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起草教案时,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以便为他们提供最佳的学习体验,教案可以根据教育研究和最佳实践进行不断改进和更新,以提高教学质量,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谁的本领大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谁的本领大教案篇1
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教学时,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朗读感悟
朗读有利于学生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和理解,第一范文就应是书生琅琅,情趣浓浓。在指导朗读时,我准备了让学生试读,再指名读、分角色朗读,不断激励学生,调动他们的感官,诱发他们朗读的激qing,在反复朗读中强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体验,引导学生走进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朗读目标定位是不同的。只有学生参与到朗读的全过程中去,个体的思维与情感在朗读中得到自由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语感,并外显为有感情的朗读,才可以说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锻炼。虽然我在教授这堂课的时候安排的很好,但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漏洞百出,我在学生朗读后给的评价并不到位,有学生读得并不是很好,但因为是公开课的缘故,我评价的过高,根本不符合此学生自己的水平。学生是需要鼓励的,我在学生朗读后,没有准确的起到鼓励和引导作用,这是我需要反思和改进的。例如:我出示了两句句子:1、“那还不容易!”2、“看我的吧。”,这两句看似简单的句子,其实读好它们并不简单,说这两句话的风和太阳都是充满自信的,所以要把它们的自信读出来。我在让学生朗读这两句句子的时候,只重视了课堂效果,忽视了学生在朗读时的真情实感。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语感,在朗读时也就没有把感情显现出来。
二、语言训练
低年级儿童生活经验少,词汇贫乏,很难讲出完整的句子,因而有些孩子怕开口说话,。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学中应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一课时,两次用到了填空说话练习,
比如:我让学生说说在风和太阳说了“那还不容易!”、“看我的吧。”后,它们俩会怎么想呢?如果让学生直接说,他们很难把话说完整。我就给出了一个填空的形式:要比这个,那可是我的(
),我只要( ),这小孩还不(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一种说是风的本领大,一种说是太阳的本领大。但学生把话都说完整了。
三、写话训练
?谁的本领大》是一篇童话故事,小学生对童话故事是很感兴趣的,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既熟悉又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想这篇课文正是学生练习写话很好的素材。我让学生在学过课文后把对太阳和风说的话写下来,可以续写这个故事。有学生这样写:“太阳,你不能骄傲,骄傲使人落后。风,你的本领也不小,你那不服输的精神值得我学习,但你也不能骄傲哦!其实你们各有各的本领,你们的本领真不小。”虽然收上来的作业中有很多错别字,但从他们稚嫩的笔下可以看出他们的真情实感。我想在训练学生的写话时可以适当提出些问题,比如: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带着问题去想,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对写话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正确的指导。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谁的本领大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积累“盖房子、筑公路、修桌椅、端饭菜”等词组,结合课文的内容,联系生活的经验理解“愤愤不平、火冒三丈”的意思,并积累。
2.能比较熟练地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筑”和“愤”。
3.能根据句中的提示语,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4.使学生感受到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1.学习10个生字,了解“傲慢”、“愤愤不平”、“火冒三丈”、“有气无力”、“耷拉着脑袋”等词意。
2.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进行想象说话。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做游戏导人学习:小朋友,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我来说、你来做”的游戏。
2.可是,有一天,小手和小嘴却闹起了矛盾,争吵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听一听吧。
3.听课文录音
4.边听边想:说一说手和嘴巴为什么事争吵?
5.出示课题:33.谁的本领大(注意指出疑问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
边读边想:手和嘴都认为自己有哪些本领?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3.学习生字:盖、修、端、交、谈。说说记字的好办法。给生字找找好朋友。
4.出示:筑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完成表格
5.完成填空并读一读:盖()修()端()筑()
6.在学习小组内先分节读课文,再说说手和嘴是怎样争功劳的?
交流:
(1)学习生字:丈、跺、求、耷
(2)查字典比赛:愤比比谁查得快,老师报名次,加快查字典速度。
(3)出示1——4节内容,小组交流怎样读好它们的对话,配上动作、表情读一读。
(4)请在四段对话中选择一段,多读几遍,然后找你的好朋友演一演。
7.终于,手和嘴巴谁也不理谁,谁也不愿意去帮助对方,结果怎么样了呢?
出示第五节,师生合作读读。请小朋友做做“有气无力”、“耷拉着脑袋”的动作。
8.现在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手或嘴巴说吗?自由说,指名交流。
板书句子:手和嘴巴各有各的本领,谁也离不开谁。
9.续编课文:听了小朋友的话,手和嘴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让我们来做做小作家,把故事编下去。找好朋友互相合作,续编故事。
三、游戏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四、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筑”、“修”
先从整体结构人手,“筑”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下面“工”和“凡”要靠紧,“工”横改成提;“修”左中右结构,右边部分写宽一些,三部分要靠紧。再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谁的本领大教案篇3
一、目标点击
1、认识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重点)
3、能使学生懂得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二、要点分析:
这篇课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的《北风和太阳》改编的。《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集,是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取材广泛。
三、学习重点:
1、一字多词,我最行
本 碰 巧 脱 强
本领 碰面 灵巧 脱下 强大
本来 碰巧 正巧 逃脱 强烈
些 受 挂 推
一些 受难 牵挂 推到
快些 接受 悬挂 推迟
2、形近字辩得清
碰( ) 巧( ) 脱( ) 些( )
饼( ) 亏( ) 蜕( ) 此( )
3、近义词:容易----简单 本领----本事 得意----满意
4、反义词:容易-----困难 难受----舒服 强烈----柔和
四、多音字:
dé(得意)(得到) biàn(方便)(便利)
得 便
de(长得高)(跑得快) pián(便宜)(大腹便便)
五、成语乐园:
风和日丽 风调雨顺 风起云涌
风平浪静 风云变幻 风花雪月
六、名句积累: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2、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
七、教师下水文:
有一天,公鸡和鸭子比谁的本领大。
它们先比跑步,公鸡连飞带跑,把鸭子落了一大段路,鸭子一摇一摆,怎么也赶不上,公鸡得意地对鸭子说:“你可知道我的本领大了吧!”
它们又去比游泳,鸭子游得又快又稳,公鸡浑身是水,差点儿淹死,鸭子也得意地对公鸡说:“到底还是我的'本领大。”
它们谁也不服输,到底谁的本领大呢?
八、课堂流程:
1、联系现实生活说说“风”和“太阳”各有哪些本领?
2、学习生字,两个多音字,指导写字。
3、精读课文 扩展文本
4、巩固知识点,查漏补差
第一课时
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知道风和太阳各有什么本领?(和同学老师说说)它们两到底谁的本领大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导入课文)
2、听师读文,初步感知(教师引领)
合作探究、帮扶训练
1、对子互相读文,互相纠正。
2、组长带领小组读一读。
3、自己初读生字
4、小组内学习生字(到板块学习生字,小老师带读。)
展示提升、穿插巩固
1、展示生字(小老师带读 开火车读 男女pk)
2、一字多词,造句比赛(比一比谁最能说)
3、展示生字的记忆方法。
4、扩展内容(多音字 形近字 近义词 反义词)
5、指导书写
6、评一评
达标测评
1、完成第一课时的快乐导航
第二课时
名言: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
明确目标 教师引领
1、复习生字词(听写)
2、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帮扶训练
1、找到对子或好朋友合作读文
2、先在小组内初次小展示课文
3、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读准字词
展示提升 穿插巩固
1、展示文本内容(个人 对子 好朋友 小组pk)
2、评一评
3、展示括展的内容(表演课本剧 下水文 相关《伊索寓言》的故事)
4、相关名言积累的扩展: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2)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
5、背诵课文大pk
达标测评
1、完成第二课时的快乐导航
课后小结:通过学习课文,能使学生懂得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谁的本领大教案篇4
【课文】
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正巧,前面来了一个孩子。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风说:“那还不容易!”说着就“呼呼”地吹起来,谁知孩子将外衣裹得更紧了。
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到了一起。太阳得意地对风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
风看见河里来了一条船,就说:“谁能让那条船走得快些,就算谁的本领大。”
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摇船。可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他哪儿再有力气摇船呢!
这时,风“呼呼”地吹了起来。船夫高兴地喊:“起风了!快挂帆吧!”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太阳惊讶地说:“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5个生字,会用“觉得”造句。
2、理解课文,懂得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别人。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2、生字卡片,重点句子小黑板。
3、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本领碰到正巧强烈脱下难受挂帆推??
2、听说训练。
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开火车认读词语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认识情况和熟练程度,以便在本堂课的生字教学中引起注意。)
二、学习课文
1、谈话激趣:究竟是谁的本领大呢?风和太阳谁也不肯让谁,决定比试一下。小朋友中有谁愿意做公正的小裁判,来评判一下呢?
2、裁判须知:风和太阳一共比了几次,每次比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3、自由读课文,争当小裁判。你觉得谁的本领大?为什么?
(争当小裁判,是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怎样才能做公正的裁判呢?这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熟知本课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兴趣。)
4、组织交流。
⑴、第一次比赛:脱下孩子的外衣
①说说“那还不容易”、“谁知”是什么意思?
②练习用“觉得”说话。
③分角色朗读第一次比赛的经过。说一说:这时的风和太阳会想些什么?
⑵、第二次比赛:让船走得快
①说说“这有什么难的”是什么意思?
②理解“得意”、“惊讶”,注意说话语气。
③借助图片投影,理解“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④分角色朗读第二次比赛的经过。想一想:听了风的话,
太阳会怎样回答呢?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适时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说话人的语气,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特别是两句反问句的意思,结合当时的情景,学生的体会完全是自主的`。)
(3)、公正的小裁判,现在你想对风和太阳说些什么呢?
(能作为公正的裁判,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说句公道话,那是值得骄傲的事,因而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也不需要老师去强加给学生了。)
(4)、你能读准下面的“一”字吗?
一天一个一起一样一条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出现的“一”的变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的读法。)
三、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强、些、受、挂、推。
2、汇报识记,练习组词。
3、描红临写。
谁的本领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觉得”造句。
3、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本领,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待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领悟文章阐明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导入故事,据题揭疑。
1、贴出风和太阳的图片,请学生板书他们的名字。
2、你喜欢风还是太阳?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
3、那他们两究竟谁的本领大呢?老师送给小朋友一个故事。《板书:谁的本领大》读题
4、小朋友,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风和太阳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抓住故事的两位主角,提取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它们有些什么本领,设计疑问,引出故事——谁的本领大,学生的兴趣自然浓厚。教师又设计让学生据题质疑,及时肯定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比?比什么?怎么比?结果怎样?并板书在课题旁,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
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同桌或小组合作读读课文,相互检查,并相互纠错。
3、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
(1)出示生词卡片。自由认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逐段指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4、学生再读课文,想想黑板上的问题你可以解决哪些?
5、检查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情况。
(估计学生可以答出“为什么?”“比什么?”“比了几次?”“结果怎样?”教师相机把那些问题擦掉。)
6、学生再次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风和太阳的第一次比赛?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第二次比赛?交流后男女生各读一部分。
[扎实有效的初读是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及合作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准,读通课文,并培养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三、自主识字,发展能力。
1、出示生字,并认读组词。
2、你觉得哪些字最难写?怎样写好看?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总结范写。
强:“弓”旁写得狭长,右部上面的口要比下面的略小些。
挂:右边两个“土”,都是一短横,一长横。
推:右半部的四横,第一横稍长,第四横最长,中间两横最短。
学生在书上描红,边描边记。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得到培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明标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完成填空:
课文讲了——————和——————比本领的事。他们共比了—————次,第———段到第————段写的'是他们第一次比本领,第———段到第—————段写的是他们第二次比本领。
3、明标:那么,风和太阳是怎么比本领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帮助学生唤起对已学内容的记忆,并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次比赛(1——3)
(1)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多媒体演示第一自然段内容,师生接读: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正巧,前面来了个孩子。太阳说:——“谁能脱下那孩子的外衣,就算谁的本领大。”
(2)风和太阳面对这第一次比赛,他们分别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读读2——3段,动笔画一画。
交流。
“那还不容易!”
是什么意思一?从中看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风的自以为是并指导朗读。
“呼呼”地吹起来
从中看出什么?谁来做个动作?引导学生体会风的自以为了不起并指导朗读。
结果怎样?引读——谁知孩子将外衣裹得更紧了。
x多媒体展示第二段内容,你看明白了什么?
能用“我觉得风……”说几句吗?
指导朗读第二段,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继续交流。
“看我的吧。”
从中看出什么?表演读,引导学生体会太阳的自以为是。
“便发出强烈的光。”
谁来做一做太阳?觉得太阳怎么样?读好这句话。
结果怎样?引读——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x多媒体展示第三段内容。
觉得太阳怎么样?指导朗读第三段。
(3)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
[基于学生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如:紧扣重点词句,理解文本,体会角色形象。观看多媒体,图文结合,再次加深角色形象。表演读,分角色读,让学生及时将课文语言内化。]
2、学习第2次比赛(4——8)
过渡:太阳赢了第一次比赛,它会怎么想?而风输了,它又会怎么想呢?
(估计学生会答出"太阳很得意","风也不认输")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使学生置身其中,对角色的内心有更深切的体验、]
(1)圈圈划划,第二次比赛,太阳和风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交流品读:
太阳得意地对风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指导朗读,读出得意。
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这”指什么?从这个句子你看出什么?指导朗读。
于是,它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摇船。为什么说是“又“?”做一做这个动作。
这时,风“呼呼”地吹了起来。谁来学学这不认输的风?演一演。
(2)想太阳和风比赛时,船夫有什么不同表现?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交流
“可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他哪儿再有力气摇船呢!”
引导学生回忆:炎热的夏天,太阳非常强烈,如果要你做事,你会怎么样?感受船夫的难受和无精打采,并读出感觉。
[联系自己的真切体验,并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开展朗读,他们对船夫当时的感觉才更真切。]
船夫高兴地喊:“起风了!快挂帆吧!“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向学生穿插介绍古时候行船要靠风力的常识,引导他们读出船夫的高兴及行船之快。
[新课标倡导课堂要从封闭走向开放,还要能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通过古代行船知识方面的介绍,学生对船夫当时的做法与表现就完全理解。]
(3)多媒体播放第二次比赛的过程。
这回你感受到了什么?
分角色朗读4——7段,读出太阳的得意和风的不认输。共3页,当前第2页123
(4)面对这样的结果,太阳有没有料到,从哪看出?
交流出示:
太阳惊讶地说:“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
联系上文说说太阳为什么会惊讶,指导朗读。
(5)填补空白,深化主题。
出示课本39页图。(太阳和风向对方竖起大拇指)
小朋友,风先生听了太阳对它的赞扬,它也向着太阳竖起了大拇指,它会怎么夸太阳呢?
(引导学生说出大概意思:我们各有各的本领!)
[新课标倡导要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填补了文本的空白,又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同时深化了文本的主题。]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齐读全文
二、课本剧表演
1、五人小组分配角色
(一人演太阳,一人演风,一人演小孩,一人演船夫,另有一人旁白。)
2、小组讨论你怎么演好你的角色。
3、大堂交流
可以说说自己准备怎么演好角色,也可以给其他角色提提建议。
4、小组排练
5、小组上台演出,评选最佳小组急最佳演员。
四、拓展延伸
1、
出示《伊索寓言》一书,并进行介绍:相传古希腊有个寓言家名叫伊索,曾经写了一部寓言集,名字就叫《伊索寓言》。这部书里收集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谁的本领大》就是由其中一篇改编的故事。
2、介绍《伊索寓言》中的一个小故事,并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鼓励学生在课外自己阅读《伊索寓言》,并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读给老师、同学或家人听。
谁的本领大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