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教师可以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优秀的教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拓展和延伸,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关于瓜的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关于瓜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1、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2、t: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三、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
——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大?
——小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小?
——最小的月是几月?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2、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
3、幼儿尝试在年历上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
幼儿园关于瓜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对聚会的内容进行设想、规划,增强计划能力。
2、能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与同伴讨论的内容。
3、体验与同伴共同商量、讨论的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师用记录表:空白纸张,上面有标题"我们来聚会"。
2、幼儿用书:《我们来聚会》。
活动过程:
1、师幼讨论:聚会可以开展哪些有趣的活动?
教师:新年快到了,我们可以邀请哪些家人来@jln和我们一同庆祝呢?他们来幼儿园参加聚会时可以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与同伴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家人可以参加什么样的游戏?小朋友可以和家人共同进行什么活动?小朋友是幼儿园的小主人,可以怎样邀请参加活动的客人?
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记录表上用简笔画的方法进行记录。(如小朋友建议可以进行表演,教师就画上跳舞的小人进行记录)
2、幼儿分组进行聚会计划的讨论并记录在幼儿用书《我们来聚会》上。
师幼共同讨论有关聚会计划的一些具体问题:
①聚会的时间、地点怎样安排?怎样邀请客人,有哪些邀请礼仪?(可以制作宣传海报、聚会请帖,用礼貌的语言进行邀请)
③客人参加聚会时可以怎样装扮?(制作装饰的面具或帽子等)
④聚会的环境可以怎样布置?(可以用绘画、制作拉花等方法进行装饰)
⑤聚会进行的程序是怎样的?由谁来主持?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小组讨论,在幼儿用书上记录下自己和本组同伴讨论的结果。
幼儿边看自己的记录边向大家进行介绍。
3、师幼为聚会进行准备。
幼儿分工合作,如有的小组制作邀请卡,有的小组开始排练节目,有的小组为环境做准备。
延伸活动:
利用晨间、餐后等时间与幼儿谈谈对聚会的准备工作。
幼儿园关于瓜的教案篇3
音乐游戏内容:
乡下老鼠进城去看望城市老鼠,他壮着胆子,穿过田野,来到了城市,这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她感到很陌生,也有点害怕,于是小心翼翼地沿着墙角走:“左看看,右瞧瞧,1234567;左看看,右瞧瞧,1234567。”终于来到城市老鼠的家,哇!这里的食品真多呀!各种蔬菜、水果、面包、香肠、奶酪、黄油……让人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不客气地吃起来。突然“喵一了二声,猫来了,老猫往这边扑,老鼠往那边躲,最后老猫用语言“画个圈圈定住你”将他们变成了木头老鼠。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会玩“躲闪、定住”游戏,感受乐曲中表现出来的紧张气氛。
2、随音乐尝试合拍地表现乡下老鼠进城的`忐忑不安、快乐、紧张、安静的情绪。
3、体验听音乐做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听过音乐《忐忑》和故事《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材料准备:剪辑好的《忐忑》音乐、老猫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回忆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还记得故事《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吗?城市老鼠告诉乡下老鼠城市里有什么呢?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结构,学习将音乐与故事匹配。
师:这首歌曲反映了乡下老鼠进城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城市是不是像城里老鼠说的那样乡下老鼠进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3、熟悉a段音乐,并随音乐大胆用动作表现。
(1)感受音乐中乡下老鼠进城时的忐忑心情。
师:你们知道乡下老鼠进城时怎么走的吗?谁能用动作告诉我。
(2)引导幼儿感受并表现音乐中乡下老鼠进城的狂欢。
4、感受b段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1)感受音乐,讨论如何躲避老猫的抓捕。
(2)明确游戏规则。
(3)听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5、听完整音乐玩游戏,自然结束活动。
幼儿园关于瓜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夏至要吃面食的习俗。
2.了解有哪些小麦制品。
3.发挥想象力,夏至面里有什么,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活动准备
一碗面的简笔画,并打印,每人一张,彩笔、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1.介绍夏至吃面食的习俗:
夏至时新麦收获,各地食俗虽有差异,但吃面却是共同的。史料记载,我国汉代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像是北京冷淘面、四川担担面、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江南地区还有麦粽、夏至饼。所谓夏至饼就是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其实夏至饼里并没有指定的馅料食材,只要是开胃消暑的,都可以加到饼里做馅料。
2.了解有哪些小麦制品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麦吗?它是长什么样的呀?(教师出示图片)
(2)——那我们平时吃的面食是像小麦这样硬硬的黄黄的吗?
(3)——其实啊小麦首先被制成了又白又细的面粉才能被我们广泛使用。那小朋友们知道哪些东西是由面粉制成的吗?我们刚才在介绍夏至吃的面食时已经提到很多了,有小朋友能回忆一下吗?还有其他的吗?(面条,面皮,面饼,面包,蛋糕)
3.夏至要吃夏至面
(1)面条也是用小麦做成的,是我们夏至节气要吃的主要食品之一,有一句话叫“冬至饺子夏至面”,也有说“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今天我们的面条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光吃面条有些单调,小朋友们来动动脑筋,想一想面条上可以加点什么菜呢?
(2)请小朋友们把你能想到的菜画出来,剪下来,然后贴在这碗面里吧。
(3)教师分发打印好的面条简笔画。
(4)小朋友们自由发挥,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进行指导。
(5)请完成图画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画的是什么,为什么画这些菜。
(6)教师给予优秀作品的小朋友奖励。
幼儿园关于瓜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故事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知道水果的颜色。
2.知道毛毛虫会变为蝴蝶,并学会说:xx的xx我爱吃。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四种颜色的卡片、不同颜色的水果图片(香蕉、苹果、葡萄、梨、西瓜、菠萝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
唱学过的儿歌,用小律动《我把小手藏起来》吸引幼儿注意,回到课堂。
二、图片导入。
这些天一直下雨,有一位小动物好几天都没吃东西了,它饿极了。你们看它是谁?毛毛虫今天找到了许多好吃的,你们猜它都找到了什么?王老师这里有个故事,听完故事呀,你就知道!
三、教师利用教学图片讲故事。
第一遍完整讲述故事,提问:毛毛虫爱吃什么?最后毛毛虫变成了什么?
第二遍讲至“嗯,紫色的苹果我爱吃”,提问:谁来说一说毛毛虫吃的第一个水果是什么?苹果是什么颜色的?毛毛虫说了一句什么话?我们小朋友都变成毛毛虫学一学。(同上)。
讲述故事结尾:(嗯,毛毛虫吃了这么多水果呀,好香好甜呀)讲述故事结尾后提问:毛毛虫睡醒以后变成了什么?
四、认识颜色,会说“*色的**,我爱吃”。
1、出示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的卡片,逐一提问颜色:什么水果是红色的等。
2、练习“*色的**,我爱吃”
出示不同的水果图片,提问个别幼儿: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指一指它和哪个卡片颜色一样。如果你是毛毛虫你会怎么说?我们一起说一说。
4、结束
刚才呀毛毛虫吃了这么多水果呀,可爱的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吗?让我们睡一会儿吧!(伸懒腰)毛毛虫睡醒啦变成漂亮的花蝴蝶!毛小蝴蝶们,我们飞出去玩一会儿吧!(教师带领幼儿飞出教室)
幼儿园关于瓜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学会分享。
活动准备:
录像机、木偶表演。
活动过程:
1演一演
(1)看木偶表演。
小熊正在草地上放风筝,一不小心风筝挂在树上了,怎么也拉不下来,急得小熊都快哭了。正在这时,小羊走过来了,它对小熊说:"别着急,我来帮助你。"只见它从草地上捡起了一根很长的'树枝,对着风筝用力往上一顶。哈哈!风筝飞起来了,小熊真高兴,对小羊说:
"谢谢你,你真棒!"小羊说:"不用谢,上次我的风筝也挂在树上了,是爸爸教我这样做的?""哈哈!原来是这样!"他们高兴地笑了。
讨论:小羊用什么方法帮助了小熊?它为什么会成功呢?
(2)看录像。
小心翼翼地把图书粘贴好。元元对小刚说:"你真能干,谢谢你!"小刚说:"不用谢!你下次也可以这样做。"讨论:小刚用什么方法帮助元元的?元元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2说一说
(1)小红不爱吃青菜,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她吗?
(2)洋洋不会拍皮球,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3)涛涛爱打架,别人都不愿理他,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4)有个小朋友不爱睡午觉。你会怎么帮他?
幼儿园关于瓜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环保行为。
3、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幼儿动脑,动口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地球仪、“动物世界”录像片、动物玩具、图片若干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我们的生存是和环境分不开的,理解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观察周围的环境。
利用户外活动或郊游的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欣赏花草树木的'美。启发幼儿发现:花草树木生长在什么地方?花草树木的生长都需要什么?(水、空气、阳光、土壤等)
二、欣赏图片和录像片。
教师事先录好“动物世界”和世界各地自然景观片断,然后和幼儿一起欣赏。启发引导幼儿:你看见了什么?你认识哪些动物?它们生活在哪里?(山、河、湖、海等)
三、观察地球仪。
1、教师教幼儿观看地球仪的方法,认识地球仪上的各种标志(山、海、河、陆地、城市、平原等)。
2、在地球仪上寻找大海、陆地、高山、平原,教师介绍中国、北京和自己居住的地方。
3、谈一谈你去过哪些地方?爸爸、妈妈去过哪些地方?
4、和幼儿一起做游戏──“送动物回家”。请幼儿将各种动物图片贴在地球仪上。
四、讲故事──《地球生病了》(自编)。
讨论天空、河水、大地是怎样生病的?(被污染)怎样才能治好地球的病?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五、学做“地球医生”。
1、与“讲故事”活动衔接,带幼儿到布置好的场景中去寻找有没有垃圾、污水、废弃物,讨论怎样治好我们周围的环境,激励幼儿动手当地球医生,一起医治好我们的环境。
2、教幼儿做卫生,自己创设清洁的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生活在美好环境中的快乐。
3、鼓励幼儿向家人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
愿小朋友都来争当地球医生,保护我们的地球,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六、续编故事《地球的病治好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活动结束: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区环境特点和环境污染的实例,扩展以上活动内容。分多次活动进行。
幼儿园关于瓜的教案篇8
中班绘本教案:《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活动目标:
1、了解到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学会用语言来表达。
2、感受故事的有趣好玩,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3、理解文明习惯,不能随地嗯嗯,嗯嗯时要顾及要别人。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阅读书名,引起阅读兴趣。
你看到了什么?书的题目《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谁知道嗯嗯是什么东西?我们一起来看,小鼹鼠的头上为什么会有嗯嗯?
二、师幼共同阅读图画书,了解不同的嗯嗯是不一样的。
1、如果你是小鼹鼠,嗯嗯在你的头上,你会怎么想?
2、小朋友都来当小侦探,帮助小鼹鼠查一查到底是谁干的。
3、根据小鼹鼠提供的线索(马、兔子、鸽子、狗)进行侦探,你觉得谁最有可能,为什么?
4、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学会用语言来表达。
我们一起来问问鸽子,引导幼儿观察鸽子的嗯嗯是怎样的,像什么?(依次类推马、兔、鸽子、狗)
总结:鸽子的嗯嗯是白色的,马的嗯嗯是像马铃薯一样大大的,圆圆的,兔子的恩恩是像豆子一样的,啊呀,没有一个跟小鼹鼠头上的嗯嗯是一样的,小鼹鼠都有点泄气了。
5、平常谁喜欢在嗯嗯上面飞来飞去?苍蝇呀,可以请苍蝇来帮忙。
6、总算找到是谁干的了,这个时候如果你是小鼹鼠,你会怎么去做?如果你是小狗,你又会怎么做呢?
三、联系生活,经验延伸
1、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身边的小动物不到处嗯嗯?
2、这本书真有趣,它让我们知道了这些动物的嗯嗯是什么样的',还让我们知道嗯嗯要去厕所,小朋友对动物嗯嗯的问题很感兴趣,我们可以查图书,收集资料,询问爸爸妈妈,然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好吗?
中班语言活动《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有趣好玩,体验集体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通过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在与小鼹鼠一起寻找“肇事者”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ppt、动物图片、动物便便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引起阅读兴趣。
1、指认封面、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封底。
幼儿了解故事的名字:这个故事有个很奇怪的名字叫《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小朋友你们知道嗯嗯是什么意思吗?
2、观察封面:你在封面上找到嗯嗯了吗?在什么地方?
二、集体阅读故事
1、第一页:小鼹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呢?有一天他从地下钻出来,心情
是怎么样子的?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小鼹鼠会怎么样?
2、第二页:小鼹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们猜他在说些什么?大家??
起来学一学小鼹鼠的动作。你觉得这是谁的嗯嗯?(于是小鼹鼠去找“肇事者”去了)
3、第三、四页:小鼹鼠去找谁了?小鼹鼠对鸽子说:“喂!是不是你
嗯嗯在我头上?”,“不是我,我的嗯嗯是这样子的。”请小朋友说说鸽子的嗯嗯是怎么样的?(请幼儿分角色来学一学他们的对话)
4、第五、六页:小鼹鼠又去找谁了?这次他又跟马先生说了什么?那马先生又是怎么样跟他说的?请小朋友说说马先生的嗯嗯是怎么样的?(数一数)
5、第七、八页:小鼹鼠又去找谁了?这次他又跟野兔说了什么?那野兔又是怎么样跟他说的?请小朋友说说野兔的嗯嗯是怎么样的?(数一数)
6、第九、十页:小鼹鼠又去找谁了?这次他又跟山羊说了什么?那山羊又是怎么样跟他说的?请小朋友说说山羊的嗯嗯是怎么样的?(数一数)
7、第十一、十二页:小鼹鼠又去找谁了?这次他又跟奶牛说了
什么?那奶牛又是怎么样跟他说的?请小朋友说说奶牛的嗯嗯是怎么样的?
8、第十三、十四页:小鼹鼠又去找谁了?这次他又跟猪先生说了什么?那猪先生又是怎么样跟他说的?请小朋友说说猪先生的嗯嗯是怎么样的?
9、第十五、十六页:小鼹鼠为什么问了一半就不问了?小鼹鼠为什么知道苍蝇能够帮助它?苍蝇是怎么做的?知道这是谁的嗯嗯。这到底是谁的嗯嗯?
10、小鼹鼠和大狗之间会说些什么?小鼹鼠的嗯嗯是怎么样的?
11、小鼹鼠为什么钻到地底下去了?
三、出示动物和动物嗯嗯的图片,请幼儿将动物与它的嗯嗯对号入座。巩固各种动物的嗯嗯是什么样的。
四、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请幼儿分角色跟读。
五、结束部分: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嗯嗯,小朋友有嗯嗯吗?,你们的嗯嗯是怎么样的?(引导讨论)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有趣好玩,体验集体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通过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在与小鼹鼠一起寻找“肇事者”
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并一起来学习他
们的对话。
活动准备:
图书内容的幻灯片、动物和各动物的嗯嗯图片。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引起阅读兴趣。
1、幼儿了解故事的名字:这个故事有个很奇怪的名字叫《是谁嗯 我头上》,小朋友你们知道嗯嗯是什么意思吗?
2、观察封面:你在封面上找到嗯嗯了吗?在什么地方?
二、集体阅读故事1――6页
1、第一页:小鼹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呢?有一天他从地下钻出来,心情
是怎么样子的?
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小鼹鼠会怎么样?
2、第二页:小鼹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们猜他在说些什么?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小鼹鼠的动作。你觉得这是谁的嗯嗯?(于是小鼹鼠去
幼儿园关于瓜的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