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推荐8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一般分为对自身工作思考和对他人经验借鉴,心得体会可以把实践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书写下来的重要文体,下面是会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推荐8篇

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篇1

低碳的生活是一件非常环保和文明的事。我对低碳的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可能的消耗。其实,低碳的生活离每个人都很近,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我的生活中的一些低炭小窍门就是关于废物利用、珍惜资源方面的。生产塑料纸盒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而这些能源是否可以废物利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平时勤动手动脑,让旧物换新颜,也可以实现“低碳”。

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每家每户几乎每天都要喝上一筒盒装牛奶,而牛奶被咽下肚后,就只剩下孤零零的盒子了,许多人总是随手就把它们扔掉了,但是,一个更好的方法会让它们起到环保的作用。

首先,把盒子洗干净,然后,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把盒子的顶部切下,然后盒子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盖的长方体,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找一张漂亮的软纸把它给包起来,接着,你或许可以在上面画一些花纹,它就会变得更漂亮,最后你把它立在桌在上,牛奶盒就会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可爱而美丽的笔筒了!有些时候,我们家里都会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废弃纸桶,,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可以将筒内的杂物取出,做成一个个引人注目的垃圾桶,这样,不就又做到“低炭”了吗?其实用废瓶盖去鱼鳞既快又安全,将五六个啤酒瓶或饮料瓶盖,交错地固定在一块木板上,留出把手,用它来刮鱼鳞,绝对的妙招! 低碳生活,其实不仅仅关系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之类的宏大命题。

即便在个人生活层面上,它也是好处多多的———既节省生活开支,又有利于身心健康。比如,选择自行车、步行、公交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又比如,少用一度电、少用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再比如,使用环保购物袋、认养一棵绿化树…… “健康环保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出行”,即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具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特点。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文明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努力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这就是“绿色出行" ,正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共同来爱护,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降低能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吧!

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篇2

我们明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减碳的因素,节俭用水、用电、用气,能够减少煤炭的使用不仅仅是优良传统,更是环保意识的体现,我们必须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让生活更加绿色,让地球更加和谐。虎年春节,我开始了自我的低碳生活。

全球气候变暖,南极的冰川消融的速度在加快,海平面将急速抬升,地球上的生物将有灭顶之灾。我告诉爷爷,这都是碳过多排放惹的祸。春节时候,我们没有像往年买上许多烟花燃放,只在除夕燃放过一次鞭炮,能起到欢腾喜气的气氛就能够了,否则产生的二氧化碳实在是太多,家家户户累积起来,排放量实在惊人。我经过互联网发出呼吁,农民秋收后不要在把麦秸集中焚烧了,能够变废为宝,卖给专门公司制作成成型的燃料,既能产生经济效益,有能节俭环保,保护地球。

爸爸学完驾驶,拿照后准备买私家车,我们必须要合计合计,千万不要只图便宜去购买碳铅排量超标的汽车。我查阅了资料,此刻的汽车尾气排量必须到达欧Ⅳ标准,并且到必须时期必须去年检,贴合标准。能不使用汽车,能够用自行车、电瓶车代步。

植物能够吸收很多的二氧化碳释放很多氧气,还能防洪减灾。呼吁大家要多植树,节俭用纸,不要滥砍滥伐。

每个家庭都像我们这样做出实际行动,低碳的生活将多么完美。

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篇3

为丰富20__年节能宣传周和全国第__个低碳日的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创节约环保型校园,近日,__小学立足学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节能有我,绿色共享”活动。

一是成立“节能有我,绿色共享”领导小组,召开全体教师专题会议,组织各班召开“节能有我,绿色共享”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树立“节能、环保、低碳”的正确意识,通过小手牵大手形式带动家长,力行节能、环保、低碳的良性社会活动。二是从清理白色污染入手,组织学生清理校园及周边的“白色污染”,通过捡拾塑料袋、饮料瓶,变废为宝等有意义的活动,教育学生“防止污染,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美化家园,人人有责”的正确思想;号召师生进行“绿色出行”,提倡教师“安全环保步行”上下学,禁止学生骑车上下学,自倡议以来,学校教师自驾车上下班数量明显减少;进一步规范照明、用电,用水管理制度,号召全体师生节约每一滴水、每一粒粮、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强化师生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师生珍惜资源,合理用能的好习惯。

三是加强节能环保知识教育。将节俭、环保教育纳入课表,引导该校师生增强资源节约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篇4

按照《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和市、区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20__年全市节能宣传月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要求,卫东区决定今年六月份举办20__年全区节能宣传月活动,为了响应卫东区的号召,结合我校临近期末的实际情况,针对校园师生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重点,以师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为主线,切实加强全体师生的节能减排教育活动。我校将6月13日至17日是定为节能宣传周,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节能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增强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及节能知识。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分工上明确,为宣传周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会议,把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纳入了学校6月份的主要工作议事中,并成立了以张校长为组长的节能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由中、小学政教处周密安排、具体实施,在13日-17日期间安排了系列活动,切实做好了学校“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教育工作和宣传工作。

二、突出了低碳节能宣传主题,倡导了低碳生活方式。

学校在开学以来就紧扣“低碳、环保”,开展了大型“低碳生活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德育教育活动,先后利用升旗仪式活动、主题班会、为教师发放手帕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6月中旬,为积极响应20__年“节能低碳,绿色发展”节能宣传周主题,学校利用周一的例会号召全体教师少开车多骑自行车上班,在校园内和家中推广使用节能灯具等各种具体节能措施,积极引导全校师生科学消费、低碳消费,为打造绿色校园奠定了良好的氛围。一时间,校园内“今天,你低碳了吗”成了流行语。

三、开展了低碳节能进班级、进课堂、进生活系列宣传活动。

1、开展了一次面向全校师生的节能倡议活动。

在6月13日升国旗仪式上,学校万校长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发出倡议,要求低碳节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一滴水、一粒米、节约一度电,自觉树立低碳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注重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来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省粮食、节省日常用品、节省纸张。并且还渗透给学生一个道理:思想是行动的主导,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节约的意识,才能使节能低碳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主动、自觉的行为。

2、在小学各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开展了一次“低碳节能”为主题的调查活动。通过调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哪些行为不是“节能低碳”的行为,并让他们感受“节能低碳”对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影响。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我们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们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通过这个调查活动,也让学生明白低碳并不意味着要刻意的去节俭,刻意的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要让学生明白,只要我们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3、在校园内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开展低碳节能知识宣传。为创造良好的“低碳节能”宣传舆论氛围,学校利用黑板报和手抄报等形式,让“低碳节能”进班级,进课堂,让学生的身心经历了一次“低碳节能”的洗礼,既提高了学生的节能意识,又丰富了学生的节能知识;,扩大了宣传的影响面和广泛性。

5、强化外在监督,将低碳节能纳入班级管理评比。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都需要经常抓,经常管,我们学校向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向来重视学生的节能意识,政教处每天都组织学生会对各班级的纪律、卫生、环保情况等进行量化打分,对教室内晴朗白天开灯、无人时不关电扇等现象进行批评扣分并及时通报,从而有效的督促了各班对电灯的管理,在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同时,又体验了节能环保的快乐。

总之,通过专题教育活动,让全体学生了解了节能的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懂得了节能的重大深远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正成为倡导文明新风、传播绿色文明的具体体现,“低碳生活”不仅应该成为一种被广泛提倡的生活方式,而且应该是每一个地球村的居民责无旁贷的义务!每一个人的一小步,将是社会向前买进的一大步。

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篇5

“爷爷,送您一个小礼物,这是我们学校特制的纸扇,上面印有号召大家适量点餐、杜绝浪费的倡议书”,“阿姨,送您一个小折扇,如果您支持节约,反对浪费,请您在承诺墙上签下您的名字”……昨天上午,和平区鞍山道小学开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我们在行动”主题队日活动。少先队员们早早来到鞍山道地铁站旁,为过路的行人送上精心制作的小礼物,号召市民做节约达人。炎热的天气挡不住大家的热情,一声声稚嫩的问候让行人纷纷停下脚步,为少先队员们点赞,并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承诺墙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虽然正值暑假期间,但连日来,全市中小学积极组织师生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爷爷奶奶给我讲述了他们那一代人厉行节约的故事。现在,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优越了很多,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传承他们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暑假期间,第二新华中学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家风传承正当时”系列活动。老师们精心制作了微课《学传统家风,做勤俭之人》,以勤俭持家的家风传承为主题,邀请学生“上讲台”,与大家分享老一辈勤俭持家、厉行节俭,勤勤恳恳、服务群众的家风故事。在该校七年二班举行的线上主题班会中,学生黄子纯就为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家风故事。她的讲述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随后,黄子纯面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剩菜;饮食要均衡,不挑食,不偏食;看到浪费现象要制止,尽量减少浪费;向身边的人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了解节约的方法;外出用餐时,剩余饭菜尽量打包,不铺张浪费。

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篇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学校,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如废纸、塑料、废电池、果皮等,这些垃圾绝大部分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自从上学期来,我校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德育处、大队部的工作支持下,全体同学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垃圾分类活动已初见成效。现将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充分认识到减少校园垃圾和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

校园垃圾混装堆放,极易孳生蚊蝇、细菌、老鼠等,是疾病的传播源;且处理方法是将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的垃圾运去填埋,既侵占土地,又使垃圾中的多种污染成分长期存在,污染成分就会通过水、空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我们将垃圾分类处理加以回收利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填埋占地、避免污染,还能按类别回收资源、保护资源和环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我们在“垃圾的分类”活动中的收获

1、可换芯的原珠笔、自动铅笔,可自行充电的干电池,不必换封套的年历,可再使用的化妆品用具(如目线液、腮红)都是可自行充填的物品,此类产品可减少资源的浪费。

2、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如免洗餐具、纸杯、纸巾等,或减少不必要物品的使用量,如漂白剂、衣服柔软精等化学用剂,不但可减少开支,更可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尽量选用可再填充式之复印机、传真机或打印机墨水。

4、多使用天然肥皂以代替清洁剂,可减少水源污染。

5、拒绝接受不环保的。广告传单。

6、离开教室后随手关灯并关闭其他电源。

7、有害废弃物如电池、日光灯管,应另外存放,再利用的资源如废纸、玻璃等,应和其他垃圾分开,累积一定数量交由旧货商或回收队处理,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8、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更深的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步形成了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9、少先队大队部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如下倡议:希望全校的同学能积极行动起来,科学处理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努力把好的卫生习惯带到社区、带到社会,认真做好在自己周围的“由点向面”的推广,努力争当“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员和“环保小标兵”!

三、立足课堂教学,扎实开展环保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育的好场所,教师在各科教学,尤其是思品、语文、自然、社会等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每周星期一班队会定为环境教育主题会,利用唱歌、小品、相声、知识竞赛、手抄报等形式进行教育,形成了环保良好的氛围;班级成立了环保科技小组,认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进行环保知识的研究和探索。

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篇7

中国人口超过14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

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曾实现了的梦想。世界性缺粮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篇8

当我看到国家让我们人人讲求低碳生活的时候,我十分惭愧,因为我明白,我浪费了许多,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再不节俭的话,地球有一天会消失,我们人类也无处可去。

以前我经常浪费水,洗一次澡就要洗一个小时,一个小时里水一向不停的流着,当我洗完澡的时候才慢吞吞的把它关掉,丝毫没有想节俭的样貌,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我总会把空调开到最冷,好让自我凉快凉快,一开就从中午开到晚上,除非真的冷到不能再冷才会把它关掉,这会排出多少惊人的二氧化碳量啊!我每一天都会有十分十分多的垃圾,每一天垃圾桶都塞得满满的,可是我也没有想到,这也会排出二氧化碳来。

低碳生活是一种十分环保、礼貌的生活方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能够帮忙我们将低碳生活变为现实。此刻我们国家对全世界公开承诺减排指标,决定到-年温室气体排放比-年下降40%-45%。低碳时代已经如约而至,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低碳"就在我们身边。

夏天,我们在家用空调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用了几个小时后,就关掉,再开电风扇。这样就能省50%的电;在冰箱内放食物时,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用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更节电;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开车时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适宜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轮胎气压要适当和少开空调。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

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平时我们勤动手动脑,也能够实现"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能够简便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能够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能够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另外,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

你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那么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还有其它降耗低碳的好方法吗来看看我的提议吧。纸张的双面使用,节俭用纸;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饭盒;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减少粮食的浪费;随手关灯,随手关好水龙头。使用手帕,少用纸巾……我是一名中学生,我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低碳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消耗的能源的减少,从而减低碳消耗,尤其是二氧化碳的减少,也就是说,低碳生活就是更低能量、更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还原其淳朴的进行人与自然的交流。

我只想说地球是我们的家,家在哪里我们就在那里,可是我们却没有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我们想的只是自我,怎样让自我过得好一点,认为有些东西有,就能够无止境的用地球上的资源,地球为我们奉献那么多,我们应当为地球母亲奉献一些东西,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少用一度电,少用一吨水,少扔一些垃圾……那么我们会减少多少的二氧化碳。我只想说我们虽然不能保护地球的环境,可是只要我们能够少排放一些二氧化碳。

让我们走进低碳生活,了解低碳生活,坚持低碳生活,我们就能够让二氧化碳少一点,让礼貌环保多一点,让地球更完美一点。来吧!只要人人节俭世界将充满绿色。

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推荐8篇相关文章:

工作计划和生活计划推荐8篇

生活部学生会述职报告推荐8篇

作文我的初中生活600字推荐8篇

节能低碳教案7篇

绿色低碳出行作文5篇

低碳环保作文800字6篇

绿色低碳环保活动方案7篇

绿色低碳出行倡议书7篇

开展节能低碳活动总结7篇

绿色低碳出行倡议书参考5篇

低碳生活心得体会500推荐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