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家》教案7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可以根据教案中的活动安排预测问题,我们的教案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托班《家》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托班《家》教案7篇

托班《家》教案篇1

活动目标:

会用团泥和压泥的方法制作小树的新芽芽

重点难点:

会用团泥和压泥的.方法制作小树的新芽芽

活动准备:

1、分好的橡皮泥人手一份

2、活动前与宝宝一起到户外观察过小树的变化,引导宝宝找一找树枝上的新芽芽,观察新芽芽长在哪里,看看新芽芽是什么颜色的。

活动过程:

一、将事先准备好的枯树枝给宝宝看,引导宝宝观察,并示范团泥和粘的方法,激发宝宝操作的兴趣。

师:这些树枝跟外面的树枝一样吗?怎么光秃秃的呀?我们一起帮它长出新芽芽吧!

二、请宝宝团泥粘贴,观察并进行个别指导。

1、指导宝宝两手手心相对转动将橡皮泥团成球状。如宝宝不会团,可进行个别指导。

2、如宝宝没有把泥团粘在树上,可用拟人的口吻提示宝宝。

托班《家》教案篇2

一、分析素材

在《我爱我家》这一主题中,有一段素材是以材料包中的材料为基础排列数字卡,制作“点子电话卡”。分析教材,要求幼儿认识9以内的数字并数数,同时根据要求点读出相应的数字,这又要求幼儿对数的实际意义要理解。所以依据此素材可以设计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为了在活动前丰富幼儿经验,提供幼儿兴趣,教材很好的给我们提供了指导方向。首先可以在制作纸杯电话,这样简单又好玩的东西非常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其次搜集各种电话机的玩具、模型、图片等,丰富幼儿对现代通讯工具的了解。

二、设计意图

打电话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联系方式,幼儿已经了解打电话的一些常识,并且对打电话有较强兴趣。中班幼儿已有初步的数量概念,但还不能完全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数量与数字的匹配也是对中班幼儿的要求。所以将“打电话”这一游戏情境贯穿整个活动,除了让幼儿了解电话号码的作用,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有趣外,还通过让幼儿破译电话号码,学习数数,进一步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数物对应。

活动目标:

1、了解电话号码的作用,体验数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有趣;

2、学习9以内的数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尝试数物对应。

活动重点:学习9以内的数数;

活动难点: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尝试进行数物对应。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操作材料、数字卡片、笔。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活动过程

价值分析

一、导入

马上要中秋节了,老师很想念远方的亲人,怎么办呢?

从幼儿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二、了解电话号码

1、打电话需要什么呢?(电话号码)

2、(出示电话号码)电话号码是由什么组成的?(数字)有几个数字?(8个)

3、你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是多少?

(请幼儿在黑板上用数字排列自家的电话号码,幼儿念一念,数一数有几位数字)

小结:数字的不同排列,得出的电话号码也不同。

了解电话号码的作用,知道家中固定电话由8个数字组成,可以排列出很多不同的电话号码。

三、破译电话号码

1、(出示用数量符号代替数字的号码)

咦!老师这里有一个电话号码,可是我有点看不懂,你们知道这个电话号码是多少吗?(要求幼儿根据数量讲出数字)

2、幼儿破译

这里有姐姐和哥哥的电话号码,请你们去破译出来,给他们打个电话。

你还可以编一个电话号码。

提出悬疑,在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中学习点数、数物对应,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四、特殊号码

我们知道的电话号码除了是8个数字以外,还有几个数字的电话号码?

1、3位数:110、120、119、114等,分别了解其用途;

2、手机号码11位数(举例说明)

回归生活,发现不同位数的电话号码,体验数字带来的乐趣。

活动后的反思:

本次活动环节设计上我是一步步深入的,从了解电话号码,到破译电话号码,让幼儿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活动前做了一些准备,请幼儿回家去了解家里的电话号码,但是很多孩子因为是外来子女家中并没有固定电话,他们记住的一般是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活动第一、二环节没有什么问题,幼儿都能理解。有问题的是第三环节破译电话号码,幼儿首先对于这样的一个形式不理解,看不懂这是什么东西,花了较长时间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秘密。另外这份操作材料有一定问题,中班幼儿还不会写数字,他们破译出了数字却不会写,所以我请他们同样用符合来表示,比如画线,很多孩子之后记录时虽然不会写数字,但也用符合记录的非常正确。同时在操作时我发现本班幼儿能力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好的孩子能够按照老师要求完全正确的完成,而有不少孩子在老师几次讲解后还不知道做什么,操作时只是在空格上乱涂。这些孩子不仅要提高点数能力,还是培养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托班《家》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运用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熊猫的不同动态,适当地添画和内容相关的背景。

2、进一步了解熊猫的主要特征及本领,产生喜爱动物,继续探索动物的愿望。

活动准备

熟悉故事熊猫百货商店、积累有关熊猫的经验、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t:你们都会讲故事熊猫百货商店,故事里面的熊猫本领真大呀?熊猫除了开商店的本

外,它还有什么本领?

二、运用范例讨论

t:熊猫的.耳朵和谁一样?是什么样的?熊猫的眼睛是什么样的?

t:熊猫脸上什么地方很特别?是怎么样的?

t:熊猫的身体是怎么样的?

t:熊猫的四条腿是怎么样的?

t: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喜欢吃什么?

三、幼儿作画、教师观察

1、鼓励幼儿大胆地构图、添画。

2、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四、分享交流

和好朋友说说你的熊猫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本领?

托班《家》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夹子,学习使用夹子。

2.发展手部小肌肉的力量。

3.在夹、拔夹子的操作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不同大小的夹子若干,注意选择托班幼儿能够捏得开的夹子。

2.木头夹子每人一个,皱纸撕成条每人一条。

活动过程

一、认颜色、比大小。

玩夹子:

1.幼儿每人一只夹子,说说自己的夹子是什么颜色的。

2.两人一组比一比,谁的夹子大,谁的夹子小。

二、夹子的大嘴巴

1.跟着老师一起做游戏,让夹子的大嘴巴咬住身体的各部位,一边夹一边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2.同样方法,让夹子的大嘴巴咬住衣服各部位的`名称。

3.请一个小朋友当小老师,指挥夹子的大嘴巴夹一夹。

三、帮刺猬理发

帮助老师拔下夹在身上的夹子。

1.把自己手上的夹子夹在老师宽大的衣服上,把老师变成一只刺猬。

2.刺猬逃走,小朋友追着拔下刺猬身上的刺。

四、制作飞镖玩飞镖。

幼儿用一个木夹子夹住一条皱纸变成一个飞镖,做完之后小朋友到外面玩飞镖。

托班《家》教案篇5

名称一:小熊拉拉画大树

材料:

教学挂图、故事录音、小熊拉拉画大树

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看图片。

2.教师讲故事,在讲解的过程中,对故事名称、角色、重要情节等地方重复强化或与幼儿对话。

3.幼儿再次听故事录音。

4.教师在幼儿听故事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提示:

1.活动1―2部分进行时,不要将幼儿用书发下,避免幼儿听故事时分散注意力。

2.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对故事名称、角色、重要情节等地方重复强化或与幼儿对话,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读懂、听懂故事内容。

3.活动后,可在午餐、午休等时段播放故事录音给幼儿听,加深对故事的印象。

[[]附:故事]

小熊拉拉画大树(可可)

小熊拉拉很喜欢画画,它不画太阳、不画小鸡,就是喜欢画大树。拉拉画了大树粗粗的 “身体”,又画了大树长长的“手臂”,还给大树画了许多许多的头发。“可是大树没有脚怎么 能站住呢?”拉拉拍拍自己的脑袋想了又想。“嗨,有了!”拉拉给大树的地底下,画上了长长 短短好几条腿,于是,大树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名称二:小熊拉拉画大树

目标:

学习手眼一致地按要求粘贴

材料:

小熊拉拉画大树图、胶水、抹布

过程:

1.教师告诉幼儿粘贴的内容及示范粘贴的方法:胶水不能挤得太多,涂胶水时,要从图片的中间向四边慢慢地抹开,粘贴完成后,要将手指上的胶水擦在抹布上。

2.幼儿尝试按要求粘贴树叶和小熊。

3.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树叶要与树干连接在一起,掌握粘贴的情况等。

提示:

1.活动前,教师先将树叶和小熊剪下来。

2.要特别关注幼儿涂抹胶水的情况,对个别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名称三:小熊钻山洞

目标:

练习手脚协调地钻爬

材料:

旧的大纸箱剪去一部分空间

过程:

1.师生一起将大纸箱排成不同的造型。

2.告诉幼儿这是一条长长的隧道,我们扮演的小熊要从不同的山洞里钻爬出来。

3.幼儿分别在有空间的纸箱洞里钻爬。

提示:

1.“山洞”可以有不同高低、大小。

2.一种山洞隧道的造型钻爬完以后,师生一起改变山洞隧道的造型,以提高幼儿的兴趣。

托班《家》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2.通过念儿歌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玩具电话机,积木,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电话引出课题。

教师和幼儿玩游戏:打电话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熟悉并理解儿歌内容。

1.图片上是谁啊?多可爱的宝宝呀,他们在干什么呢?

2.这个宝宝在用什么当电话呢?(积木)

3.猜猜看,宝宝在给谁打电话?

4.想一想,宝宝跟妈妈说什么?

三、教师示范念儿歌

小宝宝,想妈妈,

抓起积木当电话:

妈妈,妈妈,快点回家。

幼儿跟念儿歌。

四、幼儿边看图边念儿歌。

附:儿歌

想妈妈

小宝宝,想妈妈,

抓起积木当电话;

妈妈,妈妈,

快点回家。

托班《家》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月饼。

2、通过做月饼,送月饼,买月饼,尝月饼发展幼儿协作游戏的能力,增强幼儿交往能力。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阅读区:幼儿用书《秋日旅行》,各种月饼图片。

手工区:橡皮泥、月饼盒,彩纸。商店:各式各样的月饼、假钞,牙签,纸盘。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引起幼儿兴趣

看,这是什么?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就要到了,中秋节要吃月饼,这是我们中国的习俗。你们吃过月饼吗?你吃的月饼是怎么样的?它的形状、味道是怎么样的?(让幼儿自由说一说)然后出示相关的图片。

二、介绍区角材料,提出活动要求

手工区:在手工区里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月饼盒,请你们将他们包装一下,看谁的漂亮?包好就可以拿到商店卖。如果卖完可以用橡皮泥制作月饼。

商店:这是月饼商店,店里有谁?请幼儿扮演。

阅读区:书里有很多的月饼,大家可以看一看有些什么样的?

三、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听音乐结束活动,收拾整理玩具

五、评价幼儿活动

教学反思:

为了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也感受到节日气氛,于是便设计了这个节后开展的中秋主题活动,请幼儿和自己的同学、老师一起品尝月饼,共享节日的快乐。

托班《家》教案7篇相关文章:

家困难申请书范文推荐7篇

有家真好作文500字作文7篇

托班老师个人工作计划6篇

托班幼儿工作计划模板6篇

托班学期班务工作计划6篇

托班2023工作总结精选5篇

托班2023工作总结8篇

托班春季教学工作计划6篇

托班教学及工作计划8篇

幼儿托班务工作计划优质5篇

托班《家》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