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在梳理活动策划的时候,需要强调态度端正,上班族明白活动策划在梳理的时候有哪些务必要强调的事项吗,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爱心组活动策划6篇,供大家参考。
爱心组活动策划篇1
主办单位:
共青团漳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
漳州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
协办单位:
校青年志愿者中心教育系服务队
一、活动背景:
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因此,对幼儿德智体的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二、活动目的:
通过上学期的活动,这学期我们想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帮助小朋友们提高科学,艺术,语言,健康,社会等方面的能力。辅助幼儿园的老师更好的开展教学,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
三、活动主题:
童心行动
四、活动时间:
双周周六下午3:00~5:00
五、活动地点:
英才幼儿园
六、活动参与对象:
师院全体志愿者
七、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写好策划书,上交中心审批
(2)、准备好活动中要用到的材料。
(3)、确定参加活动人员的人数。
(二)、活动开展阶段
第四周
小班:
1.事先准备好纸张,在纸张上画两条平行线,让小朋友沿着线撕成一张纸条,然后贴在黑板上,比比哪个撕的好。(培养其精细动作的发展)
2.镜子游戏:让小朋友和志愿者相对坐着,然后小朋友做镜子,当我们摆出一个动作时,当镜子的小朋友也要摆出相同的动作。(培养其观察,认知和动手能力)
中班:
1.教小朋友画简笔画,我们会先在黑板上画几种物品,让小朋友先猜猜这是什么并说出其用途,然后再进行教学。
2.丢手绢游戏:让小朋友围成一圈,然后拍手唱着“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快来抓住他,快来快来抓住他,快来快来抓住他”。
大班:
1.教小朋友折千纸鹤,纸我们会事先准备。
2.准备些简单的谜语,让小朋友们猜。
3.教他们学唱古诗《锄禾》,从中学会古诗的背诵,并教育他们要爱惜粮食。
第六周
小班:
1.用硬纸板做成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教他们辨认,让其用手指沿着边进行图形感知。
2.投篮游戏:事先准备些报纸,然后揉成团,拿两个篮子,让小朋友投,看谁投的多。(需要其控制小手动作和对空间的判断,有利于右脑开发)
中班
1.教他们设计邮票,事先将纸割成大小相同,然后发给他们每人一张,接着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画,看谁画得最好,最有创意。
2.教他们学习手指操:一个小指头点点点,两个手指头兔子跳,三个手指头弯弯腰,四个小指头拉拉手,五个小指头握握拳。
大班:
1.进行安全教育,教他们基础的消防知识,在家一定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2.讲故事,并抽取一段进行情景表演,提高小朋友的积极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3.左右不一样的'游戏:也就是右手出拇指左手就不能再出拇指,使左右脑不断的受刺激,促进大脑发展。
第八周
小班:
1.带几个体积,大小,重量等各不相同的物体,让小朋友辨认,和他们一起滚动这些物体,一起探索事物。
2.接火车游戏:让他们沿着桌子的边沿走,一个接着一个慢慢一步一个脚印走。
中班:
1.先在硬纸板上画几种动物并上色,然后把他们切成大小不等的几片,叫小朋友主动上来拼,看谁最厉害。
2:教他们穿衣服,穿鞋子,扣纽扣等,并进行练习,重点教日常生活方面的一些自理能力。
大班:
1.根据上周所学,做简单的消防演练。
2.教他们跳兔子舞,然后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一起边唱边跳,让其言行一致。
3.将小朋友分成相同的两组,让他们进行儿童歌曲大pk。
第十周
小班:
1.从不同的方向发出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2.和小朋友们玩学动物跳的游戏,先由我们示范,然后让他们跟着学。
中班:
1.教他们日常生活用品的整理,如叠衣服,衣服叠好后的摆放,毛巾,杯子的摆放等,并进行比赛,看哪个小朋友最棒。
2.和小朋友们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但是要求他们使用左手,整个过程看哪个小朋友赢得多就奖励小红花。
大班:
1.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然后摆出各种动作让小朋友模仿。
2.教小朋友跳简单的儿童舞蹈。
3.玩游戏:三个人为一组,两个是树,一个是松鼠,当说树动时,树要分开去找新的树,松鼠不动;当说松鼠动时,松鼠要去找新的树,树不动。训练小朋友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十二周
小班:直接让小朋友进行户外活动,我们起引导和帮助作用。
中班:手指律动操。你拍一我拍一,伸出大拇哥碰碰头,你拍二我拍二,伸出食指哥摆一摆,你拍三我拍三,伸出中指哥弯弯腰,你拍四我拍四,伸出无名指搭拱桥,你拍五我拍五,伸出小指头拉拉钩,5个手指伸出来,小朋友(两手胸前交杈)来做玩乐操(翻手腕后伸出两大拇指)。
大班:
1.做游戏;贴膏药,让小朋友围成前后相等的两圈,然后前后两个一起,一个追一个跑,跑的那个要跑一圈才可以贴在同学后面,然后最前面的那个同学跑。
2.讲故事,让他们动静结合。
第十四周
小班:教童谣《饭前要洗手》 小脸盆,水清请,小朋友们笑盈盈, 小手儿,伸出来, 洗一洗,白又净, 吃饭前,先洗手, 讲卫生,不得病。
中班: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
大班:教舞蹈,《天上人间》
(三)、后期总结阶段:
(1)、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找出问题,并写出总结书和改进方案,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情况。
(2)、适当的采访小朋友们的活动感受,同时与幼儿老师进行交流,以便改善后期活动的效果。
(3)、活动后写体会感言。
(4)、对活动的相关材料进行整理、跟踪报道。
(5)、活动存档。
八.活动资金预算:
无需经费
九、活动可行性分析:
1、小朋友们对活动感兴趣,热情高,愿意配合活动的开展;
2、此活动有效的配合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得到老师们的支持;
3、活动开展起来较容易。
十、活动注意事项:
1、充分发挥每一位干事的作用,调动大家的人热情和积极性;
2、在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3、志愿者在外也要注意安全。
爱心组活动策划篇2
前言:
阳春三月,百花齐放。漫步于大学的校园里,沉浸在象牙塔的我们感受着智慧的美妙。可你是否知道,在这美丽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令人痛惜的辛酸和期盼。一群本该坐在课堂上的孩子,却过早的承受生活的坎坷和凄凉,他们也需要知识的洗礼,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困惑和渴望,流淌在他们脸上的神情告诉我们:读书是我们的希望?
书是让人了解世界看清世界的窗口,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拥有一本好的是很容易的事,但贫困山区的孩子因为环境及家庭经济的因素使得他们想得到一本书很难,这样就会极大的影响他们的学习,对其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可就在我们身边还有另外一批孩子,他们有优越的家庭条件,拥有看不完的课外书,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其实,书本只是知识的一个载体,当我们吸收了知识后,又何尝不能把知识用爱心接力棒的形式传递下去呢??为此,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同学们想到了“爱心书屋”。
活动背景:
一、在我国,特别是贫困山区尚有少数文盲的存在,为了加强贫困儿童的素质教育,培养贫困儿童自力更生建设家乡的本领,中国儿童基金会还设立了“爱心书屋实用技术培训专项基金”。截止到目前,实施“爱心书屋”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共建造约一万座小型图书馆。
二、就在我们身边,仍有一些贫困儿童因为家庭贫困,提前承担起生活的.压力,被迫辍学,亟需帮助。那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贫困家庭,那一个个生活重压下之下的孤苦身影,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期盼眼神,深深地烙印在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志愿者们的心中。我们真诚邀请充满爱心的您,与大家一同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活动目的:
一、风雨兼程,“爱心书屋”已经走过二十余年。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可以在帮助贫困儿童摆脱困难的同时,积极享受课外知识的无限熏陶,感受来自社会的关爱。今天的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孩子的素质,影响着未来全民族的素质。
二、积极配合慈善机构工作,唤起大家对贫困山区儿童的关心,积极的参与到这份爱心事业中来。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使慈善活动深入到大学生活之中,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让爱心事业在大学校园里得以升华。
三、在活动进行中,锻炼学生干部和同学的处事能力,增强其对活动的组织、判断、策划、统筹与指挥能力,并培养部员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通过志愿者对活动的亲身参与与现在优越的生活学习环境形成对比,让同学们感觉自己的学习机会的可贵,从而激励我们珍惜时间和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
活动主题: 传递知识能量,共建爱心书屋。 活动前期准备:
1.联系学校,确定受捐学校。
2.联系受捐学校领导,获取该校的有关情况(学生总体情况、教学硬件设施等)。
3.联系合作实验中学以及小学校领导,确定合作关系并协商双方负责的工作。
4.联系新闻媒体,活动过程中争取在各募捐点予以报道。
5.确定活动流程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
爱心组活动策划篇3
一、活动前言
“图书漂流”是书籍在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传递阅览的过程。它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欧洲,指的是书友将自己拥有却不再阅读的书籍投放到公共场所,无偿地提供给拾取的人阅读。拾取之人阅读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将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去,在我国,图书漂流活动方兴未艾。东北师范大学红烛志愿者协会“图书漂流 爱心传递”活动始办于xx年9月,属于红烛“互帮互助”系列活动,是协会长期坚持举办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特色活动之一。现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二实验小学急需一批儿童读物,为让辉南县的贫困儿童与我们共享读书的乐趣,特举办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的
应市团委号召及广大志愿者的普遍要求,协会特举办本次与辉南县第二实验小学之间的“图书漂流爱心传递”活动,旨在向辉南县第二实验小学捐赠图书、传递温暖的同时,倡导社会群众关爱贫困学生群体,为其成长与成才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及社会条件。
三、活动流程
(一)开展本次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图书漂流活动作为红烛协会长期开展的特色活动,在举办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学校大学生群体中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针对本次活动的规模,协会会在以往的工作开展基础上加强图书的收集力度、渠道广度与管理程度,力求完善前期准备,做好爱心传递工作。
(二)活动细则
1、活动主题
“图书漂流·爱心传递”
2、活动时间
(1)项目周期:10月10日始至10月19日
(2)具体实施阶段:
10日始至19日期准备阶段
18日图书征集日
注:后期捐赠活动时间待定
3、主办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红烛志愿者协会
4、活动口号
“图书漂流,爱心传递,携起手来共创爱心社会”
(三)前期准备
1.活动宣传
主要立足于宣传“图书漂流”活动,旨在校园内使同学们充分了解本次图书漂流活动的举办目的、意义及相关程序。
(1)宣传时间:10月15日至20日
(2)宣传方式及地点:
① 红烛之窗:主要传达图书漂流活动主题,时间,收集图书地点等基本信息。
② 海报宣传:与分会宣传部合作,制作海报张贴于各个学院内。
总会负责个寝室楼海报,各分会负责各自学院的海报宣传。
③ 展板宣传:介绍本次活动和图书种类等要求。并注明到红烛图书收集点的地点和截止时间。(摆放在北苑南门)
④ 广播稿宣传:广播稿力求简洁明了,在图书收集时间内中午连续播报。
2、启动仪式
18号中午在北苑南门摆台进行图书征集,并将此次活动的一些事宜向有意向捐赠者讲解。
3、图书的收集和整理
① 启动仪式当天及第二天进行图书收集,之后经行分类保存。
注:收集时间安排在10:30到1:30;分类保管时间在当天晚上9:00到10:00
② 在每个寝室楼,每个学院楼的`宣传海报下放一个捐书箱,每天派人定时经行回收整理。
注:每天下午5:00进行回收,各分会与总会同步,之后交的总会。晚上9:00到10:00点进行图书的整理,分会的单独清点,以便后期的表彰。
③ 联系吉林省等图书馆等图书馆、学人书店等书店,协商捐赠事宜(注:市图书馆、省图书馆已取得联系,收书200本)
四、活动项目分工
(一)项目部:活动策划与组织协调;联系各分会,确保分会任务的完成;
(二)秘书处:启动仪式当天场地、桌椅、音响设备借用;26号至28号中午值班表、晚上各个寝室楼收书人员的安排,图书保管等工作;
(三)宣传部:与分会合作,做好宣传工作。保证宣传海报与展板的准时到位;
(四)外联部:联系学人等书店;与项目部配合确定与市图和省图的帮扶关系;
(五)督导部:注意每天的查岗,在前一天核对确定第二天值班人员情况,如有意外及时与秘书处沟通,在核对时告知志愿者其任务。
(六)理论调研部:制作帮扶辉南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宣传单(活动现场发放);与项目部一起做好后期总结。
五、注意事项
(一)宣传问题:确保宣传活动的连续性、时效性;注意平面宣传后期宣传媒介的维护。
(二)反馈问题:做好项目成果的调研,以数据形式呈现;不断根据受助者情况的变化,创新我们的志愿活动形式。
(三)图书管理问题:在图书的收集与管理中,应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书籍遗失、损坏,确保漂流工作完善开展。
爱心组活动策划篇4
一、 活动背景:每一位老人都是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他们的逝世如同一座图书馆的陨灭。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会带给我们年轻人深刻的启迪,然而目前,老年人渐渐的被青年人淡忘,遗留在了敬老院。他们的孤独寂寞,我们可曾察觉?
二、 活动主题:爱心之行,传递温暖
三、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同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层价值观和注重实践和锻炼身体毅志的意识。
四、 活动时间:xx年11月26日和12月3日两天
五、 活动地点:xx区南山庄园老年公寓
六、 参与人员:信息学院爱心社成员三十名左右
七、 外出方式:乘坐公交车
八、 活动准备:1、负责人联系敬老院
2、活动任务分配给社员
3、通知社员时间地点
九、活动流程:1、校门口集合,乘坐公交车前往南山庄园老年公寓
2、慰问老人的日常生活情况
3、帮老人整理房间,陪老人聊天
4、为老人表演节目
5、与老人拍照留念
6、告别老人集体返校
十、活动预算:棉袜100双180元
十一、活动负责人:王栋 崔如玉、王旋、王强
备注:1、带好应急药品箱,预防意外突发事故。
2、由于本次活动参与人数较多,本次活动准备分两次组织参与人员前往敬老院。
爱心组活动策划篇5
一、活动目的:
呼唤人们对读书学习的高度重视,让人们充分意识到从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建立终生读书学习的生活理念。
二、资金来源:
号召在景德镇从事陶瓷艺术作品创作的艺术家捐助作品。这些作品以纪念品的形式赠送给为活动提供资金的陶瓷作品经销商以及收藏家。
三、活动流程:
1、布置活动场地(内有活动会标,领导题词,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以及宣传画)。
2、征集第一批作品,筹措第一笔资金。
3、买书,赠书(第一批图书赠送对象为景德镇特殊学校,提供此批作品的艺术家以及参加活动的市民)
4、设立活动组织(组织架构为:主任,副主任,总策划,策划,秘书长,艺术顾问,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承办单位,会计,出纳,审计顾问等)
5、邀请知名艺术家座谈,组织第二批作品筹措第二笔资金,此批图书主要赠送对象为浮梁县一所贫困小学,乐平一所贫困小学,市直一所小学。同时赠送印有“爱读书,读好书”字样的书包。
四、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设立专门的帐号,由活动指定的会计,出纳,审计共同管理。资金的使用内容主要是:
1、买书,买书包。
2、宣传费用(在中国陶瓷杂志设立专门的版面,征集的每件作品及时在杂志上发表,最后出版“爱读书,读好书”社会公益活动捐赠作品图录。同时在电视,电台,网络,报纸,全方位报道此次活动。
3、发放参加活动义工的津贴。评选优秀读书积极分子,发放旅游卷等。
爱心组活动策划篇6
一、活动背景
合肥的发展日新月异,处处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姿态,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那些背井离乡的外出务工人员是息息相关的。他们的孩子,有些留在了家乡,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留守儿童”,有些则跟着父母,来到了城市,几经波折才能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孩子比所谓的“留守儿童”要好的多,但这是真相吗?
当城里孩子放学后缠着爸妈到处游玩的时候,乡下来的孩子只能在家写着作业、等着加班的父母回来做晚饭;当城里孩子在假期穿梭在少年宫与欢乐岛之间的时候,乡下来的孩子只能做完简单的家务、盯着电视屏幕发呆。为什么他们的童年会有着不同的色彩?难道乡下来的孩子不应该有着五彩斑斓的生活吗?
一切都是因为家庭条件有限,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同时还造成了他们自卑心理的滋生,这导致他们不敢走出家门,跟城里孩子一起玩耍。孩子是这个社会的未来,我们不能看着他们受制于经济状况。想要让那些乡下孩子克服自卑心理、消除心理阴影的话,不能仅仅靠他们自己,毕竟他们只是孩子,他们的能力还不够强大。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负起责任做点什么。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进城里孩子与乡下孩子的互相了解,帮助乡下孩子了解城市、融入城市,便是我们活动的目标。
二、活动主题
“城乡手拉手 体验新合肥”
三、活动概述
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小孩联系在一起,一起出行,去到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体验合肥的发展。同时体验合肥之美的过程中,拉近双方的距离,铸就非凡的友谊。
四、活动时间、地点
为了保证活动中适宜的天气,以及避免耽误小学生的正常上课,本次活动时间安排在每年的4月至5月和9月至10月的周六周日。
地点:
1、体验新合肥——自然篇:大蜀山森林公园、合肥植物园
2、体验新合肥——人文篇:徽园、安徽大学、安徽省博物馆、图书馆
3、体验新合肥——科技篇:合肥科技馆、合肥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中科大信息科学实验室
4、小型联欢总结会:翡翠湖畔
五、活动目的
1、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体会到来自这个城市的温暖。
2、让外地的孩子与本土的城市小学生建立起更为融洽的同学关系,增进其互相了解。
3、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不仅能正常接受义务教育,还要进一步的了解合肥、融入合肥,成为这个城市真正的一分子。
六、活动意义
1、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2、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了解合肥,从而建立自信,能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以小主人的姿态生活在这个城市里。
3、帮助城里的孩子减轻或消除排外心理,能够接纳外来的同学。
4、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增强他们对自然、科学以及地方文化的兴趣。
5、锻炼大学生自愿者的能力,丰富社会阅历。
6、引导一种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鼓励他人积极加入社会公益活动。
爱心组活动策划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