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好教学反思,老师们需要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才能得到进步,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反思的一种应用文种,下面是会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闹新年教学反思6篇,感谢您的参阅。
闹新年教学反思篇1
?过新年》这首歌曲表达了儿童过新年时的愉快心情。歌词通俗易懂,歌曲中模仿锣鼓点的衬词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歌曲为羽调式,民族风格浓郁。歌曲中旋律节奏重复的因素很多,但多为变化的重复。最后歌曲在上行到最高音处结束,显得欢快热烈,意犹未尽。
本节课以“过新年”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情境导入、学唱歌曲、参与体验、等几方面,突出对歌曲《过新年》的学习。教学中通过听一听、奏一奏、唱一唱、演一演来感受歌曲热闹、喜庆的气氛。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合着《过新年》伴奏音乐拍手来感受喜庆的新年气氛,再让学生说说过新年的活动,带他们在音乐中欣赏新年的各种活动,激发他们过新年的愿望,使学生很快进入到过新年的情境里。
接着,通过送对联、认识打击乐器“鼓”“镲”,做节奏游戏等方式学习歌曲节奏以及解决难点。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模仿--敲打—合作的音乐实践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掌握锣、镲的音色及敲打方法。试教时,我采用的是分组来演奏,后来是采用了同事推荐的每个人同时演奏两种乐器。上课中,发觉到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第六乐句八分音符中,两手不能快速配合演奏,而且学生之间也缺少了一种体验合作的乐趣。
演唱环节还是比较顺利的,每次演唱,都能到的对声音的要求,比如坐姿、表情、眉毛要抬起来,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调整好自己的演唱准备。特别是在提问“怎么唱,我们的歌声会更动听?”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非常地精彩,两个女孩子都提醒到了演唱的基本姿势,还有带着喜悦的心情,后来通过个别乐句力度的不同,我们又完整地演唱了歌曲,歌声就更动听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乐器的伴奏,为了达到好点的效果,我特意请学生给演奏代表试演一下,后来的表演就特别成功了。
为了是过新年的气氛更加浓烈,我还设计了过新年中很具代表的形式:扭秧歌。利用孩子都有的道具“红领巾”当作红绸,来表演红绸秧歌。学生们在欣赏了我表演后,各个都跃跃欲试了,我们一起练习了三组动作,还有代表性的十字步。不过,由于教室位置比较小,学生的动作还不能得到更好的自由发挥,经常会碰到隔壁的同学,有点小遗憾。
在课的最后环节,我加上知识的拓展:回家查找资料,国外是怎样过新年的?
虽然整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关注点基本聚焦在前面的学生而对后面的孩子关注度不够;演唱中,对第六乐句音准的连唱一带而过,可以请学生说说;在课堂中的提问,缺少教师的追问;在演奏乐器时,可以更放开来些,让孩子自己体验,不要一直老师讲学生做,显得有些死板;演奏中,虽然我事先要求轻轻地拍击,但个别学生还不能做到“轻巧地演奏”,好几个孩子会很用力地拍击,影响了演奏效果。
闹新年教学反思篇2
?过新年》是二年级孩子们在本学期学习的最后一首歌。上节课学生们领略了很多国家是怎样过新年的,这节课我会带着我的孩子们过一个真正的“中国年”。
这是一首节奏欢快,旋律流畅,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结合着中国过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我设计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在本课教学完成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并且对这一课有了新的想法。
在导入环节,我先向让孩子们听听鞭炮的声音,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声音,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孩子们说:“是鞭炮的声音,结婚的、开业的、春节”,“是呀,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外国人是怎样过圣诞节的,近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中国人是怎样过新年的。你们在过年时候最喜欢做什么啊?小手一个一个的举起来,都想来说一说,有人说,我最喜欢放烟花、放鞭炮;也有的说,我最喜欢到游乐园玩,还有的说,去拜年;最后有人看见书上的小朋友了,就说敲锣打鼓……“是呀,过年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咱们一起来学习歌曲《过新年》,迎接新年的到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初听歌曲《过新年》,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在复听时,我示意大家为歌曲来伴奏,用手敲拍桌面,模仿敲鼓面的动作,等我示范后,孩子们听着音乐敲击“鼓”面,兴趣就更高了,教室里呈现出了过年的气氛。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立了三个教学目标,首先在情感上:通过歌曲《过新年》的学习,充分感受歌曲中表现过新年的热烈喜庆气氛,并通过东北舞秧歌步的学习表现过年时的愉快心情。其次,在知识上:学习歌曲《过新年》,认识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与镲,并熟练掌握《过新年》的节奏,完整演唱歌曲。最后,能力上:在学习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创编节奏的能力,并且将学会的节奏运用到其他歌曲中。这三个教学目标完成的教好,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热闹欢快的场面和热烈喜庆的气氛,并且熟练的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认识了民族乐器鼓和镲还有鼓。在学习歌曲的环节中,我步步深入,循序渐进,让孩子从听辨鼓和镲的声音开始,认识了鼓与镲,之后用小鼓和小镲一起配合,学会了歌曲当中的基本节奏“咚咚咚咚锵”,这样一来为学习歌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孩子们从节奏的认识,逐步熟悉了歌曲的歌词,然后很自然的就将歌词加入到歌曲的旋律当中了,所以歌曲学习的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和自然。孩子歌唱的声音我在教学中不断的强调,以小儿歌的形式,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好听的,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正确演唱歌曲。
本课设计符合学生好胜、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综合性音乐活动,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取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之处是创编歌词这一环节,需要老师用艺术性的语言更深的拓宽孩子们的创编思路。
闹新年教学反思篇3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这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的。作为儿童天生就有创造的潜能,而音乐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激活或唤醒儿童的创造潜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动机,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使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美丽动人的音符世界中,创造性地体验、感受与表现。
在一年级第六单元《迎新春》的第一课《过新年》中,我采取了让孩子们来创编。由于这首歌曲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歌曲,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孩子们演唱歌曲旋律、演唱歌词、唱英语歌词以外,还加入了让孩子们创编歌词这一项。刚开始说让孩子们创编歌词的时候,由于孩子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内容,大部分孩子都睁大了眼睛,傻傻的看着我,这时候我很自然的把我创编的歌词演唱出来“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我们新年好!我们滑冰,我们滑雪,祝福大家新年好!”孩子们顿时茅塞顿开,争先恐后的举起了小手。在我的启发下,别说孩子们还真的演唱出了精彩的歌词。“我们放炮,我们打鼓‘祝福大家新年好!”“我吃饺子,我吃汤圆,祝福大家新年好!”我贴对联,我贴窗花,祝福大家新年好!”??孩子们创编的歌词这所谓是五花八门,在这里我看到了孩子们在逐步的长大。
“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学孩子们的主体性,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中积极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从而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及智能的开发,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闹新年教学反思篇4
?过新年》是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xx版)一年级上册第八课。《新年好》是一首英国儿歌,3/4拍子,f大调,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曲调优美、流畅,表现了人们在新年来临时欢欣鼓舞,互相祝福的心情。这首歌的歌词表达的感情诚挚、亲切,通俗易懂,旋律简单、质朴。
在教这首歌前,我先让学生了解了国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习俗。通过欣赏两首不同题材的《平安夜》把学生带入由音乐创设的情景,让孩子尝试国外过新年体验。学生们听了我的介绍,都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学唱《新年好》时,心情都很愉快。很快就掌握了这首歌,于是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了比赛,听听哪个小组唱得最有感情,并及时表扬和鼓励。
一年级小学生刚上小学,正处于转折阶段,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的特点,发挥其、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小乐器来为歌曲伴奏,也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浓厚了,掌握节拍的韵律感也容易了,学生们各个小组的配合也默契了。学生在运用打击乐器的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参与,并能将节奏顺利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来。当然教师在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过程中,要及时的引导,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带动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感受不同节拍的韵律感,乐器演奏时拍击出不同节拍的强弱规律,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没有一节课是完美无暇的,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同也造就了课程的设计不同,我认为我的这节课还可以用艺术性的语言更深的拓宽孩子们的创编思路,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努力,集思广益,为孩子们带来更加精彩的音乐课堂!
闹新年教学反思篇5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过新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收集相关资料,主动参与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观念,训练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升华感情。
新年,作为中国人一个盛大的节日,其背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依托。让孩子感受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体会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新气象和美好祝福,只是最浅层的目标。让孩子了解元旦和春节的一些习俗,了解过新年各地各国不同的习俗及其变化,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让孩子因知而爱,爱上这个节日,爱上这些习俗,爱上家乡和祖国,发自内心的去喜欢,才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
上课伊始,我利用孩子们对之前《冬爷爷在哪里》的喜欢,告诉孩子们冬爷爷带来了礼物,欢快的歌曲《恭喜恭喜》,喜气的春联、年画、灯笼、鞭炮等,提高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然后,引导孩子这些礼物都是用来做什么的,什么时候最常见,从而引出本课主题《过新年》。
首先,让孩子明确中国新年有两个,元旦和春节,并对其时间有所了解,然后,再让孩子来讲讲从父辈、祖辈听来的关于年的传说、故事,为加深其印象,播放动画《除夕和年的故事》,再让孩子从中了解年打败夕所依仗的三个秘诀,并由此引出过年时的习俗——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渐渐,由点及面,引导孩子说出更多过年时的习俗。以吃、玩、活动等一一细讲,再由家乡习俗到各地习俗,再到世界习俗,用图片、影像等让孩子有直观的了解。最后,让孩子在《新年好》的声声传唱中,细品新年的快乐!
第二课时,将情境设定为班级举行新年庆祝会,你有什么好建议,让学生思考、动手,同时也巩固上节课的知识。然后,在此情境下,让孩子了解祝福的意义,动手制作贺卡,送出关爱,共享新年快乐。
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进行,孩子们也学到很多,记住很多。就教学环节设计而言,我觉得第二课时可以再充实一些,而学生表现很不错,只是贺卡上的拼音和字,让我在开心之余有些犯愁,看来语文基础还需要加强些。
闹新年教学反思篇6
本课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结合新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教学大纲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游戏、比赛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把快乐教学引入课堂之中,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新年》是小学音乐三册上的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四二拍,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二班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模仿、比赛、争第一,但他们注意力容易转移,所以在课上我以趣味性的游戏和灵活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调动、保持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之想学、愿学、爱学、乐学。
在课上我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好的情绪中去探索、去学习、去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闹新年教学反思6篇相关文章:
★ 开学教学反思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