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尽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点的逻辑发展,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时效性,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猪的教案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猪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
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
【教学准备】
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运动和反应的特点:靠环节间的缩放运动,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
关于猪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用互增贺卡的形式祝贺新年,体验与分享节日的快乐,学会表达祝福。
2、学习用剪贴、挖空、绘画的方法制作贺卡。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收集各种漂亮的贺卡供幼儿欣赏,幼儿制作贺卡用具人手一份,ppt课件。
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贺卡。
教学重点与难点:用自己的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祝福。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表达祝福。
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法、欣赏法、示范法、操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引发制作贺卡的兴趣。
师:新年快到了,人们可以怎样相互祝贺新年呢?
幼儿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
二、欣赏贺年卡。
1、教师播放ppt请幼儿欣赏设计各异的贺卡。
2。讨论给亲朋好友的贺卡中送去怎样的祝福。
幼儿观察几种贺卡的不同制作方法。
三、制作贺卡:重点教授挖空剪的技能。
教师边示范边教授儿歌“小朋友们一起来,一捏二剪三钻洞,沿着黑线走一圈,挖出中心就完成,小手变得真灵巧。”。
幼儿练习挖空剪的技能。
四、装饰贺卡
教师示范用皱纹纸、蜡笔、贴纸装饰贺卡的方法。
1、自由选择制作贺卡的材料及方法,如用彩纸剪贴、撕贴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贺卡上表达自己对收卡人的祝福
五、欣赏自制的贺卡。
互赠贺年卡,对好朋友说说祝福的话。
六、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美工区继续投放材料让幼儿继续大胆制作不同的贺卡。
幼儿制作贺卡,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班里的同伴等。
关于猪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重点难点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名称,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在教师语言的提示下,巩固从前往后一页一页翻阅图书的技能。
3.愿意跟随教师边翻阅图书,边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幼儿用书
2、狗毛绒玩具三个
3、教学cd
活动内容:
一.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过新年听到哪些好听的声音
1.教师:新年里,我们可以听到好多好听的声音,你们听到过哪些好听的声音呢?
2.观看视频
教师:我们来看电视,听听有哪些好听的声音。
3.出示狗娃娃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小狗一家在新年里听到了哪些好听的声音。
二.教师边翻阅大书边讲述故事,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狗爸爸和狗妈妈要带狗宝宝去哪里?(给爷爷和奶奶拜年)
2.教师出示狗爸爸娃娃,帮助幼儿学着说:“爆竹声声,真好听。”
教师:狗爸爸听到了什么声音?
3.教师出示狗妈妈娃娃,帮助幼儿学着说:“敲锣打鼓,真好听。
教师:狗妈妈听到了什么声音?
4.教师出示狗宝宝娃娃,帮助幼儿学着说:“欢声笑语,真好听。”
教师:狗宝宝听到了什么声音?
三.给幼儿发书,教师带领幼儿一边翻阅幼儿用书,一边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狗宝宝一家听到了哪些新年的声音。(放cd)
2.提醒幼儿将书翻到和大书一样的地方,并学着说故事中的对话.
四.延伸活动
1.在区角投放教学大书《新年的声音》,供幼儿自由翻看阅读。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各种声音,“—真好听。”
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新年的声音》并和幼儿一起说一说,新年里还听到了什么好听的声音。
关于猪的教案篇4
我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创新的问题。时代赋予了幼儿教育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幼儿教育应当丰富幼儿的知识,元宵节到了,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来了解元宵节,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元宵节活动教案,欢迎借鉴!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调查、参观、学习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取多方面的经验:
①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
②元宵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③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
④“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⑤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
⑥自己动手做元宵、做花灯可以感受更多的快乐。
设计思路:
当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这种形势下,我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创新的问题。时代赋予了幼儿教育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幼儿教育应当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其尽早接触祖国传统文化并对其有粗浅的了解,从小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谈话,帮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习俗,第二环节通过做元宵,体验节日氛围,第三环节吃汤圆,与同伴互相送祝福,体验到团团圆圆的节日气氛。
活动目标:
1、在猜谜、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活动准备:
干米粉、小盘子、大盘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通过猜灯谜的游戏形式导入本次活动。
共同来猜谜:请幼儿介绍谜面,让同伴猜。
二、说一说——在说一说的过程中体会元宵节的热闹。
1、你知道什么节日要玩猜谜吗?(元宵节)
2、元宵节还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等,真有趣。
三、做一做——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体验做元宵的趣味。
1、你吃过的元宵有什么味道?
2、请老师介绍元宵的做法。
3、幼儿分组制作,提醒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小心掉在地上,保持干净。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
四、做灯笼
——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灯笼体会元宵节的习俗。
五、延伸活动(尝一尝)
——通过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汤圆体会成功的喜悦
关于猪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理解儿歌内容。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唱歌曲《祝你生日快乐》。
课件准备:《祝你生日快乐》歌曲音频;《给妈妈过生日》儿歌视频。
纸面教具:《妈妈爱吃的菜》。
活动过程
播放歌曲《祝你生日快乐》,带领幼儿齐唱,引出主题。
——我们什么时候会唱这首歌?(过生日的时候)
——谁给你过生日?
——你有想过给爸爸妈妈过生日吗?
——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你想怎么做?
出示组图“给妈妈过生日”,引导幼儿看图说话。
1、出示图片“给妈妈过生日01”。
——有个小朋友,他的妈妈要过生日了,他和爸爸决定要为妈妈做好吃的,我们来看看,他们做了哪些好吃的?
——小朋友手里端了一盘什么?
——爸爸手里端了一碗什么?
2、出示图片“给妈妈过生日02”。
——小朋友还要给妈妈做好吃的,你觉得在准备好吃的之前小朋友应该做什么?(洗手)
——为什么要洗手呢?(因为把手洗干净了再做菜这样才卫生。)
——开始做菜了,爸爸在切什么呢?(黄瓜)
——小朋友往黄瓜上放了什么?(糖)
——你猜他们要做什么菜呢?(拌黄瓜)
出示图片“给妈妈过生日03”。
——妈妈回来了,小朋友端了什么给妈妈?(拌黄瓜)
——你觉得妈妈尝完拌黄瓜会说什么?
——给妈妈过生日,我们还要对妈妈说什么呢?(生日快乐)
小结:妈妈过生日,小朋友和爸爸为妈妈做了好吃的菜,妈妈觉得特别开心。
播放儿歌视频《给妈妈过生日》,带领幼儿完整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1、播放儿歌音频及插图《给妈妈过生日》,请幼儿完整欣赏。
——小朋友把给妈妈过生日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出示纸面教具《妈妈爱吃的菜》,请幼儿选择想为妈妈做的菜,并将菜名替换到儿歌中,创编儿歌。
——妈妈过生日的时候你想为妈妈准备什么好吃的呢?
——选一选你想为妈妈做的菜,让我们一起把它们编进儿歌里吧。
附【儿歌】
给妈妈过生日
妈妈过生日,我和爸爸忙。
先来一盘虾,再煮一碗汤。
我把手洗洗,也来下厨房。
爸爸切黄瓜,我放醋和糖。
妈妈尝一口:“唔——
这个拌黄瓜,味道特别香。”
关于猪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找朋友》,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情感。
2.学会有节奏的诵读儿歌,感知大家一起玩的愉悦。
3.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体会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玩偶:鸭、鸡、狗、猫。
2.幼儿已会唱歌曲《两只老虎》和《找朋友》,会跳邀请舞《找朋友》。
3.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玩“传玩偶找朋友”游戏,认识儿歌中的动物。
1.请幼儿围坐成圆形。教师朗诵儿歌,请幼儿根据儿歌的节奏传送玩偶
2.当儿歌声一停,请幼儿说说:什么动物,落在了哪位小朋友的身边?
3.教师带领女孩子当念儿歌的主持人,男孩在儿歌中根据儿歌的节奏传送玩偶。当儿歌声一停,让男孩说说:什么动物,落在了哪位小朋友的'身边?
4.游戏继续进行。请男孩和教师一起担任主持人,女孩玩游戏。
二、集体边念儿歌边玩找朋友的游戏。
1.集体玩游戏“找朋友”,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情感。
2.玩法:教师念儿歌,在圆圈中走动。当念到最后一句时,找到一个幼儿手拉手。被老师拉到手的小朋友再去找其他幼儿。以此类推,引导幼儿学会儿歌。
三、集体迁移儿歌内容,再次玩《找朋友》的游戏。
1.教师播放音乐《找朋友》,师幼自然迁移经验,配上歌曲的旋律演唱儿歌。
2.引导幼儿在音乐和歌声中继续玩游戏“找朋友”。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在表演区投放音乐磁带,让幼儿自由玩游戏“找朋友”。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在表演区投放音乐磁带,让幼儿自由玩游戏“找朋友”。
1、戏找朋友,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情感。 2.玩法:教师念儿歌,在圆圈中走动。当念到最后一句时,找到一个幼儿手拉手。被老师拉到手的小朋友再去找其他幼儿。以此类推,引导幼儿学会儿歌。
三、集体迁移儿歌内容,再次玩...
关于猪的教案篇7
大班圣诞美语月活动时间安排:
参加班级(樱桃班、荔枝班、海棠班、草莓班、芒果班、茉莉班、向日葵班、百合班、玫瑰班)
12月10日—12月14日
活动内容:
1、各班学习过于圣诞节的美语歌曲,在美语聊天活动中渗透圣诞节的相关内容。
2、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并相互交流相关圣诞节的各种资料:如故事、歌曲、儿歌等。
3、各班制作圣诞节挂件,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制作内容包括:装饰圣诞袜、帽子、手套、卡片、糖果等。
4、请各位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圣诞节前各项准备工作。
12月17日—12月22日
活动内容:
1、各班教师准备好个班幼儿的礼物。
2、将个班制作的挂件收集并对各个层楼道、大厅进行装饰。
3、各班教室圣诞温馨环境布置,体现处各班的特色。
4、每天早晨在传达播放美语圣诞歌曲,让幼儿感受节日前的气氛。
12月25日:集体庆祝活动:8:30—9:00
主持人:姜老师
负责人:杜老师 地点:操场
活动过程:
1、布置操场周围环境(气球、拉花、挂件)
2、各班准备圣诞集体节目(国际版英语节目)
3、集体舞
4、礼花
5、音乐、音响
游戏过程:
1、开场英语互动游戏
2、园长致圣诞节词
3、家长代表发??
4、国际班英语致词
5、各班节目表演
6、跳集体舞、放礼花
美食大赛活动:9:00—10:00
活动准备:
1、食堂准备各种材料
2、各班准备活动工具
3、各班准备小食品及水果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活动过程及内容:
各班回到各教室进行美食制作,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活动,胜利者适当的颁发奖品。
美食大赛包括:水果拼盘、饺子、豆沙包、糖包、包子、巧果
将做好的食品送到伙房进行加工。
亲子游戏活动:10:00—11:00
活动内容:各班在各教室开展亲子游戏活动,活动准备及活动形式根据各班情况自行开展。
分享美食活动:11:00—11:30
关于猪的教案篇8
设计意图:
中班孩子“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根据这个锻炼目标,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利用建构区的长积木作为锻炼的器械,开展单脚平衡的锻炼活动。孩子依靠长积木进行单脚站立平衡,将长积木作为障碍物进行跳跃,锻炼了孩子的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活动目标:
1.练习单脚站、单脚跳,能单脚跳过一定的高度与距离,锻炼腿部力量。
2.借助长积木,保持身体的平衡,并有创意地建构单脚跳的运动场。
3.积极参与活动,不怕困难,敢于挑战。
活动准备:
每人一根长积木,软质宽敞场地。
活动过程:
1.热身环节(音乐《猴哥猴哥》等。)
跟着音乐做动作。
基本动作:转手臂、转腰、转膝盖和转脚腕。
评析:将“猴哥”的武术动作加入,主要为情境考虑。中间有一段骑马舞,主要是双脚的连续跳,这是双腿的.热身动作。最后是一个基本动作,较为柔和一些。
2.基本环节
(1)第一个本领
教师:孙悟空的本领可大了,我们来学一学“金鸡独立”的本领。
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提起来,保持身体平衡。
教师示范,幼儿尝试。可以借助“金箍棒”来保持身体平衡。
要求1:单脚站坚持的时间长。
要求2:变动作,做“小飞机状”。
评析:“单腿站”是为“单腿跳”做准备的。通过各种姿势的金鸡独立,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同时,利用长积木,在曾加稳定性的同时,能曾加动作的难度。
(2)第二个本领
教师:我们来练另一个本领——单脚跳。
要求1:单脚原地跳。
要求2:单脚连续向前跳。分男女生跳,从一个区域里跳到另一个区域里,返程换脚跳。
放松:双脚顺着长积木踩住,做“飞行状” 。
评析:这一环节是连续的单脚跳,主要是动作技能的巩固,并为接下来的单脚跳障碍物做好准备。
(3)第三个本领
①单脚跳过单个积木
教师:我们接下来练习第三个本领——单脚跳过“金箍棒”。谁来试一试?
关于猪的教案最新8篇相关文章: