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认识羊教案通用7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写一份教案中,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来进行学生的问题解答和讨论,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互动,下面是会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小班认识羊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小班认识羊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小班认识羊教案篇1

活动目标:

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自制小兔子头饰一个,若干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自制“魔法箱”一个。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一个好朋友,“当当当当”你们看它是谁啊?

幼:小白兔

师:对了,小白兔。昨天森林了刮了一阵大风,把小白兔的房子吹倒了,小白兔“唔~~~”的哭了。于是老师连夜给小白兔建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房子漂亮吗?

手指房子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正确的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那么小朋友看老师把小白兔的'房顶盖成什么形状了?

幼:三角形

师:房子的身体呢?

幼:正方形

师:小朋友真棒,那么门又是什么形状啊?

幼:圆形

2、出示“魔术箱”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了一个魔术箱,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你们可要看仔细了,不能眨眼哦!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什么图形了?

幼xx

师: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依次变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辨别和认知

3、找一找、说一说:

引导幼儿在教室内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物体。

4、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观察发现户外物体的形状那些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5、活动延伸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我遵循新《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让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图形,能详细地说出各图形的区别。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幼儿园小班认识羊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到××班做客,愿意与××班的老师、幼儿共同活动。

2.积累做有礼貌的小客人的经验。

活动准备:

与××班教师作好活动前准备。

活动过程:

1.准备做客。

(1)接待××班前来邀请的小朋友,激发幼儿去做客的愿望。

师:刚才××班的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她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他们班做客你们想去吗?

(2)讨论怎么做小客人:有礼貌地向××班教师和小朋友问好;接受同伴的礼物时会表示感谢等。

2.组织幼儿去××班做客。

(1)引导幼儿有礼貌地与××班幼儿及老师问好。

(2)幼儿自由寻找伙伴并介绍自己,品尝××班幼儿准备的食品。

(3)与新伙伴一起参观××班,共同玩游戏。

(4)引导幼儿与伙伴一起收拾好游戏材料,并有礼貌地与××班幼儿再见,同时邀请他们去自己的班级做客。

3.幼儿回班。

自由讨论自己去做客都认识了哪些好朋友,在××班都看到了哪些和我们班不一样的,你喜欢××的.什么东西。

师小结:今天我们去××班非常的开心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还知道怎么做一个小客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像今天这样邀请你的好朋友来你家做客或去别人家做客,增加你们的感情,让大家在一起玩的更开心!

幼儿园小班认识羊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五官,初步了解五官的主要作用。

2.知道要爱护五官,学习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活动重点:认识五官的主要作用。

3.知道五官的各部分名称,了解五官的位置。

4.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明确五官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知道怎样爱护自己的五官。

活动准备:

人手一面小镜子、教学ppt活动过程:

1、照镜子找五官:

幼儿人手一面镜子,玩照镜子的游戏:

--"你的脸上有什么?它们在哪儿呢?"。

2、向幼儿介绍我们的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告诉幼儿眼、耳、鼻、嘴、眉在头上的位置。

3、游戏:找一找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脸上找出来。还可以在自己的好朋友脸上找一找。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个鼻子,一对眉毛;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4、听口令指五官:

(1)教师即兴说出五官的名称,幼儿用手指点,如:教师说"眼睛",幼儿就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2)教师不断的变换口令,速度不断加快5、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

(1)教师告诉幼儿,眼睛、嘴唇、鼻子、耳朵、眉毛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官。

(2)想想说说五官的作用。

--"我们的眼睛有什么用?"(看)"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吃、说)"我们的.鼻子有什么用?"(闻、呼吸)"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听)6.如何保护我们的五官:

(1)请幼儿想想说说:

--"眼睛、耳朵……都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2)教师小结: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掏耳朵,不把脏东西放到嘴巴里,不把小东西放在口、鼻耳中……

教案反思:

在这次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由于知识面及经验的原因,在猜各种动物五官时有点盲目,但却表现很积极。特别是当看到猫的眼睛时,说是“娃娃的眼睛”老师本想将这个问题留下来就提示说:“这是一种小动物的眼睛”结果直到讲完是猫的眼睛,还有孩子回答是“小动物的眼睛”。但也有个别幼儿猜出了大象和猪的鼻子,鸟的嘴巴以及河马的大嘴巴。经过反思,觉得要是先认识了各种动物,后再与各五官进行配对,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小班认识羊教案篇4

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摆弄物品的特点,我为幼儿提供了小棒、图形、彩纸等大量活动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做,启发幼儿主动探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使幼儿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好习惯。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称和形状特征;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1、在正方形拼图的基础上,请幼儿任意拿3根小棒拼摆图形。幼儿探索活动,教师指导。

2、请个幼儿说一说,摆得什么样的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有几个角;

小结: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丰富词汇:三角形。

1、请幼儿任意取出一个三角形卡片,点数它有几个条边、几个角?

2、出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引导幼儿观察其不同点,相同点。

3、小结:不管图形大小,不管角尖,只要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1、引导幼儿在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物体(小彩旗、红领巾)。

1、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剪裁出任意三角形(剪、撕、画等),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2、鼓励幼儿用剪出的三角形拼出自己喜爱的动物或物品的形象。

幼儿园小班认识羊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并知道其代表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若干,动物图片若干,小刺猬背果子,幼儿操作练习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t:(教师身上贴1-5数字):小朋友们看,我的身上有什么?(复习数字1-5)这是数字国王送给我的礼物,他还邀请我们去他的王国玩。开着你的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吧!

2.幼儿目测动物数量,巩固对数字“4”、“5”的认识。

t:数字王国到了,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从我的身上找出数字宝宝送给它。

3.认识数字“6”。

t:(出示小刺猬)谁来了呀?它的身上有什么?瞧:我这儿有许多水果,谁来帮助小刺猬背果子?可以对它说什么?还可以怎么说?(数字5可以表示5个水果,5个水果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t:小刺猬要给小朋友们变魔术,(添上一个水果)你发现了什么?数字5还能不能表示6个水果?6个水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t:(出示数字6)6像什么呢?知道6里面有6个1,6个1合起来是6。

t:这6个水果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每一种有几个?(1个),共有几个?(6个)6个1 合起来是几?6里面有几个1?

t: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4.操作活动

t:数字国王带来了两张神奇的卡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t:数字国王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神奇的卡片,快去玩一玩吧!

幼儿园小班认识羊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同意境。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3、初步学习仿编。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有两位客人到我们班来了,我们看看是谁呢?

环节简析:直接导入,抓住幼儿的兴趣。

2、出示图片太阳

提问:太阳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

出示图片月亮

提问:月亮是什么时候出来呢?

环节简析:这两个提问,帮助幼儿对相关生活经验的回忆和整理。

二、看图理解儿歌

1、这儿有一首儿歌叫《太阳和月亮》,教师朗诵:太阳出来了,小花醒来了,小鸟醒来了,小兔醒来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鸟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刚才老师念儿歌的题目是什么?

2、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白天怎么样呀?(引导幼儿用热闹一词,今天我们小二班来了这么多的爸爸妈妈,我们今天的教室里也很热闹)

什么时候静悄悄呢?大家都要干什么?

你们是怎样睡觉的'?

环节简析:教师富有感情的示范朗诵,帮助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同时能给幼儿正确的语音、语调的示范及情绪上的感染。适时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儿歌的内容,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注意一:幼儿只能为点点涂色,不要涂在它的脸蛋上的脑袋上。不能够把颜色涂到黑色边框外面。

注意二:指引幼儿不要把油画棒的衣服弄掉了。

注意三:涂色过程中指导幼儿换颜色涂。

结束部分:

将好的作品拿出来给其他幼儿观看,点评做的好的地方。

涂好颜色的幼儿将油画棒放回盒子里,老师为其作品写名字,拍照。

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都为自己的好朋友蘑菇点点穿上了漂亮的花衣裳,可是,小雨伞也想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我们一起为小雨伞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出示图一当范画(五颜六色的小雨伞)。给每位幼儿发一张未涂色的小雨伞。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年龄特点,我选择了涂色课,由于小班孩子刚开始接触颜色,所以我并不要求他们认识颜色,先学会区分不同的颜色,知道变换颜色去涂。这节美术课我做了以下几点小结:

刚开始的手指谣是个形象而又简单有趣的导入,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但是因为重点在涂色方面,所以在手指谣上并没有要求孩子能够熟练。我发现一个让孩子感兴趣的导入游戏在是一个活动很关键的部分。而且孩子的注意力一旦都专注在老师这里,老师的情绪也得到良性的提高。

幼儿园小班认识羊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2.饼干、巧克力、玩具等。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华和陌生人》。

2.组织幼儿讨论:

(1)小华跟谁走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

(3)他怎么会跟陌生人走的呢?

(4)结果怎样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小结: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情境练习。学习一些对付陌生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情境(一):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师提示: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

这样,陌生人见骗不了小朋友,只好走了。

情境(二):小朋友们正在草地上游戏,一位陌生的阿姨进来,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真可爱,阿姨给你吃巧克力。”

老师提示:

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幼儿在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陌生人又拿出玩具给小朋友玩,师提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

陌生人遭小朋友拒绝后,边走边说:“真拿这些小孩没办法!“

4.结束。提醒幼儿今后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单独活动,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信陌生人。

幼儿园小班认识羊教案通用7篇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认识颜色教案5篇

小班教案认识数字2教案模板6篇

认识数字8的教案小班教案8篇

小班数学认识数字5教案6篇

小班认识动物教案5篇

小班数字6的认识教案6篇

小班认识手的教案8篇

小班数学认识数字2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下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小班关于藕的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小班认识羊教案通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