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加自信,从容应对各种情况,教案的编写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下面是会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篇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洞察、探索”等词,并理解“呼风唤雨、农耕社会、光年、程控电话、归根到底”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科技飞速发展的由衷赞叹之情
3、了解课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能模仿课文举例子,进行写话训练,体验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4、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生字词认写并理解
2、了解说明方法并模仿运用
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暗含的赞叹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四、学习目标
1、学习字词,读准读通课文。
2、初读课文,抓总起句“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结合上下文比较区别“发现和发明”,具体感受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在朗读中体会自豪、赞叹之情。通过朗读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五、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这一节课我们要学的是一篇说明文。回忆学说明文的方法。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特意为我们四年级小朋友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
(1)解词:看到“呼风唤雨”你想到哪些人?为什么?读词——呼风唤雨
(2)了解世纪一个世纪多少年吗?我们现在几世纪?
(3)哪一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刚刚过去的是20世纪。从1900——1999年。
(4)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准确,读不通顺的或是比较拗口的地方标注一下,并且多读几遍。
2、指名逐节朗读,正音依赖农耕潜入船舶哲学
3、练读长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4、读读第四自然段,带上笔划划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理解光年程控电话
5、指名说发明和发现,说说发明与发现的不同
(三)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导读第5句引读出示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指名读,注意句中停顿是否正确
(2)明白“上百万年”不能拆开,知道:达到了一百万年以上的才是“上百万年!”
(3)正确朗读重音大大上百万年练读齐读指读
2、第四句(1)指名优生读说原因理解出乎意料
(2)指导“一百年”与“上百万年”对比差距
(3)了解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3、第4、5句连起来读感受赞叹之情
4、读设问句
(1)师生对问答体验自豪之情
(2)自问自答感受设问句的朗读语气
5、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下一节课,我们还要去感受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好处。
六、点旨导行
1、小结引读三个创造——(1)师: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2)师:科学正在为人类——生: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3)师: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生: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2、点旨:师:所以说:20世纪,——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导行(1)师生再读设问句
(2)出示名人名言齐读
(3)结语让我们热爱科学,期盼我们用科学技术让明天更美好。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特点。了解说明文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理解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20世纪的科学成就资料。
2.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祖辈们的不同生活。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确立中心
1.齐读课题。
2.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课题吗?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句话去学习课文。
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
1. 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四节,思考:20世纪的百年间,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把相关语句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一)交流第4自然段:
预设:
(1)生:我是从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20世纪人类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20世纪的科技十分发达。(相机变字体为红色,出示相关图片。)
(2)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读出来,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变成了一个村子。让我感受到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重点理解“地球村”。1.为什么地球会变成村呢?2.地球怎么会变成村呢?出示图片,师简介)
(3)我是从:“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师小结:“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0世纪科技如此令人瞩目,我们怎能不高兴地说……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其实我们的家庭也享受到了很多科技带来的方便,请随便说一说吧?
师:20世纪取得这么伟大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交流第3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1)出示课件:“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指名读。
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生回答,师相机变红字
说话训练: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展示课件:农耕社会的图片。
(2)祖先的愿望是什么?
生答后,出示课件:“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指读,相机变红字。
师:是啊,他们的生活这样贫乏。多么希望有一双千里眼能看得更远,有一对顺风耳能听得更远,会腾云驾雾能走得更远。
20世纪都帮他们实现了吗?生回答后教师课件箭头显示“千里眼“------望远镜、网络视频;“顺风耳”------电话、耳麦;腾云驾雾------航天飞机。
师:何止这3个幻想,人类上百万年的很多幻想20世纪都一一实现了。你随便代祖先说一个幻想,现在一定能实现。嫦娥奔月------宇宙飞船;去海底------潜水艇等。
师:20世纪上天入地、咫尺天涯都变成了现实。
人类上百万年的幻想,20世纪在短短的100年的时间里都实现了。所以说(手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古今对比
板书:一百年>上百万年
师:是啊,20世纪的科技成就,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幸福。课文中用了一句诗来赞扬20世纪的成就。
(4)体会变化之大。
出示这句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
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从农耕社会到20世纪科技变化之大,之多,之快。
师:20世纪,科技翻天覆地,令人振兴鼓舞,我们可以激动地说……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学习课文第五节
师述:20世纪的科学使我们这个时代可以呼风唤雨,英国的一位数学家哲学家这样说……
1.出示波特兰·罗素的名言: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指读,变时间(20xx年——20xx年)齐读
3.师述: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而且还会带来更多……
4.出示课件:指读最后一节
四、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引用诗句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哪一句话?能一起告诉我吗?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
预设:
生自豪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激动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高兴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同学们,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已经来到。21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六、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这本书是路甬祥先生特意为少年儿童写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请大家去读读。课件展示这本书的简介。
七、小练笔:《孙悟空来到21世纪》
师述:同学们,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连天上的孙悟空也知道了……
孙悟空西天取经后,在天庭时间待长了,觉得很没有意思。又听说凡间已经到了21世纪,便决定去看个究竟。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写,悟空会有哪些奇遇呢?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篇3
【教材解读】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三十年前的老照片。
2、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认识5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和爸爸妈妈相比,他们小时候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生举例说一说(展示老照片)。
2、板书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学生齐读,说说呼风唤雨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3、指导,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4、再读课题,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路甬详的生平简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间读准确,把新词圈画出来。
2、汇报字词学习情况:
⑴ (课件出示)本课新词。
⑵ 指名认读。
⑶ 齐读。
⑷ 请学生介绍都有哪些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先说说已经知道的词的意思。
⑸ (课件展示)因特网、原子核农耕社会,相关画面协助理解词语的意思。
⑹ 课件展示本课生字,小组交流学生字。
四、再读,熟读课文,提出问题
1、熟读课文:
⑴ 提出读书要求:
把读的不太好的,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别人给你提提意见。
⑵ 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⑶ 进行评议。指出不足进行练读。
⑷ 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一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⑸ 全班交流,指名谈一谈读后心中的体会。
2、提出问题:
⑴ 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有:
① 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 发明和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③ 什么是农耕社会?
④ 什么是原子核?
⑤ 百亿光年是什么?
⑵ 若是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引导学生解决如③、④、⑤;有价值的问题留待下一节课解决如①、②。
五、指导写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
师:请同学说一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潜、幻、懒。
3、自由练写三遍,全班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
2、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把课题要表达意思概括出来?或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接下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用 把特别能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的句子画出来。
2、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回答:
⑴ 我从20世纪,电视,程控电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紧密的地球村这一句看出来的。
(在此环节,播放古代送信驿差图片,与现通讯相对比引导学生切体会到科技所带来的成就。)
⑵ 我从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这一句看出。
(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嫦娥奔月、海底龙宫、云霄宝殿这些神话传说相对比,感受20世纪的成就。)
⑶ 我从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连王公贵族也不敢想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想象王公贵族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相比较,感受现代生活的方便。)
3、学习第3自然段:
⑴ 结合课文,说说20世纪前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⑵ 找出人类幻想的句子。
⑶ 分组交流,人们的幻想,在20世纪成为现实了吗?能找出与之相对的物品吗?
⑷ 汇报交流。
⑸ 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含义,简介出处,并有感情读。师用这句话来形容20世纪的变化,使你想到了什么?
⑹ 引导学生知道科学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⑺ 理解发现与发明:
① 举书中例子,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② 试着用发现与发明说一句话。
(此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理由,在汇报交流中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多种方式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
三、体悟写法,有感情朗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
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用到了对比。
2、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除了对比,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
4、说说全文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5、小组合作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延伸
1、在你的幻想中未来还会有什么变化。
2、为了实现这些愿望,小学生们应该做些什么?
五、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篇4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计理念】
科技说明文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感人的场面,但是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自由的朗读,通过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帮助释疑,大胆想象,辩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咀嚼文本精华,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情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走向知识、语言、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子,会写12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间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计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
一、抓重点词语,直接导入
说说“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师: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是运用法力“呼风唤雨”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设计意图)“呼风唤雨”这个词语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擎领的作用,整篇课文围绕这个词语展开,深入直至结束。从远古时代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出那么多的创造发明,处处有“呼风唤雨”的存在。所以,把“呼风唤雨”这个词语置于课始,通过解读、说话的形式,使课文的展开有很清晰的起点。
二、读好课文,整体把握语文之本
1、通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大声读、速读、同桌轮读等方式,将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琅琅上口,通顺流利。
2、集中练读,感觉哪里难就重点突击
3、展示读书,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速读、齐读、纠正读,让每一位学生透透彻彻的课文读熟,这样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深入,对文本的把握才能正确到位,并且让学生了解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除了把每一部分的内容连起来以外,还可以找文中的重点句子,根据文意进行补充,或者运用句子直接概括。
三、构建有效对比,深入学习课文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2、请同学展开想象,各个学习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3、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
4、师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人们渴望能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神奇力量,而20世纪,人类依靠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选择话题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在想像中“亲历”农耕时代人类生活的情况。这样全方位的参与文本,参与课堂,是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人类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以及神话人物。
2、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作进一步的铺垫。
(三)体会20世纪翻天覆地的变化
1、在短短一个世纪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同学读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和引申义。
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互相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从而明白科学技术一个世纪的`发展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
(设计意图)从远古时代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的农耕生活到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的现代生活,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两个有效地对比:一个是古时候人类只能利用想像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如今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神话;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进行对比人类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如今人类日新月异的生活。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深入文本的过程中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明白了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而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布置作业,拓展文本
1、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收集20世纪的发明和发展,并与家长、老师或同学探讨他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可以自由组合,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制成手抄报。
2、尽可能多的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生活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和梦想。
(设计意图)这两个作业的布置,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语文教学不仅仅限制在课堂,让语文课真正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篇5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
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
(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05年属于21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
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
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⑴ 纠正不良读音。
⑵ 强调读音:
后鼻韵──程耕幻控。
翘舌音──程、哲。
第二声潜。
① 汇报预习:
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
② 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⑴ 难点词释义:
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⑵ 易混词区别:
发明──发现:
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
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
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