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份好的教案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下面是会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勿忘国耻班会课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勿忘国耻班会课教案篇1
活动目的: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理解意义,让学生立足现实,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热情。
准备过程:
学生排练小品、诗歌并搜集相关材料。
班会形式:
小品表演、诗歌朗颂(配乐《满江红》等音乐)、自由讨论相结合的综合活动方
实施步骤:
主持人开场白:祖国是我们祖先居住的地方,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我们的血脉里都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始终都有着一颗中国心。下面请欣赏诗歌朗颂《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诗歌朗颂《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太监宣琦善进见)
道光:琦爱卿因何事进见?
琦善:臣为英国人割我香港岛一事求见。
道光:英国人所要的香港岛是个什么东西呀?
琦善:是个小渔村,在南海边上。
道光:跟朕的江山相比何如?
琦善:小得很。中国是一个鸡蛋,香港只是鸡蛋上的一个小点儿,拿袖子一抹就去了的。
道光:那就给他们好了。(演员谢礼后下)
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放映至石柱像止。
主持人:侵略者们不仅割我地,烧我园,还屠杀我们的同胞,下面借一外国友人的手和笔,我们去看一看侵略者在我旅顺犯下的滔天罪行——
故事表演《旅顺惨案》
主持人:看过、听过、也感受过以上这些之后,同学们,你们有何感想,请大家畅谈。
(学生踊跃举手后)
同学a发言:看过、听过也感受过以料后,我想到了一个历史的狗熊,对于这段历史,它逃脱不了干系。那么,它是谁呢?请同学们猜一猜谜语便知。(放映幻灯片)(1)太白全集——猜一历史的狗熊(2)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猜一历史人物(同学回答后,同学a评价)
同学b发言:刚才a同学想起了李鸿章,它太坏了,充当丧辱国条约的积极签订者。我想起了另一个历史的败类,它曾经断送了我们中华民国的梦想。它是谁呢?我想用对联来告诉你们。请欣赏对联,并说一说你如何理解?(放映灯片)
勿忘国耻班会课教案篇2
活动主题:
国家公祭日
活动目标:
1. 了解国家公祭日的起源、意义和目的。
2. 培养学生对国家公祭日的尊重和关注。
3.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内容:
1. 介绍国家公祭日的背景和意义(10分钟)
(1)介绍国家公祭日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解释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和目的。
2. 国家公祭日的活动纪念仪式(15分钟)
(1)观看相关纪念活动的视频。
(2)了解国家公祭日活动的形式和过程。
3. 学习相关红色故事(15分钟)
(1)讲述一位英勇牺牲的烈士或英雄的故事。
(2)探讨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
4. 国家公祭日主题演讲(15分钟)
(1)学生或老师发表演讲,表达对烈士和英雄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2)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对国家公祭日的理解和感悟。
5. 默哀活动(5分钟)
安排适当时间进行一分钟默哀,表达对烈士和英雄的深切哀思。
6. 班级纪念手工制作(20分钟)
让学生制作国家公祭日相关的纪念手工,如鲜花、纪念牌等。
7. 课堂总结与反思(10分钟)
(1)回顾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2)学生分享对国家公祭日的认识和感悟。
活动实施要点:
1.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素材和视频资源,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的特点,调整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参与。
3. 活动中要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思考烈士和英雄的奉献精神,并鼓励他们传承红色基因。
4.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加深学生对国家公祭日的认识和理解。
勿忘国耻班会课教案篇3
爱祖国是一种深厚的感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对养育了本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祖国,对给了自己特有的历史传统、文化素养的祖国,对自己命运息息相关的祖国,谁能不抱有最深的热爱眷恋之情呢!特别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是我们中华儿女最亲爱的祖国。千百年来,多少支美好的歌,多少首赞美的诗,多少个动人的故事。都和"中国"这两个字紧紧地连在一起。“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强我国防”,落后就要挨打,曾经的国耻是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痛。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奋发图强,为建设富强的中国努力奋斗。作为当代中学生就应该从现在起树立远大理想,学好本领,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一、班会主题:勿忘国耻 爱我中华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增强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把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爱国行为结合起来,学好本领,为报效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能力方面: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主动参与探究的能力。
3、知识方面:了解祖国受人凌辱的屈辱历史、知道加强国防的建设的重要性及当前国家统一安全方面的不安定因素、明确我国公民在维护国家统一安全方面的有关义务。
三、班会准备
1、思想准备:今年是抗日战争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此为契机做好全班同学的思想发动工作,提高同学的积极参与意识。
2、组织准备:搞好人员分工,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头搜集材料,如搜集抗日故事、抗日歌曲、有关抗日的影视资料等,并通过报章杂志及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当今的世界形势、了解日本今日对华的一些言论、了解中国在当今世界的位置及处境等,并组织学生参与制定本次班会的活动方案。安排学生布置黑板教室。
3、程序准备:确定班会活动步骤使活动落到实处。
1、主持人致词:同学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战争胜利70周年,当年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意蹂躏,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就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日军的暴行吧。
2、播放祖国屈辱历史的有关视频片断、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中影响国家统一安全的不安定因素的有关视频片段。
3、讲述抗战故事,以此来缅怀那些牺牲的勇者,也使我们铭记那段用鲜血刻下的历史。
4、当日军在我们的土地上作威作福之时,我们的人民在哭泣、在呐喊,请听王欣渝同学的《淞花江上》。
5、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听中华儿女在呼喊,中华儿女在战斗,全班齐唱《黄河大合唱》
6、历史走到了今天,当德国人为自己在二战中所犯罪行真诚地道歉时,日本人却在修改教科书企图掩盖那段罪恶的历史,大大地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老师诵读水均益的文章《日本,请听我对你说》,让学生了解现在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以及中国民众的反映。
7、回忆历史,瞻望未来,如何在新时期搞好学习将来为国效力,同学们深情的朗诵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建设祖国的决心:《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是芽,会有浓荫
理想要开花,桃李结甜果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7、全班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在雄壮有力的国歌声中结束班会。
8、主持人致结束语:通过这次活动,更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怀,历史已经过去,明天是属于我们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爱国心。我想无论以后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勿忘国耻班会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国家公祭日的背景和意义。
2.讨论国家公祭日与个人行为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意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通过展示国家公祭日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去年国家公祭日的相关活动和报道。
二、讲解(10分钟)
1. 讲解国家公祭日的背景和意义,如:纪念英烈、悼念历史事件等。
2. 分析国家公祭日与个人行为的关系,如:如何维护国家的尊严与荣誉、如何守护国家的和平与繁荣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a. 你们认为如何向英烈致敬?
b. 你们认为有哪些方式可以纪念历史事件?
c. 你们个人能做些什么来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2. 在讨论结束后,指导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个人思考(15分钟)
1. 要求学生单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 你对国家公祭日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感悟?
b. 你个人认为应该如何向英烈致敬和纪念历史事件?
c. 你打算从现在开始做些什么来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2.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写在纸上并准备与班级分享。
五、分享与总结(15分钟)
1. 让愿意的学生依次分享他们的个人思考和计划。
2. 引导学生总结班会的内容和成果,以及对国家公祭日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对国家公祭日的认识、感悟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
勿忘国耻班会课教案篇5
一、活动主题
勿忘国耻、圆梦中国
二、活动时间
20__年12月2日至14日
三、活动形式及内容
1.营造氛围。以学校电子屏、橱窗、展牌、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张贴悬挂布置宣传标语,努力做到人尽皆知,营造革命传统教育氛围。
3.专题活动。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活动。
活动一:精心组织一次国旗下讲话;(德育处)
活动二:组织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国”主题征文和班队会活动;(团委)
活动三:布置学生做“和平贴”,举行粘贴“和平贴”仪式;(团委)
活动四:组织“勿忘国耻、圆梦中国”签名仪式;(德育处、团委)
活动五:组织一次“勿忘国耻、圆梦中国”主题书画展评。(美术组 )
活动六:虚拟城墙捐砖活动。(信息组)
四、活动要求
全体教师和各班级要高度重视,要把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教育手段,让参加纪念活动的人员真正从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扬烈士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结合起来,让正能量在全校广泛传播。
五、国家公祭日手抄报内容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
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所在地便是曾经“万人坑”丛葬地遗址。公祭活动的主场地将设于此。在主场地公祭外,南京还在建有纪念碑其余17处丛葬地同步公祭遇难同胞。
中国国家领导13日参加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纪念日活动 。
公祭仪式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广泛报道,广大市民也通过各种方式抒发情感、寄托哀思。而在社交媒体上,微博成为网友铭记历史、表达哀思新的重要渠道。
勿忘国耻班会课教案篇6
一、指导思想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我国把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灾难中去世的同胞和革命先烈,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遭受灾难历史的记忆。根据《全区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方案》的.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德育处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二、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12月3日——12月7日)
1.以国家公祭日宣传为核心内容对学校宣传栏内容进行更新,并利用电子屏、黑板报加强普法内容的宣传。(德育处)
2.国旗下讲话——“勿忘国耻圆梦中华”(12月10日周一)。(少总部)
(二)活动实施阶段(12月10日——12月15日)
1.举办一次主题为“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主题班会,宣讲国家公祭日的由来、意义,讲述抗战故事,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奋发进取,努力成才;(12月15日周五)。(各班主任)
2.中高年级学生各出一张“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小报(12月10日——15日)。(各班主任)
(三)总结阶段(12月18日——12月21日)
1.搜集活动素材,做好活动总结。(德育处)
2.写一篇报道或者做一个美篇推送。(德育处)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认真实施,注重结合。确保宣传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全体教师要把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教育手段,让参加纪念活动的人员真正从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扬烈士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结合起来,让正能量在全校广泛传播。
勿忘国耻班会课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