高,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儿。再到排行榜上去一看,其他同学不是90分就是100分,最低的也有80 多分。像我这样——30分,真是比名落孙山还名落孙山。
看来,我真的得用功地看一看了,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就想得到回报,那是不可能的。老天爷是公平的,他不可能让懒的人不劳而获,只有那些勤奋的人才能拥有自己所想有的东西。就像这个国学大赛,只有多看,勤记,才能考出好的名次来。一切收获都得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来。
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同龄人中的强者,我们对于那些佼佼者来说,简直就是井底之蛙。也许,你在一个小领域内是鸡头,但是再扩大范围比一比我们也许就只是凤尾了。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去改正。不要只满足于现状,要充满斗志,时刻准备着,去拼搏一把。要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黄子韬读书心得体会篇2
寒假我读了《感恩父母》这本书,书中讲述的故事不尽相同,但都是一个主题——父母对孩子的爱。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流下感动的泪水,灵魂受到触动。不禁让人想起自己的亲身体会,我的两个妈妈同样让人感动。
20xx年12月12日,婆婆出车祸住院了。之前半月,我利用周六时间陪娘家妈去医院检查抓药,病情刚有好转。两个妈妈一起生病让我措手不及。令人焦灼的还有工作,此时月考刚结束,接下来的一个月就是紧张地期末复习。今年我刚刚从文科转教理科,重新备课很累工作本来很紧张,扔下工作不是我的风格。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婆婆有事的话我就失去了一个妈妈呀!哭过之后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理顺头绪,处理面前的事情。感谢同事们,安慰我,配合我调课,好让我照顾婆婆。我努力做到在校一心工作,在医院精心照顾病人。在这期间,我自己还在吃药,因为我只剩下八个血了。
令人感动的是我娘家妈妈,知道我婆婆住院后怕我受累,打电话让我安心照顾婆婆,并且在经济上帮助了我,这就是我的亲生母亲,在女儿犯难的时候,忘记自己的不舒服,在第一时间为女儿考虑。
令人感动的还有婆婆,她是烈士后代,坚强勇敢,凡是为别人着想。在我陪床期间尽量装得很轻松。同病室的陪床大叔大婶告诉我:“你妈一到深夜疼得自己默默地哭。”她怎能不疼呢?折了锁骨,五根肋骨,头部两个大包,留了很多血。她怕耽误儿子儿媳的工作,一直催促我们上班,让公公一人照顾就行了。车祸后第五天做的手术,糟糕的是婆婆年轻时做过手术不吃麻药,八个人按着做的手术,疼得把满口的牙咬得掉的掉,松的松。而这次手术要全麻,但是术后婆婆不是睡着的,而是嘴里哼哼着的,麻药劲儿过得很快。那得多疼啊,怎一个痛字了得。后来我追问她,全麻也不行吗,怎么一出手术室嘴里就哼哼?她说怕全麻傻了怎么办,你们就剩下一个傻妈了,多拖累人呐。多好的妈妈呀,多么伟大的妈妈呀。在那一刻,我的心深深的疼了一下,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婆心疼,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忍着割肉接骨的疼的',这就是母爱!我该怎样孝顺她才好?然而考验还在继续,婆婆术后第五天发烧(本来快出院回家养着了)。一半身子热,一半身子凉,连烧了五天,烦躁的她,疼痛的她在我面前忍着不发脾气,那是怎样的不舒服啊。烧退后,我像哄孩子一样哄她,哄她喝下熬了三个小时的骨头汤,吃下我笨拙但用心做的饭菜。我不能替这个妈妈受疼,就让我尽我所能孝顺她吧!
我为遇到这样的婆婆感到庆幸,婆婆,我爱你!我会和你儿子一起孝顺你和爸。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你的女儿碰到了这样的好人家。妈妈,婆婆说了,过几年,把你接过来住在一起,她还要和你遛弯呢。
让我们满怀爱意,感恩双方父母!
黄子韬读书心得体会篇3
暑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教育家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读过之后感慨万千,有遗憾,有庆幸。
怀揣梦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作为青年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一、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
从踏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父母、前辈、领导们的叮嘱就始终在耳畔萦绕,“如果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应当有一桶水”“学到老活到老”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生活中的琐事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学习的渴望也越来越淡,甚至每年都是在领导的督促下去完成读一两本书的“任务”。而现在的孩子从母亲肚子里就开始接受教育,幼儿园之前就已经学到很多知识,很多孩子三四岁会用电脑,五六岁能背下《弟子规》《三字经》。作为教师我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读了吴非老师的文字犹如醍醐灌顶。他说“优秀的老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吴非老师所谓的进修不仅仅是知识层面要不断学习,教师的道德素养更是需要不断提高。尤其他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一文中说,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的心境,应如海洋一样辽阔,这样我们教育出的学生才能大气,才能顶天立地。试想,我们经常为学生违纪扣一分而大发雷霆,为孩子考试马虎一题而恼羞成怒,这样我们教育者在孩子心里种下的除了灰暗还有什么?这种方式教育出的孩子走上社会又能有什么宏图大志?真正遇到坎坷挫折,又怎能坦然面对?读过此篇,我深为自己曾经的失言失态感到自责。“教师的心中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灵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是啊,老师是太阳,孩子是向日葵,我们阳光灿烂,孩子们才能绽开笑脸,老师的一颦一笑,无不在孩子的心里。所以,教师修身当如学知识,日日进修,时时反思,为我们能在孩子心中种下太阳而力竭不怠。当然,进修道德也要进修知识,对于劳动者来说,
专业素质是安身立命之本,作为教师,如果说我们无法带给学生更多专业的知识,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我们当珍惜手中的每一本书,那里是我们知识的海洋;我们当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听课的机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去学习;我们当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不能让时光虚度。
二、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吴非老师在《不要急》一章中说,“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好多事,都不要急”。他告诉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艺术,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回想自己,我感触颇深:刚进入小学时,我总是拿初中学生的标准来要求五年级的孩子,刚教一年级时,我又常常拿五年级孩子的标准来要求一年级的孩子,常因为孩子不能达到要求而生气,也因为孩子不能达到要求而代劳,为此常使自己心情浮躁、身体疲累。读读吴非老师的话,感觉自己确实比较愚蠢,因为我一直没有明白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我的用心、用力、甚至于用命的付出,不仅没能为孩子们带去更多收获,反而是剥夺了他们学习的权利。教育学家托马斯·阿奎纳说:“教学是教师试图借以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我们应该从老黄牛式的教师转变为智慧型的教师,让孩子懂得学习、学会独立。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更有效,对孩子漫长的一生才更有益。当然,教师的个人成长也是这样的道理,从这本书中我学习到,教师的个人成长应该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尤其是我们年轻的教师,常会把那些从外面听几节专家课上学来的花架子、空把式用在课堂上,就以为得到了真传。其实专家的课有很多看不到的东西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如隐含在教学细节中的备课思路,教师课堂风趣的语言等等,这些没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磨炼是很难达到的。所以,我们教师不能当演员,而是应当稳步提高自己的能力,让学生从心底喜欢我们的课,让他们从教学中学到方法,展示智慧,而不是单调的看一场演出。
三、心里着学生的心
读吴非老师这本书,还让我感受到他的心里装着学生的心。例如,“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一下”,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句话,而吴老师则会对孩子说:“如果你有时间,你愿意到我办公室来玩吗?”对于有的孩子总是上课时要求上厕所,吴老师倡议我们应当同情,不必讽刺挖苦,课间不足十分钟,孩子又想玩,又要排队等厕所实在可怜,甚至有的孩子平时都不敢多喝水。授课时讲到“离婚”一词,善意的吴老师想到班上有许多孩子是单亲,他会创意地说“其实离婚率上升也是社会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无一不发人深醒。我感慨吴老师是个有心人之余,也感叹自己的粗心,这些似乎我从来没有想过,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是为学生好,而实际上是孩子没有在我心里。是啊,假如我们都能像吴老师那样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教育,该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此外,从吴非老师的书中我还懂得了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有梦有理想,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材;对待学生,我们应当博爱,在每一名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对待教育事业,每位教师应当对自己的职业负责,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
生而有涯,知识无限。能在精力充沛的有限时间内好好工作、读书,真的是非常幸福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把教师做成传播幸福的职业,让我们共享生命与职业的欢欣和幸福!
黄子韬读书心得体会篇4
文化传统的更新与重建,是民族文化血脉的沟通,如同给心脏病患者做搭桥手术,那是要慎之又慎的。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化圈之一的文明古国,其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有目共睹,但中国的近代文明却落在了西方的后面,现代性赖以生存的科技革命,中国没有发生。原因何在?这道据说是“李约瑟难题”,本书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国学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清末民初,20世纪头一二十年,东西方文化冲突剧烈,传统和现代的整合漫无头绪,当时第一流的知识人士如章太炎如梁启超如胡适之,遂倡国学以激发种性的文化自觉。
回观整个20世纪,如果有国学大师的话,章太炎先生独当之无愧。
王国维以51岁的盛年自杀于颐和园鱼藻轩,80年后的今天仍是中国现代学术的未解之谜:作者缕析斯人精神世界的十重矛盾,试图为其结局追寻种子熏习的宿因。
国学精髓,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精神食粮。从中我们能看到一定的历史背景,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先辈有怎样坚强的心志。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性的力量与唯美。
就《像聊斋志异》,它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有趣的故事,我们不能拿它当成无聊烦闷时解忧的料资。它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认真研读,国学给我们的会是洞天的澈明!
黄子韬读书心得体会篇5
教师个人读书摘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根据学校交代的工作。我利用将近一个月的寒假时间来给自己冲电,我看了一些关于《新教育》、《新课程标准》和《给教师的建议》等书籍,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它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到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真让我获益匪浅。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读那些教育专著,从而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
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
许多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认为自己对所教内容已烂熟于心,没必要再认真努力地学什么新东西。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一、因为知识越丰富,讲起课来就越内容生动有趣、海阔天空,而学生的思维就是适应生动有趣、海阔天空的;二、是知识是需要时时更新的,老的东西总会被淘汰的;三、就是教师在不断学习中亲身体验学习过程能更加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制定学习计划,实施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做出符合实际的对策。总之教师永远没有理由停止学习或放松学习,而学习就正是在不断的阅读中实现。
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所以让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来热爱读书吧!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读书,读教育名家的书,吸纳各家思想之所长,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黄子韬读书心得体会篇6
初看《和教师的谈话》这本书,觉得它很枯燥,没兴趣没什么耐心去看。但是为了写读书笔记,于是耐着性子认真地看了一遍,没想到还有些收获和启发。
作者首先回想了“教师”这个词,毫无疑问,在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当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诸多学者对此作过精辟的的论述,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作者还认为,教育工作的缺点之一,就在于教师虽然不否认自己有着教育学生的任务,但是常常把它们看成次要的任务。作者的观点我大多赞同,比如以下三方面:
一、作者只是认为教育工作没有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我认为教师有是正常人,也是凡胎肉体,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去。
二、我个人认为教师就是应当在教学时间内上好自己的课,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不是一天到晚忙着干这个想着干那个,因为论文以及其他活动影响自己,特别是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我觉得每个教师都渴望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而不是一味培养自己比较眷顾、看重的人,如果长久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取心。
那么,到底教什么?如何教?教师在学生面前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如何去爱学生?如何用正确的爱去教育学生?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为恐惧不敢跟父母倾诉苦恼,日积月累,孩子们缺乏诚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觉得,教书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孩子终身发展来说,总是有益的。而通过多途径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事情了。
黄子韬读书心得体会篇7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从小酷爱读书,阅卷无数;她把读书作为自己亲密的伙伴,形影不离。然而,经历了北京明阳拓展公司的拓展培训后,她感慨的说:“我觉得拓展是一本励志的书。”她是北京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策划经理,明阳的好学员李丽。
记者:你好,李丽。你看起来真的是一个书卷气十足的女孩儿,很难将你与拓展联系在一起。你是怎么接触到拓展训练的呢?
李丽:你好。其实,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就是做一个优秀的策划人。因此,我大学选专业选的是广告学,一直也将自己沉浸在书海中,毕业后顺利的找到了一份薪水还不错的策划工作。我接触拓展是在半年前。那个时候,公司领导对我的各项表现都非常满意,他们准备给我升职,然而,我的性格比较孱弱,这个让他们比较担心,他们希望我可以变得雷厉风行,独当一面.正巧那时候公司中、高层组织了拓展训练,领导就让我作为准中层参与了此次拓展训练。
记者:机会永远是留给用心的人,你拿到这次拓展训练也是你努力的结果。你最初听说要去参加拓展训练的反映是什么?
李丽: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隐约意识到,那是公司对我的期望和培养。然而,在高兴的同时,我又有些忧虑。我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这会让领导们失望。但是最终权衡后,我还是勇敢的去参加拓展训练了。
记者:你参加的拓展训练的内容有哪些呢?你觉得其中的哪个训练内容对你的帮助最大呢?
李丽:当时我们训练了1天,主要有“信任被摔”、“钻电网”还有“空中断桥”。我最难忘的是“空中断桥”。这项拓展内容很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和胆识。当时我们公司有几个领导完成的很顺利,到我时我压力很大。心里想着这些领导年龄比我大、在公司的级别也比我高,我很担心自己会完不成任务。第一次训练时,我到了空中就蒙了。但是明阳的老师还是给了我第二次机会,他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拓展的要旨 ,他还说:‘只要勇敢尝试,总会成功的’。我就在明阳的鼓励下和各位领导的期许中通过了挑战。现在性格也改变了不少,后来也升职了。说实话,拓展训练对我的帮助很大。
记者:看来,拓展这本书教会了你勇敢、教会了你战胜困难。希望你能好好珍藏这本书,将这本书的要旨永远铭记!
李丽:谢谢。我一定会!
黄子韬读书心得体会篇8
地球给了我们生存的家园,母亲给了我们生命,老师给了我们知识,而各种各样的书籍给了我们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喜爱看书,尤其是关于科学方面的书。今年暑假,我看完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内容丰富,有遥远的外太空、奇特的植物、有趣的动物和发达的科技。
在看宇宙篇时,我明白了地球、金星、木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阳的九大行星,这九大行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围着太阳转的。在宇宙中有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当然还有我们人类发射上太空的卫星和载人太空飞船。如果有一天我也能登上宇宙飞船在天空遨游,那该多好呀!
在看植物篇时,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奇怪植物,有被风一吹树上的果子就会发出哈哈大笑声的哈哈树。我还从书上看到了一种花,别看它长得漂亮,却带着电,可大家不用担心,虽然它带着电,但不会伤害到人,因为它带的电很少。还有一种草,吃了会感到酒香四溢,还会觉得有点晕,这是因为草里有酒精。还有一种草,只要有一只虫子爬到它的草叶上,那片草叶就会合并起来,那只小虫子就被这种草吃掉,成为美餐,忘了告诉你们这种草叫捕蝇草。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一种荷花,风儿吹过它的干花膜,就会发出一种清脆的声音,像吹笛子一样,难怪人们叫它水笛荷呢。多么有趣的植物世界啊!
在看有趣的动物篇时,我知道了狮子是群体生活的动物,一个群体里只有一只成年雄狮。我还知道斑马身上的颜色是为了不被天敌发现。还有变色龙喜欢晒太阳是为了调整体温,并吸收维生素d。
在看科技篇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许多科学家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好。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照亮了我们的生活,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方便了我们的交通……我希望我们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是我的导航灯,指引我方向,它是我的钥匙,打开我智慧的大门。
黄子韬读书心得体会模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