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老师读后感5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的撰写是对阅读体验的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吸收知识,读后感不仅是对阅读的反馈,更是对内心感受的真实呈现,下面是会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李镇西老师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李镇西老师读后感5篇

李镇西老师读后感篇1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老师25年教学的精华集萃。它包含了一个教师,或者说一个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对本质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良好把握。只要你怀抱一颗对的虔诚之心真正地进入到具体的情境中,你就可能会受到感染,并于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学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能力。李老师在实践中所提供的,就是师生逐渐建立彼此信任关系,并共同成长的经历。

李老师说,如果一个班级,没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没有发生让人头疼的事情,才真正让他头疼。我理解这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对教师而言,如果学生没有任何过失,教师的能力便不能够增长。二层是对学生而言,没有犯过错误的学生,亦得不到真正的成长。到今天,中安全问题早就压倒了一切,这一点导致了强调对学生严加控制,使之按照老师的要求顺利成长,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被取消了。我们一直没有看到错误的正面意义,更不愿意给学生设置相关的情景来让学生自己选择,结果是学生逐渐丧失了思考力以及真正的行动能力。一旦学生犯了错误,总视为坏事并采取严厉的手段加以惩罚,而没有把错误当成学生成长的契机。在这一点上,李老师培养“优秀生”、改造“后进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如何让学生接受而不伤害到当事人,有着丰富的技巧,而这些技巧的核心依然是尊重。在李老师看来,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民主,民主的核心则是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我和许多同仁一样,常常拖着疲惫的身子忙得焦头烂额。而李老师和学生在一块却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是一种享受。不但如此,他还经常在体锻课上和学生一块儿跳绳,打羽毛球,真是其乐融融。或许与许多人相比,李老师是一个真正地享受的人。之所以能够享受,跟他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分不开,更与他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研究意识分不开。作为一个研究型教师,李老师对中的许许多多别人容易忽略的细节有些超乎常人的敏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双巧手,才与学生合奏出了最美的交响乐。我在工作中好好向李老师学习,彻底改变观念,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李镇西老师读后感篇2

看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深有感触的,书中的案例十分吸引人,每个字都洋溢着李镇西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

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也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同事说的那样,你不要指望学生会和你同步,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他们只但是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样懂事吗你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李老师在第四章总结出:把失误变成财富。有时,我们老师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等等。

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就应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有一段时间,因为经常有学生不带信息技术书,我就很恼火,常发脾气,结果效果却不好,并且我已经明显感到学生有抵触情绪了,那怎样办突然之间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好像老师与学生之间除了批评就什么也没有了。

如何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作为上副课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思考给我的冲击力很大,长期以来我总是因为学生表现得不好而批评他们,却很少表扬他们,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他们表现不好的一方面了。

我对学生的工作不能只盯在学生做得不好的方面,而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同时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协助我一齐解决问题。我努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总之,“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期望所有的老师象李镇西老师学习,学习他那种对学生的态度,学习他先进的理念,学习他那种对自己永不满意的学习态度。

李镇西老师读后感篇3

在哈尔滨培训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着的《李镇西校长和他的同事们》一书。书中的内容犹如阵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让人感动,荡涤心灵。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同事们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武侯中学老师的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

他们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读着书,我时常会被李老师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不禁为之赞叹,折服。书中的许多理念、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本书为所有的工作者点燃了一盏明灯,也为大家能走出“误区”,真正实施素质树立了信心。

翻开序言,里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忍不住摘抄下来留作自勉:“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原来所谓“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做最好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直到我生涯的终点。看到这里我算明白了,李老师笔下“最好的教师”就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督促自己进步的教师。

看着书反思现在的自己,我算是“最好的教师”吗?当然不是,我想,这个“最好的教师”应该是我的一个目标,一个不断催促自己进步的目标。为了进步,我学着反思自己,并尽可能地记下每一次的反思。这样做,除了为了完成任务,更主要的是想给自己留下点什么,一个反思,算是一个脚印吧,一篇篇的反思,记录下我生活、教学的每一个心路历程。“做最好的教师”,在读完了《李镇西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序后,我记住了这句话。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每个班中都会有同学上课总是不太专心的,只要稍微表现得较好时,我们教师立即表扬他,还请他当小老师,得到教师一次又一次的信任,都会逐渐改变孩子的。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无悔!

李镇西老师读后感篇4

李镇西老师的书,可以说百读不厌。《做最好的老师》更使我受益匪浅。虽然它不能真的像一盏明灯,总在迷茫的时候点亮希望,但细细读来,它却出事我对自己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再认识,解答了我困惑很久的问题——怎样做才算是好老师。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不是好运动员——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这也身份中做到最好。作为一名教师,努力帮助那些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精心备课,希望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细致地批改、辅导,希望每个孩子的数学成绩能不断提高;我严格要求学生,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我想法设法养学生的创造力……总是我进自己最大努力做一名称职、合格、负责的老师,希望做一名好老师,让学生喜欢自己。的确,我的付出受到很多学生的尊敬,但是总有些学生不买账,常常有学生因“太严”而对老师心存敌意。我一直在想:是自己做的还不够?读了李老师《做最好的老师》,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不是不够,而是对于有些孩子,可能我努力的方向不对。

李老师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作为教师,我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追求。

是啊,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认清自己的活动的目标。我们追求的不是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而是让这群长相各异性格万千的活生生的孩子个个都能健康地成长。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老师,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这这样才能赢得引导的主动权,同时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不断品读《做最好的老师》,我一再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李镇西老师读后感篇5

我常常思考“做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为了解开这个疑惑,我翻阅了许多书籍,直到近期读了李镇西老师撰写的《做最好的老师》,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书中说到“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也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战胜自己,做到自己的最好。

那么,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呢?答案很简单。首先,要拥有一颗关爱幼儿的心。一个受幼儿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关爱幼儿就要走进幼儿的世界,与幼儿做朋友,让我们俯下身去张开双臂给幼儿一个爱的抱抱,给与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关注他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走进幼儿的心里,与幼儿心与心的沟通、交流。

当然,仅仅拥有爱心是不够的,优秀的老师还要拥有耐心和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需要老师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去引导。例如,我们培养幼儿见到老师要问好、不随地丢垃圾、上课发言要举手、要帮助其他小朋友等,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反复训练、积累并形成思维惯性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养成需要老师反反复复的耐心引导。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当每一位家长放心的将幼儿交到我们手上,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生活的照顾上,我们都需要对幼儿的人身安全、衣食饱暖、甚至是每天的心情负责。幼儿是一项非常细腻又极其琐碎的工作,如果在工作中粗心大意,就有可能危及幼儿的人身健康。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排除烦恼、如何识别危险,让幼儿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

总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孩子,成为一名幼儿心中优秀的好老师!

李镇西老师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

简历老师模板5篇

初中老师作文精选5篇

老师辛苦了作文5篇

老师的作文参考5篇

写老师的满分作文5篇

初中老师作文5篇

初中老师作文600字5篇

高中化学老师个人总结5篇

棍老师作文精选5篇

我感恩老师作文5篇

李镇西老师读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