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教案8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的教案设计充分考虑了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在编写教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平,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北师大二年级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北师大二年级教案8篇

北师大二年级教案篇1

一、导入新课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小熊开店"的动画情景。

2、今天小熊的超市开张可热闹了,店里的商品真是样样齐全,还有小朋友们特别喜欢的物品,看看都有那些物品,价钱是多少?

3、来了几位顾客看看他们买什么?

4、提出问题:小狗买4辆坦克需要几元?

(1)你们能帮帮小熊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吗?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5×4=20(元)

(3)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

5、小猫拿了20元钱也准备买坦克,请你们再帮它计算能买几辆坦克好吗?

(1)学生列式老师板书:20÷5=

(2)为什么这样列式,你能说出理由吗"?

(3)你是怎样想商的,请你们各小组讨论一下。

(1辆5元,2辆10元,3辆15元,4辆20元,所以20÷5=4,商是4。)

(先想5×?=20再想口诀?五二十,四五二十,所以商是4。)

(4)同学们想的都很好,那你们觉得用那一种方法好呢?(用乘法口诀计算比较好。)为什么?

6、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乘法口诀求商。(老师板书课题)原来用口决求商这么好,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老师出示题,学生说出商并说出相应的口诀。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天就要下雨了,小蚂蚁正忙着般家呢,他们干什么?你能算出需要几只蚂蚁运完吗?

学生独立完成在集体交流27÷3=9(只)

2、数学游戏小鸟找家。

(1)游戏规则:有着四个鸟笼,每个鸟笼上都有一句乘法口诀,一些同学得手上有一道除法算式,应用那句口诀求商,就把算式卡片贴在相应的鸟笼上。

(2)一群小鸟出去捉虫子,天黑了他们找不到家了,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家吗?

(3)学生集体活动全班进行检查。

3、数学游戏二接力赛。

(1)游戏规则;7个小组代表7种动物如:小鹿队,小兔队,等等,黑板上有7组除法计算题每小组同学依次上台计算看那组同学做得最快就奖给那组同学一个奖杯。

(2)森林的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接力赛,你们想不想参加?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各小组准备。

(3)学生进行比赛后讲评。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北师大二年级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挂图。

学具:制作方向板的纸板。

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熊现在站在哪里?(学校)

那么,在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

大家真聪明,你能填出下面四个建筑物的准确方向吗?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面。

医院在学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初步了解大致方向。

(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请你仔细想一想。

2.议一议。通过议一议及亲身体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议一议。

谁说得对?为什么?

(3)教师。

在学生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

用你手中的学具制作方向板。

学中做

1.试一试。

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那位同学。

3.练一练。

完成书中练一练。

板书设计

辨认方向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10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秘最开心的事情。

北师大二年级教案篇3

?教材简析

这个成语故事见《战国策.魏策》,是季梁劝魏王时说的寓言。其寓意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或者说,方向对头,条件越好,成绩越大;方向错了,适得其反。后来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也针对愿望好,措施不得力的情况。

本课要求认识13个字:辕、辙、梁、驶、驰、系、旅、恳、固、执、担、夫、驾。会写10个字:驶、应、奔、驰、系、旅、固、执、夫、驾。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能写好10个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意义。

?教学建议

课文依照《战国策》体例,用对话形式叙述。正因为人物的对话形象性很强,所以学习本文应当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反复朗读,在读中体味,读中感悟。本文适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演。

在学生理解课文以后,可以让学生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去楚国的人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学生有感而发,文章的寓意也就在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中明确了。

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事情是“南辕北辙”?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让学生当堂举出例子可能比较难完成,这个问题可以暂时留下来,让学生以后注意在生活中观察,什么时候谁发现了,就可以讲一讲,大家在一起评判。

在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不再视为难点,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课堂上要腾出时间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能借助汉字的构字规律独立识字。

?拓展习题

一、读一读,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地问()地说()跳

()地笑()地看()走

二、照样子,写一写。

马虽然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虽然——————,可——————。

相关资料:

魏王欲攻邯郸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君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是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摘自《战国策》魏策四)

北师大二年级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初步认识乘法,了解各部分名称,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能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分清几个几。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判断)列示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1、出示情景图。观察画面。在儿童乐园里,孩子们有的坐飞机、有的坐火车,有的划船,有的玩游戏。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并根据该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生提问:坐飞机的有几人?坐火车的有几人?划船的有几人?做游戏的一共有几人?

选一个来解决问题。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怎样列式?2+2+2+2=8(人)

这个算式里有几个2?4个2。像这样4个2相加的问题,我们除了可以用加法列式,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1)2×4=8(人)或4×2=8(人)

(2)读法:2×4读作2乘4,4×2读作4乘2

(3)各部分的名称。乘号和加号的区别。2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有几个相同的加数。8表示4个2相加的和。即4×2的积。

(4)意义:表示4个2相加。

2、你能用乘法解决其他几个问题吗?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含义。

坐火车的有几人? 4×6=24(人)或6×4=24(人)表示6个4相加.6从哪来?

划船的有几人? 3×3=9(人)表示3个3相加

3、观察这几个问题的解答,你发现了什么?(怎样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练习

1、判断题。a:

b:

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式?为什么能用乘法?为什么不能用乘法?用乘法计算的条件: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1、试一试p5

请生自己看图,看懂了什么?说一说。

每棵树上有3只小鸟,4棵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多少个小矮人?(每盒有7个,2盒有几个。)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意义?

2、看算式,写出表示几个几相加.

5×8 9+9+9 6×2 8+8+8+8

板书:儿童乐园

坐飞机的有几人?坐火车的有几人?划船的有几人?做游戏的有几人?

2+2+2+2=8(人) 4+4+4+4+4+4=24(人) 3+3+3=9(人) 1+2+3=6(人)

2 × 4 = 8(人) 4 × 6 = 2 4 3 × 3 = 9

读作:2乘4表示6个4表示3个3

4 × 2= 8(人)

读作:4乘2

表示4个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较简便

作业:1、读书p4-5

2、看算式写出表示几个几相加。

6+6+6+6 3+3+3+3+3 5+5 10+10+10 7+7

北师大二年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一、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说一说:(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2)12×3表示什么意思?(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例如画出如下的图: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

2×3=6

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

或7×3=21

或6×3=18 4×3=12

5×3=15

18+18=36 24+12=36

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北师大二年级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

1、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联系

总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竖式计算

43÷7 47÷9 34÷6

(2)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哪些?

(二)基础练习

1、计算有余数除法时,( )必须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3、有1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得()个,还剩()个。

4、在□÷7=□……□中,余数是()。

5、括号里能填几?

( )×4

6、数学书第92页1、2、3题。先独立完成,汇报评讲。

(三)拓展练习

1、有16个放木块。

(1)摆5个过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最多用()个放木块,还剩()个放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放木块,最多可以摆()个长方体,还剩下()个放木块。

2、有86个蘑菇,平均放在9个小筐里,每个小筐放几个?还剩几个蘑菇?

3、小猴子爬杆,一秒钟能爬2米,杆长15米,小猴子7分钟能爬到杆顶吗?

4、有26千克豆油,每个油桶装4千克油,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个油桶?

5、妈妈买来30个扣子,每件衣服钉7个,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

(四)提高练习

1、大汽车:每次可以运5吨牛肉

小汽车:每次可以运3吨牛肉

(1) 有13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

(2) 有14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

2、32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5块,还余2块,共发给几个小朋友?

3、在( )÷( )=5……7中,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多少?

4、请算出第22个图形和第48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

5、筐里有27个苹果,最少拿出多少个就能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

6、还有其他的方法,使得筐里的苹果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吗?

7、有27本书,最少再添( )本就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最少拿掉( )本就能平均分给5个人?

北师大二年级教案篇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上74、75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此时学生对口诀的编制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创设教学内容,把7的乘法口诀的编写和练习融为一体。使学习内容更具挑战性。

教学目标:

1. 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应用旧知识与推理,编制7的乘法口诀。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掌握7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编制口诀与应用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编制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应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认识他们吗?都是谁?他们在谈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指名读题上的话语)在一旁的小明在想什么呢?(指名读)你们知道吗?(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要想知道两个星期,三个星期有几天我们必须要先知道什么?那一个星期到底有几天呢?(七天)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齐读)请你思考2个星期有几天?你是怎样想的,3个呢?怎样想的?

二、自主探究

1.同学们真厉害,这样小明就能准时参加淘气和笑笑的生日party了。既然你那么聪明,那你能计算出4个星期、5个星期、6个、7个、8个、9个星期更有多少天吗?(课件)请把你的结果填写在教材74页填一填的表格中。(填好的同学自己小声的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说你的结果和想法?

3.编口??

师:同学们,还记得老师教过大家编口诀的方法吗?

(齐说)一算,算什么?(用连加法计算结果)二编,编什么?(根据表格编口诀)三看,看什么?(看其中的规律和需要注意之处)四记,记什么?(根据规律记口诀)

师:同学们真厉害,下面就转动自己的小脑筋用我们的方法快速的编口诀,记口诀吧。完成教材74页第2题。

4、汇报

谁来读读自己的口诀?(两生读同时板书)和老师一样吗?一样的举手,真厉害,你们都是小数学家。看黑板老师写的这三句口诀,1-6的我们已经学过了,只有这三句是最陌生的,让我们齐读一下好吗?怎么记这三句口诀呢?

有没有别的办法呢?把你记口诀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听,比比谁的方法好(同桌交流)

5、记忆口诀:下面就请大家在下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一背这些口诀。

6、游戏(多种形式背口诀)

(1)拍掌齐背

你们记住了吗?老师准备考考大家,伸出你的双手,让我们一起背一遍。

(2)师生对口令。

我来问,你来答,准备好了吗?(打乱顺序问)

(3)同桌对口令

同桌两个人像老师这样对口令。

三、练习(15分钟)

1.师:你们背的真棒,老师想考考你,敢接受考验吗?听要求,读算式,说口诀(7*8=,8*7=,567=,568=)

你们的小脑瓜转的可真快,看这两个式子,你能总结出什么?是不是每一句口诀都有四个对应的算式?(不是)

真是个善于归纳总结的好孩子,请同学们打开教材75页,快速完成第一题目。

汇报!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结果,和他一样的举手。真厉害!

2.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注意仔细看卡片,抢答,注意站姿。要求,直接说答案。(答错的起立读算式,说口诀)

3.同学们,你们做的可真快!小小七星瓢虫也想来考考我们了!(出示瓢虫图)你看到了那些和7有关的数学信息了呢?你能看图提问一个问题代替七星瓢虫考考大家吗?

4.教材75页第3题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你愿意试试吗?(做好的同学尝试说说这几道题的数量关系。指名汇报。)

5.说了那么多,你口渴了吗?你一天大约能喝几杯水?那要是一周呢?你是怎样计算的。原来你一周要喝这么多的水啊,可见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水的,但是如果世界上的水资源枯竭了,我们也就不能生活了,所以平时一定要节约用水

6.好啦,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谁?他是哪里的人物?其实乘法口诀运用非常广,不仅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也存在,比如说:孙悟空打白骨精不管三七二十一。用到了什么口诀?孙悟空被太上老君关在八卦炉里炼成火眼金睛,一共关了七七四十九天,用到了什么口诀?唐曾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用到了什么口诀?你看口诀是不是无处不在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口诀。

四、总结(2分钟)

谁能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七七四十九

七八五十六

七九六十三

北师大二年级教案篇8

教学过程:

一、由图导入。

出示图,观察。师: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山寨的诗歌。

板书:山寨

二、初读感知,合作识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合作认识课后字条里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识字情况。

(1)读词语。(2)读生字。(多种方式)

4师:我们把生字娃娃放到诗歌里,看看你们还认识吗?

三、熟读感悟,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歌,选择喜欢的一节多读几遍,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画下来。

2、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

3、班内汇报:你喜欢那一小节?并展示自己的画。

(1)学生汇报第二节时,指名在黑板上画山路,并指生表演,体会“小路七拐八弯”。

(2)出示:“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

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分明——,怎么——?

(3)汇报第三小节时可画出图,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4、相机指导朗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总结延伸,发挥想象。

1、山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能为这首诗再写一小节吗?

五、写字教学。

1、出示要求写的字,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3、教师指导难写的字。

4、学生练习。

六、课后作业。

1、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画一幅完整的山寨图。

北师大二年级教案8篇相关文章:

我的校园二年级的作文8篇

冬天二年级作文8篇

二年级语文上工作计划模板8篇

2023年小学二年级班务工作计划8篇

小学二年级组工作总结通用8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优秀8篇

二年级写二年级作文最新7篇

二年级写二年级作文推荐6篇

二年级写二年级作文通用7篇

二年级写二年级作文6篇

北师大二年级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