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时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以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准备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教学媒体,提升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下面是会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100以内数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100以内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课时数:15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四十五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各种形式灵活的加减法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孩子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感受数学可以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谈话法
教具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一幅鲜花盛开的公园一角的画面。
师:公园里鲜花盛开,已经很美。节日快到了,人们希望公园更美,工人叔叔又运来好多鲜花。(出示工人运鲜花的场景图)。
2、提出问题。看到这么多盆花,你想提什么问题?
(1) 工人叔叔运来几种花?
(2) 红花、黄花、紫花各有多少盆?
(3)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4) 工人叔叔要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
……
二、探究问题。
小精灵也来了,他问小朋友:“谁能说一说,刚才一些问题可以怎样算?
(1) 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列式计算。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10+20
还剩多少盆紫花— 30-20
(2)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a)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十个十个地数)。
(b)又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
(c)3个十去掉1个十,还剩2个十,是20)。
(d)还可以转变成10以的加减法来计算(1+2=3, 10+20=30;3-1=2,30-10=20)。
三、巩固练习。
1、 p57做一做。
2、 练习十第1—3题。
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 30-10=
100以内数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
2、学习按数量对应摆设数量是5以内的物体。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5以内数量的水果图片若干、大正方体积木(贴有5以内的点卡)。
学具:五个小篮子贴有1—5的圆点标记,每位幼儿15个片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数5以内的数量
1、今天,刘老师给小朋友带了一些水果来,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水果
2、教师逐一出示苹果、雪梨、西瓜、香蕉、桃子的水果图片,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请个别幼儿根据水果的数量拍几下手,并给各种水果匹配相应的圆点卡,请其他幼儿帮他验证。
3、教师出示大积木,教师滚积木,请全体或个别幼儿点数并用拍几下手来表示相应的点卡数量。
二、幼儿自主操作
1、在小朋友桌子上的袋子里有许多片片,请小朋友把袋子里片片拿出来,送给圆点朋友。
2、出示五个贴有标记的篮子,集体点数卡片上圆点的数量。
3、幼儿操作:看篮子里的圆点数量送片片,一边送一边说:几个圆点送你几个片片。
三、小结。
根据幼儿操作的情况进行简单地总结,并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100以内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游乐场游玩的过程中,通过确定起点的方法,能手口一致对10以内物品进行有序的点数。
2、学习运用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有序点数的计数方法,正确感知10以内的物品数量。
3、在一个有和谐的环境中,幼儿体验游戏带来快乐的同时,能够主动学习,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机、教学用图、1-10的'数字卡片、自制半成品纪念品若干、水彩笔、自制饮料售卖机、通关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幼问好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丽丽老师,我们来打个招呼吧!也和客人老师问个好!
幼:客人老师好!
师:中班的小朋友们真有礼貌!为了奖励懂礼貌的你们,我决定带大家一起去游乐场玩。想去的小朋友请跟我挥手示意一下吧。现在请小朋友安静的坐上我的小汽车,准备出发咯!
二、初步认知利用多媒体机,出示游乐场的情境,让幼儿说出都看到了什么。接下来带领幼儿一起去玩游乐项目。
游戏项目:摩天轮出现示范图,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上面有几个箱子?你是怎么数的?(请数对的幼儿和数错的幼儿上来数一数摩天轮的坐箱,展示各自的方法。数对的小朋友奖励一张通关卡。)教师小结:点数要确定起点,按顺序依次一个一个数;避免漏数、重复数的方法是用手按住一个做记号,然后再数。
三、交流探索依次带领幼儿继续"海盗船"的项目,让幼儿学会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点数规则排序的物品,并掌握手口一致的正确点数方法。
1、提问:海盗船有几个座位?你是怎么数的? (请个别幼儿上台数,数对的小朋友奖励一张通关卡。)
2、教师小结:怎样才不会漏数?确定起点,用手按住起点,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一排排有序点数。
四、巩固练习玩过海盗船,来到了地下迷宫。里面好多图形宝宝,请小朋友们把迷路的图形宝宝带出来。
用刚才学过的两种方法点数,说出总数,找到相应的数字钥匙,就可以把图形宝宝带出去。
五、结束活动把小朋友分成两组,第一组小朋友去饮料售卖机上买水喝。
第二组:提供纪念品半成品纪念品,根据卡片中间的数字在上面画相应数量的图案。
两组互换。操作结束,拿着自己的礼品去和小朋友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100以内数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
2、知道5以内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
3、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知道2的相邻数是1和3,3的相邻数是2和4,4的相邻数是3和5。
活动难点:
5以内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轻音乐,插板,数字卡1-5。
活动过程:
1、初步感知5以内的相邻数
(1)动物王国今天特别热闹,因为他们搬新家了。老虎、狮子、小熊、小猫、蜜蜂都搬进了新家。教师按顺序摆放小动物,请幼儿说出动物分别住在几号房,教师再总结。老师并在演示板上按刚才说的顺序在第一行摆好。
(2)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小动物谁和谁是邻居。
老虎住在1号房间,狮子住在2号房间,小熊住在3号房间,小猫住在4号房间,蜜蜂住在5号房间。这时狮子跳出来说:“你们好,我是大狮子,我住在2号房间,我的邻居是住1号房间的老虎和住3号房间的小熊。”
提问:3号房间的小熊的邻居是谁?4号房间的小猫的邻居是谁?
2、运用演示板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
天慢慢黑了,小动物们睡着了(老师把小动物盖起来)。听,谁在说话呢?哦!原来是数字宝宝在讨论问题呢。数字宝宝2说:“我是2,数字宝宝1和数字宝宝3是我的好邻居,我们是相邻的数字,我给它起个名字叫相邻数,2的相邻数是1和3。”提问幼儿找其他数字宝宝的相邻数。
3、请幼儿利用插板动手操作,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小朋友们数字宝宝说得对不对?我们来亲自试一试好不好?请幼儿取插板。
(2)请幼儿在插板的第一行放一个红棋子,一个红棋子用数字1表示,第二行放两个绿棋子,两个绿棋子用数字2表示。第三行放三个蓝旗子,三个蓝棋子用数子3表示。请幼儿观察数字2的相邻数是谁?(1和3)提问:数字1和2那个多?2比1多几?1比2少几?2比3少几?3比2多几?
(3)现在老师又摆上4个黑棋,那3的两边相邻数是谁?(2和4)提问:3比2多几?3比4少几?4比3多几?
(4)这时又来了5个白旗子,问小朋友4的两边相邻数是谁?(3和5)提问:4比3多几?3比4少几?4比5少几?5比4多几?
(5)教师小结。
4、游戏《找朋友》
请五个幼儿到前边来,每人一个数字卡,当老师说“找找找朋友,找到两个好朋友,我是数字宝宝2,我的相邻数是?”拿数字1和3的小朋友就赶快速出来,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反思:
本课的重点应该是先学会找相邻数,然后再认识相邻属于本数的关系,幼儿接受起来也就更加容易。可是怎样引出相邻数这一概念呢?我用了幼儿易理解“挨着”这一词来向幼儿介绍出相邻数。首先请5名幼儿带着数字头饰按顺序排成一排站在大家面前,然后请下面的幼儿说说5个数字宝宝互相之间谁挨着谁,并一一指出来,孩子都能说出数字宝宝1挨着数字宝宝2,数字2又挨着“1”和“3”…….虽然台上没有数字“6”,可是幼儿能够说出5挨着“4”和“6”,就这样这一课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对于认识相邻数与本数的关系在一节课中无法得到更深入的学习。
100以内数教案篇5
教材简析: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通过学生们在校园活动的画面,以浓厚的兴趣数这些物体的个数。而且教材还把从综合画面里提取了物体,按个数从少到多排列在综合画面的下方,并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会写610这几个数字。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610的各数。会认、读、写610各数和数的组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结合插图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喜欢校园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610的各数。
教学难点:
会认、读、写610各数。
教具使用:
教学挂图、学具盒、投影。
教法学法:
观察图片,指导学生说出小朋友的位置,并且根据图片让学生大胆提出其他问题。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运用学生的学习情绪,来和他们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教师检查学生对110的认识。复习15的写法。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察。
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通过观察让学生回答图中的问题:扎辫子的女孩子排第几?引导学生提出其他问题。例如大树有多少棵?有几名跑步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同位互学的形式开展你说我答,教师巡视。然后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学生通过排第五排第一中的第明白1、2、310还可以表示第1、第2、第3第10。形成基数和序数的初步概念。
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图片,跑步的小男孩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使学生进一步区分6号和第6的区别。指导学生自主提问:身上的8、10表示什么意思?
三、学习写数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610的形状及正确的书写方法。(可以让学生描一描,写一写。)
2、教师巡视学生的写字姿势、书写笔顺。困难学生个别指导。
3、把你写的数字给老师展示一下,评一评谁写的最好。
4、把你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
四、教师小结。
现在我们把我们学习的110数一数,写一写。
五、课后作业。
读写110。
100以内数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加减算式2、教具图片一张《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教师:
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1.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
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如:1+6=7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
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3.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二、幼儿操作活动。
1.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
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
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2.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3.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
(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三、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活动反思:
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100以内数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