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素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在写作文时更有底气,写作文是一种表达的方式,让思想与情感得到宣泄,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年味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年味作文篇1
年味,是什么?是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是小孩放鞭炮的喜悦;是家家户户红红火火的喜庆……
想一想我已有几年没回过老家与家中老人团聚了,虽说过完除夕就会回老家拜年,但也难以体会到那种特殊的热闹。有幸的是,今年我终于与父母回到老家过年,对年的“期盼”充盈心头。
大年三十,一大早就被爷爷叫醒,爷爷说道:“起来了,洗个澡把新衣换上,然后很堂弟一起把对联贴上。”我应了几声便去洗澡,洗完澡后便去贴对联。
整个白天,大人们都在进行着自己的娱乐项目,而我们小孩只能坐在电视旁看着无聊的电视节目,时不时地把玩手中的手机……到了晚上这也是我们最期待的——年夜饭,全家人围着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品,大家拿起筷子品尝起来,时不时地举起手中的酒杯碰在一起,这便是团聚的喜庆,我们争相告白,互相祝福,颇为和谐这便是年味最浓的时候了。饭后,大家坐在沙发上观看春晚,时不时地在微信中抢些红包,这时的我们开心极了,而这开心过后,又是冷淡。
回想过去,那时没来到城市,住在农村。那时的我们放鞭炮,去村里人家串门又不知多有趣,而如今却再也找不到那种乐趣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我们正是这过渡期中的徘徊者,现在的我们已渐渐成熟,开始对过去的味道产生怀念;对故土产生怀念;尤其是故乡的年,那是我们的记忆,我们忘不掉,也不会忘。然而现代技术正在洗刷这些,所以我们应利用这时代的进步,引领年味的更新,年味的变淡,正是告诉我们一切的进步,都是文化的进步。引以冯骥才先生的话来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也就是说世界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年味”自然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对“年”的感情,而是“年”的新方式与新载体。所以面对越来越无趣的年,我们应抱着乐观的心态……
年味,可以从春节的每一个习俗中散发出来,当我们的习俗进步了,我们的年味也就变得更加有趣了。
所以请让我们这时代过渡期中的中华儿女们一起使新的年味焕发出它新的光彩吧!
年味作文篇2
我的家乡在华亭,在我们家乡进入腊月门,传统节日一个连着一个,年味一天浓过一天,传统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也就更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了。
腊月初八这是华亭过年的前奏,这天要吃腊八粥,还要在腊八粥中放用肉馅包成的“雀头”饺子。腊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红豆、黄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雀头”饺子用大肉作馅包成圆形雀头状,表示能消灭危害庄家的麻雀。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奏事的日子,传统的小年,又名辞灶。我们华亭人对过小年非常重视,这天早饭要吃搅团,有盼望团圆之意。街面上有售卖的用麦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传送灶时给灶王爷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人间的状了。送灶的时间大约在傍晚,家家都要摆祭品,放鞭炮,意味着过年开始了。
腊月的日子长了翅膀,一飞而过。转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贴对联,挂红灯,张灯结彩;户户围着餐桌、抱着电视守岁,放开肚量喝酒吃肉,毫无顾忌纵情欢乐,一年中所有的辛劳、烦愁在这晚烟消云散,所有的丰收、喜悦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乡的人都有“迎喜神”的传统,吃过“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们个个穿戴一新,喜笑颜开,牵着或赶着身上披挂了彩纸折叠的纸扇的牛羊骡马,浩浩荡荡的向预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进发。这是为了驱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没病没灾。
到了元宵节那天,大街小巷马社火、高芯子、车社火排成了长队、绵延不断,鞭炮、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又一次将过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点燃用玉米、荞面捏的灯盏,小孩挑着纸糊的灯笼尽情玩耍,灯光、月光、星光融为一体,相映成辉。
正月二十三日是过年最后一个节日,这天华亭农村有“燎疳”的习俗。妇女们会使出浑身解数提早用鸡蛋壳、五色纸糊好“疳娃娃”,男人们则割足枯蒿茅草为“燎疳”做准备。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谁的“小媳妇”、“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门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当第一堆疳草点燃,听到有人大喝“燎疳喽——”,家家户户便都点燃疳草,霎时间熊熊焰火映红了村子,照亮了天空。人们争抢着从火焰上一跃而过,以求燎去病灾,燎红日子。
年味作文篇3
新年是一年中最喜庆,也是最热闹的日子。因为每逢过年,家家户户团圆美满,同时也很忙碌。
有些人随时随地都能一家团圆;而有些人却身在外地,身不由己,只有过新年时才能团聚。可想而知,他们是多么渴望新年的到来。
过年的习俗,在不同的地方,习俗也各不相同。在我老家,有一种菜是必不可少的,它就是汤圆。汤圆寓意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晚上吃饭后要点香、放鞭炮。我觉得过年的.时候,还会有一队舞龙的人在家家户户门前表演,寓意着来年的吉祥。
过年时是奶奶、妈妈,还有婶婶最忙碌的时候。她们要负责每天的一日三餐,简直是忙得不可开交。买菜、洗菜、切菜、烧火、做饭,一道道工序。她们每年都要杀鸡,而且很费时间。在年夜那一晚,有许多人会放烟花,天空中满是烟花,美丽至极!
吃年夜饭时,爷爷总是先会给小堂弟夹一个鸡腿,因为小堂弟爱吃鸡腿,所以每年的鸡腿其中一个是他的。我们都在开开心心地喝着饮料、吃菜,而每次最后一样上桌的菜都是汤圆,所以说,汤圆是我们最喜欢吃的。吃完年夜饭后,我们都会在那儿看一会儿烟花,看一会儿春晚。
过年是个重要的日子,在这几天我们的亲情显得无比深厚,真切温暖。我们要珍惜过年的时光,因为这段时光是最开心的、最悠闲的、也是自由自在的。
年味作文篇4
年味在大街小巷散逸,沁入我的血液,正不自觉地在胸膛里快乐地跳动。——题记
年味,一个惬心的字眼。年味是什么呢?我细细地去品味着,感受她那浓厚的乡间气息。年味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万象更新的景象;年味是林伯渠的“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热闹非凡的气氛;年味是范成大的“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其乐融融的气息……也许,这就叫年味吧!
在年的开端,人人都会为这喜庆的佳节书写下一个校标题,给自己生命的崭新日子一份心灵的承诺。一家人都团聚在家中,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大家边品尝着旧年里靠自己的双手取得的果实,边辞旧迎新。大人们总是有讲不完的话茬,小孩们总有吃不完的美味。而我也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多么希望用自己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一颗诚恳的心去发现年味儿,感受年味儿!
走在熙熙攘攘的五马街,望着络绎不绝的人,我略有所思。走进一家别具特色的饺子馆,店内座无虚席。一股股浓厚的饺子香味扑面而来,孤身坐在空余的一桌。不一会儿,热情的店员端上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旁边有些醋、香油等美味的佐料。店员还精心介绍道“饺子象征着团聚合欢,也有‘招财进宝’的含义……”,隔桌的吃客也津津有味地品味着,似乎饺子里包含着对来年的一种美好期盼。老老少少脸上笑意盎然,无忧无虑地感受着年味。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们还向我问了声“新年好”,那种友好的感觉让人感到如此的温馨,真可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呀!但心中又有些无法讲述的悲伤和苍凉在心中回荡着,情不自禁地想起刚刚瘫倒在路边的乞丐,没有人来关心他,只有成群的苍蝇陪伴着他。新年之际人人都是合家团圆,而他只能把此当作一种“奢侈的欲望”,并不是因为他心中年味越来越淡,他心里是非常想过年但找不着年味儿。因此,我觉得春节渐渐质变为一种具有内涵文化,但应让每个人都能得到享受,这样年的意蕴和风味才会遍布于社会!若这也是一种年味,那么它只让我感到丝毫的落寞与凄凉。
走出饺子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家的热闹店面。挂着喜庆的红灯笼,贴着洋气的年画海报,给温州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一些店面已经开始紧张不絮地打扫,到处洋溢着欢喜的气氛。一些人也在购买新的衣裳,热情井喷。古语说的好:人靠衣装马靠鞍。人人都想让自己看上去更精神、生机。这样的话,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已买好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让我们告别过去,面向未来,感受年味儿!那饭桌上浓浓的年味你感受到了吗?
年味作文篇5
又到一年春节。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陆续出现在大门上的“倒福”提醒着人们这个只属于中国人的节日又将来临。
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
对于无法归家的游子,年是苦的,混合着牵挂与思念,难以下咽。
对于辗转千里终于回家的行人,年,是甜的。混合着温暖与亲切,令人迷醉。
对于历尽坎坷的探索者,年,是咸的。交杂着过去一年里受过的委屈,忍受的痛苦和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与祝愿,神秘,复杂,刺激着味蕾。
春节,新年,不能明白道来它在我心中的份量,但隐约感觉它所承载的情义与感情不可估量。
在我们家,一年到头来,最忙的要数婆婆,炸藕夹,炸圆子,蒸豆腐圆子,晒腊肉,小小的空间里堆满了婆婆为家人准备的年货。婆婆已经接近80岁了,爸爸劝婆婆休息,让她不要再忙碌。婆婆有时也生气地骂咧:“都要吃,又都不学着做,真是累死了,明年再也不做了。”可是每一个“明年”婆婆都拿着锅铲重操旧业,又骂咧下一个“明年”,不再做了。我从来不劝婆婆休息,因为我知道一个就这么忙碌了大半辈子的人,只能以这种方式,在羊的最末,表达对子女们的关心。不劝,因为劝不动。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为在外求学,所以每半年才能回一次我在“城中村”的家。我总是开玩笑说,人家都是省际大春运,我是城内小春运。放寒假,对很多人来说都没什么,但对我来说它意味着回家,意味着炸圆子,意味着“年”。圆子我只吃婆婆做的,一如今年从英国回来的哥哥,见到婆婆问的第一句话便是:“做了粉蒸排骨吗?”
于我而言,年,没有久别重逢的热泪盈眶,相聚有时又何必故作伤感?也不是爸爸一直我的“传统”,“家庭”,那好像有点沉重了。它很简单,就是婆婆炸圆子的味道。重油,精廋,酥软,咬下一口,那种嘴巴和心都被填满的`充实是独属于“年”的味道,也是这世间不可多得的美妙味道。
吃了十多年的圆子,只好这一口,是真的好吃。
人的记忆很有意思,那些在脑海了顽固盘踞的东西都连接着一段段不可替代的经历或者事件。正如我,贪念圆子的味道,无非也是贪念那些过去的记忆。五岁,十岁,十五岁,吃着圆子,我数着年岁不断成长。很多东西都在不断剥落,外表渐渐模糊褪色,不再记忆。只有这玩意,与婆婆,与家人,与年,与希望融为一体,成为一年又一年里,只属于我的牵挂,只属于我的年味。
去年年饭时,哥哥在英国,和我们人人都在电话里拜了年,可是人没到,不能叫团圆。今年年饭,他回来,反而是我因为高三,最后回家。上桌时发现第一个菜就是他的粉蒸排骨,第二个就是我的炸圆子。
婆婆坐在一边傻乐,她什么都记得,一个不落。
酒过三巡,兴致正高,大家纷纷站起举杯。特别热闹。声声祝福里,人人欢快的饮下各自杯中,那无法言说的,美妙的,年味。
年味作文篇6
空中飞过第一片雪花,耳旁传来第一声炮响,身上披上第一件羽绒大袄,奶奶搬出已经休息了一年的火炉。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着我——冬来了,年近了。
原是满心的期盼,盼着盼着这个年的到来,但真的等到日子一天天近了,我却忽的觉得,这年味,许是一年比一年淡了。
小的时候总是盼着这个年的,因为到了年边上啊,疼爱我们的爷爷奶奶总会买上好些烟花炮竹,小小的我们最是喜欢这些五彩缤纷的玩意儿,纵使有时一个不留神会被溅出来的火星子烫到,但那时玩得尽兴的我们那会想起这些,每每都是玩到夜深了,手指上一阵阵刺痛时才想起,但那时的我们不会哭不会闹,几个一般大的孩子多在被子里回想着到底是什么时候扎伤了手。
小的时候啊总是眼睁睁的等着这个年的,因为到了年边上啊,家家户户都开始备着年货了,隔三差五就会要上超市,这对于那时的我们可是天大的福利,原本冷冷清清的茶几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宾客满堂,坚果肉干,水果甜点,小孩子喜欢的那是应有尽有,过年的几天我们都把自己的肚子撑得鼓鼓的,看着这个,想着那个,好不快活。
小的时候啊总是巴巴的望着这个年呢,因为到了过年边上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开始给小辈们准备红包了,我们总是盼着盼着,盼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打开手头的那些个鼓鼓囊囊的`红包去买糖果了。红包里的钱不多但一个个红彤彤的小包带来的是吉祥,是祝福是浓浓的年味。
现在的我们依旧是期待着的,但那份期待已远不如前了。如今的我们不在那般幼小天真,再精致美丽的的烟火也不足以吸引我们的目光,在美味的零食也被我们以减肥为由拒之千里,逐渐长大的我们也不再喜爱那甜腻的糖果,不再关心红包里承载的祝福。
在不知不觉中“年”已接近尾声,但我感受到的年味却寥寥无几,在快速前行的我们是否该回头看看,我们失去了些什么。
年味作文篇7
年的味道,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每一个游子的心。那是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喜悦,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温馨,而与我却有一番别样的滋味,
很小的时候,妈妈总是抱着我,跟我讲年的传说,年是一个很凶猛的怪兽,常年生活水底,每到除夕,人们就会拿鞭炮吓他,让他不敢上岸。说完还会做出一副很恐惧的面孔。然后,把火柴交给我,让我点那根根鞭炮。烟像雾气一样的四散在空气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像一根根离了弦的箭,飞扬着,闪着晶莹的火花,有时,调皮的鞭炮冷不防地弹到我脸上。妈妈总是慌忙的摸着脸,然后哄着我,用温柔的话语编织一个童话的梦。
年的味道,是鞭炮的味道。
慢慢的,我长大了,年的传说不再是天空中遥远的星星,那样的神秘。在除夕的那个晚上,家里像炸开的锅。下午,晚霞的余晖刚刚照亮窗台,家里照例打开所有的灯,色彩缤纷,像一道彩虹。很远就能听见妈妈的切菜声,时而紧凑,时而舒缓,有时想平地一声雷,有时则是由低到高,忽而像断了线的弦,清脆有致,刀碰砧板上,仿佛不是猛烈的撞击,而是琴弦与琴声完美的交织,我就这样陶醉在他们的世界里,慢慢的.等待。当皓月高挂,丰盛的菜肴总是映入眼帘,我迫不及待的吃着面,细细的面像一条条长长的龙,从头铺到尾,热腾腾的汤映着我顽皮而又略显成熟的面孔。在年夜饭面前,我细细品味,细细咀嚼。
年的味道,是饭的味道。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贴花花”。回乡的那一年,映入眼帘的是家家户户的对联,那顶盔戴甲,威风凛凛的尉迟恭,还有那穿着肚兜,怀抱五谷,其在遇上的送服童子,总是唤起对来年无限多的憧憬,家家户户的大门敞开,没事时,我总是到处串门,这家那点糖果,那家吃点汤圆,街坊走遍了,肚子也装的满满的。晚上,坐在火炉旁,我听着爸爸讲童年过年的故事,我恍然间发现,年,真正的不是鞭炮,不是年夜饭,而是家里,全家团聚的快乐。
年的味道,是真正幸福的味道。
冯骥才说,临近过年,中国所有的城市乡村,都变成了情感磁场,把出门在外的人吸引回家。年味,不是物质的丰盛,而是亲情的盛宴,千里迢迢赶回家,不为了那一顿饭,而是一次亲情的朝圣。
沧桑的是岁月,永恒不变的十年了亲情,舟车劳顿也要回家。年,承载着无数感情,哺育了无数疲惫的心灵。因为年味与亲情对接,年味与亲情相融。
年味作文篇8
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整个神州大地在欢腾,全球各地的华人欢度春节。期待春的信息。一缕缕春风送来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处处都是一片耀眼的大红,充满了欢乐和喜庆!披挂上新装,漫步在宽阔的街道上,两边的店铺几乎都关了门,只有寥寥几家大张旗鼓,一件件包装精美的年物在门口堆积如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街上空荡荡的,干净而整洁,抛弃了腊月的喧嚣吵闹,人山人海的忙碌场面,任人漫步踏春。一辆辆摩的`、小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丰富的年货,奔向翘首期盼儿女团圆的父母家,过个和谐幸福年。
年味浓,最浓是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一年一顿的特殊大餐——年夜饭。我们家的年夜饭,特别有风味。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既有了口福,又填抱了肚子,还温暖了心坎。红灯笼发出火红柔和的光,是那样美丽!在这个美好的团圆之夜里,那万家美丽的灯火,会是多么灿烂的景象。
吃完饭后,一大家子人。都围在大圆桌前包饺子。男的擀面皮,女的包馅,小孩们负责摆盘。别提有多么浓的年味儿了。
打开电视,电视机里的主持人也都穿上了漂亮的节日红装,说着喜庆吉祥的话语,一些往日严肃冷冰的节目也变成了人们喜爱的春节奇闻趣事,逗得众人乐开花。但是,只要八点一到,千家万户的视听会变为同一个节目,那面容会便变成同一种模样。我觉得,这次春节联欢晚会气势宏大,节目繁多,气氛和谐热闹,十分精彩。既有诙谐幽默的小品,也有激情飞扬的歌舞;既有南方的典雅秀丽,诗情画意;又有北方的激情四射,热情豪放。真是让我大饱眼福!
新的一年终于来了,随着时、分、秒针一家的团聚,那爆竹声便如洪水一般挤破浮冰冲击过来了。一朵朵礼花如春笋般涌上夜空,刹那间,天空一片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瑰丽景象。一声声巨响也飘来了,一颗颗彩球升空,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连星月也暗淡失色了。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千姿万态美如画。身影如洪水般阵阵如浪,烟火如丛树中万鸟齐翩翩。此消彼绽、此逝彼放,仿佛一卷时时变幻的画,给人以梦一般的感受!终于来了,下一个精彩的春秋又在期盼着我们洒下汗水,书写这一个灿烂的金狗年!
年味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