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时,明确的主题能够帮助作者集中思路,避免偏离文章的主旨,在写作文时,保持良好的写作习惯对提升写作水平至关重要,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江南的风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江南的风作文篇1
我讨厌江南的雨。
我不记得这场雨下了多久?好像下了相当久了。江南的雨真让人厌烦。因为一下起来就连绵不断,下个没完,气压又低,总是让人觉得气闷不舒服。身处其中,就像是被罩在蜘蛛网里的小昆虫,那“天罗地网”仿佛没有尽头,没有了自由的空间,也没有了快乐的理由。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李清照的那首词《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江南的雨是细小的,像针尖、像麦芒、像丝线,窸窸窣窣地悠悠飘落,一点儿也不引人注目。
江南的雨是调皮的、任性的。一会儿晴、一会儿雨、一会儿又去挠挠太阳公公的鼻子,让他打个小“喷嚏”。看着我们不停地打伞、收伞、打伞……好不热闹!
江南的雨是丰满的`,密密麻麻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在不知不觉中,草木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的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江南的雨是富有美感的,它的降临常常会伴随着雾气的笼罩,雾气就像灰色的纱幔,遮起了一层薄薄的屏障,但是雨点就像小精灵一样在屏障中跳跃舞动。雾和雨又好像是好朋友,它们在山林和高楼之间无拘无束地嬉戏玩耍。
“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有灵气儿的雨给静谧的江南带来了生机、也把这水墨江南渲染得更加美轮美奂。
烟雨江南似乎不那么让人讨厌了。
江南的风作文篇2
第一次见到江南,是在梦里。风轻云淡,杏花微雨的江南:烟雨蒙蒙,杨柳依依,碎阳点点,流水潺潺。我几乎用尽所有华丽的想象来塑造这个天堂。
第一次踏上江南的土地是在去年,因江南的水路颇多,我和哥哥一道坐船驶进了周庄。那是个夜晚,我趴在乌篷船的边上,拼命呼吸着别样湿润的空气,就是这种水雾之气孕育了文雅的江南文化。竹篙波动流水的声音和附近隐约的竹箫声交织,异常和谐。不远处几个星星点点的红光让我的眼球活跃了起来,那是民乐团在演出。摇船的大爷也喃喃地哼着小调,我小心翼翼地望着沉睡的小镇,生怕扰乱了它均匀的呼吸。月光好像无比眷恋这片土地,小镇的周围弥散着轻柔的银光,薄荷般清凉的微风中裹藏着淡淡的荷香。我惊叹周庄的夜如此美丽,或者是说夜的周庄。上苍给予了江南太多的巧合。
不知为何周庄让我如此入迷,是可爱可亲的水路,亦是江南空灵的气质,或仅仅是大爷那闽南的小调?我不得而知,因为我醉了。
第二天早晨,我迫不及待地登上乌篷。哥哥还在打着呵欠,但是突然他的眼睛定在了一个点,本来迷蒙的眼睛显出一种特殊的欣喜,我下意识地顺着他的目光看,那是一座古朴的小桥,桥的周身散发着古铜般的味道,一种历史厚重感油然而生。船慢慢驶近,桥顶上几个遒劲的大字“清风桥”,桥身上的青色被时光打磨得层次分明,再加上裹在桥上的一层雾,我的意识开始模糊,仿佛回到了明清,身着罗衩布裙,在船上,在桥下,等待一场美丽的邂逅。真的,江南太容易使人浮想联翩。
这回摇船的是个明眸皓齿的小伙儿,有着江南人特有的气质,温文尔雅,不急不躁。他说着带着方言的普通话,始终微笑着,淡淡地说:“周庄不喜欢被太多的人打扰,不过她喜欢孩子。”
这时,朝阳露出了半边脸,温暖的光扯破了周庄最后一件睡衣——雾,映着阳光,流水清得透明,两边的青石板路像周庄腰间的长带,斜斜垮垮,俏皮而纯净,让周庄有掩不住的妩媚。我惊喜地看着初醒的周庄,这样精致的装扮是北方不曾有的。
同船的人说让摇船的大哥哥讲讲江南,他低下头笑笑,放慢了船速,指着周遭的建筑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传奇。穿过一座座桥,听着朝向水路这边的门吱吱呀呀地开开合合。早晨的江南,从没有人吆喝着卖菜,从没有人急匆匆地一路小跑。周庄醒得很安静。我感动非常,庆幸喧闹浮躁的城市风还没有吹落纯真的黎明。
我们听到了不远处寒山寺的钟声,虽不是“夜半钟声到客船”,但大家都异常激动。一千多年前,那个叫张继的落榜书生就是在这样摇曳的乌篷船里,听到了那声声沉闷的钟声,写下了千古绝唱。现在,钟声依旧,但历史的尘烟埋没了当年乌啼。只有在江南,这些美妙的故事才会被理所当然地记起,飘荡在久违的记忆的上空。
我看得出,周庄有些倦了。那些游客背着大包小包熙熙攘攘地闯了进来,扯着嗓门呼朋引伴,闪光灯闪个不停。美,只停留在他们眼里,没有装在心里······
江南的风作文篇3
江南最美啊!我回到洛阳之后,时不时地想起那美丽的江南。
江南的水静得像面镜子,绿得像块碧玉,游船在江面上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水面上空有几只燕子在天空中飞翔,叽叽叽地叫唤个不停,好像在说:“江南的风光真美啊!我要在这儿安家。”水中的小鱼儿,有的独自在水里游来游去,好像在找朋友;有的两三条在一起,好像在玩游戏;还有的成群结队地聚在一团,好像在抢鱼食.......(鱼儿因江水的美而更快乐;江水因鱼儿的存在而更灵动。)江边的树木翠绿翠绿的,衬托着红的花,显得树更绿,花更红。
我太怀念江南了,恨不得有一双翅膀飞到江南去。于是我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风作文篇4
烟雨中的江南,如同江南的烟雨。
淅淅沥沥的小雨如同江南水乡生活的节奏一般,轻盈而又有韵味。行走在细细的小雨中,根本不会计较雨打湿头发和衣服,沐浴在如此细腻的雨丝下,如同江南烟雨中少女撩拨着的长发,那感觉美妙 的如少女轻弹的琴弦,淋在身上就像扣在心上。试想,有谁不会在这凝结了江南少女美韵的烟雨中行走呢?
行走在江南悠长的雨巷里,看雨水沿着古老的瓦片滴下,如同惊鸿一瞥般望见一位撑着油纸伞,着一袭印有牡丹花长裙的女子款款走来,在还未到眼前的时候就随着湿漉漉的阵风将那女子丁香花般的体香飘进了我的鼻孔,粉红色的高跟鞋伴着她那轻盈的脚步,煞有节奏地轻叩着长满青苔的石板路,和着老屋檐上滴下的雨滴,分不清是雨声还是脚步声 。刹时,我被眼前的雨幕所遮盖,辨不清这女子是从雨中走来还是她走过带来的雨幕,痴痴地呆望着,眼珠机械性地跟着女子移动着,根本没敢眨过眼,仿若不经意间的一次眨眼会让这女子消失一般,就这样慢慢地转过身张望着,直到她渐渐融入这江南的雨幕中,正如她从这雨幕中走来的时候一样。
品味江南,最好的方式是在细雨的日子里,乘坐在头戴蓑笠身穿蓝色印花布对襟衫的年轻摇橹姑娘的乌篷船头,徜徉在穿越古镇千年的小河里,望着清澈缓流的河水,以及根柱矗立在小河两岸的青砖老屋,和坐在树荫石凳上下棋的老叟或缝补的阿婆,再加上穿梭在行人如织的河岸两边的游客,品味着古韵而又有现代女性柔美的水韵江南。永不停歇的流水声,摇橹声,唱晚声,叫卖声,导游声,嬉戏声,嘹亮在这古迹而又生香的江南小镇上,串联起了古代与现代相通相融的音符。
驾车穿行在雨幕中领略到的是另一番江南韵味。前挡风玻璃上间歇的雨刷计算的是细雨飘落的时间,刷下的是细雨洒落的节奏,以及玻璃上模糊的水雾是烟雨江南特有的朦胧,仿佛是在提示人们要透过这层薄纱才能领略到潜藏在雨幕下的江南的美,看似就在眼前实则望不可及的妩媚。车轮转过溅起的水帘不时地洗刷着车身,洗净每个朝慕者的凡尘,以及净化着江南独有的洁净。车窗外那一抹抹绿诉说着江南永葆青春的韵律,闪过车窗的一棵棵绿树如同夹道迎接远方来客的少女,在雨幕中,在阵阵山风中向访客摇摆着婀娜的身姿,使人未到深处便领略着江南的美。
雨停了的时候,雾帘透过车窗笼罩着一座座楼房一座座山,尤其是点缀在群山中的那片片红,让人顿时爱恋起了江南;驾车穿行在高架桥上,俯视观望,连地上跑的汽车都看不清,只有穿不透的微弱的车灯在不断闪烁着,映入眼帘,模糊着双眼,闪动着对江南的记忆,储存着,只为更好的回味。
烟雾中,恍如隔世,仿若进入了仙境般的江南。江南的烟雨如同烟雨中的江南,雾蒙蒙的,只见微微的山峦在雾帘中起伏,起伏着心中对江南的那份眷恋。
多想行走在江南的雨中,等你在烟雨江南中的邂逅。
江南的风作文篇5
烟雨弥漫的江南——我的故乡。
说到雨,江南的雨不同于别的地方,大多都是温柔缠绵的。这,也给这位妙龄的女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爱雨,这也许是天生的吧。雨后的空气,总那么清新,让人有一种彻底清晰明了的感觉。
春。雨,不期而至,那么突然,却又带着新生的喜悦,的确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晨,我推开窗,随之映入眼帘的是那明丽的天空,路上,仍随处可见积水的影子,那,更是我童年的影子。
夏。伴着惊雷与闪电。“哗啦啦”的,他就这么来了。除了闷热的天气,几乎没了什么预兆。天好像被撕破了一个大洞似的,雨也只管往下倒。一出门,烟尘的味道便扑面而来。但我最期待的,还是雨后的彩虹。淡淡的七色光,是如此明艳动人。
秋。入秋,雨,也掺杂了丝丝凉意。刚落下的叶子,也不知被秋雨带到哪儿去了。也许真的应了这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吧。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冲刷,这次,没了暴躁,有的,只是无尽的缠绵,似乎,还有一些不舍与落寞。悄悄的来,静静地走。我知道,转眼也就入冬了。
冬。春夏秋冬,有一个轮回即将过去。这次,雨中,掺杂的,是刺骨的冷意。没有喜悦,更没有暴躁,整个世界好似空了,只有雨夹杂着雪花缓缓飘落。睁开眼,只有一片刺眼的白,不容污染。
我爱雨后的漫步。只因,那会让我的心,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蒙蒙细雨中,独自漫步,雨滴落石板的声音,都刻在了我的心上。原来,这就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声音……
江南的风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