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教案6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想要写好教案,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反馈机制的教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教案6篇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嚷、剃、眯、梁、腮、焕、剩”7个生字。

2、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小贝当要求理发师给他刮脸的句子意思。

3、联系句子,知道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

4、根据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表现体会人物的特点,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体会小贝当的天真与可爱,体会孩子渴望长大的迫切心情。

教学重点:

1、用自己所学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

2、学习边读边思,理解小贝当要求理发师给他刮脸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1、“但是”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初步学习用“但是”造句。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特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有趣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小贝当,他才上小学二年级,却去理发店,要求理发师为他刮脸。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来,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

2、揭示课题:4、刮脸。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在理发店,小贝当向理发师提出了哪些要求?理发师是怎样回答的?然后完成填空。

(学生所填的答案肯定顾头不顾尾,文中的小贝当其实对理发师提出了三个要求,只有找到这三个要求才能正确填空。允许学生发言且有不同答案,分析交流后用媒体出示正确答案。

2、学习字词。

三、研读课文

1、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贝当是个怎样的孩子?

(1)学习课文第1—3节,感受人物形象。

听了老板的话,小贝当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______x地想:____x。

(2)学习课文第4小节。

思考:小贝当是怎么读报的?(读得很认真,把报纸翻得哗哗响。)既然他不认识字,为什么还要这样做?(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天真可爱。)指导朗读:读出小贝当一本正经的样子。

(3)再读句子体会“但是”的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但是”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它前后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反的,然后引导学生造句。

(4)学习课文第6小节。

思考:小贝当是怎样要求理发师为他刮脸的?(他指指边上那位脸腮光净、容光焕发的先生说:“我要像他一样。”)

听了小贝当刮脸的要求,理发师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理发师讨厌这个难伺候的小顾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习课文第7—10小节。

小贝当说话时的前后语气有了怎样的变化?这又是为什么呢?(小贝当先得意,后着急,心开始沉不住气了。因为理发师一直不理睬他。)指导朗读:读出小贝当先得意后着急的语气。

从理发师的言行中,我们又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幽默风趣)

四、总结全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五、作业

1、火眼金睛找错字。

2、拓展:课文中的小贝当有着一颗渴望长大的心,关于“长大”这个话题,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天真可爱、渴望成为大人的小贝当说呢?

板书设计:

4、刮脸

剃头天真可爱

小贝当看报一本正经

刮脸渴望长大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教案篇2

一、口语交际。

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跟小组同学说一说你的愿望,然后问一问他们的愿望是什么。

1、想一想,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理由是什么?

2、在小组里相互讨论一下。认真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愿望是什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3、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作业本上。例如:《我的理想》、《我的愿望》、《长大以后》、《15年后的我》。

4、引导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让孩子看看新闻,围绕时事新闻深入地想一想,将来做什么更有意义(闪光点:紧跟时事、以小见大,在平凡的岗位创造无私的大爱。)?也可以让孩子天马行空的大胆联想一下,写一些现在无法实现的愿望(闪光点:虽然不切实际,但突出题材新颖、想象大胆。)。

(1)时事类。因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医生、建筑工人、志愿者、警察的无私奉献,可以根据疫情作为导入点,进行写作。

(2)大胆想象类。去量一量天空有多高?大海有多宽?太空里有没有另一个太阳系?给空气洗澡消除雾霾;去探索最深的海底世界。

二、识字加油站。

这8个词语都是abb式的词语,都是用来形容食物的口感或味道的。

如:甜津津的蛋糕、酸溜溜的柠檬、辣乎乎的火鸡面、香喷喷的汉堡、油腻腻的红烧肉、软绵绵的棉花糖、脆生生的花生米……

三、字词句运用。

1、选一选、连一连。

这是两组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区分练习。

(1)“霄”带有偏旁“雨”,与天空、云有关,如:云霄、九霄云外。

“宵”带有偏旁“宀”。是夜的意思,如:通宵、夜宵、元宵。

“削”带有偏旁“刂”,与刀有关,如:削水果、削铅笔、削苹果。

(2)“赔”带有偏旁“贝”,与钱有关,如:赔钱、赔偿、赔本。

“陪”带有偏旁“阝”,与随同有关,如:陪伴、陪同、陪读。

“培”带有偏旁“土”,与土壤有关,如:培土、栽培。

2、下面这些字查什么部首?查一查,记一记。

这八组字的特点是:每组的第一个字就是该组的部首。

“鹿、麝”的部首为“鹿”。

“金、鉴”的部首为“金”

“高、敲”的部首为“高”

…… ……

四、我的发现。

认真读一读和仔细观察给这三组字,我们会发现每组字中分别含有两个不同的偏旁。

例如:

(1)第一组中分别含有“火”与“灬”,“灬”是“火”演变而来的,类似的字大多与火有关。(2)第二组中是“心”与“忄”,“忄”是“心”演变而来的,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一般与“心情”有关。

(3)第三组是“刂”与“刀”,“刂”是“刀”的变体,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一般与“刀”有关。

五、日积月累。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天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根据一天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的,分别命名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中、酉、成、亥”。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个时辰再与十二生肖结合,就形成了十二个组合: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即“十二生肖歌”。

六、我爱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

1、阅读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在同一个院子里,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在小枣树面前洋洋得意,瞧不起小枣树;小枣树没有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自己能结果而骄傲自大,还反过来夸奖小柳树的优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2、思考。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和()乘凉()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弯弯()()、光()()、又()又()、

高高()()。

(3)小枣树拿小柳树的________和自己的________相比,说明小枣树________。

(4)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为什么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

a.这则童话故事,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的不同态度,说明小柳树骄傲自满,最后失败了。

b.这则童话故事,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的不同态度,说明小枣树比小柳树好。

c.这则童话故事,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的不同态度,说明人各有长短,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同时要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个生字,会写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时间: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看了五岳不看山,看了黄山不看五岳。”意思是没有比黄山更美的山了。可见黄山的确是一座神奇、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跟作者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石吧!

齐读课题

二、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小组合作学习。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3、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4、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

四、学生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谈话。

黄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

2、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2—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你们喜欢哪种石头?选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学习:图上画的是哪个景点?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对照图片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爱之情。再结合图展开想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全班汇报。

3、小结

4、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小老鼠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关键:

认字识字基础上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喜欢旅行吗?都不得去过哪里?

2、这节课老师请来一位小朋友,大粗看—(出示小老鼠头饰)今天这只小老鼠就要去旅行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去旅行的过程中都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初步感知故事大意。

2、学生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3、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多种方法集中识字

1、同学们,小老鼠在旅行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和危险,可是他一点都没有退缩,真勇敢。

2、过桥游戏,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3、把字卡分给各学习小组。

4、以小组为单位帮助小老鼠。

四、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会写生字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生字,交流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

五、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老鼠去旅行

霞 遭 攻 乏 缓 贪 婪 铺 隐 沉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朗读课文。

2、复习会写的生字卡片。

二、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1、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

3、指名读。

三、学习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

2、指导写生字。

四、课后练习巩固新知识

1、读一读,巩固所学生字。

2、连一连,训练量词的搭配。

3、背一背,完成学生对好词好句的积累。

4、根据词语的提示,试着复述故事。

5、看图讨论。

五、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引导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作业

给下面的句子填标点

1、这太可怕了

2、你是谁你多大了

3、一路上小老鼠受尽了惊吓疲乏极了

板书设计:

小老鼠去旅行

充满危险—一路小心—咬断尾巴—

做出决定—遇到危险—幸免一死—

晚霞隐去—爬上山头—遇到攻击

坐在山顶—贪婪观望—数次迷路

安宁满是—晚霞满天金光闪闪—

受尽惊吓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教案篇5

一、 学习目标

1. 会认14个生字。

2. 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二、 学习准备

挂图、词语卡片、课件或演示图

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谈话激趣,板书课题。

同学们,下雨时你穿过雨衣吗?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雨衣的故事。(板书课题:充气雨衣)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引导总结出几个问题:充气雨衣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雨衣要充气,充气雨衣有什么用等。)听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师范读或放录音)

2.听完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出示挂图:这就是小林,让我们再来仔细地读一读这个故事,看看他发明的充气雨衣吧!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课文旁的小鱼儿或者“字典公公”,并把它多读几遍。

2. 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抽词语卡片比赛读:卡片放在小组中间,轮流抽读,读错的大家帮助他。

(2)同桌做“红蓝铅笔”的游戏。同桌抽读课后我会认的生字,会读的字打上红点,不会的字打上蓝点,复习一会以后再抽读带蓝点的'字。

(3)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读一个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准确,互相帮助正音。

3. 检查生字自学效果,“开火车”读词卡。

(三)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 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共同讨论。

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播放课件或演示图片。

普通雨衣—旋转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 出示挂图二,小林的充气雨衣怎么样?为了解决遇到的难题,为了做出这种新式雨衣,小林不断地想办法,他想了哪些办法?(勾出小林想办法的句子读一读。)

5. 遇到雨衣带来的苦恼,别人没想出办法,小林却发明了充气雨衣,你想对小林说什么?

6. 小结:小林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

7. 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方法吗?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太满意的日常生活用品,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思考、讨论、交流)

2. 课后动手做一做,用我们勤劳的双手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棉、杉、桂、壮、化”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

2.熟练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重点:

巩固所学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教学难点:

背诵儿歌,正确书写“壮、化、棉、杉、桂”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朗读儿歌,复习词语

梧桐、枫树、松、柏、枫叶、松子

木棉、白桦、银杏、水杉、金桂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一)学习“装、疆”

1.朗读儿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音。

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大家齐读这首儿歌。

2.运用字理学习“装”和“疆”。

“装、疆”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谁来读一读。

“装”是形声字,上边的“壮”表示读音,下面的“衣”表示字义。

“疆”的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用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地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了这个字的意思。“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

3.组词。

疆——边疆、疆土、疆界、新疆

装——服装、军装、新装、包装

(二)学习“耐、守、银、化”

小组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耐、守、银、化”这4个字。

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

读句子“桦树耐寒守北疆”,猜测“耐”和“守”的意思。桦树忍耐寒冷生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解放军战士一样守卫在祖国的最北边。

2.熟字换一换识记“银”和“化”。

“很、跟、眼”的右半边和“银”相同,金字旁和金属有关。

“花”去掉草字头就是“化”,“华”去掉十也是“化”。

“化石”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3.通过组词巩固。

忍耐、耐心、耐力、守卫、守护、守时

银行、银河、银色、化石、变化、绿化

4.把这几个生字放回儿歌中,再读一读。

三、朗读儿歌,了解树木特点

1.有的树木喜欢暖和的地方,还有的'树木能够忍耐严寒——“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看图片,体验“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习性特点。资料内容如下:

木棉喜欢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在云南、四川、广西、广东等地都适合木棉的生长。它在春天开花,花儿又大又美。人们用鲜艳似火的木棉花比喻英雄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木棉花被誉为“英雄花”,木棉树也就成了“英雄树”。

桦树的种类很多,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生长着茂密的白桦林。桦树在寒冷环境下也可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十分耐寒,生命力强,在大火烧毁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长出来的经常是白桦。

2.请你上下对应看这两句,我们来对对子吧!

“木棉”对什么?“木棉”对“桦树”

“喜暖”对什么?“喜暖”对“耐寒”

“在南方”对什么?“在南方”对“守北疆”

3.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加停顿线)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4.同桌一起学习最后一句,先读一读,再说说银杏、水杉和金桂的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预设“活化石”。

活化石是延续了上千万年的古老生物,同时代的其他生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独自保留下来,适应了现代的环境。银杏、水杉是植物活化石。动物活化石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

银杏的祖先最早出现在三亿年前,后来绝大部分银杏像恐龙一样灭绝了,只在我国部分地区保存下来一点点,流传至今,成为稀世之宝。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人们称它为“公孙树”,“公种而孙得食”。银杏的果实叫白果,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水杉也是珍贵的“活化石”,俗称“世界爷”,树干又高又直,叶子细小,是世界现存的稀有植物,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银杏和水杉是活化石,都是非常古老的树种。

桂树在秋季开花,金桂花朵金黄,花香馥郁。“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人们把桂花看作吉祥之兆。

5.树木和名称对对碰。

出示图画:桦树银杏水杉木棉金桂

你能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树吗?学生联系儿歌、生活经验说一说。

预设:桦树皮是白的,银杏的叶子像小扇子,水杉的叶子细小,木棉开红花,开着金黄色花的就是桂树,秋天桂树开花可香啦!

四、朗读背诵儿歌

1.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奏读,做到正确而熟练。

2.借助填空,结合图片,练习背诵。

3.朗读课文,完整背诵。

五、模仿与运用

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特点,我们也来试着编一句儿歌介绍一种树木吧,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

(课件出示柳树、槐树、柿子树等图片,学生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桃树、石榴等。)

预设:柳树枝条细又长。

预设:槐树开花一串串。

预设:柿子树上挂灯笼。

预设:桃树花开红艳艳。

六、学写生字、词语

1.学写生字:壮、化、棉、杉、桂。

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左右等高。

注意笔画顺序:“壮”的左边是点、提、竖。

“化”的右边先写撇在写竖弯钩。

2.抄写词语:木棉、水杉、化石、金桂。

3.请你给下面的树写上名字。

(杨树的图)(枫树的图)(松树的图)

七、拓展阅读

(一)阅读课后练习第三题,关于树木的谚语

1.不同的树木有自己的特点,在人们心中,树木又常常寄托着悠久深远的内涵。试着读读这3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师适时点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为“培养”的意思,比喻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很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意思是说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一般指远离故乡的游子最终还是要回到故乡。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意思是说大树若没有树根就不能生长,人要是没有志向就像大树没有树根一样,不能成才,告诉我们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教案6篇相关文章:

s版二年级教案优秀8篇

s版二年级教案最新8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6篇

2023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质6篇

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工作计划7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教案精选6篇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6篇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6篇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