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定期写教学反思,我们才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得到进步,教学反思是老师对内容思考的一种书面表达,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西北教学反思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西北教学反思篇1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材不过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情况,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面向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不仅要求学生能在平面图上认方向,还要求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课的活动图是一幅学生很熟悉的生活图,当中以学校为中心,先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都有些什么主要的建筑物。
低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孩子们这份好奇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设疑求新,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认一认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经验。
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很多孩子根本还不认识方向,通过回忆一首儿歌,孩子明确了方向。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为了突破这一个,我首先让孩子顺时针认识这四个方向,然后通过前后左右这四个方位词让孩子知道东西相对、南北相对,接着让孩子在经历中感受,最后通过4道题组练习巩固(面向东面,后面是( ),右面是( ),左面是( )。)
在做想想做做第1题时,我感觉到孩子懂得的很多,同时我的知识就显得匮乏。我是先让孩子自己自习第1题,然后探讨的。在交流时,孩子说了很多我没有听过的知识。王骁说:“北斗七星在大熊星座的二等星”,严褀说了一个关于北斗七星的故事:“唐朝李世民时,来了7个酒量很大的猴子......后来这7个猴子没有了,可能变成了现在的北斗七星。”这些我从不知道。在探讨辨认方向的方法时,孩子们也说出了很多。比如,看风向、影子、苔藓、树皮(南面的比较光滑,北面的比较粗糙,白桦树尤为明显)等等。
我以为我的知识足够应付孩子,但是我错了,他们的课外知识远比想象的要丰富,从这点来说,我准备的不够充分。为了弥补我心中的愧疚,课后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然后给他们讲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孩子很感兴趣,还提了一些他们心中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面对聪明而又渴求知识的孩子,我们老师唯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胸有成竹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才能让数学有人文气息,才能有效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
西北教学反思篇2
1、教学效果预测
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逐步探索,逐步引导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在探索中去解决这些问题。当问题得到解决是,学生会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当学生经历这样一个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会辨认这八个方向,而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利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经历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发现、抽象、内化的过程,体验了“观察、迁移、猜测、验证”基本的研究过程。在经过知识的探索发现与实际应用,多次体验学习成功的感受,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教学理念陈述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次教学设计就是遵循这个理念,整个教学设计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连接,而每个活动有充分体现数学活动是一个数学化的活动思想,紧扣数学本质。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可见,数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既包含客观性知识又包含主观性知识。因此,整个数学教学设计充分展现了位置与方向的认识和应用过程。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设计教学过程时,充分考虑到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既有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更有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
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内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西北教学反思篇3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现实情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但经验还是很 但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在大自然的方向,说实在话,我自己的方向感也很差,所以在教这一课时,我让孩子们提前找相关的资料,希望孩子们能借助找出资料和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确定方位的经验和方法。
第二天的课堂上,孩子们带回来不同的`方法,精彩极了。
方法一:太阳升起的方向叫东方,太阳落下的是西方。
方法二:晚上可以看北极星,北极星的方向是北方,相对的方向是南方。
方法三:可以看叶子,叶子多的那一方是南方,叶子少的那一方是北方。
方法四:可以看树根,树根多的那一面是南方,树根少的那一方是北方。
方法五:可以看树茎(如竹子),比较浅色的那一方是南方,比较深色的那一方是北方。
方法五:可以看树干里面一圈一圈的,那是叫树的年轮,一圈就是一岁,年轮宽的那一边是南方,年轮窄的那一面是北方。
师:说得真好,因为南方的阳光比较充足,所以植物向南方的那一面就会长得好一些,壮一些,树叶也会茂盛一些。
西北教学反思篇4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我确立了两个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辨认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东、南、西、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点困难,虽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接触,但毕竟这些经验还是模糊的。为此,我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与知识经验,让他们在具体的环境中操作、辨认,增加他们自己探索、体验的机会。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先设计“介绍同学”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到,由于自己所占位置不同(即所面对的方向不同),找到的前后左右的学生不一样。由于面对的方向发生变化,所以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也在发生变化,虽然前后左右的.学生发生了变化,但找到的这四个同学所占的方向没有改变,从而引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揭示课题。
在新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感受并理解新知。如:首先借助学生已有“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经验,先让孩子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又借助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来帮助学生对方向的理解。在学生已经基本知道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设计让他们说出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这四个方向。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数学活动与学生喜欢的游戏有效地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既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方位观念,又能使学生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因此在本次教学,我设计了辨认方向小游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为了发展学生的方位观念,我又让学生做游戏,找出辨别方向的规律。从学生的反馈中,我明显感受到学生已经能够清楚的辨别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在教学的最后,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方向”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充分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我又拓展介绍实际生活中利用“指南针”“北斗星”辨别方向的知识。
但是这节课有一些不足之处:
1、低年级教学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在处理练习题的时候太过于赶。
2、要精心设计板书,书写要规范。
3、设计更练习生活实际的习题,比如给方向“找路”,让学生参与,更好的记忆东西南北。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有吸引力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设计的环节要新颖,让孩子主动愿意参与进来。
西北教学反思篇5
这节课的教学,从很多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尊重材料而不拘泥于材料,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提供了大量实践活动供学生体验和理解本课的知识,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其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值得我去思考。
在教学平面图形上的东南西北时,有些学生怎么也不理解为什么在地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位学生说:“操场的前面是东面,前面就是地图上的上面啊,为什么地图上的上面却是北面呢?”还有位学生说:“教室的北面是窗户,南面是门,在地图上窗户怎么跑到上面去了,门怎么就在下面了呢?”这确实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它只是人们为了统一而进行的一个规定。
当时我解释了很久,还有学生不明白。之后我突然顿悟了,拿出一张可以转动的.白纸,在上面写下东南西北,并以学生为中心标明四个方向的标志性东西,然后根据学生面向的不一样转动纸的方向,让学生明白前面不一定就是东面,面向不同的方向,前后左右都会跟着变。地图上为了统一,把上面定位北面,也就是和小朋友面向北面时相符合。这样通过实践和地图结合,学生更容易理解。
马卡连柯说过:技巧的必要特征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这种品质的教师才能够避免刻板和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出适当的手段。所以作为一名年轻的新教师,我更要从这方面加强,让机智得到更有效发挥。
西北教学反思篇6
教学片段:
师:关于位置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齐讲:上下前后左右。
板书:上下左右。(有意的漏板前后)
(反思:在上课时,漏板的主要想法是让学生把上下左右与东西南北建立关系。但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学生知道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学生就拿地图上的规定放在实际中去套;第二个错误是,本人误认为这节课东西南北跟上下左右有关,东西南北是跟前后左右练习在一起的。实际生活中跟地图中的方位词是两套系统。)
师:老师面对你的时候,上在哪里?下又在哪里?
生指。师:我们知道了,上是与下相对的。
(反思:接学生的话要有评价语会更好一些,如你们很厉害,还记得上是与下对的。)
师:现在老师跟你们一样面朝讲台,上在哪里?下又在哪里?
生指
小结师:老师站的位置不一样,上下是一样的。
(反思:这里的小结教师的上课情绪要有发现新大陆的感觉。)
生:老师左右是不一样的。
(反思:这个学生这是能理解老师思维的走向。要教师及时鼓励,及时的表扬。这里感觉有些快了,虽然是复习,但这里有思维的转折。这里让学生放大,能让全班的学生能过得来。)
师:老师这样站的左边在哪里,右边又在哪里?这样呢?(换位置)哦,左右会随着我们的位置不同会变化的。
师:这些是我们一年级学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东南西北。
当写出课题,有不少的学生就在下面嘀咕:老师是东西南北吧。
师:这四个词中,有相对的吗?
生:东对西,南对北。(板书)
师:我们刚才说,上下不会随着面朝不同而不同,左右会随着朝向不同而变化。不知道东南西北会怎样?
生轩:老师会随着变化?
生羽:老师不会的?
(反思:上下不会随着面朝不同而不同,左右会随着朝向不同而变化。不知道东南西北会怎样?这样的问题不知学生能否听得懂是什么意思?本意是让学生体验相对性。有一些难!)
师:东南西北的确定跟什么有关系呢?
生:跟太阳有关。
(反思:学生回答的很好,要有目的的放大,这需要在备课时就要注意。谁听懂他说什么了?是什么意思?这同学的知识非常的丰富。)
师:太阳升起的地方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
师:我们这里早晨太阳升起的在哪里?
师:我们面向早晨太阳升起的地方,前面是东,后面是北;左边是北,右边是南。有谁知道了?
老师连续讲三次。生讲
(反思:这个环节就让学生去听,去记。不知怎么上能更好?)
师:现在坐好,问哪里是东?西南北?
小结:我们面向早晨太阳升起的地方,前面是东,后面是北;左边是北,右边是南。东南西北的变化会随着我们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吗?
总体反思:这节课采用了迁移来学习,学生的学习难易把握的不是很准。上下的位置是不会随着我们面朝的不同而改变;而前后左右会随着面朝向的不同而改变。根据这样的结论引出东南西北会不会变呢?想利用前面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沟通关系。
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很到位的时候,我们没有及时的把这些生成利用好。在思维转化的时候要慢,要让学生去体会,要小结;在新知第一次出现时,要顾及全班的学生。
对于本课最核心的知识点,展不开,分不了层。
在反思中,对这节课又有新的收获:
前后左右与东西南北在实际中联系;
上下左右与东西南北在地图中联系。
西北教学反思篇7
上课伊始,我问孩子:“你知道哪些表示方向的词?”
“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老师,我还知道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来数的”,唐天泽迫不及待的说。嚯,孩子们真不错,对方向有了那么多的了解!看样子今天的课会很顺利。
接下来,按照我精心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学。首先以孩子们一年级时学过的一首辨认方向的儿歌说起。“早晨起床,登上山岗,面向太阳,辨别方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显然,孩子们对这种形式的数学课很感兴趣,绕有兴致的说着,在说儿歌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于方向的理解。随后,请孩子们自编儿歌。
师:“如果到了中午放学的时候,这首儿歌又该怎样说呢”?孩子们在四人小组里经过了短暂的讨论有了结果。“吃过午饭,登上山岗,面向太阳,辨别方向。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边是东,右面是西。”那下午放学呢?这时孩子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习的兴趣高涨,儿歌编的也越发精彩。
通过这样一首不断改变的'儿歌,完成了教学内容。我直观感觉孩子们对于方向的认识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我问孩子:“刚才我们是通过什么来辨别方向的”?
“太阳”!孩子异口同声的说着,教学反思《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
“除了太阳,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指南针、年轮、北极星、树叶……”显然,孩子们是预习过书上的内容了。我们班的小不点王弈森说:“老师,还可以根据青苔来辨别方向,青苔多的地方是北,青苔少的地方是南”。
老师我还有方法,我们班的“小小科学家”刘畅举起了手。“先插个小棒,在影子末端做个标记。等十几分钟,再在后来的影子上也做上标记。左脚踩在第一块石子,右脚踩第二块,面向的方向就是北。”
“真的是这样吗?”我有点疑惑。
“是的”,孩子很坚定的说。“我是在《撒哈拉沙漠求生记》里看到的”。
看来是我孤陋寡闻啦!我大大的表扬了孩子。现在的孩子真不简单,知识
是如此的丰富,看来作为老师也必须加强学习了,要不然怎么为人师呢?
最后请孩子欣赏了一首诗歌:《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孩子们很认真的听,最后从诗中找到了辨别方向的方法。
整节课生机勃勃,孩子们兴趣盎然,这不正是我所期待的课堂吗?那教学的结果怎样呢?
午饭后,在操场护导。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正好趁机检验一下。通过检查,发现孩子们没有想象中掌握的好。对于生活中的方向辨认的不是很清楚,一些孩子不知道哪里是南,哪里是北?完全没有了上课的那种激情。看来,对于方向概念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在生活中踏踏实实的不断练习巩固才行。
西北教学反思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