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设定开放性问题,教案能够鼓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培养思维的广度,一份出色的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互动的基础,提升学习效果,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小鸟教案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小小鸟教案篇1
教学理念:
1、动物们是可爱的,珍贵的,而且它们永远是属于大自然的。通过“小鸟的家”这课,引导学生珍惜环境,关爱大自然,从小要有环保的意识。
2、在孩子们的心里,动物是可爱的,而且和它们可以平等交流并且成为好朋友。那么孩子们对动物的情感表现,这就是平时大人们对孩子们各种态度的表现。让孩子们从小就要感觉到身边到处充满着友善和爱,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教学目标:
1、在制作“小鸟的家”,绘制爱鸟、护鸟标志的艺术活动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感情地进行艺术表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鸟窝范作、盒子、白纸等。
学生: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情境激情,引导省思
1、师:小朋友们听,是谁来了?[树林里各种小鸟欢快的叫声]
[音乐:《欢乐颂》]学生跟唱,律动。
2、师:嘘!这是什么声音?[由远而近的铲车声、锯子的锯树声,大树倒下的轰隆声——巨大的狂风暴雨声——一切静下来,几声凄凉的鸟叫声……]
3、师: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生:……
4、师:我们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播放真实的录象:茂密的森林,乱砍、乱伐树木的情景,北风呼呼,几只可怜的小鸟躲在一个树桩边在浑身发抖……]
5、师:看到这些,你想替大树和小鸟对人类说些什么呢?
生:……
三、学习儿歌,指导构思
1、师:小朋友们讲得真好!就象这首儿歌里说的,树林是小鸟的家,[出示儿歌《家》]
请大家一起跟我来朗读一遍。[指导学生朗诵]
2、师:现在小鸟没有家了,多可怜呀!你们怎样帮帮它呢?[画面:几只可怜的小鸟躲在一个树桩边在浑身发抖……]
生:种树、做鸟窝……
3、师:其实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许许多多的树,你们愿意邀请小鸟们到我们校园里来安家,与我们做伴吗?[出示校园图片]
不过要给小鸟安家,光有树可不行,还要有什么?
生:鸟窝。
师: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做鸟窝?
生:……
师:[出示范作]看,老师手里的这个鸟窝是用什么做的?
我们在纸盒上打开门和窗就能做鸟窝了,不仅将要废弃的物品利用了起来,而且还给了小鸟一个温暖的家,真是一举两得!不过要吸引小鸟来,就要把纸盒房子装饰得怎样?
生:漂亮!
师:你有哪些办法来进行装饰?
生:彩笔画,彩纸贴……
4、师:小朋友们的主意真不错,可是光光我们爱护小鸟可不行,我们要号召所有的人都来爱鸟、护鸟。看,一(1)班的小朋友想出了好办法,设计了一些爱鸟、护鸟的标志。[出示标志]
师:这些标志都有些什么形状的?
师:标志上有些什么?
生:字、拼音、画。
师:你想在标志上写些什么?画些什么?
师:因为我们还没有学汉字,我们可以写拼音,还可以画上一些与小鸟有关的画。标志要尽可能大、色彩鲜艳、醒目一些,这样才能吸引人。
四、小组合作,创作活动
师:现在我们能为小鸟做两件事,做鸟窝和标志。请一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是做鸟窝,还是标志,请组长到前面来拿相应的材料。
生:商量、制作。
[音乐:苗岭的早晨]
五、布置拓展,情感延伸
师:小朋友们做好了吗,举起来给大家看看,现在我们到校园里去,把鸟窝和标志安置、悬挂起来好吗?
生:一起出教室,布置鸟窝、标志。日后跟踪、护理。
教学反思:
1、在孩子们的心里,动物是可爱的,而且和它们可以平等交流并且成为好朋友。如果观察孩子在动物面前的表现,我们会发现,孩子会将成人对他们的态度、情感和爱的方式,活灵活现地表现在动物身上。
2、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在他们眼里,动物永远是可爱、可亲的。因此,儿童时期是播种纯真、友善的最佳年龄阶段。让孩子们从小就要感觉到身边到处充满着友善和爱,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3、学生对大自然生命的体验,有着一种情感的投入和关爱。通过不同的自然音响来反映小鸟的遭遇,呼出小鸟的心声,同样也是孩子们的心声。
4、动物们是可爱的,珍贵的,而且它们永远是属于大自然的。通过“小鸟的家”这课,从环保入手,引导学生怎样来珍惜环境,保护大自然,不乱砍乱伐,为小鸟建一个温暖的家,从小增强环保的意识。
小小鸟教案篇2
一、活动前评析
一次午睡后起床,我和孩子们欣赏奥福音乐中的《快乐的小鸟》,他们一边听一边用不一样的表情和动作回应着我,有的和旁边的小朋友相互微笑、有的眼睛盯着一处一动不动、有的则排起手来,看着他们这么津津有味地听着,别提当时心里有多美。结束后我问他们:喜欢这首音乐吗?“喜欢”那咱们下次一起来和它做游戏吧。
二、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律动和乐器演奏活动,获得愉快的感受
2、初步感知歌曲中的拍子
三、活动准备
1、倾听音乐,初步感受曲式aabaabb
2、铃鼓、铜碰钟、沙蛋、水袖、小鸟图片、音乐
四、活动过程
1、听“啦啦啦啦来跳舞”走节拍入场(因为平时注重常规的培养,所以进音乐教师时孩子能够看着我的手势听音乐入场)
2、出示小鸟图片引入(目的:情境的引入)
“今天来了两个特殊的朋友和咱们做游戏看看是谁?他们怎么来的(飞)他俩要去参加舞会,现在你也变成一只小鸟你会怎么样飞过去?”(孩子创编飞的动作)(在创编飞的动作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孩子的创编比较大胆,其他孩子的飞一般都是对现实中的小鸟进行模仿,活动当时我也请他们进行相互模仿了,可以帮助孩子相互学习、拓展思路)
3、听动静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并感受三拍子)
“咱们和铃鼓一起飞去舞会吧,铃鼓停的时候小鸟们要摆出最漂亮的动作”(师用铃鼓打出三拍子)(因为刚才相互模仿了,所以这个环节有的孩子就自己利用上了模仿,但我分析这也有他不自信的一面,因为我发现个别孩子是自己摆好造型后看别人和自己不一样又去模仿的,显然“怕自己做的不好看”这样的孩子平时还要注意自信方面的培养)
4、倾听音乐(目的:复习曲式)
“舞会中要有好听的?听一听今天舞会放的.是什么音乐,请你听到有变化的时候做一朵好看的小花告诉我”(之前孩子有倾听音乐的铺垫,今天只是让孩子用明显的动作告诉我他听到不一样了,个别孩子是在我的提示后才表现出来,其他大多能够自己听出来)
5、肢体律动(目的:感应三拍)
“小鸟来舞会看什么都新鲜,一会儿相当演奏家一会儿相当舞蹈演员。你们想试试吗?如果用你的身体演奏你会用哪里?和音乐一起演奏的时候听到变化时飞一飞”(这里是我比较满意的其中一处,以前组织活动大都让孩子发明身体乐器后利用几个进行演奏,而今天的孩子发明后以一个快速拍出教师所说的身体乐器的位置逐渐过渡到要拍的这一改动和孩子的表现我认为这样的游戏是可行并有必要的)
6、水袖羽翅(目的:尝试三拍舞步)
“舞蹈演员还没有漂亮的翅膀呢,谁能帮助咱们啊?(水袖)穿上翅膀可以怎么飞?”孩子探索飞后一起加上脚做三拍舞步。(三拍舞步说实话对孩子来说难了些,这个环节主要是给孩子这么一个道具和舞步的环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表现,有水袖这个道具孩子们确实很喜欢,也有1/3的孩子能够表现出三拍舞步来)
7、乐器演奏(目的:感应三拍,并能根据音的长短选择相应的模仿对象)
“小鸟飞累了肚子饿了要吃什么?看看我前面的乐器哪个像吃米的、飞的”(乐器孩子们都很熟悉,选出合适的很容易,演奏是分长短音的,孩子主要听着音乐加上看我的指挥,第一遍他们好像有些不在状态,我的手已经表示停了还有两个男孩子在演奏,后来我一边指挥一边移动到他俩身边,第二遍效果还不错)
8、舞会(目的:复习感知过的三拍舞步和乐器演奏,并提升活动的趣味性)
“刚才小鸟们都试过了,舞会真的开始了!想当演奏家的和李老师一起演奏,想当舞蹈演员的和我一起伴舞”(最后的这个舞会也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因为它又具有游戏性,有将今天所有的内容进行贯穿和总结,既让孩子喜欢又具有一定的意义,孩子在两个指挥的带领下很高兴地结束了今天的舞会,最后的表演当然也比前面出现的问题少了)
9、还道具飞下场(还道具我们也是用了一个小游戏的方式,“听听哪只小鸟放下她的宝贝声音最轻”孩子们真的是小心翼翼的)
小小鸟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加深对汉字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尝试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套(即一幅幅画有单独图案的卡片。
2.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大、小字样。
3.幼儿用书:《大树和小鸟》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小字样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看看是谁呢?
2.出示大小字样让幼儿猜测。教师:原来是一位大客人和一位小客人呀。
3.教师:其实呀它们各自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一个叫大树,一个叫小鸟。它们给我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大树和小鸟》。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幼儿讲到什么,就出示哪张图片。)
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
4.教师总结:大树和小鸟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所以它们生活在一起很快乐。那我们再把这一件快乐的事情感受一下吧。
三、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师结合留白的方式,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等等。
四、分角色学念诗歌。
1.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一半念大树,一半念小鸟。
2.男孩女孩分组,男孩念大树,女孩念小鸟。
3.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比赛。
五、仿编诗歌。
1.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如幼儿说到松鼠,则将诗歌中所有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
活动延伸:
1.家园公园:回家后也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跟他们一起表演。
2.游戏活动:游戏的时候,可以跟你们的好朋友说一说除了松鼠还可以换成什么?
小小鸟教案篇4
目标
1.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准备
图片。
过程
一.游戏:大树和小鸟。
――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
二.欣赏诗歌。
――出示挂图,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和小鸟做了哪些事?
――你从哪里看出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
――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以互动的形式学念诗歌。
――教师再朗诵一遍诗歌,引导幼儿说说这首诗歌每一节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前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后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
――教师念关于大树的诗句,幼儿念关于小鸟的诗句。
――引导幼儿结伴学念,然后互换角色。
四.仿编诗歌。
――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一对好朋友?
――引导幼儿分组或个别仿编。如:大海大大,/游来小鱼;/花儿美美,/飞来蝴蝶;/天空蓝蓝,/摇着云朵等。
建议
1.诗歌短小简炼、琅琅上口,通过富有动感的语言向幼儿展现了一幅大自然中动植物互相依存的快乐景象。其中仿编部分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把朋友间因友爱而产生的快乐广为传诵,从而营造“快乐陶陶”的氛围。为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相关联的人和物,并揭示其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2.幼儿在和教师扮演角色,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诗歌的兴趣,他们在肢体语言的交流中理解了诗歌所蕴藏的内涵。
大树和小鸟
大树高高,
住着小鸟。
小鸟叫叫,
大树笑笑。
大树摇摇,
小鸟跳跳。
大树小鸟,
快乐陶陶。
小小鸟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引导幼儿学会唱歌曲。
2、让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活动重点和难点:熟悉歌曲内容,学会唱歌曲及让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好朋友拉拉钩的图片,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手腕转动》、《摘果子》、《采茶扑蝶》。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大猫小猫》。
三、学唱歌曲《拉拉钩》
1、引导幼儿观看视频好朋友《拉拉钩》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玩时表情是怎样的?你玩过“拉拉钩”的游戏吗?
2、放歌曲音乐《拉拉钩》,请幼儿自由两人组合玩“拉拉钩”的游戏,体验一起玩游戏的快乐。
3、幼儿学唱新歌《拉拉钩》
(1)教师将歌曲内容创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
(2)幼儿欣赏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提问:小朋友生气了会怎样?有什么表情?小朋友在一起应怎样相处?
(3)请幼儿完整跟念歌词一遍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教唱歌曲,提醒幼儿听清间奏。
(5)幼儿独立演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间奏。
4、结束活动复习歌表演《泥娃娃》
小小鸟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从高度为2o30厘米的地方向下跳,发展的下肢力量。
2、通过尝试与探索,掌握跳的动作要领。
3、能克服困难,大胆勇敢地参加活动。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贴有大树图片的高低不同的椅子若干(30厘米左右),布置成到片树林 。
2、小虫卡片若干,小鸟的胸饰人手1个,猫的胸饰1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到、准备活动:"小鸟游戏操"。
幼儿扮小鸟,教师扮鸟妈妈,听音乐四散在场地中央活动身体。如整理羽毛(上肢运动)、游戏(下蹲运动)、与同伴打招呼(体转运动)、喝水(腹背运动)等。
二、幼儿练习向下跳的动作。
教师:今天我们要练习怎样从树上跳下来,每人找到棵树(椅子)站上去,然后从上面跳下来,试到试怎样才能跳得又轻又稳!
每位幼儿自由选择到棵树,从树上跳卜来,边跳边探索怎样跳得又轻又稳。
请2到3位幼儿示范跳的动作。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跳得义轻又稳"。
教师示范并且讲解动作要领:两只小脚稍并拢,小腿到弯纵身跳,脚掌轻轻落下地。
幼儿自山练习。教师重点辅导和鼓励能力弱的幼儿,纠止幼儿不正确的姿势。
三、游戏"小鸟找食"。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教师在地上撒许多与"小虫",幼儿从树上跳下来.四散在地上捉"虫",教师扮演猫抓小鸟。小鸟要很快飞到树上,当猫走了之后,小鸟再轻轻地跳下来,继续捉虫吃。如果有小鸟被猫捉走了,鸟妈妈带着其他的小鸟,趁着猫睡着的时候营救被捉的小鸟幼儿重复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身体状况调整游戏次数。
四、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最后学小鸟飞回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我尽量带给孩子们“关怀与温暖”。希望他们也能在我的潜移默化中学会去“关怀与温暖”别人,“关怀于温暖”身边的到切事物。
小小鸟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
★ 我和小鸟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