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心得体会其实是能够让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的,大家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下面是会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冬残奥会心得体会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1
9日进行的残奥越野滑雪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中国选手郑鹏和毛忠武获得冠亚军。而在紧接着进行的残奥越野滑雪女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杨洪琼夺冠。短短二十分钟,中国代表团连夺两金,郑鹏和杨洪琼也双双成为冬残奥“双冠王”。
至此,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金牌数达到10枚,此外还有9枚银牌和12枚铜牌入账。从平昌冬残奥会取得历史首金,到如今领跑奖牌榜,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亮眼表现,正是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中国轮椅冰壶队今天接连以7比5战胜斯洛伐克队、7比4战胜挪威队,取得循环赛六连胜,目前战绩6胜2负,与瑞典队并列第一。中国残奥冰球队今天在与捷克队进行的决赛资格赛上,以4比3战胜对手,进入11日的半决赛。
在此前进行的残奥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郑鹏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金牌。杨洪琼则在3月5日进行的残奥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获得金牌。他们今天再度获得的金牌是中国队在本届比赛获得的第9金和第10金,也是他们在北京冬残奥会上摘得的第二枚金牌。
今天是北京冬残奥会的第五个比赛日,本届冬残奥会至此进入后半程。今天在残奥越野滑雪项目上产生六枚金牌,六个项目均要经过资格赛、半决赛和决赛才能最后产生金牌。
郑鹏在资格赛和半决赛中均以第一的成绩出线,在决赛中,他以2分42秒4的成绩再度名列第一。进入决赛的六位选手中,有四位是中国选手,毛忠武以2分44秒9名列第二,另外两位中国选手刘子旭和王涛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
郑鹏今年29岁,2011年在一家汽修厂当学徒的他被升降机砸伤双腿造成残疾。生活突遭变故,他却没被打倒,在体育的道路上郑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两年后,郑鹏在家乡残联的推荐下报考北京一所残疾人体校并被录取,从此接触滑雪运动。刚刚开始训练时曾经遭遇许多困难,郑鹏咬牙坚持了下来。
2018年,他代表中国参加了平昌冬残奥会,最终在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在长期备战冬残奥会的过程中,郑鹏有过艰难时期。他说:“还是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心态的调整对我帮助很大。”
接下来,郑鹏还将参加北京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男子中距离(坐姿)比赛。
2023年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2
因为人各有各的命运,所以,世界上有了“残疾”两个字。
说残奥会是竞技舞台,也是不可否认,但我认为更大的一部分是他们敢于在这舞台上展示自己,向全世界的人诉说自己虽然有身体上的残缺,但是他们自己心中的理想还是火热的,还是不可摧毁的。
独腿女孩与“芭蕾王子”的双人舞震荡了千万观众的心,演绎了残疾人对理想的追求,对完整生命的追求,完美地阐释了生命存在的价值。
博尔特以手捶胸轻松飘越百米世界纪录,菲尔普斯的水中8金与7项世界新纪录,使得人类在陆上在水中都将生命的极限推开了很远。
残缺的身体不等于残缺的人生。一张张刚毅的脸,一个个奋力拼搏的身影为我们抒写了人类最华美的篇章。残奥会的运动健儿就这样用顽强的意志,用不懈的努力为自己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残缺不是耻辱,残缺铸就了另一种美,美在坦然面对残疾的噩梦上,美在执著追求生活的意义上,美在坚强对抗巨大的困难上……那是意志,浇筑在身体上的一种炫目的光辉。身为健全人,我们给予他们的不是漠视,更不能是轻视,只要人活得有尊严有价值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残疾人。
让我们关注残奥,关注生命,关注完美。
2023年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3
试问,你可否见过没有双腿的人努力骑行?可否见过没有双臂的人在水中潜行?可否见过失去光明的人在赛场上努力奔跑?这些我们想都没想过的事情,有人却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你想,就有可能。
在第16届夏季残疾人奥运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身残”却“志坚”,向我们完美地诠释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自信友爱的内涵。而他们所展现的精神与品质,正是当代青年需汲取和学习的。
自强不息奠定人生之基。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可见,聋哑人邰丽华用精美的表演向我们展示了《千手观音》等震撼人心的作品;君可见,身患渐冻症的霍金用不屈的意志完成《时间简史》等一系列壮举;君可见,贝多芬凭借对音乐的热爱完成《月光曲》等伟大作品。这些事例无一不告诉我们:只要你想,便可成功。
顽强拼搏铸就人生辉煌。诗人冰心曾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看到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当初的它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浸透了奋斗的泪泉。”诚然,任何人成名前都要经过一系列的蜕变。量变才可引起质变,你顽强拼搏的过程就是你在积累经验的过程,终有一日,你所受过的伤,走过的荆棘,都将开出最绚烂的花。哪有什么一夜成名,有的不过是跳水精灵全红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与努力;有的不过是演员张译从小角色做起,细心打磨每一个人物的认真态度;有的不过是我们十二年来寒窗苦读积攒下的汗水与泪水。要想人前富贵,必得人后受罪。而我们越拼搏,越幸运,终会成功圆梦。
反观当代青年,有的沉迷追星打榜无法自拔;有的佛系人生不拼不搏。这是多么的令人可悲啊!青春不只是秀美的发辫和花色的衣裙,更应该是你为追逐梦想而留下的美丽倩影,如此方能彰显青春之姿,才能做到青春不悔,才能增强我辈之力量,铸就中华之昌盛。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于春风里,更应继承和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像残奥会运动员一样,不畏艰险,勇于挑战自我,敢拼敢搏,如此,便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终将成功!
2023年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4
3月4日,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鸟巢化作银色的星海、满场都是红彤彤的雪容融、紫色“雪花”在夜空唯美绽放……在五彩斑斓的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冬残奥健儿成为闪耀的主角。残健融合的舞者们用生命之光为盲童们照亮梦想、观众为盲人火炬手李端加油鼓劲……温暖感人的一幕幕,每秒都是“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闭幕,北京冬残奥会向各国冬残奥健儿张开欢迎的臂膀。北京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设置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等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当“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与扶残助残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遇,中国有信心、更有能力举办一届非凡、精彩、卓越的冬残奥会。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表示,“2008年,中国把夏季残奥会举办水平提升到新高度;14年后的今天,我相信中国将再一次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北京用行动兑现了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我期待另一场精彩盛会。”
北京冬残奥会不仅将见证赛事激情,更将带来一场“精神洗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冬残奥健儿来说,暴风雨中折翼让逐梦之路布满荆棘,只有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才能搏击高空、自由翱翔。正是有了“当别人还没有起步的时候,我们已经全力出发”的决心和坚持,自小失去双臂的滑雪运动员孙鸿胜克服恐高从暴雪皑皑的高山飞速滑下;下肢瘫痪的轮椅冰壶运动员陈建新忍受常年低温训练拿下中国冬残奥史上“首金”;右小腿残缺的单板滑雪运动员孙奇以“向前冲就完了”的劲头在国际赛事中多次夺冠;巴西越野滑雪运动员阿莉妮在不会下雪的国度日复一日坚持旱地滑雪训练;荷兰高山滑雪运动员芭芭拉·范·卑尔根因为热爱开启她的第4次残奥会之旅……这样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励志故事不胜枚举,他们将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再次展现不断飞跃、超越自我、奋力拼搏、激励世界的精神风貌,让奥林匹克精神在这个被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世界更显熠熠生辉。北京冬残奥会也必将增进人们对残疾人的了解与尊重,助力建设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
让热情融化冰雪,充满人文关怀的北京冬残奥会将写下更多爱的故事。针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特殊需求,北京冬残奥会增设各种无障碍设施,提供格外周到暖心的服务——增设自主无障碍健康申报验核机、提供服务乘坐轮椅乘客的“福祉车”、场馆看台最好的位置留置给轮椅使用者,更衣室、卫生间、无障碍客房全坡化全圆角全低位……点滴细节之间,尽显中国温度。在冬残奥村,热情洋溢的志愿者温暖续航,继续厚植“天下一家亲”的深厚情感。“我们很幸运能体验到这样令人惊叹的冬残奥村及场馆”“这里很好,是我们见过最好的冬残奥村,就像到家了一样”“非常高兴在这里受到了温暖的接待”……连日来,入住北京冬残奥村的多国运动员组团开启“夸夸”模式,盛赞北京冬残奥会的周到细致服务。
接棒“人人都爱”的冰墩墩,雪容融“上岗”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友新朋。相信这只象征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的红色中国灯笼将照亮世界,为人们带来更多奋进的勇气和力量。这场“一起向未来”的温情盛会,将为深受疫情困扰的世界增添一抹盎然春色,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3年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5
北京奥运会落幕两周之后,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又再度沸腾——北京残奥会盛装开幕。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延续,是对生命自强不息的盛赞。满腔的热情迎接奥运会及残奥会的胜利召开,真正体现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
残奥运动员都是身残志坚,但最终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残奥期间,每一场比赛都动人心弦,每一场比赛都令人感动,比赛中,失去双臂的中国选手何军权,靠着两条腿,靠顽强拼搏的精神,在4×50米自由泳接力中得到了冠军。还有南非选手杜托伊特,她曾经是个四肢健全的游泳健将,但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左小腿。北京奥运会中,她在女子马拉松游泳游出16名。但无论她去的怎么样的成绩,她能站在两个奥运的舞台上,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充分体现,是一个传奇。
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无不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该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感受到世界的奥妙和神奇。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如何面对生命征途中的困难与挫折,并思考作为健全人该如何珍惜和感受生命。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让我们向这些残缺的天使们致敬,向伟大的运动精神致敬!
2023年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6
东京残奥会即将于24日开幕,中国代表团分批陆续抵达东京。251名中国残奥健儿将在残奥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他们不为打败对手而来,而是为超越自我而来。
超越自我需要梦想来点燃。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的舞台,有人的梦想是夺冠,有人的梦想是破纪录,而有人的梦想只是站在赛场上。54岁的轮椅乒乓球运动员张岩已是第五次参加残奥会,曾夺得过两枚金牌。尽管巅峰状态已过,但他没有放弃,这五年他更加努力,为的就是能再次站在残奥会的舞台上。失去双臂的游泳运动员王金刚,在伦敦残奥会和里约残奥会上获得两枚铜牌,这一次,他渴望新的突破。
超越自我需要有拼搏精神。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只有顽强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许多残疾人运动员说,他们拼搏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登上领奖台,更是为了战胜自己、超越自我。大部分残奥运动员都经历过人生的低谷,是体育为他们插上了翅膀,让他们找到了方向,只有不断地拼搏,才能将这双翅膀锻造得更加强壮。
超越自我需要有坚持的韧性。参加东京残奥会的中国选手中,年龄的56岁,有些运动员已经为此坚持了20多年。张岩从2000年开始进行轮椅乒乓球的正规训练,21年来他从未松懈,转动轮椅的左手上布满老茧,而这些老茧也是换了一层又一层。张岩说,年轻的时候就是一门心思冲击金牌,现在是享受比赛,享受乒乓球给他带来的自信和快乐。
超越自我需要热爱来加持。生命因热爱而精彩,许多残疾人因为爱上了一项运动而改变命运。短跑运动员李露从小热爱跑步,尽管缺了一侧小臂,但与同龄人相比,她依然跑得很快。小学六年级时,当地残联找到她,让她成为一名运动员。从此,奔跑为李露插上了翅膀,她不断突破自我,获得亚洲冠军、世界冠军,终于在2016年夺得残奥会金牌。这一次,她向卫冕发起冲击。李露说,她热爱跑步,是奔跑让她这个农村小姑娘走向了世界舞台。
2023年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7
冬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习。
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近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2023年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篇8
相对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虽是一样的气势恢宏,一样的精彩绝伦,一样的和谐融合,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还多了些感动,多了些关爱,多了些坚韧。
太阳鸟遨游天空,虽然有些人无法看见光亮,但却能与所有人一起感受到温暖。无论你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有着同一个梦想。有梦就有希望,于是,我们和梦一起飞翔。
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无数残疾人的事迹让我们感动和敬佩。他们虽然没有了一只手,但也能独臂擎天,即使双手皆无,但也能用智慧开启美好的生活。他们虽然没有了一只脚,但也能稳站如金鸡独立,即使双脚皆无,但也能逍遥于人生的征程。他们虽然没有了一只眼睛,但也能一目了然,即使双眼失明,但也能心装大千世界。
身残不可怕,拼搏最重要。伴着数届残奥会一路走来,我们也从一个侧面看到了残疾人健全乐观的心态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当我们的眼光追逐着他们在竞技场上生龙活虎的身影,当他们于赛场上每一次举手投足的精彩带给我们由衷的赞叹,此刻,他们就是勇气和梦想的化身。
北京2008年残奥会,他们来了,带着微笑,带着信心。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勇气和信念鼓励着所有的残疾人。4000多名参赛健儿相聚一堂,这不仅是包括中国8000多万残疾人在内的世界6亿多残疾人最开心难忘的时刻,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人民最开心难忘的时刻。激情点燃,梦想放飞,关爱升华。通过残奥会这个大舞台,让我们看到了残疾人的若干不易,同时也提醒我们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帮助。
开幕式后,参赛残疾健儿们给我们带来精彩纷呈的比赛,所以,别忘了给他们加油喝彩。但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缘故,我们的加油喝彩等语言和行为表达方式也应有所不同,需要我们按照残奥会对观众的特殊要求而行。做好这些,也是对他们关心关爱的体现。
北京残奥会圣火一路走来。中华文明路线,让残疾人和我们看到了祖辈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时代风采路线,让残疾人和我们看到了自己双手创造的财富和进步。当采自太阳的残奥圣火,在开幕式上点燃“鸟巢”主火炬的那一刻,残疾人朋友的心里更亮敞了,我们的心里更亮敞了,北京更亮敞了,世界也更亮敞了。
“精神寓于运动”,这是残奥运动的精神。“超越·融合·共享”,这是北京残奥会的理念。开幕式将这些精神和理念,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各国各地区的参赛体育健儿能有好的成绩和收获。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2023年冬残奥会心得体会模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