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纪念馆观后感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一定要注重对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观后感是看完作品后把具体感受或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长征纪念馆观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长征纪念馆观后感6篇

长征纪念馆观后感篇1

长征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红一方面军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以色列军人伍大卫曾经评价长征:“中国红军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值得世界各国军人景仰和学习。可以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悲惨的,但他们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却是悲壮的。”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饥饿干渴,坚韧不拔的红军将士以今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走过没有路的“路”,跋涉两万五千里,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彪炳史册的伟大革命诗篇。掩卷沉思,我在问自己,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它对于今天的我们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长征精神是进取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克服了千难万险,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长征精神的就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今天的中华民族正面临着民族发展史上新的伟大长征,这一征途上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而我们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克服学习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迎接自己的未来,去实现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伟大理想。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1935年10月毛泽东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而这样的长征豪情,正以它穿越时空的魅力鼓舞着今天的我们为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发展而勤奋学习奋勇向前!

长征纪念馆观后感篇2

上周末,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参观后,我感受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而上、敢打敢拼,化挫折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展现出新时代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新面貌。

湘江战役彰显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从灌阳新圩阻击战,到光华铺阻击战,再到觉山铺阻击战,无数革命先烈以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湘江战役彰显了同衷共济、众志成城的热血军魂,谱写军民一心、团结互助的“鱼水情”。在广西兴安县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年近百岁的瑶族老奶奶赵良英,是红军长征湘江

战役的见证者,更是红军墓的守陵人。她帮助红军磨米、烧开水,找吃的、借用的,对伤病员,她不仅帮熬草药治病,还一口一口地喂受伤红军。可以说,湘江战役彰显了党领导下的红军和人民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军民情、鱼水情。翻开新时代的篇章,这种团结互助精神,都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将这段峥嵘岁月铭记心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扬“一面旗、一盘棋、一股绳”的团结合作精神,共同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局面。

长征纪念馆观后感篇3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从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参观回来已百日有余,可这句话萦绕在我脑海里久久不散,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在湘江边参观“红色足迹”,我被红军将士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所感染,被他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所震撼。

在敌我条件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国民党自以为湘江围剿战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囚笼,英勇的红军将士却成功粉碎了敌人看似必胜的计划,成功渡江。红军将士是如何做到的?

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已连破国民党3道封锁线的红军抵达湘江边时已成疲惫之师,数倍于己的敌军又占据湘江有利地形摆出一副围剿决战的架势。在危难面前,红军将士们坚信千条路,万条路,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出路,只要跟着共产党走,就一定能打胜仗,农民就一定能翻身当主人,为了胜利无不表现出无我的战斗精神,英勇奋战。

“快走!快走!快突围!”浮桥上,没有工事的依托,没有飞机大炮的掩护,英勇的红军不畏艰辛,以执着的革命信念,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屏障、垫起浮桥,任凭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轰炸,浮桥一次又一次断了又连。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压制住饥寒和恐惧,在枪林弹雨下出色地完成了架桥任务。

靠的是铁的纪律。在小小的山头上,红5师死守阵地奋战3昼夜不退半步阻挡敌军;红34师为完成护卫任务坚持到了最后的一兵一卒,也没有人做逃兵;身负重伤的将士在疗伤过程中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而是用身上值钱的东西拿出来交换……。他们时刻把纪律挺在前面,宁肯为共产主义献身也不愿做逃兵,宁肯战死沙场也不踩底线不跨红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纪律的力量筑起了一面面铜墙铁壁,拦住敌人,为大部队抢渡争取了时间。

靠的是榜样的精神。陈树湘负伤被俘,他以断肠明志的方式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身负重伤的红五团政委易荡平,宁肯自尽也不愿拖累战友;危急关头为保阵地视死如归的耿飚拔刀冲进敌军拼杀……这场渡江战役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关键时刻舍生忘死,冲锋在前,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弘扬了榜样的精神!激发出了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在兴安县革命纪念碑下,面对党旗,面对长眠于该地的烈士们,我每跟读一句入党誓词,脑海里就跳出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心中装着人民却没装自己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是把青春献给扶贫事业的基层干部黄文秀;是年过花甲的战“疫”先锋钟南山……

他们都是我们熟悉的先进典型人物,和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们一样坚守初心结合岗位英勇奋战,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争做新时代党和人民的优秀战士。

兴安之行,我接受了“红色精神”的洗礼,被红军将士为革命胜利擦亮“初心”底色,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人民忠诚的意志所征服。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对照身边的优秀党员干部,强烈的对比照出了自己的不足。

抽调到纪检监察机关协助开展宣传工作快半年了,每当看到同事们在媒体报刊上发表的一篇篇信息稿件时,每当看到武鸣区在南宁市纪检监察新闻信息工作通报排行榜上又前进一位时,同事们白天忙业务晚上加班加点写稿改稿的场景就呈现在我的眼前。深知这些成绩的背后都是辛勤的付出,自己也暗暗下决心要以他们为榜样,但总因文字功底不够等而迟迟难以下笔。

领导多次鼓励我、开导我,自己似乎还是摆脱不了“本领恐慌”的窘境。现在想起来,我的这点困难在许许多多的优秀党员面前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说到底还是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导致攻坚克难乏力。

每段历史,每个典型,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我想,当我再次遇到困难时或迷茫时,都可以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找到前进的道路。

长征纪念馆观后感篇4

现在,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从严治党、坚定理想信念、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是我们走好新长征路的关键。正如《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言:“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今天,我们要缅怀、守护、传承那份理想信念的宝贵遗产,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更加顽强的毅力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长征纪念馆观后感篇5

6月4日-5日,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团委组织青年干部赴兴安县、全州县学习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主题学习,分享个人心得体会如下。

三、学史崇德,坚守忠信大德。古语有云:"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宁死不做敌人的俘虏,断肠铭志;红五团政委易荡平为不拖累战友,舍生取义。湘江鏖战,尽管红军损失惨重,饥困交加,但广大红军战士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面对疯狂的敌人,表现出了不畏强敌,敢于战斗,勇于突破、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连续奋战的革命精神和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6月4日至5日,本人有幸赴广西兴安县、全州县参加了由共青团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委员会组织的“赓续红色血脉,凝聚青春力量”主题团日学习教育活动,在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祝益民,委直属机关党委、委直属机关团委领导的率领下,瞻仰了兴安湘江战役纪念馆,在兴安界首镇开展了“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在全州县参观了大坪渡口、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一路上我们齐声唱响红歌,集体诵读红色经典诗词,透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个个英雄人物故事,回顾了当年共产党人在湘江战役中的壮烈情景。

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站在全州的湘江河畔,我脑海里思考着80年前红军在这里经历的生死存亡一战,面对着必死的决心去奉命阻击国民党追击的红军战士们,他们怀着的是怎样的信仰?这种信仰,一定不是一朝一夕产生在这些年轻的人脑海里的,将时间再往前推几十年,中华大地曾出现过的,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等,但是他们都失败了。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才第一次真真切切的给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上的人民带来触手可及的信仰,那就是共产主义。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了让中国人拥有信仰并为之守护,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也是为何会有那么多无产阶级战士愿意为了这个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原因!

长征纪念馆观后感篇6

说实话,就在去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时,我的心情很活动,也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快乐感。

离纪念馆还有十分钟路程左右的时候,车停下了,我们开始打着校旗徒步向纪念馆走去。朱红色的大门映入眼帘,紧接着富丽堂皇的建筑也随之入眼。纪念馆的最中心是表铜色的主题雕塑,这痤造型雄奇特的雕塑就是“中心基点,胜利指针”,它从我国古代的日晷作为主题雕塑造型的基本元素,日晷内圆面凸雕红军长征会师的欢乐场面,整个造型象一个充满张力的圆环,围合天地之气,凝聚长征精神。

主题雕塑,简单又寓义深远,雄伟又独具特点,构思巧妙,立意深刻,独具匠心,充分表现了红军那生生不息的长征精神和界石铺在长征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毛主席旧居内陈列的椅子、铜灯、电话机、坑桌等等,每一样都是因年代的久远而变得破旧,没有光泽,但是,即使是这样,有一点也永远改变不了,那就是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记录着毛主席日夜操劳,兢兢业业为革命奉献,为人民奉献的精神。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的浮雕象栩栩如生,从他们饱经困苦的脸上呈现出沉年岁月里的沧桑战争,他们每一位都是救世主,都是巾帼英雄,都是中华人民的代表,他们的爱国精神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像金子般耀眼,闪射着光芒。

心,与中国人民在一起。

长征纪念馆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

烈士纪念日活动方案6篇

五四纪念活动方案6篇

《长征》作文7篇

《长征》作文参考8篇

918纪念日的演讲稿6篇

纪念918活动方案及策划6篇

纪念五一演讲稿6篇

新长征演讲稿5篇

讲长征故事作文5篇

关于纪念抗战胜利的演讲稿6篇

长征纪念馆观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